•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双璧悬日月]日月联璧

    时间:2019-02-14 04:35: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洛神赋》作为千古美文,受到无数书家的青睐,历代书家对它进行了不同书风的演绎,彰显了书家鲜明的个性。其中以王献之的“十三行”最为著名,赵孟�、祝允明、董其昌、姚绶等书家也都进行过倾心创作,宋高宗赵构也有《洛神赋》草书作品传世。
      《洛神赋十三行》为王献之小楷的代表作品,结体宽绰飘逸,字势端庄雍容,神态清丽绝俗,为小楷中的精品。虽屡经传递,散佚大半,仅存十三行,但字字神秀,疏爽多姿,潇洒简澹,墨彩飞动,尽显小王楷书风采。
      书法史上以大王作为古今分水岭,钟、张古质,=王妍美,献之作为羲之第七子,虽师法钟、张、右军,但师古创新的面貌十分清晰。就存世的十三行楷书来看,与钟繇的《宣示表》相较,献之虽然也用直笔入楷,取法钟繇的痕迹十分明显,但钟的线条更具古隶意,方笔多,笔法天真烂漫,意趣盎然,墨色高古,犹如稚童,尚未受到礼法的束缚。献之的用笔,虽然吸取了西汉古隶的笔意,但更多的则是承继了羲之书风,只是改革了其父的圆转流便,变其父的内敛含蓄为奔放神骏,楷书在献之笔下,已有明确的法度,揖让有序、奇正相生,犹如翩翩少年,风神天成,潇洒脱俗,尽去青涩,初显温文。从中可读到唐楷之先声,但较之唐楷之法度森严、气势恢弘、庙堂气息浓郁,献之楷书则发自天然,尊重个性,超然物外,生机勃发,观之更令人难以忘怀。
      以钟、张为杠杆,以羲之为支点,献之完成了书法史上的变体,作为继大王之后最重要的书家,承上启下,开辟并引领其后的书法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
      赵孟颊就是受献之影响较明显的书家。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赵氏47岁时创作了行书《洛神赋》,原作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作品为纸本,纵29.5厘米,横192.6厘米。赵氏为宋皇室宗亲,早时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书(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师法“钟王诸家”,虞集称赞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谐《圣教序》而入其室”。赵书《洛神赋》结体介于行楷之间,妍美流畅,端正灵秀,布局密中见疏,出入干王氏父子之间,但又处处呈现出自家面貌,点画丰腴,连笔轻捷,飘逸圆润中具俯仰起伏,显示出赵松雪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
      明代董其昌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名家书风,用笔拙中带秀,布局疏朗,力追古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洛神赋十三行补》,通篇神性贯注,了无松散疲沓之感,有板有限但轻松自然,婉约幽雅,欢快轻松,袅袅婷婷,有余音绕梁之感,“六体”与“八法”在董香光的笔下无所不精,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者,丰姿神采,飘然欲仙。
      宋高宗赵构也曾创作过《洛神赋》。赵字为绢本,纵27.9厘米,横398厘米,现藏辽宁博物馆,是高宗56岁以后作品,笔法洒脱婉丽,温和蕴藉,自然流畅,直逼晋人风韵,充分展现了书家晚年的创作风格。
      盘点书法史上这几件光彩照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书法是一个继承与创新交织的过程,它的形质越来越精美,法度越来越完备,但是晋却开启了变革的先声。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王献之。献之认为书贵变道,要突破往法,另辟天地,并身体力行,对章草进行了变革,实践中创作出了“一笔书”,从而改变了章草字字独立以及波磔生发的特点,为书法表现更宏大的气势、奔逸的律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献之书学思想高超,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在其父“中和雅正”的审美格调上,另辟“险”、“奇”之境,使书法艺术的表现方式更丰富多彩,尊重个体创作,生机盎然,清新活泼。献之淡泊名利,热爱自然,探求哲理,创作发自内心,“偶其兴会,则触遇造笔”。
      书法作为“见一字而知其心”的线条艺术,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至为重要。从这一点来说,晋人的书法精神,至今仍引领着后世书家孜孜不倦地学习效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字协会)

    相关热词搜索: 日月 双璧悬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