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别在伤口撒盐

    时间:2020-11-17 03:46: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梅利莎·陈

    彭德尔顿放松地躺在家人的腿上,左二为其继子罗伯特·马斯特。

    杀害罗伯特·马斯特的凶手要上网飞(Netflix)的纪录片了。马斯特的继母明迪·彭德尔顿听到这一消息后心神不宁。2015年,在一家沃尔玛的停车场内,她25岁的继子在车内被凶手活活勒死。节目上映前几天,她更是寝食难安,担心纪录片会美化凶手。

    “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64岁的彭德尔顿说。马斯特刚学会走路那会儿,她就开始照顾他了,直到今天,家里的墙上还留有他当年测量身高留下的一道道标记,最高的一道是180厘米,是他18岁时留下的。

    主角是杀人犯

    2019年2月,网飞邀请马斯特的亲友录制纪录片《我是杀人犯》。亲友们希望制片人能放弃这个项目。他们认为,以消费遇害者家属的情感为代价兜售纪录片是不人道的。彭德尔顿给制片人发过多封邮件,她在第一封邮件中就写道:“我以一位母亲的身份求你了,别拍了。”

    尽管如此,纪录片的第二季还是在1月31日上线了,并且第一集讲的就是马斯特的案子。网飞超过6000万的美国会员均可观看。第一集的前几分钟是杀人犯林希·豪根的独白。她在蒙大拿州的一所监狱服刑,年限为60年。她和马斯特恋爱前有过一段痛苦的感情经历,那几年她饱受前男友虐待,说起这一段遭遇时,她的眼睛里时不时会泛起泪光。2015年8月的一天,她认识了马斯特,并对他一见倾心。26天后,他遇害身亡。

    纪录片并没有将豪根刻画成一位恶毒的杀人犯,恰恰相反,它试图展现她人性的一面。几年前警察审问她时,她表示自己这么做,正是因为她深深地爱着马斯特。按她的说法,她是在马斯特一再说自己想死后,为了满足其心愿才勒死他的。不过,同一次问询中,她随后又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也想体验一下徒手杀人的感觉。警方称马斯特当时喝醉了,根本无力反抗。二月底,网飞美国收视率前十的榜单里,《我是杀人犯》赫然在列,这意味着该纪录片将续订第三季。

    “只要有人愿意看,他们就会继续拍。”马斯特的继妹维默尔说,“他们每这么做一次,我们的伤口就会被揭开一次。”

    身处澳大利亚的罗莎莉·克拉克想必会感同身受。大概六年前,一个人将匕首别在腰间,翻过了她家的铁栅栏,紧接着,她的弟弟被这位不速之客捅了好几刀,倒在了血泊里,她75歲的老母亲和78岁的继父随后也遇害了。2018年,克拉克上网时无意间看到了一本书,里面讲述的正是这起血案。

    58岁的克拉克称“这本书成了我们的噩梦”。她首次看到“韦德伯恩”的书名时,以为这本书是讲她家乡小镇历史的,这也是她点进去的原因。“我点开后发现,这本书讲的是我遇害的亲人,我们的惨剧沦为了满足他人好奇心的工具。”她说。

    这样的好奇心非常普遍,在美国更是如此。犯罪纪实类节目的爱好者在美国有上千万之多,而流媒体、电视、播客和书籍则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2014年犯罪纪实类播客节目《连环》上线后不久,播放量和下载量就突破了500万大关,打破了iTunes的历史增速纪录。2016年犯罪纪实类书籍的销量为97.6万册,2018年增至160万册。

    3月20日,网飞推出《养虎为患》。这一纪录片充满了怪异的人物,他们有的身体残疾,有的则在人格上存在缺陷。《养虎为患》上线10天,就吸引了340万名观众。《波士顿环球报》评论道:“我们在隔离期打发时光,全靠它了。”

    观众的猎奇心理

    新冠疫情以来,数以亿计的人被迫待在家里观影度日,这也为犯罪纪实类节目送来了东风。罪案探索频道24小时滚动播出犯罪纪实类节目。4月6日那一周,频道的收视率上涨到了六周以来的顶点。其负责人亨利·施莱夫表示,犯罪纪实类节目多以案件水落石出为结局,因此,观众观看后会觉得事情是可预测的,世间也是有正义的,“这种感觉正是观众当下急需的”。

    事实上,远在疫情爆发前,不少人就对此类节目情有独钟,还有人专门为此办起了电影节。一年一度的“犯罪侦查电影节”就属此类。该电影节还设有一项名为“破解悬案”的子活动,与会的业余侦探可在活动中破解悬案,大显身手。据电影节发起人凯文·贝尔夫描述,2017年他首次办会时,与会人数为1000人;到了2019年,与会人数上升至3500人。这些爱好者来自12个国家,每个人都缴纳了1500美元的与会费。“大多数故事和经典作品一样,”贝尔夫说,“有一个英雄、一个恶棍,并且多数情况下,故事都会给出一个结局。”犯罪学家斯科特·邦恩表示,没有结局的故事也有市场,正如他所说:“没有人可以拒绝悬案的诱惑,大家都觉得‘或许我可以先警察一步,破了这个案子,这一想法赋予了悬案无与伦比的魅力。”

    以《连环》《制造杀人犯》《养虎为患》为代表的爆款节目掀起了观众观看或收听犯罪纪实类节目的热潮。

    女性是犯罪纪实类节目爱好者的主力,75%的犯罪纪实类播客听众和80%的犯罪侦查电影节与会者,均为女性。有心理学家表示:女性喜欢此类题材,可能是希望从中学到一些求生技巧,或借此思考,在相似的情境下,她们是否有别的选择。此外,犯罪纪实类节目中的受害者往往是女性,因此,女性观众可能也更有代入感。不过事实上,美国每年遇害身亡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得多。

     吃人血馒头

    犯罪学家认为,人们对犯罪纪实类节目的痴迷可以追溯到1888年的开膛手杰克案。那一年,杰克在伦敦至少杀害了五名女性,并肢解了她们的遗体。邦恩指出:这一连环杀人案是史上第一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大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凶手作案手法骇人听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报纸行业日趋成熟。各大报纸觉察到民众对该案的关注后,不惜印刷博眼球的标题和照片,以提升销量。如今,在竞技场上抢夺观众的不仅仅是报纸和电视了,以流媒体和播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崛起,它们也将犯罪纪实类节目推向了舞台中央。

    1988年以来,犯罪纪实类节目的一大卖点就是它们有可能将逃犯绳之以法。《全美通缉令》就是其一,该纪录片在周日晚播出时会提醒观众留意周边小区环境,通缉犯搞不好就躲在小区的某个角落。不过,随着《连环》《制造杀人犯》等爆款节目的推出,新一代观众的兴趣点也转移到了对司法系统缺陷的调查上。

    不论这类节目做得多么严谨,观众表现得多么严肃,受害者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许多幸存者称市场将他们的噩梦制成了娱乐产品。彭德尔顿称“这是往受害者家属的伤口撒盐”。

    《制造杀人犯》于2015年上线,这对遇害者特雷莎·哈尔巴赫的家属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说“制作这些节目,赚取经济利益,是在吃我们的人血馒头”。《连环》则让杀人犯阿德南·赛义德走进了公众视野,他因杀害前女友而被判无期徒刑。但节目的开播引发了不少听众对他的声援,这样的声音对遇害者家属而言,无疑是一场煎熬。

    《我是杀人犯》的執行制片人内德·帕克收到马斯特家属和好友的抗议邮件后,给彭德尔顿回了封邮件,称自己从业以来,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道德困境”。不过,纪录片还是照常拍了,而且马斯特的生母多莉·格里森还参与了录制。马斯特的生父、格里森和彭德尔顿共同享有对马斯特的抚养权,但马斯特18岁以后,格里森就很少和他联系了。

    帕克在给彭德尔顿的邮件中提到,格里森已经原谅了凶手,她有发声的权利。他还说就算网飞不拍,别的公司也会拍,而且它们只会“更追求轰动效应”。

    克拉克和彭德尔顿十分珍视自己对已故亲人的记忆。克拉克的母亲一手拉扯大了五个孩子,但她从未忘记过任何一个孩子的生日。克拉克最艰难的时光,儿子离世以及离婚,也是母亲陪她熬过去的。她的弟弟则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过役。克拉克说:“除了遇害者的身份,他们还有许多面。”

    马斯特亦是如此,彭德尔顿称他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他喜欢弹吉他、讲故事以及乘火车远行。他太喜欢火车了,直到今天,家里的孩子们一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就会喊:“罗伯特叔叔,火车来啦!”

    彭德尔顿珍藏在心底的私人回忆,是绝不会和网飞分享的,因为纪录片的观众里就有杀害她孩子的凶手。“这是我儿子留给我的最后念想,”彭德尔顿说,“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有,我不能让凶手把这一点念想也夺去了。”

    [编译自美国《时代周刊》]

    编辑:要媛

    相关热词搜索: 伤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