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新面孔,新作为,新成效

    时间:2020-12-15 04:10: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重要工作部署,今年4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基层立法联系点“扩点提质”工作推进会,发布了25家联系点名单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半年多来,新增的17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工作方式,努力打造“规范化、专业性、特色型”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发挥好“立法直通车”的作用。

    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发挥专业优势促立法

    健全“三项工作机制”。坚持向市财政局主动请示报告,加强与市财政局会计处、法规处的沟通协调,形成稳定高效的工作联动机制。积极寻求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指导,向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学习借鉴,建立调研学习机制。研究制定《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办法》,以制度约束机制提高自身规范化水平。

    建强“三支核心队伍”。新设一个由会长班子、常务理事及行业代表人士等9人组成的立法联系委员会,发挥智囊决策作用。统筹行业专业资源,形成由185人组成的立法专家人才库。发挥A类会计师事务所的示范作用,设立59个立法信息“采集点”。

    坚持开门纳谏。选取与行业专业领域关联度较大的项目参与立法征询。依托行业例会和党组织例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注重提炼归纳与法言法语的转化,針对《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共征询意见建议270条,16条意见被采纳吸收。

    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当好法治工作“新兵”

    夯实基础、建立机制。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年度计划,不仅自身参与,更积极组织系统内的行业组织和企业踊跃参与。先后与系统内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上海乔文律师事务所等协会和机构进行交流座谈,对进一步加强立法联系点工作达成合作共识。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各协会成员和企业推送联系点的情况介绍和工作动态。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今年5月,组织力量参与《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修订意见征集工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系统内有关行业组织和法律界专业人士参与研讨,汇总意见25条,上报13条,有2条被采纳。8月组织召开关于本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对“十四五”期间本市制造业自主创新、高技术人才培养等提出建议。目前正积极参与《上海市中医药条例(草案)》的意见征集,组织系统内的相关行业协会紧锣密鼓地开展调研和意见征集工作。

    市街镇工作协会:
    积极反馈基层“原味”民意

    发挥街镇代表优势。协会凝聚了一批核心骨干街镇代表,他们既了解基层一线实际情况,也对创新社区治理工作有思考和实践,是协会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在前不久召开的徐汇和杨浦片区理事会上,协会结合工作专门对《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草案)》修改建议听取意见,并及时上报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协会又通过邮件、微信等沟通形式,广泛听取基层一线对《上海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建议。

    发挥专业特色。先后承接《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修订的前期调研,参与居(村)委有关法规的修订和制定。跟踪了解这些法规的执行情况,并向有关部门作出积极反馈。

    发挥网络优势。协会在原有“核心沙龙”、分片理事会的基础上,拟建立“1+1+1”采集网络。现已建有一个专家组、一支保障队伍(街镇通讯员)和一批采集点,并通过采集点中的睦邻点、阿婆茶室、邻里中心、宅基课堂、客堂会等自治载体反馈“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

    海通证券:
    助力经济金融领域法治建设

    发挥经济金融专业优势。作为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唯一一家企业单位,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在经济金融方面的专业优势助力法治建设。在《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征集意见过程中,邀请9家外商企业,针对性地提出反馈意见,其中一条被采纳。充分发挥专业解读能力,开展新证券法的普法宣传,线上累计宣传24万余次,派发折页近1.3万份,组织员工与投资者参加知识测试与竞赛6万余次;开展民法典法律大讲堂系列讲座5场次,线上参与累计2000余人次。

    拓展沟通渠道汲取民智。海通证券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网络广、青年员工人数多的特色,助力《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的开门立法及宣传,开展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活动,动员公司团委青年志愿者在32家营业网点及上海图书馆等发放问卷宣传单8000余份。公司不仅采用传统的现场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线下方式,更充分利用“e海通财”APP、官方网站等多样化、信息化的沟通渠道,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征求意见。

    浦东南汇新城镇:
    积极探索运行机制

    建立“1+10”的组织架构。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点,下设10个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点,包括书院、泥城、万祥3个镇人大,新城镇申港等3个社区,港口等人大代表所在2个居委,人才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城人大代表联系站等10个信息采集点。

    建立“1+3+3+1”的工作队伍。建立一个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等任副组长、相关镇和部门等成员单位组成。聘请市立法研究所、区人大工作研究会、海事大学法学院三家顾问单位。招募三类信息员队伍:从区域司法单位、企业法务队伍中招募信息员;从机关、事业单位中招募法律专业毕业的信息员;从四镇人大代表和居村群众中招募信息员。建立一支联络员队伍,构建有一定履盖面的工作网络。

    形成“5+2”的工作机制。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方案、工作职责、信息采集点工作制度、信息员工作职责、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利用临港四镇人大微信平台设立“立法联系”专栏,利用人大代表微信群宣传立法联系点的工作规则、工作要求,收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

    浦东新区工商业联合会:
    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从“说到”变为“做到”。浦东新区工商业联合会(简称浦东工商联)常委、上海创智空间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成羿在研讨《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时提出,“政府除了对大企业有专员服务,还要对中小企业的疑难杂症进行真正的保姆式管理和店小二服务”,此建议被采纳后,朱成羿深受鼓舞。浦东工商联也与浦东人社局合作,为民营企业的人才落户进行“一对一”的专员服务,开展“人社大讲堂”培训,呼应条例的颁布实施。

    从“知道”变为“得到”。融资难融资贵是老大难问题。浦东工商联执委、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曹清在研讨《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时提出,“是不是可以让上海的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有一套独立的风控体系,要提升容忍度”,此建议被采纳。与之相呼应,浦东工商联与浦东发改委、金融局等联合召开信用赋能助力企业发展大会,助力民营企业渡过难关,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的获得感。

    徐汇田林街道办事处:
    依托社区网络“汇”民声

    健全工作网络。在信息采集点甄选方面,在全面覆盖23个居民委员会基础上,将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众交通集团公司、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8家单位列为信息采集点。在信息采集点选址方面,利用好2个“邻里汇”、23个“邻里小汇”,进一步拓展居民议事客厅、法律服务平台功能;利用好“人大代表之家”,开展立法项目征集、法规草案研读、立法意见收集、法规宣传解读等活动。在队伍建设方面,吸收有一定法律专业基础、有实践工作经验并热心立法事业的同志组建相对固定的100名信息员队伍。

    建立三项机制。专家咨询制度:聘请若干名来自实务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法学专家组成专家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徐汇区公检法司及有关行政机关等作为顾问单位。沟通宣传制度:依托“田林馨家园”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等畅通信息采集点横向、纵向沟通渠道。信息采集和反馈制度:在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居民、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普陀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做强阵地配强“智囊”

    抓结合,强阵地。依托街道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和人大三级阵地,结合党建红色议事厅,成立街道立法联系点工作专班,搭建从街道立法点到信息采集点的人员工作架构、工作流程、信息采集架构等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已在街道内建立线下固定信息采集点35个,线上1个,覆盖居民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两新组织、驻区单位等。

    抓资源,强整合。配置了三个层次的智囊团队。聘请上海市法学会、区公检法等单位为顾问单位。与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等沪上知名法学院校合作签订共建合作协议,为立法点提供法学理论支撐和优秀大学生实习基地。建立律师事务所、人大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领衔的工作室等三位一体的专家团队。

    抓落实,强成效。4月21日以来,联系点举行了13场大型座谈会和立法征询活动,参与了市人大常委会8部法规草案的立法征询工作,其中4部法规草案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联系点提出56条意见建议,16条被采纳。

    虹口四川北路街道人大工委:

    集聚资源优势“为民发声”

    凝聚代表力量。联系点特别邀请五位人大代表为基层立法联系点领导小组组员,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上传下达、指导督导的作用。

    挖掘“智库”资源。邀请全国优秀律师、上海市“东方大律师”、复旦法学院教授等8位优秀法律专家成立专业团队;选取15家有行业影响力、代表性的辖区单位为信息采集点,其中包括中国邮政、中国银行等国有企业,福建远洋国航、中科电气等知名民企,还有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一线服务居民的单位;聘请27位具备法律基础、热心立法工作的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居民代表担任“民星”联络员。天翼电子商务、川北商会等信息采集站围绕《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提交了34条意见,有5条被采纳。

    建好“朋友圈”。工作小组分别前往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和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古北市民中心等地,实地察看、现场咨询、座谈交流,不断找差距、补短板,以促进立法联系点工作。

    杨浦新江湾城街道人大工委:
    借助平台扩大影响

    明确三个工作机制。征集反馈机制。在法规正式出台后,将被采纳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提意见单位和个人。共商共建机制。邀请代表共同参与,广泛凝聚社区多方主体。宣传发动机制。借助杨浦人大官微、街道官方微信“观潮新江湾”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

    建立“两团两队”。“两团”,即专家顾问团和新城智囊团。专家顾问团包括复旦大学法学院及其专家学者、杨浦区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代表等6家顾问单位和29位法律专家顾问。在19个居民区公开征集“新城智囊团”成员29人。“两队”,即学生志愿者队伍和信息员队伍。逐步建立一支法律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立法民意的汇总、分析、提炼等工作;在19个居委会和辖区15家企业、2家事业单位、3所学校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建立信息员队伍。

    发挥三项优势。发挥园区多、楼宇多、中小企业多的优势,将优化营商环境与立法联系点工作相结合,引导代表关注营商、企业关注立法。发挥高校资源集聚优势,邀请复旦大学法学院专家送法进园区、社区。发挥街道公共文化工作优势,组织两场《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与会人员提出的立法建议得到充分肯定。

    宝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延伸触角“广覆盖”

    “量身定制”建制度。梳理六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从参与立法、开展调研和普法宣传三方面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了调研、学习、联系、台账四大制度和参与对象“广覆盖”、组织体系“优架构”、开展过程“显特色”、工作推进“重实效”的四项工作原则。

    “纵横一体”织密网。以突出基层性、涵盖本区各系统行业为原则,横向上,拓宽广度——把市人社局调解仲裁管理处、宝山区人民法院、宝山区司法局等8家单位聘为顾问单位,借助上海大学法学院和区律工委,将熟悉掌握法律法规、有实践工作经验和热心立法工作的学者、律师纳入专业人才库;纵向上,延伸触角——将联系点的触角延伸至5个街镇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12个街镇司法所和14个街镇园区仲裁工作站等基层组织,设立信息采集点31个。

    “尽心尽力”履职责。5月下旬,通过座谈调查、网上征求和书面征集“三合一”的形式首次开展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意见征集工作,累计收到意见建议61条次,上报23条,最终被采纳5条。8月初,通过线下集中讲座和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组织民法典培训,逾250名联络员参加培训。

    嘉定工业区管委会:
    不断拓展“1+6+22+X”联系网

    落实系统化保障。落实组织保障,成立由工业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经济、人大、政法维稳工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业、社区、产业、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总工会等分管领导及负责人为成员,相关责任科室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有法学专业背景、毕业于政法大学的同志作专职联络员。落实制度保障,先后制定了工作规则、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立法调研制度、信息采集点后评估制度、信息采集点工作规则。落实资源保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把嘉定工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地理位置最好、面积最大的一间场地作为立法联系点展厅。

    做实网格化覆盖。探索建立并不断拓展“1+6+22+X”立法联系网络。“即1个立法联系点,6大工作领域(村、居、企业、特色园区、机关部门、群团组织),22个基层信息采集点,X个各类资源。通过专题座谈、个别访谈与书面征询、网络征集等符合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意见征集。

    强化专业化支撑。组建专家顾问团,招募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与嘉定区律宏法律服务调解中心合作,为立法联系点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

    金山区朱泾镇人大:
    结合地域特色建言献策

    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家、站、点”资源,为联系点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立法联系点工作计划,建立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宣传,引导基层群众准确表达立法意见。

    推进高质量立法。根据朱泾镇地处远郊、又是老县城这一特色,镇人大先后组织开展了《上海市航道条例(草案)》《上海市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草案)》和《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草案)》和《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等5部法规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在《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建议中,相关人员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硬件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放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年龄限制、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优化改善长护险、鼓励非盈利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发展养老事业”等意见建议。在征询公路管理立法的过程中,群众提出的关于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的规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使用等意见得到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充分肯定。

    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委会:
    积极推动涉农立法

    积极落实各项制度。通过与区人大法制委、镇人大共同協商,初步制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职责、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待制度、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站(点)工作制度、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家咨询办法等四项制度。

    各方协力推进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建立了6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聘任了律师顾问组、司法智囊组、代表支援组、后勤保障组等意见建议采集团组,协同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签订校村结对协议,就地方立法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教学等进行深入合作。

    发挥农业优势。泖港镇是上海市二级水资源保护区,黄桥村是纯农产业地区。联系点结合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召开《上海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条例》立法调研座谈会,从理顺法律关系、明晰责任义务、保障经营者权益、规范文字表述等方面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共征得意见建议30余条,为修订完善该条例提供参考。

    青浦区金泽镇人大:
    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互动交流

    织好立法项目“信息网”。在工作制度上,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工作规则》等工作机制,编制《社情民意登记簿》《人才库花名册》等,将“碎片化”的工作要求和经验,固化为“钢性”制度。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完善“3+1+X”的队伍架构(“3”:专业人才队伍、法律顾问队伍、基层联络员队伍;“1”:签约合作单位上海政法学校;“X”:基层信息员队伍),为高质量完成立法任务夯实基础。在工作形式上,采用多元化合作机制,与区人大、区政协、区司法局等部门开展调研和法治宣传;与上海政法学校签署共建协议,加强法规草案的解读和意见汇总;与外区、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域的西塘、姚庄、黎里等八镇人大互动交流,探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经验。

    开启立法意见“直通车”。选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符合金泽特点的立法项目如《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草案)》《上海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和《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暂定名)》等3部地方性法规,列入今年的工作计划,就《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草案)》召开3次专项意见建议征询会,共收集意见建议26条;开展《上海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征询工作,共提交意见建议6条。

    奉贤区人民检察院:
    广听民意共商共建

    发挥意见征集效果。作为全市检察系统首个基层立法联系点,5月22日,联系点围绕《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草案)》开展意见征集,共征集意见和建议13条,1条被部分采纳。5月25日,联系点邀请10位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本区中小企业代表等参加《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意见征集会,共征集意见和建议19条,4条被部分采纳。

    统筹内外资源。联系点聘请区监察委等单位及部分在奉市属高校为顾问单位,动态选择相关委、办、局、街镇人大和行业协会等为成员单位,由顾问单位、成员单位选派专业领域优秀代表及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业务部门推荐人选成立专业人才库,并由成员单位推选若干工作基础好,法治氛围浓厚的村、居、派出所等作为立法信息采集点,同时确定立法联络员。

    探索合作机制。借助区内各镇、街道设立的“人大代表之家” “人大代表工作站” “人大代表接待点”等代表履职平台收集各类信息,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参与共商共建共治活动;依托奉贤区“法治带头人”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将集中民智民意的立法成果畅达至基层人民群众,营造法律法规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
    打造三个“点” 擦亮“农”字招牌

    高质量高标准做好立法“联系点”工作。自设立以来,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立法联系点共承担了《上海市公路管理条例》《上海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条例》《上海市崇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服务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等4部法律法规的立法意见征询和调研,累计上报意见建议60条,被采纳4条。

    立足“三农”,打造双向赋能的“推动点”。主动开展家庭农场前期调研,充分了解本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发展“堵点、难点”。依托联系点以点带面促进“三农”工作提质增效。充分撬动专家“智库”资源,与华东政法大学专家组开展《民法典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发展立法建议》的课题研究。

    加大普法,创建法治建设“示范点”。积极以“崇明三农”微信公众号等为宣传窗口,充分展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自设立以来,已宣传联系点工作动态5篇。紧紧把握好“立法、普法、执法”的关系,使立法的过程成为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有效促进农业行政执法能力水平的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成效 新面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