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青少年“矮”负面身体自我的现状及其对身高与身份的感知

    时间:2021-01-29 10:01: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彩凤 崔占玲

    摘 要 使用负面身体自我-身高维度量表和陌生面孔的身高与身份感知测验对青少年施测,来考察青少年“矮”负面身体自我的现状及其对他人身高与身份的感知。结果发现:青少年对自己的身高普遍不满意,且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而受面孔吸引力的影响; 青少年对高吸引力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要显著优于中等和低吸引力者; 在同等吸引条件下,对男性的身高感知显著高于女性; “矮”负面身体自我高分组被试对低吸引力女性面孔的身高感知显著高于男性。说明青少年普遍存在“矮”的负面身体自我现象,并影响对陌生面孔的身高与身份的感知,存在“美即高”现象; “矮”的负面身体自我越严重,越影响对陌生人高矮信息的认知偏差。

    关键词 “矮”负面身体自我; 身高感知; 身份感知; 面孔吸引力; 青少年

    分类号 B848.8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7.004

    1 引言

    身高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对个体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对身高不满意而形成的错误认知将会引发个体产生消极的认知、情感體验以及相应的行为调控。这就是基于“矮”身高而产生的负面身体自我,即“矮”负面身体自我(陈红, 2006; 孟瑞, 2013)。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对其身体的整体状况都不满意,特别是对身高最不满意,其次对其相貌和身材的胖瘦不满意(陈红, 2006; 孙艳玲, 2009)。跨文化研究中也发现,除了个体的整体特征之外,青少年在身高-矮维度上的得分更高(陈瑞, 陈红, 刘兰, 高笑, 2007)。而且,对大学生认知加工偏向(孟瑞, 2013; 田录梅, 王玉慧, 2013)、注意偏向(查圣祥, 张立敏, 2016) 的研究中也发现,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的大学生对“矮”身高更加敏感和消极,并且会出现对身高信息的认知偏差。那么,青少年是否普遍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的青少年是否对身高信息存在认知偏差?这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尽管从生理的角度看,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客观身高相对稳定(杨小莉, 刘潇肖, 白宝玉, 2017; Booth, 1990)。但是,在追求“高”的文化背景下,身高确实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身高与个体的感觉偏好和控制点等心理因素有关(Adams, 1980),与个体的自尊也有一定的关系(Booth, 1990)。并且,相对于个子“矮”者,“高”个子在权势、地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心理优势(Blaker, Rompa, Dessing, Vriend, Herschberg, & Van Vugt, 2013)。除此之外,身高对个体的社会知觉、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择偶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也都有一定影响(杨小莉等, 2017)。有关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发现,个体在感知他人身高时,存在个子高的人道德品质亦好(即“高即好”) 的认知偏差(黄道理, 2008)。反过来,身份也传达着一定的社会信息,并影响我们的社会知觉。研究发现,有权势者常常高估其自身身高,并在感知他人身份时存在有身份地位高者身高亦高(即“高即高”) 的认知偏差(Duguid & Goncalo, 2012; Sorokowski, 2010)。而且,在评价他人身份地位时,个体也会受他人身高的影响,存在着身高高者身份地位亦高(“高即高”) 的认知偏差(Blaker et al., 2013)。可见,身份地位会影响个体的身高感知,身高感知也会引起对他人身份地位的认知偏差。也就是说,个体对身高的感知与对身份地位的感知二者并非独立感知,而是彼此相互影响。

    Blaker和Van Vugt(2014) 从进化心理学和文化的角度解释了身高和身份地位认知偏差。也有研究者将其看作是一种刻板印象,并对此予以考察。黄道理(2008) 曾对身高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所谓身高刻板印象是指,按照身高进行社会分类,进而形成的关于个体身高的固定观念,主要表现为对不同身高个体的不真实差异的固定看法。国外研究者Jackson 和 Ervin(1992) 也发现,高个体与高评价相对应、矮个体与低评价相对应,存在“高即好”的身高刻板印象。之后,研究者普遍从身高与吸引力和身高与身份地位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进一步考察身高刻板印象。研究发现,个体普遍认为,高个子更具吸引力,存在“高即美”的身高刻板印象(Salska, Frederick, Pawlowski, Reilly, Laird, & Rudd, 2008; Shepperd & Strathman, 1989)。研究还发现,相对于身份地位低的个体,身份地位高者的身高更高, 并且身高高的个体更容易得到升职,普遍存在“高即高”的身份刻板印象(Schumacher, 1982)。可见,对身高和身份的感知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对身高与身份的认知偏差可能与身高和身份刻板印象有关。那么,青少年对身高与身份的感知是否受身高与身份刻板印象影响?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的个体,在感知他人的身高与身份地位时,是否也受身高与身份刻板印象影响?即“矮”负面身体自我是否对身高与身份认知偏差有影响。

    此外,在感知他人的身高与身份时,是否受他人自身因素的影响,如他人面孔吸引力和性别。所谓面孔吸引力是指由他人面孔所诱发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个体产生接近的意愿(寇慧等, 2013)。依据愿意接近的程度,将他人面孔分为高、中、低吸引力面孔。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对高吸引力面孔给予积极评价,并产生该人诚实的好印象(Lorenzo, Biesanz, & Human, 2010; Wang et al., 2017)。也就是说,在感知他人面孔时,常常存在“美即好”的认知偏差。那么,在“高即美”的身高和身份刻板印象影响下,个体是否对面孔也存在“美即高”的认知偏差?如果存在影响,“矮”负面身体自我者对他人身份和身高感知是否也符合“美即高”的认知偏差?已有研究表明,对男性的身高和身份感知高于女性(侯玉波,2013)。那么青少年对男性和女性面孔的身高和身份判断是否也是如此?“矮”负面身体自我严重者是否也是如此?这些是已有研究没有探讨的,本研究拟对此予以解答。

    为了避免已有知识经验对身高和身份感知的影响,本研究选择陌生面孔为实验材料。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考察青少年群体中有关“矮”负面身体自我的整体现状,即青少年对自我身高感知时是否普遍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 其次,考察青少年感知他人身高与身份时是否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 最后,考察具有“矮”负面身体自我的青少年,在感知他人的身高与身份时,是否也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 我们的预期假设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现象; 并且,受身高与身份刻板印象影响,在感知他人身高和身份时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 “矮”负面身体自我越严重,越影响对身高和身份感知的认知偏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一般将青少年界定为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这一年龄阶段,其中11、12岁到14、15岁为少年期,其他阶段为青年初期(林崇德, 2008)。按照这样的划分,选择相同文化背景的在校中小学生30名(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各15名) 参加陌生面孔材料评定。然后再选择青少年(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各60名) 进行负面身体自我-身高維度量表施测,共发放量表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量表118份,有效率98.3%,包括女生63名和男生55名。该研究取得被试的知情同意,研究程序和内容符合当地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

    2.2 研究工具和材料

    2.2.1 研究量表

    选取陈红编制的负面身体自我-身高维度量表(陈红, 2006)。该量表由13道题组成,采用0~4五级计分法,从情感认知、投射、行为三个层面考察被试对自己的身高看法。量表总分52分,分数越高,代表对自身身高越不满意,越具有“矮”负面身体自我偏向。根据收集的数据得出量表的可靠性系数为0.72。

    2.2.2 实验材料

    从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库

    (龚栩, 黄宇霞, 王妍, 罗跃嘉, 2011)和已有面孔研究(王雨晴, 姚鹏飞, 周国梅, 2015)中选择表情为中性的陌生面孔为实验材料。

    最终选择28张陌生面孔。所有面孔通过美图秀秀软件进行处理,保持灰度一致,只保留面部和些许头发。然后,随机选取15名同质被试(相同文化背景的在校中小学生) 对处理后的28张面孔(男女各14张) 进行评定,选出男性和女性面孔各5张。另外再选取15名与之前文化背景相同的同质被试对陌生面孔的吸引力进行5点量表主观评定,其中,1为低吸引力、3为中等吸引力、5为高吸引力。最终,女性面孔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1.00、3.00、4.67,[F(2,28)=205.48, p<0.001]; 男性面孔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1.0、 2.93、4.73, [F(2,28)=181.00, p<0.001]。所选的六张图片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依次为高、中等、低吸引力。

    2.3 实验设计及程序

    2.3.1 实验设计

    采用2(“矮”负面身体自我类型:
    高、 低)×2(陌生面孔性别:
    男性、 女性)×3(陌生面孔吸引力:
    高、 中、 低) 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矮”负面身体自我类型为被试间变量,陌生面孔性别和吸引力水平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是对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的选择人次所占百分比。

    2.3.2 实验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对中小学生进行量表施测,以评估他们的“矮”负面身体自我,并且测量他们的实际身高和填写他们的理想身高。随后,被试在电脑上完成对陌生面孔的身高与身份感知的主观评定。如果认为左边面孔身高或者身份地位高按F键,右边高按J键,如果有中间面孔按G键,每次按键给所代表的面孔计1次。在实验中分别进行:对女性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对男性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同一吸引条件下的男性和女性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比较感知。

    3 结果

    3.1 青少年对自我身高的感知结果

    青少年的平均年龄为15岁,他们的身高调查结果见表1。t检验发现,118名青少年的实际身高和理想身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2±12.4) cm vs.(178.2±7.3)cm, t=-14.93, p<0.001]; 63名女生的实际身高与理想身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 p<0.001; 55名男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0.60, p<0.001。可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青少年的实际身高都显著低于理想身高。换言之,青少年对自己的身高都不满意。

    其次,统计被试在负面身体自我-身高分量表的得分,结果见表2。结果发现,118名被试平均得分16.58,得分低于大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矮”的负面身体自我,按照量表平均分的上下一个标准差(16.58 ± 5.54) 分组,选取高分组(即“矮”身体负面自我高者)和低分组(即“矮”身体负面自我低者),最终筛选58名被试(低分组37名,高分组21名)。其中,高分组平均得分9.38,低分组平均得分23.5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 p<0.001。

    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被试在情感认知(t=-14.18, p<0.001)、投射层面(t=-2.53, p=0.014)、行为层面(t=-9.44, p<0.001) 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分组在量表总分和各个层面的得分都高于低分组。而且,高分组被试的实际身高显著低于低分组(t=3.15, p=0.003) 和理想身高显著高于低分组(t=2.98, p=0.005)。高分组实际身高越矮,理想身高越高,“矮”的负面身体自我的得分也越高。男、女两性在量表总分和各个层面的得分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3、1.61、1.17和1.16, p值均 > 0.05)。

    由此可见,无论男女,青少年在各个年龄阶段普遍存在“矮”的负面身体自我; 个体身高的高低可影响其“矮”的负面身体自我的严重程度。

    3.2 青少年对不同吸引力面孔的身高与身份的感知结果

    如表3所示,在身高感知中,对118名青少年总体比较发现,对高吸引力面孔的感知显著高于中等和低吸引力者,χ2=31.82, p<0.001。可见,对面孔的身高感知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

    进一步比较发现,对于女性面孔,对高吸引力者的感知显著高于中等和低吸引力者,χ2=61.88, p<0.001; 对于男性面孔,对高和中等吸引力的身高感知显著高于低吸引力者,χ2 =35.90, p<0.001。如表4所示,在同等吸引力条件下,对男性和女性面孔的比较发现,对高吸引力(χ2=16.00, p<0.001)、中等吸引力(χ2=29.16, p<0.001)的身高感知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低吸引力(χ2 =3.24, p=0.072) 的身高感知差异存在边缘显著,总体表现为对男性身高的感知普遍高于女性。由此可见,青少年在感知身高时,会受面孔性别的影响,对男性身高更倾向于高估。但是,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面孔,都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

    在身份感知中,被试总体上对高吸引力和中等吸引力面孔的身份感知显著优于低吸引力者,χ2=44.58, p<0.001。可见,对身份感知也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

    进一步比较发现,对于女性面孔,对高和中等吸引力者的身份感知显著优于低吸引力者,χ2=29.42, p<0.001; 对于男性面孔,则对高吸引力面孔的身份感知显著优于中等和低吸引力者,χ2=62.66, p<0.001。进一步比较还发现,在同等吸引力条件下,对两性面孔的身份感知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青少年对身份的感知也都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面孔吸引力对身高和身份感知都有影响。

    3.3 “矮”负面身体自我对陌生面孔身高、身份的感知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考察“矮”负面身体自我对陌生面孔感知的影响,依据被试在负面身体自我-身高分量表的得分,将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共筛选58名被试。两组被试对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结果见表5和表6。

    对两组被试身高和身份感知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分组被试与低分组被试对陌生面孔的身高感知(χ2=0.81, p=0.666)和身份感知(χ2=0.65, p=0.724) 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矮”负面身体自我对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影响不显著。

    在不同吸引力条件下,通过比较被试对陌生面孔身高和身份的感知,结果发现,青少年对高吸引力者的身高(χ2=33.74, p<0.001) 和身份(χ2=43.76, p<0.001) 的感知均显著高于中等和低吸引力者。可见,面孔吸引力对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有影响,存在“美即高”的认知偏差。

    高、低分组被试对不同吸引力面孔的身份感知不同。通过对比发现,两组被试对女性面孔的身份感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6, p=0.010; 对男性面孔的身份感知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 p=0.014。表現为高分组被试倾向于认为女性低吸引力者的身份地位更高,男性低吸引力者的身份地位更低。这说明,“矮”负面身体自我对低吸引力者的影响显著。而且,两组被试对低吸引力男、女两性的身高感知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3, p<0.001。亦即,相对于男性低吸引力者,“矮”负面身体自我者更可能高估低吸引力女性的身高。

    总体来说,“矮”负面身体自我对身高与身份的感知影响不大。感知他人时,个体更可能受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产生“美即高”的认知偏差。并且,“矮”负面身体自我和面孔吸引力会共同影响身高与身份的感知,相比低分组,高分组受“美即高”的认知偏差影响更小。

    4 讨论

    本研究围绕“矮”负面身体自我及其对身份和身高感知的影响,考察了青少年对自己身高的感知、对他人身高和身份的感知以及对自己身高的消极看法在评价他人身高和身份时的影响。结果发现,青少年在评价自己身高时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 在评价他人身高和身份时存在“美即高”的认知偏差; 并且,“矮”负面身体自我和面孔吸引力共同影响对他人身高与身份的感知。

    4.1 青少年的实际身高与理想身高的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的自身实际身高与理想身高之间的差距十分悬殊。这与已有研究一致(曹佃省, 鲁媛, 雷家萍, 毛春梅, 姚应平, 2014)。可见,青少年对自己的身高普遍不满意。而且,身高越矮,“矮”负面身体自我的得分越高。也就是说,青少年对自己的身高越不满意,对自己身高的消极认知就越严重。这说明,青少年也普遍存在“矮”负面身体自我现象。

    本研究还发现,“矮”的负面身体得分较高者,在情感、投射和行为层面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得分较低者,尤其表现在行为层面。而且,“矮”负面身体自我得分较高者普遍尝试过各种“拔高”身高的方法。这提示我们,今后应更多关注身高较矮的学生,在了解他们对其身高认知的前提下,通过干预,消除其消极与错误的认知。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青少年对其身高的感知不受年龄的影响。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都可能出现“矮”的负面身体自我。这与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孟瑞, 2013)。但是,男女学生对身高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已有研究发现男大学生对身高更敏感的结果不太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学生尚未真正步入社会,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不敏感; 再加上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都较大,因此,更多关注学业成绩而非身高。也可能是研究选择的同一文化背景的青少年,他们是非临床被试,因此以后研究需要扩散到临床被试和其他文化背景的被试,探讨女生和男生对“矮”信息敏感无差异性的普遍性。

    4.2 青少年对不同吸引力面孔的身高与身份感知研究

    对不同吸引力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进行比较,我们发现,青少年对高吸引力面孔个体的身高和身份感知均高于中等和低吸引力个体。这说明,青少年普遍存在“美即高”的认知偏差。

    进一步对身高和身份的感知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评价他人身高和身份地位时,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面孔,青少年普遍认为,高吸引力和中等吸引力面孔的个体,其身高和身份地位都要高于低吸引力面孔的个体。这说明,青少年受身高与身份刻板印象影响,普遍存在着“美即高”认知偏差,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就将美貌、身高和身份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男性中性面孔进行身高感知判断时,可能受到面孔脸型的影响,脸型越长越容易给人一种更高的身高感知,从而导致与身份感知结果不太一致。因此,以后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控制。

    通过比较同等吸引条件下青少年对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结果,我们发现,青少年对男性个体的身高感知普遍高于女性个体,但对身份的感知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与以往有关成年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青少年也普遍认为男生的身高比女生高(侯玉波, 2013)。但是,与成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青少年对身份的感知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与他们尚未步入社会,对身份地位的认知不清晰有关。后期访谈中印证了我们的猜测。在对身份地位的口头访谈中,青少年普遍认为,在同等吸引力条件下,男生与女生的身份地位应该平等。

    这一结果与以往有关身高与身份的刻板印象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人们在内隐观念中普遍存在着身高与身份的认知偏差,亦即,普遍认为“高即好”和“高即美”。在这种认知偏差影响下,青少年在评价陌生面孔的身高与身份时,也出现了“美即高”的认知偏差。

    4.3 “矮”负面身体自我对身高与身份感知的影响

    通过比较“矮”负面身体自我高、低分组被试对身高与身份的感知结果,本研究发现,两组被试对陌生面孔的身高与身份感知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高、低分组被试总体不受“矮”负面身体自我的严重程度影响,而受身高与身份刻板印象的影响,存在“美即高”的认知偏差。

    进一步比较发现,高低分组被试对不同吸引程度陌生面孔身份的感知结果不同,相比低分组,高分组受“美即高”的认知偏差影响更小。而且在同一吸引程度陌生面孔身高的感知中,高分组被试对低吸引力面孔的身高感知受性别影响,具体表现为,对低吸引力女性面孔的身高感知高于低吸引力男性。可见,“矮”负面身体自我的严重程度会影响个体对陌生面孔的身高和身份感知。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存在刻板印象,是因为希望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处于优越地位。并认为刻板印象的形成包括类化、比较和积极区分三个阶段。具体来说,个体首先根据某些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类别群体,并将自己划分到某一群体中。其中,个体所归属群体即为内群体,其他群体则为外群体。之后,依据社会特征,如权力、社会地位等,比对内群体和外群体,试图夸大内、外群体之间的差异; 最后,个体将内群体与外群体进行积极区分,当觉得内群体不够好时,个体就会远离群体或者寻求其他提高群体社会地位的途径。从而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闫丁, 2016)。因此,个体在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影响下,不断地采取措施,使自己所在群体处于优越地位,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刻板印象。

    基于该理论,“矮”负面身体自我高分者根据自己特点进行社会分类,将自己划分到“矮”负面身体自我群体中。通过社会比较,把“矮”负面身体自我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异夸大,他们对自己所在内群体的身高不满足,认为所拥有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于是就会寻求提高群体社会地位的方法。因此,高分组被试在感知他人身高与身份时,将“矮”身高与低身份和低吸引力面孔联系起来。当加工高吸引面孔时,为了提高“矮”负面身体自我群体的社会地位,对与自身身高信息不一致的群体给予排斥并贬低,从而形成对身高与身份信息的认知偏差。

    由此可见,总体上两组被试在感知他人身高和身份时,受身高和身份刻板印象影响,都存在“美即高”认知偏差。但是,相比低分组被试,高分组被试受“美即高”认知偏差的影响更小。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将自己归为“矮”负面身体自我群体,对与自身身高信息不一致的群体给予排斥并贬低。由于研究中“矮”负面身体自我低分组和高分组人口差别有点大,高分组被试是否已经形成关于“矮即好”的刻板印象,未来需要补充并平衡人口学变量信息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此外,本研究发现“矮”负面身体自我和面孔吸引力共同影响陌生面孔身高和身份的感知。对于两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调节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从而对“矮”负面身体自我个体进行更好的干预。

    总之,本研究调查了青少年“矮”负面身体自我的现状,发现“矮”的负面身体自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会影响对他人身高和身份的感知。而且,“矮”的负面身体自我越严重,感知他人身高、身份时偏差越大。当前,对于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有很多,肥胖会影响青少年自尊、自我身体意象以及行为方式等(陈贵, 郭桂平, 蔡太生, 肖水源, 2014; 吴思遥, 蔡太生, 何金波, 朱虹, 陆遥, 2015)。但是,对于身高对个体心理影响的研究甚少,而且缺乏本土化研究(史攀, 黄于飞, 张翰之, 冷雪晨, 陈红, 2019)。未来需要进一步关注身高对青少年(尤其是矮个子青少年) 身心健康的影响。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最终消除消极认知,避免采用非健康手段(如药物治疗) 试图去“揠苗助长”。

    参考文獻

    陈红(2006). 青少年身体自我:理论与实证. 北京:
    新华出版社.

    陈瑞, 陈红, 刘兰, 高笑(2007). 汉、藏、彝族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评价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7), 440-446.

    曹佃省, 鲁媛, 雷家萍, 毛春梅, 姚应平(2014). 青少年的外貌关注, 外貌评价, 肥胖焦虑, 体质量自评与瘦身追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5), 356-360.

    陳贵, 郭桂平, 蔡太生, 肖水源(2014). 青少年体重状态, 体形不满与抑郁的关系及性别差异.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6), 1010-1015.

    查圣祥, 张立敏(2016). 矮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的注意偏向特征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6), 996-1001.

    侯玉波(2013).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道理(2008). 身高刻板印象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龚栩, 黄宇霞, 王妍, 罗跃嘉(2011). 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5(1), 40-46.

    寇慧, 苏艳华, 张妍, 孔繁昌, 胡媛艳, 王洋, 陈红(2013). 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观察者假设. 心理科学进展, 21(12), 2144-2153.

    林崇德(2008).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孟瑞(2013). 矮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史攀, 黄于飞, 张翰之, 冷雪晨, 陈红(2019). 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 28(2), 294-304.

    孙艳玲(2009). 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对其自尊与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

    田录梅, 王玉慧(2013). 矮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好. 中国临床心理志, 21(6), 889-893.

    吴思遥, 蔡太生, 何金波, 朱虹, 陆遥(2015). 自尊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暴食的影响: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4), 670-673.

    王雨晴, 姚鹏飞, 周国梅(2015). 面孔吸引力、人格标签对于男女择偶偏好的影响. 心理学报, 47(1), 108-118.

    闫丁(2016). 社会认同理论及研究现状. 心理技术与应用, 4(9), 549-560.

    杨小莉, 刘潇肖, 白宝玉(2017). 身高的心理效应及其内在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5(5), 857-865.

    Adams, G. R.(1980). Social psychology of beauty:
    Effects of age, height, and weight on selfreporte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ocial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2(2), 287-293.

    Booth, N. D.(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ight and selfesteem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consciousnes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0(5), 609-617.

    Blaker, N. M., Rompa, I., Dessing, I. H., Vriend, A. F., Herschberg, C., & Van Vugt, M.(2013). The height leadership advantage in men and women:
    Test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redictions about the perceptions of tall leader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6(1), 17-27.

    Blaker, N. M., & Van Vugt, M.(2014). The status-size hypothesis:
    How cues of physical size and status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J. Cheng, J. Tracy, & C. Anderson(Eds.),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status(pp.119-138). New York, NY:
    Springer.

    Duguid, M. M., & Goncalo, J. A.(2012). Living large:
    The powerful overestimate their own heigh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 36-40.

    Jackson, L. A., & Ervin, K. S.(1992). Height stereotypes of women and men:
    The liabilities of shortness for both sexe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4), 433-445.

    Lorenzo, G. L., Biesanz, J. C., & Human, L. J.(2010).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and more accurately understoo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accuracy in first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12), 1777-1782.

    Salska, I., Frederick, D. A., Pawlowski, B., Reilly, A. H., Laird, K. T., & Rudd, N. A.(2008). Conditional mate preferences:
    Factors influencing preferences for heigh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1), 203-215.

    Schumacher, A.(1982). On the significance of stature in human society.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11(8), 697-701.

    Shepperd, J. A., & Strathman, A. J.(1989). Attractiveness and height:
    The role of stature in dating preference, frequency of dating, and perceptions of attractivenes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5(4), 617-627.

    Sorokowski, P.(2010). Politicians" estimated height as an indicator of their popular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7), 1302-1309.

    Wang, J., Xia, T., Xu, L., Ru, T., Mo, C., Wang, T. T., & Mo, L.(2017). What is beautiful brings out what is good in you:
    The effect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on individuals" hones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52(3), 197-204.

    相关热词搜索: 感知 其对 负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