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时间:2023-03-03 09:44: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激励学生对家国承担责任、履行使命,这是历史学科最本质的价值所在。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就是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古往今来,这种高尚情愫起到了凝心聚力,团结族群,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激励作用,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不绝。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新时代家国情怀,也就是今天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祖国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具有明显优势。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培养爱国情操是其主基调,要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作为初中学生,受其年龄、认知水平、青春期特殊心理及自媒体时代多元文化影响,他们的家国情怀不能凭空形成,需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历史学科的教学,在课堂渗透和课外拓展来实现。采取的课堂教学基本策略是:回顾历史上的今天,阅读教材了解史实,深度探究剖析原因影响,以史为鉴谈古论今,紧扣教材素材,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家国情怀。

      一、了解文明史,激发自豪感

      家国情怀是建立在对国家的认可基础上的。认识、了解国家的辉煌成就,能够激发对国家的认同与深深的自豪感。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为古代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到发展的奋斗史。从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等历史上的“治世”来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而西汉武帝、唐朝开元、明朝永乐和清朝康乾几个“盛世”,更是国家空前强大繁富,曾一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前期,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都处于领先地位,必须要学生明确这一基本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如在教学在教学七年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一课时,在课题“盛”字上做文章,先解题,“盛”为强盛、繁荣之意,气象即为气象万千,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单从课题中,就使学生感受到了盛唐的恢弘大气的大国气度,兼容并蓄的包容开放,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从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四个子目录全面了解唐朝的盛世表现,再结合上课内容,剖析出现盛世的原因及影响,为第四课的《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打下基础,最后总结时归结到单元学习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联系到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xx年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时为世界提供的宝贵经验,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纷纷表示,厉害了我的国。

      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节中“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这一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回顾了台湾与祖国的历史渊源: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台湾;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台湾;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部,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1885年台湾正式建设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湾开始一系列洋务改革,推动了台湾现代化建设。通过一系列史实,使学生牢固树立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观念,再结合当前台海局势,使学生感悟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逆历史潮流的做法都是不得人心,也注定失败。

      二、正视苦难史,树立报国志。

      正确的爱国主义不能沉迷于以往的功绩和成就,梦回繁华,也不能沉湎于苦难,产生非理性“仇视”,而是要正视苦难,提高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的发展也有曲折,有遭受损失的灾难时刻。尤其是1840年以来,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遭受了一系列打击,人民灾难深重,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次次侵略战争,带给我们无尽的伤痛。在教学这些内容时,通过教师叙述和一系列文字、图片、数据的史料展示,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道理,强化家国情怀。同时,落实叙史见人,尤其是在课外拓展时,让学生查资料了解英雄人物、时代楷模的光辉事迹,从那些勇于抗争的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用他们的品行壮举引领学生成长,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如在八年级学完抗日战争之后,专门安排了一节综合探究课,以“穿越时空的记忆” 为主题,要求学生列举展示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危亡时刻,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说说他们的事迹、品格和精神。学生列举出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抗日战争涌现出的许多英雄人物等历史教材中的人物,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抗美援朝中英雄的任务,还有和平年代,两弹一星元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普通医务工作者、驻守在祖国边防的战士等,都是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最后,老师引用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以及报国之志。在探究如何正确处理今日中日关系时,回顾唐朝鉴真东渡,列举了抗击新冠疫情时,日本积极向我国捐赠物资,1300年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刻在了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的石碑上,今天则写在了捐赠物资包装箱上上,体现着中日友谊的源远流长,所以国家之间战争冲突难免,和平交往是主流,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也要面向未来,守望和平,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三、升华爱国情,实现强国梦。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激励学生对家国承担责任、履行使命,这是历史学科最本质的价值所在。在课堂教学以史为鉴谈古论今环节,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做”?在学习基本史料之后,列举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三观”,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教育学生珍惜少年时光,刻苦学习报国之能。

      如学习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引导学生了解布衣发明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化传播的影响,引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联系到当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发展将是决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拓展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办学情况,今昔对比,激发学生。据记载:西南联大成立8年时间,学生达8000人,毕业生达3300余人,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留下了最为耀眼的火种。为了支持抗日,很多学生报名上前线参军。茅草屋教室、炮火中躲在山沟里上课、40人的宿舍、自己动手挖野菜做饭,看到这些文字、图片史料展示时,带给学生的心灵震撼非常强烈,最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放弃、不退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总之,面对青春期的少年,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只要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依托教材构架,发掘史料素材,结合生活实例,定能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家国情怀。
     

    相关热词搜索: 初中 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