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初探

    时间:2023-03-03 10:13: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初探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本身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这其中涉及到人类劳动的内容,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坚持五育并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该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依据

      (一)新时代“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要将“五育并举”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能够全面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相关的文件要求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大中小学中,指出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劳动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和历史学科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历史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其中也包括对生产劳动和经验的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具有良好的条件。历史进程中有很多的劳动故事、劳动模范,这些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良好的素材,以促进学生对文明形成、发展的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二)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xx年的新课程标准增加了“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的表述,这也说明了历史学科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关注劳动的价值。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风向标,课程标准中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表述有所增加,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更为注重劳动教育,要适当开展劳动教育来让学生知道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依据新课标来融合、渗透劳动教育。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是让学生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观,教师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也应该通过各种不同的素材和路径来加强劳动教育,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劳动事例引入到课堂上,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者的劳动经验、劳动过程,能够从中得到劳动感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让学生知道劳动的艰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现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和需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太过根深蒂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准定位历史学科的属性,没有全面认识到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历史学科知识的教授,以教材上的知识和内容为主,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历史学科的知识内涵深度挖掘,导致历史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比较狭义,劳动教育的观念缺失。很多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都容易忽视历史学科知识蕴含的德育因素、劳动教育因素,知识教授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由于教师劳动教育观念和意识缺失,导致历史教学的劳动教育内容非常匮乏。

      另外也有的教师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想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上,但是教师自身从历史教材中挖掘劳动教育因素的能力不足,没有掌握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凸显历史学科的劳动教育价值,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历史学科教学中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还要对劳动教育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渗透劳动教育,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度,有机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不喧宾夺主,又可以取得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成效。而当前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

      三、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聚焦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新课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来把握劳动教育的目标,聚焦学生的历史素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教师要在历史学科和劳动教育之间找到契合点,可以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渗透劳动教育,通过劳动相关的史料实证来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意识。教师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渗透其中,唯物史观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指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统编版历史教材在编写时将唯物史观作为原则,非常重视历史发展进程中劳动的重要性。

      (二)丰富教材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要在历史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需要依赖于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丰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劳动教育素材来开展劳动教育,发挥出历史学科的劳动教育功能。

      教师可以妙用历史人物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品质,挖掘历史人物背后的一些故事,对相关的事例或者人物深入剖析,带领学生来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劳动态度。比如在学习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李时珍、徐霞客等历史人物的事件。李时珍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将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相关内容渗透到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李时珍广泛收集各种医药书籍来对当时流行的药书中的一些谬误进行校对的故事,他亲自走进药材原种地来了解药材的生长环境,并绘制药材图形,亲自尝试新药来辨别药性,经历了二十七年才编著成《本草纲目》。通过李时珍的事例来让同学们感受到李时珍的劳动态度,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学习历史人物对待劳动的态度来形成劳动意识和观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历史人物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利用劳动模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品质。

      (三)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劳动情怀

      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灌输式的陈旧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情怀。历史学科的知识性非常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在课堂上会通过讲述的方式来复述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这种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到知识的主动建构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1.创设教学情境

      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情怀,让学生对劳动形成正确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怀非常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学习改革开放前后这一段的历史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生活改变,通过真实的史料或者影视资源来展示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展示一些人们使用的各种票证,包括肉票、布票和粮票等,创设逼真的情境来让同学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然后展示当下的社会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并学生思考这背后的改变劳动人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和心血,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怀。

      2.开展主题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来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激发学生享受劳动的情怀。教师可以加强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整合来开展主题活动。比如在学习《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主题活动“工业革命时期中外科学对比”,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发展事件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搜集中外相同时期的发明家、科学家的相关内容,梳理科学家和发明家研究的过程以及带来的影响,在主题活动中产生深入的体验,感受到科学家和发明家是怎样来开展创造性劳动的。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内容来分析、整合,或者搜集其他教材上没有的一些真实事件。在学生个人探究的基础上还要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交换搜集到的资料和探究的结果,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刻苦钻研的事迹。在主题活动中,学生有更多交流、探究的空间,在对比、分析中感受科学家的劳动情怀和科学精神。教师还可以开展纵向主题活动,比如让学生对历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比如可以让学生来对中国历史上的生产工具的变迁开展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挖掘相关内容的劳动教育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情怀。

      (四)创新评价机制,将劳动观念渗透到评价体系中

      教学评价应该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保持统一,教师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学校层面就要将劳动观念渗透到评价体系中。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时,要关注教师是否在历史课堂上渗透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成果等,以督促教师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的观念要及时发生转变,认识到劳动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必要性,从劳动教育视角来确定教学目标,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教师要关注发展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情况,关注学生的劳动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平时的练习题中,将劳动者的优秀事迹等编入到试题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从近几年历史高考题来看,xx年的全国卷就引入了一些劳动事迹,比如全国劳模、院士刘源张和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都出现在了历史题的背景材料中,以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创造的品格。在平时的练习设计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本身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这其中涉及到人类劳动的内容,所以教师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来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高中 历史教学 劳动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