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特征、现实挑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3-04-01 10:31: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特征、现实挑战与对策分析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和结构性工程。要克服院校自身在战略规划、专业调控、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区域内院校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xx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特征

      1.1 办学形式多样

      xx高职院校不仅数量多,且办学形式多样。从院校性质上看,xx现有公办高职院校12所、 民办高职院校4所,同时还有xx省内唯一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高职院校,呈现出“以公办为主 体,多性质并举”的发展特征;从院校类型上看,xx是xx省高职院校类型最丰富的城市,共涉及7 个院校类型,其中,理工类11所,综合类、艺术类、农林类、师范类、财经类、医药类各1所,呈现出“以 理工类为主,多类型兼顾”的发展特征,院校情况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丰富多样的办学形式为xx 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地区高职教育统筹和协同发 展的“难度系数”。

      1.2 专业设置集中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xx年)》,高等职业教育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和744 个专业种类。以xx年xx各高职院校官方网站公布的招生专业情况统计,17所院校共设置专业 502个,校均设置专业约29个,共涉及17个专业大类的218个专业种类,专业大类和专业种类分别占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比例为94.47 %和29.3%。从专业大类布点情况看,xx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相对 集中,专业布点数分列前五的专业大类分别是财经贸易(99个)、电子与信息(90个)、装备制造(76 个)、文化艺术(65个)和土木建设(30个),占总专业布点数的71.71%。个别院校因其特殊的办学定 位,导致专业大类设置高度集中,如xx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xx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 文化艺术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设置专业数比重高达88.46%和88.89%。

      1.3 区域布局均衡

      “区域服务性”和“产业导向性”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从区域布局看,一方面,苏 州是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先行者”。早在2002年就创设了xx国际教育园区,经过多年的探 索和实践,目前共入驻院校14所,其中包括本科高校2所、高职(专科)院校5所、五年制高职校2所、普通 学校2所、中职学校2所、培训机构1所,涵盖了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普通教育和成人培训的多种办 学层次和类型,呈现出“职业教育为主、多种类型教育共同发展”的特点,以及政府、行业、社会力量多元 化的办学格局;另一方面,xx也充分兼顾了不同行政区域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除常熟外,其他区县 均设有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对行政区域的覆盖率达到90%。

      xx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挑战

      2.1 专业种类覆盖率较低,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

      目前,如何避免“专业同质化”倾向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现实课题。如前所述,xx高职院校专 业设置虽涉及17个专业大类,但专业种类覆盖率仅为29.3%,71.71%的专业集中在财经商贸等五个“热 门”的专业大类。考察xx高职院校是否存在同一领域大量重复设置专业情况,可将17所院校共218个专 业种类按照重复程度大小依次排序,得出专业设置重复度与对应专业数量关系,如表4所示。U代表专业重复度,N代表该重复度对应的专业种类个数。通过分析数据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当专业重复度U≤6时, 该重复度对应的专业种类个数N以此递减;而当专业重复度U≥7时,该重复度对应的专业种类个数N呈 现不规则变化状态。依据这种判定标准,我们可将专业重复度U值作为判断某一专业是否为重复设置专 业的衡量指标,即在17所院校中,有7所及以上院校同时设置某一专业时,即可将该专业视为重复设置专 业。根据这一衡量指标及实际统计数据,xx高职院校重复设置专业有18个,占xx高职院校专业种 类总数的比重为8.26%。

      其中,重复设置专业涉及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文化艺术、旅游、教育体育等6个专业大 类,尤其以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三个专业大类的专业设置重复程度最为明显,重复设置专业 情况如表5所示。这一方面体现了xx高职院校面对地区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竞争的“市场性”反应,另 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办学风险和办学成本的考量,一定程度上有注重短期效应,盲目跟风的因素。

      2.2 院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分布较悬殊

      xx高职院校虽数量较多且类型多样,但也造成了各院校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局面。根据xx年xx省及xx17所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公布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一方面,xx 各高职院校在学生规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等多项教育指标上差距悬殊,各项指标均相差数倍以上;另一方面,xx高职院校在多项平均指标上落后于省均水平,这与xx在省内经济产业发展水平是不相 符合的,xx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部分指标情况如表6所示。原因在于,xx民办 院校较多,且在多项教育指标上与公办院校发展差距较大,从而整体上拉低了xx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平 均水平。如xx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各项指标上均排名“垫底”,高级专业技术 职务专任教师比例仅为5.66%。

      2.3 产业偏离度较高,专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契合度较低

      xxxx年地区生产总值20 170.5亿元,其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0∶46.5∶52.5,呈现“一产极少, 二、三产并重”的产业布局。作为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专业 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契合程度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根据专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偏 离度平均指标,即偏离度=专业结构比重-产业结构比重,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代表该校专业结构与 地区产业结构契合程度越高;反之,代表契合程度越低。专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如表 7所示。整体来看,xx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偏高,平均绝对值达到了13.7%,且各院校 的偏离度绝对值平均指标普遍较高,绝对值超过10%以上的院校多达12所,占到院校总数的70.59%。究 其原因在于xx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上过度集中于第三产业,以xx年xx17所高职院校专业在三次 产业布局整体情况而言,第一产业专业数占比为1.1%,第二产业专业占比约25.9%,第三产业专业占比 73%,整体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布局,与xx当前三次产业结构契合度较低。

      xx高职院校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统筹谋划,加强地方政府“主导性”

      地方政府在创新高职办学体制,激发院校办学活力,促进院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升高职教育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xx政府应进一步做好地方 高等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依据国家和省级政策文件要求,结合xx产业发展实际,将高职教育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尤其在优化专业设置,促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方面,通过政策和制 度建设、示范和创新试点等方式进行统筹和引导作用。其次,xx政府要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育“优质土壤”。引导高职院校着眼区域发展整体格局,对接区县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发挥好服务区 域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社会功能。最后,要加强区域内民办和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指导和扶 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xx高职教育要取得突破性成绩,必须要补齐民办高职教育的短板。针对民办院 校生源不足、师资不强、专业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通病”,在政策环境、产业科技、技术服务、 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政府定向指导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强民办院校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促 进民办院校与本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将更多的企业生产资源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使民办院校 逐渐从拉低地方高职教育水平的“后进者”蜕变成完善地方高职教育结构的“补位者”。

      3.2 交流协作,促进校际群体“融合性”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和结构性工程。要克服院校自身在战略规划、专业调控、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区域内院校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加强校际融合机制建设。突 破“校际壁垒”和“制度壁垒”,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际融合、企业参与”的高职长效办学机制,成 立校际层面高职教育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和设施投入等各项工作, 建设具有院校特色和集群效应的区域高职教育建设模式[8]。其次,发挥校际集群效应。以xx国际教育园 区为“支点”,进一步整合全市高职院校资源,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创业教育基地和就业服务基地等开放 共享的校际公共服务平台。最后,突破校际“融合”深度。在高职教育各领域不断寻求协作,如建立人才培 养联盟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建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评价体系、搭建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平台等。

      3.3 错位发展,凸显院校个体“特色性”

      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体。区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区域内各高职院校不断 的自我发展和突破。如前所述,xx高职院校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各高职院校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在办学方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职教文化等方面形成校本特色,不断提升自身在区域高职教育 领域的参与度、知名度和认可度[9]。首先,各院校要加强优质资源建设,进一步发挥优势资源的引领带动 作用。以代表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的骨干专业(群)建设为例,从目前xx17所高职院校国家和省级骨 干专业(群)建设情况来看,多集中于公办院校的理工类专业(群),其他类型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专业 建设特色和成效不够,如xx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半数以上的国家或省级骨干专业(群)不是农林牧渔 大类的相关专业,xx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也同样如此,而民办院校的骨干专业(群)建设“短板”则更为显 著。

      其次,各院校应主动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综上所述,xx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相对合理,但高职院校专 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有待加强。如何对接好地区优势主导和战略新兴产业是当前xx各高职 院校需要重点思考和谋划的战略性问题。xx高职院校应加强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加大对 医药卫生、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设等xx传统主导行业的相关人才培养力度,转变当前xx高职院校 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重过高的局面,以保证对区域各个重点和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持续合理供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