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机理与路径

    时间:2023-06-27 11:45: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机理与路径

    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帮助,更需要依靠其自身来实现。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xx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讲话是对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概括,突出了劳模精神的重要地位,这种劳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不仅是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劳动能力差、劳动实践少、劳动意识薄弱等现象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学生没有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属于中浅层次的目标,其实现的方法与路径也相对简单一些,而情感价值层面的教育属于教育的深层目标,其实现的难度和方法路径的复杂程度要高很多。站在教育学视角下透视人的本质,人表现出“信息渴望,逻辑偏好,情感依赖,价值归依”的特性。这四个特性表现出较强的层次性,这启示教育不仅要针对知识技能与思维逻辑开展教育教学,还要针对积极健康的情感与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教育教学。在这过程中,价值观教育是最重要目标也是最难实现的目标,这主要是因为价值观具有相对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学生对某项事物的知识信息的认知改变往往只需老师的一个信息传递或知识讲解就能实现,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或改变不可能靠少量单一的方法训练就能实现。价值观教育既有主动性特征,又有被动性特征;既有知识理论的支撑需求,又离不开道德情感的感化作用;既要有长期的文化熏染和正确的示范引领,又离不开不断的实践体验予以固化。总而言之,价值观教育离不开主体、行为与环境三者之间有效联动,离不开正确的示范引领,更离不开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与体验。

      培育青年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帮助他们端正劳动态度并提升劳动能力,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在这当中,劳动价值观对劳动素养其他方面起着制约的作用,处于统领位置。可以说,劳动价值观教育是整个劳动教育的核心所在。劳动价值观教育同样离不开主体、行为与环境三者之间有效联动,离不开教育者的示范引领,离不开受教育者的自我劳动实践与体验。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含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以及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交互决定论强调个体、行为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作用;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后,倾向于做出与榜样相同或类似的行为;自我效能感强调个体对自身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行为所做出的主观判断。社会学习理论对于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不同的价值观教育领域得到了应用。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援引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分析劳动价值观形成机理,科学构筑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机理

      劳动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劳动实践时对待劳动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与准则。劳动价值观在整个劳动素养架构中处于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劳动知识技能、劳动情感品质、劳动实践等因素不断融合,不断巩固的基础上,在科学的理论指引下逐渐完成的。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必须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价值基本观点,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劳动价值观培育具有复杂性,仅仅依靠语言的说教或者劳动技能的训练,难以达到确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目的。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既可以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又可以综合考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其核心理念可以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场域的构建提供至关重要的培育机理。

      (一) 劳动文化的熏染促使劳动价值观的悄然成型

      从社会学习理论中可以看出,交互过程就是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三要素的相互影响。交互理论认为环境、个体及其行为是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三个要素。三者之间的交互模式及其影响会随着主体、环境及行为之间的变化而变化。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主体的行为。劳动价值观的构建过程是一种不断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其构建不同于劳动知识技能教育或单纯的劳动实践,要受个体理论认知、心理品格以及外部因素的多重影响。劳动教育者通过创设有利于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对受教育的身心施加影响。与此同时,受教育者在这种良好的劳动氛围中能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不断强化自身劳动行为,从而有利于健全其劳动价值观。学生在提升自己劳动素养过程中,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外部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劳动氛围,主动与环境进行交互,促进自身劳动观念的吸收,劳动实践的养成和劳动价值观的重塑。

      依托社会学习理论,当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可视为大学生个体、行为以及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交互影响的综合集成。其中,大学生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素质、认知结构、生理机能、情绪情感以及主动学习、内化劳动价值观的学习动机;行为因素主要有接受劳动氛围的潜在学习行为,也有将观察劳动模范精神与行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劳动价值观,并转化为自身行动的实际学习行为;环境因素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生成的劳动环境与劳动文化环境。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个体、行为以及环境优化三个层面进行切入,用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的举措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场域,通过构建良好的劳动文化来强化大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与深化,坚定其自身劳动信念,为其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筑牢基础。

      (二) 劳动榜样的示范引领劳动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认为所有的学习现象都是通过对他人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观察,在替代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直接体验完成的。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榜样示范”是观察学习表现方式的一种。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 (榜样)的行为,内化为自身的认知,并形成一种新的外化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方式,但效率比较高。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注意过程,它决定了一个人在大量的原型范例中选择哪部分进行观察,以及在这些原型范例中抽取出来哪些部分进行学习,最后形成何种行为。观察学习的程度受到观察对象特征的影响,大学生总是喜欢以新颖而又与他们自身相类似的原型作为观察的榜样。观察原型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因此教育者在为学生选择观察原型时,要提供旗帜鲜明的正面原型。学生具有向师性,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是学生观察学习的对象,如教育者能做到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行为模仿者也会倾向于做出与教育者相同或相类似的行为。树立劳动模范、创建劳动榜样在劳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

      劳动价值观具有抽象化特点,仅仅依靠语言、文字难以理解其真正内涵。借助榜样的力量,可以使劳动价值观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注重从榜样的行为和结果中获得替代体验,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强调在替代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价值观念。依托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设定与劳动模范相关联的模范原型,对大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大学生通过符号编码以及认知组织将这种劳动价值观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头脑中的表象并保持下来,继而将头脑中关于劳动价值观的表象转化为合适的行动,通过行为结果的反馈不断加强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劳模精神是劳动者个人价值的彰显。劳动模范的言行举止给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典范,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现实依据;劳动模范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支撑。当一些抽象的劳动精神具化到某个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劳动模范身上,学生可以更好、更具体地感知到劳动模范的精神力量,将这种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榜样的力量在劳动价值观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劳动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影响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形成的负面因素,正确劳动价值观场域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当代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网络息息相关,部分“网红”的一夜成名与迅速暴富,使大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了巨大的冲击,导致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的不断泛滥,这种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负面榜样的作用,致使学生在树立榜样时存在误区。相对于传统的榜样来说,被包装后的偶像与明星等人物更容易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欢。一旦这些偶像与明星劳动价值观不良,甚至扭曲时,就会形成负面教育效果。

      (三) 劳动实践的体验固化劳动价值观的坚实根基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指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否能够完成某种特定行为时所具备的判断能力、信念以及主体的自我把握和感觉。当个体在自身能够预见某些行为以及该行为会带来的后果时,个体就会采取某些措施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个体从事某些活动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以及个体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等方面。因此,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归因、不断增强受教育者成功体验,继而激发受教育者的自我效能感是这一原理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提高劳动能力、端正劳动态度、强化劳动行为,重点在于在劳动过程中教会学生对完成该项劳动活动有基本的内心感受、能力判断等。自我效能感这个主观判断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结果期待,二是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推测。假如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某一行为会产生积极的效应,那么个体将加强这种行为,如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时,认识到劳动有利于自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那么学生以后很有可能会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种行为的主观判断。如果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那么个体在以后就会增加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当学生认识到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能做到对劳动行为的自控,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不断地提高。

      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学生在劳动行为上的自控、劳动获得感的提升和劳动行为与劳动价值观的统一,取决于学生劳动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挖掘能够激发大学生劳动自我效能感的各种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组织劳动活动时,可以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的劳动任务,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劳动获得感,引导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培育学生劳动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劳动成果的期待,让学生在享受劳动成果带来劳动获得感的同时,充分享受其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愉悦。因此,在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时,不仅要有意识地提升大学生的日常劳动技能,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劳动技能,从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劳动自我效能感。

      二、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通过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机理的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劳动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协调大学生个体、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挖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培育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需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一) 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教育氛围

      价值观的稳定性特征告诉我们其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也绝非靠单一手段就能实现,文化的长期熏染是其得以形成的必备条件。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环境能塑造人,并且对人的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在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看来,教育是老一辈通过有意或无意方式对年轻一代不断影响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年轻一代的社会化,社会文化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这要求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劳动场域的“泛在化”特性,强化劳动教育的“整体性”设计,把劳动文化建设放在劳动教育的重要位置。具体来说,就是要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教育氛围。

      首先,以网络为重点,营造健康的劳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新媒体的宣传载体作用,强化对劳动模范和普通劳动者的宣传,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同时,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手段,进行网络清朗行动,对网上不良信息采取严厉的打击手段,加大整治“网红”“饭圈”“主播”等不良现象力度,把控网络舆论的发展,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在营造好网络环境的同时,注重现实生活中劳动氛围的营造,将传统文化节日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借助五一劳动节、植树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全社会刮起一股劳动之风,营建一种浓厚的社会劳动氛围,从而达到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劳动文化和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的效果。

      其次,运用系统思维,构建立体的学校劳动文化。在劳动教育中,学校不仅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还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劳动文化微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创新劳动价值观长效宣传机制与手段,开设关于劳动价值观的讲座,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借助校报、校园公众号、校园广播等途径宣传校园模范、劳动典范等;加强不同高校之间的劳动教育合作,共同开发特色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校园“劳动月”“劳动周”,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开辟校园劳动基地——“校园种植角”“开心农场”等,从而形成浓烈的“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高校只有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形式与多方法的劳动教育设计才能系统构建全方位的学校劳动教育文化。

      再次,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家长不良劳动价值观会对孩子劳动价值观形成直接而深远的负面影响。孩子不良劳动价值观一旦形成,其改变的难度就很大。这就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端正劳动态度,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引,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同等重要性。家长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家庭中形成浓厚的劳动文化与劳动教育文化。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勤劳朴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经常带领孩子从事劳动实践,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通过正确的劳动教育促进孩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形成劳动榜样的示范教育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历史时期,要坚持进行榜样教育,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形成劳动榜样的示范教育机制的关键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劳动价值观的方向性特征,倡导鲜明的价值导向。方向性是价值观的天然属性,劳动价值观自然也不能例外。每个人在不同的劳动文化熏染下都可能形成自己的劳动价值观,但有的劳动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反之,也有一些劳动价值观是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劳动价值观的方向问题就格外重要。正确的价值方向无疑需要榜样的引领,榜样示范教育机制构建的首要任务就是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方向性既是榜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因素,也是其实践的关键点所在。

      其次,强化榜样教育素材的感性色彩。榜样魅力的根本来源于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但这种抽象的精神品质离不开感性素材的承载。因此,在宣讲劳模故事时,要增加故事的温度与深度,通过故事化、生动化、生活化的方式讲好劳模故事,强化劳动意识教育。如在全国开设关于以劳动模范和劳动精神为主题的小品或戏剧的巡演,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宣传。高校也可以举办“劳模进校园”“我们身边的劳动模范”等系列校园活动,要让劳模精神更加实际化、立体化,可以把寒暑假参与的劳动活动作为评选学生劳动模范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生动的感性素材来引导学生尊重劳模、争当劳模,发扬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

      再次,丰富榜样素材的传播途径。高校除利用食堂宣传栏、校园文化活动中心、教室宣传角等物质载体,将劳模精神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外,还应借助学生经常运用的社交媒体,如抖音、微博、微信等方式,大力宣传劳动模范事迹,通过“劳动教育+互联网”的方式,加强劳动模范对学生的吸引力。充分挖掘各种劳动教育素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劳模故事、劳模精神等素材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占领学生网络空间,从而不断厚植学生的劳动情怀,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构筑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场域

      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帮助,更需要依靠其自身来实现。在培育劳动价值观的过程中,离不开大学生对于劳动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作用。就大学生来说,构筑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场域主要体现在日常劳动实践、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和专业劳动实践三个方面。

      首先,在日常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美。要想实现对劳动的真正热爱,仅仅依靠老师和家长的说教难以实现。对劳动美的不断感受才是热爱劳动的力量之源。劳动的美感是美感的一种,其本质都是人对自由的充分把握。无论是劳动还是一项艺术活动,都是主体在娴熟的操作过程中展现了对自由的把握,进而享受到了快感,这种快感就是美感。像李子柒等网络上众多劳动主题作品之所以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喜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对劳动美的渴望。为此,要增加大学生日常劳动实践机会,形成日常劳动知识技能的有效积累,从而实现良好劳动自我效能感,这是他们能够热爱劳动的前提。

      其次,在志愿服务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崇高。劳动一般可分为日常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对大学生来说,服务性劳动主要体现在志愿实践活动中,而生产性劳动主要来自专业实践劳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最大特性在于其无私奉献的性质,而人的崇高感恰恰来自这种无私奉献。只有感受到劳动的崇高才会真正尊重劳动,感受劳动的崇高是劳动教育的必然内容。高校应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与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实践机会,在开展志愿活动中应着眼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劳动的崇高。

      再次,在专业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伟大。作为大学生来说,其专业实践能力是其劳动竞争力的核心所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任何一个专业都显现了其在该领域的重要生产地位,彰显了伟大的创造力和强大的生产力,从而成为感受人类劳动伟大的关键领域。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专业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大大增强其自身成功劳动的体验,激发其强大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参加各种劳动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大学生愉快、向上、奋斗的情感体验,引发其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认同感。此外,高校在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应对比赛成绩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这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提高自身劳动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了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价值观是劳动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培育过程漫长,机理复杂,社会学习理论对于破解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上的难题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社会学习理论论述了主体、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强调了榜样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以及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为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