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

    时间:2023-12-11 16:50: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系统的知识都从观察开始。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在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生活经验的获得与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为使学生在教学中逐步达到“三会”目标,我积极探索教育方式,逐步形成了“观察—猜想—验证—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观察—猜想—验证—运用”教学模式简介

      自xx年任教数学以来,认真学习新课标,结合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尝试多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最后“观察—猜想—验证—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为快捷,此教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激活学生的内因上下功夫,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它主要包含四个部分:观察、猜想、验证和运用。如在学习新的几何图形时,一般情况下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先来观察图形,大胆猜想,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尝试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通过运用实践去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模式的操作流程

      (一)仔细观察,激发兴趣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系统的知识都从观察开始。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其前提必然是观察。在学生众多的学习方式中,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观察,对知识有了表象的认识才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能学好数学知识。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都会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情境图、图形、物体的变化、运动过程等,让学生自己从中寻找到相关数学信息,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在观察中,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

      (二)有“理”猜想,激活思维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常常与新知之间存在着一层 “真空地带”,这正是学生学习新知时在认知和心理上竭力要跨越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猜测活动就应在这 “真空地带”中展开,让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借助旧知产生“正迁移”,先建立猜想,然后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猜想。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时,可以参照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通过认真观察结合生活经验去大胆猜测新事物具有的特性。如探索长方形的特征一课,需要学生认真观察长方形,通过看到的信息去大胆猜测长方形的特征。

      2.把若干相同或相似的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想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如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可根据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有类似的公式。

      3.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提出大胆又有创新的结果假设。如在教授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时,可让学生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大胆提出分数的性质假设,再去进行验证。

      当然,我们要提高学生“猜想”能力要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给足学生猜想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教学方式。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数学猜想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猜想,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通过猜想,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猜想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允许学生出错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各不相同,但要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错,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聆听学生的猜想,允许学生有错误,不求全责备,充分鼓励他们的猜想,让学生勇敢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猜想,锻炼他们的思维。

      3.引导学生会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猜想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立足于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数学思考上的合理推测,形成良好的猜想意识,学会合理的猜想。

      案例一:《长方形的特征》片段一

      (1)抛出问题

      老师觉得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认真观察到一些数学问题。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去大胆猜测: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大胆猜想

      给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和交流,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要给予肯定。提问好几个学生,推起猜想的浪潮。

      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看到有2条长边,2条短边。

      生2:我看到的两条长边可能相等,两条短边也可能相等。

      生3:我看到的4个角是直角。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

      师:嗯,这是咱们根据看到的样子来猜想的。(强调猜想)

      表扬:咱们班的同学很富有科学家的精神,都能像科学家一样大胆猜想,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

      过渡:不过这仅仅是猜想而已,长方形对边到底是不是相等、4个角是不是都是直角呢?我们还需给他们画上问号。板书“?”有待于验证。

      (三)验证猜想,加深理解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但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有价值,是否合理正确,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心地验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因为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结论的获得,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实践出真知,如果通过验证,发现猜想是错误的,应立即调整思路,重新分析,只有引导学生把猜想和验证有机结合起来,猜想才具有意义。

      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知而不答,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让学生自己探索验证,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下来,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概念的原理,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结论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

      如《探索长方形特征》这一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大胆猜想出长方形可能的两个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之后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剪一剪等多种方法对猜想进行了验证。通过对猜想的验证,真正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这一知识,实现了本节重难点的突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验证操作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相互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一理,准确地归纳概括出知识结论。归纳时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结论的普遍性和结论中的每一句话。这时教师可以做出总结肯定其正确、纠正其错误,以使同学们得到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的认识。

      案例二:《长方形的特征》片段二

      过渡: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咱们就像哲学家一样,积极验证吧。接下来我们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验证,请看要求。

      4.小组合作验证

      (1)出示合作验证要求: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测量、对折或其他方法,同桌两人合作,一个人操作验证,另一个人填写学习卡。②然后4人小组交流验证过程、结果。

      (2)出示学习卡,宣布验证开始。

      (3)教师巡堂,借用希沃白板拍照随堂反馈(2张)

      过渡: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验证成果了。哪个小组上来给大家汇报你们的验证过程,结果怎样。

      5.小组代表汇报

      (1)三个小组上台汇报(分别汇报用测量方法验证对边相等的,用对折方法验证对边相等的,用三角尺验证4个角都是直角)

      (2)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吗?同意他们的验证方法吗?

      过渡:咱们刚才就像哲学家一样细心验证,发现长方形对边确实相等、4个角确实都是直角。

      6.归纳结论

      (1)现在,这个“?”可以擦掉了没有?(可以……)

      (2)擦掉“?”,齐读长方形的特征。

      (四) 猜想应用,用之生活

      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数学学习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富魅力,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解数学来之生活,用之生活,可安排延伸应用猜想,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案例三:《长方形的特征》片段三

      过渡:关于长方形的特征,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没有……)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

      1.学生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做相关练习。

      2.欣赏长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其实,长方形是一个非常美的图形,无论是高矮胖瘦,不一样的长方形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美感,接下来就让带着数学的眼光去欣赏生活中的长方形。

      请看——

      一层层长方形的墙体,让我们的教学楼整齐漂亮。

      不同层次的格子墙,错落有致,能够带来特别美的艺术感。

      非常别致的造型,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冲突。

      层层递进的长方形,像走进了时空隧道。

      xx阅兵式上的方阵,是多么的壮观!

      美丽的空间站,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

      是的,很多领域都用到长方形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科学之王,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

      三“观察—猜想—验证—运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观察—猜想—验证—运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相吻合,在整个过程中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语言的应用,使学生思维更主动、更灵活、更广阔、更深刻、更有利于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总之,我们教师要学习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发展学生的“四基”“四能”,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去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学 数学课堂 教学模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