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创新思路和实现路径

    时间:2024-02-04 16:11: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创新思路和实现路径

    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另外政府还需要对企业和学校进行宏观布局、确定未来几年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重点支持的行业,协调学校的专业建设;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专业群建设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xx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立足装备制造行业背景,联合工业园区标发委、紧固件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瞄准紧固件智能制造、智能生产等产业高端,着力服务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及智能化改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搭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组建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实验实训基地、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措施,重塑专业群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力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深化适应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瞄准学习能力;整合优化实验实训基地,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实验实习智能工厂,努力成为紧固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参与者;强化教师信息化技术、智能制造、智能生产等技术技能的培养力度,积极引进企业大师,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研发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能力,将专业群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专业群。

      二、专业群建设目标

      1.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紧固件产业高端,建设全国一流的紧固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优化专业群“寓学于工、知技融通”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专业群与产业链相融合、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目标与岗位目标相融合、实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实训过程与顶岗过程相融合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新模式。继续深化和实践“教、赛、证”三结合和“现代学徒制”的技能培养方式。通过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做法,继续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群内,继续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机器人集成应用、集成电路等1+X证书,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健全专业群的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完善专业群的评价机制,规范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专业群融合教学,探索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专业协作教学新模式,产教融合,形成学生标志性课程成果,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岗位服务能力。

      创新“学校建在企业、教室转向车间、讲台搬到岗位、实习对接就业”以企业为主导的、企业与专业多对多合作的产业学院模式。制定紧固件二级产业学院双元育人实施方案,明确产业学院功能定位,创建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建立产业学院制度体系。设立教学中心、培训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实行企业主导的组合式订单班培养模式,制定产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施行校企交替分段式培养。企业主导开发订单班课程、考核模式、考核标准等资源,开发教材、实训项目以及相关教学标准,开展教学过程评价和质量监控,推进教学改革。

      2.建设专业群课程中心和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资源平台

      构建“平台+模块+方向”专业群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群可以统一各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与素质标准,增强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基础平台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具备基础知识和素养,具备一定基础的公共技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职业具有初步的认知;模块化课程根据不同的职业标准进行对接,按照学生的不同工作岗位分别授课,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职业技能;方向课程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适时调整,保障学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

      根据课程目标,依据学科体系固有的逻辑关系,确定人文素质课程和持续发展课程内容结构。通过项目化课程对典型职业工作过程的分析,准确划定工作职责和任务作为项目课程,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每门课程以小型化项目为载体,“职业领域拓展”课程模块中的课程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项目设计相对独立,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将最新的紧固件工程实例和技术成果及时反映到课程中。开发项目化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培育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出版“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

      3.建设教师创新队伍

      重点培养专业群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组织教学名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行业调研,及时跟进前沿技术;通过参与校企技术项目合作,提升专业群教师的技术研发水平;通过参与行指委标准制定,提升专业群教师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名师工作室”,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创新创业等领域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专业上应有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实现工作室成员在现有基础上的提升,促进从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完成由教师到名师的转变。

      选拔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通过学历提升、企业实践、挂职锻炼、课程建设等方式,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能力、动手能力,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经过几年的培训,使青年教师全部成长为符合省教育厅要求的“双师型”教师。

      通过政校企合作,选聘产业教授,助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校企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4.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逐步完善与项目化教学配套的、符合教学做一体化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与规模以上紧固件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完善建设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实训室,全面提升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全面满足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建成紧固件工业设计实训、数字化智能生产实训、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实训、电子商务运营实训、现代物流实训、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PLC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等。

      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以政府为引领,企业为支点,为专业群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和就业条件。加强与标准件协会合作,依托紧固件龙头企业,共建紧固件校外实训基地(厂中校),依托知识产权学院和知识产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及技术研发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争取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赛等赛项中获得奖项。

      5.搭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加强与政府、产业园区、紧固件行业深度合作,打造全国一流的紧固件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基地,探索兼具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科技攻关、人才引进、科创金融、政策解读功能的基地运营机制,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智能制造技术研创中心”等智能制造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成立“智能制造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等专项服务中心,最终组建紧固件产业学院,打造国内设备领先、研究水平一流的紧固件制造技术研发基地。

      6.强化社会服务能力

      政校企合作建设紧固件成果展示交易平台,编制中国·永年紧固件价格指数,为全国紧固件市场提供交易服务。依托省级技术转移中心进行紧固件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依托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健全知识产权服务分中心运营机制,打造国家级紧固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知识产权导航、分析、运营和维权服务。依托中小微技术服务中心开展紧固件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技能培训、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数字制造技术等服务,打造全国一流的紧固件智能制造社会服务基地。

      7.构建区域特色的专业群

      建立“行业制定标准、校企产教融合、合作培养人才”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专业群学生培养机制;制定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标准,出台专业群的课程教学大纲及考核标准,增加过程考核和增值考核,建立师资队伍管理办法,确定专业群教师的准入标准,制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标准和在企业学习的标准,明确各个专业方向的学习目标,确保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形成区域特色的专业群建设系列标准与规范。

      三、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1.建立“政校企”协同推进机制

      深化“政校企”命运共同体理念,实施“政校企”协同推进。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另外政府还需要对企业和学校进行宏观布局、确定未来几年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重点支持的行业,协调学校的专业建设;企业行业协会为保障企业的发展成立行业专家委员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技术推广,为学校提供专业建设方案、课程大纲、学生的就业方向等,协调企业和学校建设实习实训场地;学校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建设任务,健全责任机制,扎实推进建设,确保工作成效。

      2.建立专业群与产业发展同步调整机制

      学院邀请相关专家成立专业群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教育专家、协会专家、工业和产业园区管理专家、专业群里各个专业的老师等组成。专业委员会负责绘制专业群与产业的“映射图”,通过“映射图”反应专业群和当地产业是否契合,如果专业群和产业不契合,需要学校对专业群进行重新定位,重新构建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期间专业群委员会对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先进、是否具有复制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专业群的课程建设和标准是否适合产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专业群的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满足教学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专业群的实习实训能否满足学生的技能培训提出意见和建议。

      3.健全教学工作诊改机制

      学院、系部、专业群成立三级教学诊改小组,开展教学质量诊改工作。院级教学质量诊改小组主要由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务处人员等组成,系部教学质量诊改小组主要由系部主任、教学主任、学生主任等人员组成,专业群教学质量诊改小组主要由专业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等人组成。各级教学诊改小组制定各自的诊改内容,保障专业群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