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为什么是李书福?:

    时间:2018-12-26 04:35: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即便到今天,李书福依然不愿意为自己的任何行为做口头上的反驳。当评论者们习惯性地把这次中国汽车业目前为止金额最大的并购,视为李书福不自量力的冒进时,像往常一样,他们忽略了这个“疯子”为此所做的细致准备。
      但这些不重要。这个2002年才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的汽车业“新生”,还是成功地在自己征服汽车的道路上迎来了转机。2009年,吉利开始赢得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吉利被树立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榜样,它建立不久的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商务部甚至不惜有违公平原则提前表示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
      而支撑李书福一路前行的,除了他自己的商业直觉,就是隐藏在他身后的强大团队。这个团队的几位核心人物,像是李书福十年前安插在各大跨国公司的密探,一旦收购沃尔沃的号角吹响,他们便纷纷归来。
      
      李书福的超豪华队伍
      
      李书福的国际团队有着超豪华的阵容,他们负责为李书福的惊人言行提供详细的注解。
      福特2009年10月29日宣布吉利集团成为沃尔沃优先竞购方之前,张�认识的朋友中90%的人认为吉利在开玩笑。
      但张�自己早就改变了看法。张�曾任英国BP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BP集团财务与内控高级顾问。2007年2月,张�成为吉利负责内控和国际业务发展的副总裁。大约过了半年,他听到李书福说:你应该看看沃尔沃这个公司,如果我们想并购的话应该怎么做。
      “说句实话,刚开始我都是(心里)咯噔一下。”张�说,“还有这种想法?”2007年,吉利正在为更换自己的卑微血统痛苦挣扎。当时,福特传出欲出售沃尔沃,但张�从未想过它与吉利有什么关系。
      预研几个月后,张�开始认识到李书福的想法“从战略上讲有合理性”。中国汽车市场的空间巨大,吉利是一个合适的领路者。这也是李书福日后说服福特和沃尔沃的重要理由。
      吉利在美国聘请了顾问公司向福特表达购买沃尔沃的意愿,李书福也曾主动上门拜访,但直到2008年年底,福特仍未对吉利有任何表示。“我们当然会有挫败感。”张�说,“但平心静气地想,我不就是要说服你吗?”
      吉利判断,福特出售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和沃尔沃是出于战略考虑而非财务选择,因此并不会因为财务状况好转而放弃初衷。
      2009年年初,李书福受到了福特的邀请。吉利意识到机会来了。
      张�牵头组织的项目团队开始进入加速阶段。张�向李书福推荐了自己BP集团的同事袁小林。
      袁曾任外交官多年。2000年进入BP,负责重大并购项目。袁小林曾对张�选择吉利感到不解,也曾在张�劝其加入吉利时,表示惊讶。“大企业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袁说,“在选择潜在买家时有个较高的门槛,因此他们通常不会找小公司。”
      后来,袁小林利用假期参与了一些关于此次并购的“非常深入的讨论”。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假期,袁小林发现李书福与自己印象中的“农民企业家”完全不同。并购沃尔沃这件事,似乎“已经变成真的了”。“我觉得我的能力和经验最好的发挥方法就是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百分之百地为它工作,而不是仅仅作为朋友。”袁小林说。
      2009年4月,袁小林成为吉利集团兼并与收购总监,专门负责沃尔沃收购项目。
      这时候,吉利可能参与竞购沃尔沃的传闻已经铺天盖地。而且,福特此时向吉利开放了沃尔沃的数据库。李书福甚至已经开始物色一个能够胜任跨国公司管理与运营的人才。
      李书福找到了沈晖。“有个大项目,你来不来?”李书福径直问沈晖。沈晖是菲亚特集团中国区董事和副总裁、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CEO。曾在美国博格华纳集团等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与李书福认识已四五年,曾有“若有合适项目即加盟”的口头约定。沈晖知道李书福说的“大项目”就是一直风闻的收购沃尔沃。
      “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沈晖说,“他要找的人,要有美国和欧洲公司的管理经验,我都具备。”随后,沈晖进入吉利。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表面风光之下依然隐忧不断。
      “福特一方面认识到吉利这样的中国公司有潜力,但对于把沃尔沃出售给中国公司,依然有顾虑。”张�说,“从西方人的角度,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不够的。沃尔沃跟福特有很多技术交叉,而中国也是福特非常重要的市场,如果我们不当使用它的一些技术,会威胁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在谈判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消除它的顾虑。”
      2009年7月,吉利向福特递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获得通过。童志远也接到了李书福的电话邀请。李书福需要一个精通中国汽车市场、有豪华车工作经验的人为沃尔沃开拓“第二本土市场”。
      童志远曾主持北汽引进奔驰的谈判并担任北京奔驰的高级执行副总裁、北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接到李的电话时,他刚担任华泰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不久。童志远2001年在一个论坛上第一次见到李书福,听到他说“通用、福特10年、20年之内破产”,作为论坛嘉宾的童还曾与听众一起大笑。
      童志远想了“很长时间”,决定跟李书福见面。他对并购进展的程度一无所知,同时,他也想知道并购通过后,李书福将如何运营沃尔沃。李书福的打算是,首先稳定和发展沃尔沃的瑞典和欧洲业务,充分发挥其欧洲产能,然后要在亚太地区扩大沃尔沃的发展,根据客户需要对沃尔沃做适应性的改进。童志远在北京奔驰的工作经验将在沃尔沃的中国业务中发挥作用。
      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以吉利汽车为首的收购团队成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童志远的心里有了底。12月初,童志远加入吉利集团担任集团副总裁。12月23日,福特与吉利就包括投资规划、运营管理、知识产权、付款方式等在内的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但并非最终协议。
      
      李书福在并购中
      
      尽管福特在宣布吉利成为优先竞购方的同时表示并不排除与其他竞购者继续谈判的可能,但在吉利的收购团队看来,这只是一种修辞。
      “因为这种并购项目无论对买方还是卖方,除了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之外,还包括另外一些机会。”张�说,“虽然福特没有说跟我们一对一谈判,但我很难想象它同时跟另一个公司做这么深入的谈判。除非它还有另一个团队,但我知道这是没有的。”
      当时在并购传闻中闪现的身影还有长安、北汽、奇瑞。沈晖说,吉利的优势在于李书福是创始人,对收购本身有清醒的判断。“哪些东西可以放弃哪些坚决不可以放弃非常清楚,这是任何一个国有企业老总或者非企业创始人做不到的。另外,吉利还组成了包括富尔德律师事务所、洛希尔银行在内的世界一流的顾问团队。”
      “福特为了这个交易也花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它一定会挑一个它觉得有前途的谈下去:一是必须能完成交易,二是能给沃尔沃带来前途。”
      李书福则干脆否认此次并购有竞争对手。“哪里有?没有啊。他们都不敢。”李认为,这一次中国政府选择支持吉利而不是国有汽车集团并不奇怪。
      “中国人还是对出身太在意。”张�说,“我们跟福特的CEO、CFO见面的时候,他们对李书福个人的成长非常看重,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吉利草根出身,第一批产品比较低档,影响了品牌形象。这也是我们要买沃尔沃的原因。”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李书福已经意识到他的低价策略将把吉利引向坟墓。他要再造吉利的血统。他从华晨请来赵福全重塑吉利的技术体系,试图以技术提升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品牌抹去消费者对吉利的低端记忆。
      对改变的迫切要求,帮助李书福挡住了来自吉利内部的激烈反对,但并不能降低转型带来的巨大风险。事实证明,他又对了。赵福全建立的技术体系给了他有力的支持。并购谈判中,吉利的销量从2007年的18万辆升至超过30万辆。而买下沃尔沃,将令吉利脱胎换骨。
      袁小林谈起他在杭州吉利总部第一次见到李书福的感觉:“在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所展现出的对整个事件把握的深度,如果不是比我们这些自认为很专业的人士更有洞察力的话,应该说也完全达到了这一标准。他有对商业的非常本质的把握。他在与谈判对手博弈的过程中,非常受人尊重。”
      李书福在谈判中的表现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他把曾带给我们的欢乐也带到了谈判桌上。一次与工会谈判,对方问李书福:“你能不能用三个字形容你为什么比其他竞争者更好?”
      与会的福特高层正想解围,李书福却说:“我可以。I LOVE YOU(我爱你)。”气氛由此缓解。
      袁小林在并购谈判中找到了让他“热血沸腾”的东西。“每天十几个小时非常集中的状态,需要人内心迸发出的一些东西去推动。对上进的追求,吉利可能比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大公司更强一些,特别是你能看到这种激动人心的变化,看得到你的奉献。”
      袁小林对自己参加的这起并购评价极高。“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奔驰、宝马或者通用,他们做并购做成什么样子,我们就能做成什么样子。能够把一个impossible(不可能的)并购做成现在这样,没有国际并购的水准是不可能的。”
      但是还没有人谈到钱。热血沸腾的并购团队是花钱的,有哪些金融机构像他们一样看好李书福的交易并愿意为他提供25亿到3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支持?
      李书福表示,吉利为沃尔沃轿车并购准备约27亿美元的资金,即18亿美元的收购资金加上9亿美元的流动资金。其中50%为中国内地融资所得,这中间吉利自有资金占了51%以上,其他的来自国内银行。另外50%则来自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地银行,而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此次收购提供了低息贷款担保。
      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一个机会主义者吗?
      李书福可以:“我不是伟人,是草民。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们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到来吗?”
      (摘自《看天下》)

    相关热词搜索: 为什么是 李书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