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解疑惑、讲故事、接地气:《安徽新闻联播》经济报道的新探索

    时间:2020-04-28 09:17: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笑峰 代朋飞

    内容提要地方卫视联播的经济报道既要保证高度的“权威性”,又不能失之于“概念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更好地传播党委、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实践”,经济报道应在报道视角、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上探索新模式,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经济报道新常态安徽卫视新闻联播

    省级卫视的新闻联播如何吃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经济报道领域彻底摆脱以往的“速度情结”,冷静理性地审视“调转促”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把党和政府的“战略平常心”解读好、传播好,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亟需补上的“功课”。

    一、卫视“联播”经济报道的“两张面孔”

    (一)“执牛耳”的权威

    省级卫视联播的经济报道,是国家发展意志和国家战略以“声音”和“图像”这种最直观的形式让广大基层民众接受的重要窗口,因此这种报道本身必须具备“权威”和“精准”两种基本属性。以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为例,为了做好2014年底中央关于“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新理念的宣传,该栏目在2015年年初就特别策划了《经济新常态发展新动能》系列报道。

    2015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诞生了诸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创客”等一批新词热词,这是党和政府新的施政方针和施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了在报道中确保对这些热词解读的“精准”和“权威”,《安徽新闻联播》从每年全省300多种新产品中,精心遴选了小米手环、中科大高仿真机器人等当年安徽最具有“中国智造”特征的新产品作为案例分析对象,重点挖掘这些“中国智造”产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下,非但没有“沉沦”,反而以技术创新寻求逆势突围的“新经验”。也正是在对这些“新经验”抽丝剥茧的报道中,寻找到工业企业实现突围的“金钥匙”——创新驱动。

    通过一环扣一环,层层铺垫、层层展开,《安徽新闻联播》的经济报道最大程度地把国家政策和经济现象有机衔接,承担起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新实践”的上传下达,并在权威、精准、生动、有效的解读中引导了舆论。

    (二)“模式化”的瓶颈

    虽然有着堪“执牛耳”的权威,但是卫视联播经济报道模式化的“面孔”却始终如影随形。这种模式化,首先表现为内容的程式化。特别是附着在卫视联播经济报道的“权威面孔”之下,政策解读简单生硬、直接引用官方发布,不解疑释惑,只报成绩不分析问题,曾一度成为经济报道的标签。更有甚者,很多经济报道由于“速度情结”作祟,过分追求经济指标的华丽,倾向于粉饰数据,营造虚假繁荣的氛围,这样呈现出的报道看上去好看,其实对经济问题的追究却是隔靴搔痒,缺乏深度。

    其次,报道形式的模式化。虽然“电视经济新闻反映了阶段性经济发展的状况,涵盖了众多经济信息,与社会新闻相比,其突出特征就是数据、概念及术语众多,这既是电视经济新闻的必然要求,也是电视经济新闻的通病及瓶颈之一。”…正是由于经济新闻特有的专业化和复杂化特征,再加上很多经济报道记者过分堆砌政策和数据,就使得原本“冷冰冰”的经济信息更加失去了“地气”。比如对于GDP、CPI、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物价指数等重要的经济指标,观众各个耳熟能详,可是很少有经济报道能够丈量得清这些指标与百姓“腰包”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也就是说能否把经济现象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看得懂的图,能够接受的事例表达出来,已经成为报道形式的模式化“瓶颈”,成为横亘在政府声音和百姓接受之间的一道“玻璃门”。GDP、CPI这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必须要结合具体事例,深入相关新闻现场,通过调查、分析的报道形式进行体现,避免信息发布的枯燥和难懂。

    二、《安徽新闻联播》经济报道的新实践

    为了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报道的“新突破”,进而让权威的经济解读更接地气,结合安徽省情和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经济报道的“新实践”,笔者认为需要在三个方面着重发力。

    (一)问题导向:用思辨思维串联观点

    经济发展进入的“新常态”并不等于“非常态”,所谓“新常态”,首先是针对过去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状态而言,这种习惯状态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不平稳,波动起伏很大,发展模式粗放。认清这一点,就需要在经济报道中,全面理解过去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尤其是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破坏,以及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失衡等系统问题。

    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在审视政府招商引资、谋求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企业创新等方面,记者就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如全省招商引资大形势为什么总体不理想,是不是产业布局需要调整?为什么市场主体对大项目的投资越来越谨慎,企业的顾虑都有哪些?明知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为什么大量企业还不转型,它们面临的瓶颈制约主要有哪些?面对这些经济下行不利因素,政府如何逐一破题?……

    《安徽新闻联播》在2016年8月份推出的“调转促十大工程”系列报道就是多问了几个“为什么”之后的成果。报道以安徽省委、省政府应对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人才高地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为突破口,以记者发现、跟踪、调研为主线,深入采访了全省10多个园区、示范区、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对政策的认知和接受情况,全面展现了这些政策落地后给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气象。比如报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就重点介绍了全省数字化示范工程的江淮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生产线目前创新的情况。

    (二)去专业化:让政策理念在故事中“活起来”

    将经济新闻的专业化和电视新闻呈现方式的“形象化”相结合是电视经济新闻“活起来”的关键点。特别是经济政策解读方面,既是难点,也是突破点。

    去专业化,不是拒绝“专业”,而是剥去专业的表象,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更高水平地再创造。比如,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来看,特别是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的口号。对于这样宏大的改革主题,《安徽新闻联播》此前的经济报道,还没有过系统的解读和诠释。

    为了让报道更专业同时也更鲜活,该栏目策划的“改革,这一年”专栏中,对于涉及的投资体制、科技体制、农村综合改革、民生和医疗方面改革等近10个子主题的报道,都选择了经济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为主线搭建结构,比如在“安徽农村综合改革”报道中,记者就从安徽宣城市花园村正在试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设置了一位老农人对改革政策从不了解、不接受到享受实惠、思想转变的故事,通过化解矛盾,层层递进,展示了从个人到群像对新政策的接受,把宏大主题细节化、碎片化,既展现出安徽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一系列进展,描绘出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也让专业政策“活”在了故事里,使报道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生动体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从而增强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去概念化:在“走转改”中放下报道的“身段”

    为了破除卫视“联播”经济报道在传播效果方面的“玻璃门”,让“权威”更接“地气”,记者要在吃透政策的同时,尽可能放低姿态,用“走转改”的乡土气息“稀释”经济报道的概念化。《安徽新闻联播》的经济报道中,在这方面也做了有益尝试。

    2014年,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的报道,《安徽新闻联播》于10月1日起连续推出7篇特别策划报道《美好安徽新跨越》,虽然主题涉及工业经济、农业、创新、投资等七大领域,但是每一篇报道都是以记者的发现来设计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同时特别注重用口语化的讲述串联起典型故事。

    另一方面,将大变革融于个体生活中,让新闻成为“我们的故事”。如在反映安徽第一个国家级产业转移金字招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五年取得的大成就报道中,就是以三个不同职业的个人在国家投资百亿元打造的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工作、生活带来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在三个人的交集中挖掘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梳理政策,传递政府作为。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本硬邦邦的成就性宣传,变成了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经济报道的姿态放低了,观众也就更爱看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报道绝不是专业人做给专业人看的经济论述,而是新闻工作者把经济概念和经济现象,通过深入浅出,解疑释惑的表述,通过见微知著的,通俗易懂的事例、情节,让观众明了,让观众能从报道中深切感受到经济发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增加对国家繁荣富强,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相关热词搜索: 解疑 安徽 接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