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论白居易闲适诗中的禅思

    时间:2021-01-09 04:32: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禅宗思想是白居易贯穿一生的最重要的思想。禅宗思想作为一种在那个年代还算时尚的思想,武装了诗人的头脑,并且在诗人历经千难万险的过程中,同其人生经历一起渗透到了诗人的闲适诗创作当中,使得诗人的闲适诗绽放出了一种奇异的风采。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遂行逍遥、知足保和、委运顺化和“平常心是道”作为禅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在其中,并体现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或许,正是这种看似逍遥的思想的灌注,再加上诗人悲惨的人生经历的影响,才让白居易的闲适诗有了一种禅意、一种率性,同时也有一种无奈,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才真正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白居易;闲适诗;影响;禅宗思想;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李春菊(1987-),汉族,山东青州人,本科,广饶县文化馆副馆长,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02

    唐代诗歌,继盛唐李、杜之后,至中唐白居易又掀高峰,《旧唐书》曰:“元和主萌,微之、乐天而已。”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现存三千余首,是唐代诗歌创作群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位。解放以来后世人也对其作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其创作的四类诗歌(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中,对讽喻诗的研究最为充分,尤其是诗人的两部最杰出的代表作:《琵琶行》和《长恨歌》。但作为诗人创作数量最多的闲适诗,研究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对蕴含在诗中的、伴随诗人一生的重要思想——佛禅思想的挖掘,较之其讽喻诗中的现实主义思想来说,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白居易对禅的理解非常深刻,也非常独到:他尚禅,却非专一精研,而是融合各种流派的思想;崇佛,却非割裂儒道思想,而是集儒、道、佛于一体;好禅,却没有放弃生活的享受,仍在追求情感的满足。当这种独特的理解融合在其诗歌中时,就使其诗歌也氤氲出了这种独特的韵味,这一点在其闲适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白居易的闲适诗

    白居易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他被贬江州之时,曾整理、编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1]据其自述,讽谕诗他“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与元九书》),闲适诗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与元九书》);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杂律诗则是“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百韵至两韵者”(《与元九书》)。在这四类诗中,白居易自己比较重视讽谕诗和闲适诗。尤其其闲适诗,更是诗人灵魂的直接显现,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他的闲适诗。

    (一)白居易的闲适诗概述

    白居易自己对闲适诗所下的定义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白居易所说的是狭义上的闲适诗。广义上的闲适诗则指所有与其闲适禅学思想相关的作品。下文主要谈狭义上的闲适诗。

    “独善”是诗人写闲适诗的目的,这种诗作多用于表现闲情逸致与诗人的自得心境,抒发了对归隐田园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宣扬了他省分知足,乐天知命的理想,正所谓“知足保和,吟玩情性”(《与元九书》)。这类诗的比较淡泊平和、悠闲自得的情调与其讽喻诗中针砭时弊、情绪激切的情景完全两样。

    在诗人的四种诗歌类型当中,闲适诗的数量似乎是最多的,据统计,其闲适诗占白居易全部诗歌的70%左右,它对后代也产生了很大影响。[2]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二)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分期

    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其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了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生经历及思想变化历程。一般来说,白居易的闲适诗作以元和十年(815年)诗人被贬江州司马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内容上来看,前后两期有所不同:前期的闲适诗,多写诗人从政之余的悠闲舒适,同时也不时夹杂着其对仕途险恶的忧疑;后期则多乐天知命、全身远祸之作,多表现了诗人的超然飘逸,悠闲自得。前期其作品多收录在《白居易全集》卷五、卷六中,而后期的闲适诗作多收录在卷七、卷八当中。不管是诗人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大都含蓄隽永,诗意盎然,体现出一种圆熟流丽与清新自然之美。

    二、禅思

    (一)禅思及禅思对白居易闲适诗的影响

    禅是佛教的一种重要修持法,在中国禅宗体现得最为完满、最为直接、也最为究竟。“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禅定、弃恶。能令心寂静,并思虑诸法善恶之本性,名为静虑;运用思惟的方法驱除人们的妄念和分别心,名为思惟修;运用定的方法来修行,使自己人生境界能够升华,名为禅定;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名为弃恶。

    在白居易的人生中,禅宗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影响了诗人的人生选择和诗歌创作,是贯穿诗人一生的思想。《旧唐书·白居易传》说:“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到,禅宗思想中的“平常心是道”所蕴含的忘却世情、不为物拘、任随自然已成为白居易人生观的构成因素,诗人正使用这种道理来平息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困惑,湮灭自己追求物质的欲望,卸下心灵不堪忍受的重负,“还原”自己普通世俗人的“本来面目”,以把握当下、及时享樂来身体力行普通人的生活情景。他的闲适诗将这一种心态表现得尤其鲜明。

    (二)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及禅思影响下的诗人的思想

    白居易生活在“世敦儒业”的书香世家,早年良好的教育不仅使他拥有过人的才识,同时在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熏染下,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一样,他怀有“兼济天下,辅弼苍生”的宏大志向。然而他所生活的时段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尤其是长庆以后,朝廷内部党争加剧,现实中矛盾突出,危机四伏。

    白居易所处的贞元、元和、长庆时期,正是南宗禅的中期发展阶段,特别是马祖道一及其门下所创立的“洪州宗”,是中唐大历、贞元、元和年间最重要的南宗禅门派,他所提出的“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奠定了中国禅“自然、适意”的基调。[3]白居易深受南宗禅,尤其是洪州禅的影响,对于其真谛,白居易也有独到的领悟,并将这种意识贯穿在其思想中,伴随他大半生。

    三、禅思在白居易闲适诗中的体现

    分析白居易的闲适诗,可发现在其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白居易人生哲学的经验总结,也是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独特解读。这种独特的解读,也让其闲适诗充满了一种浓浓的佛禅的意味。

    (一)超逸绝尘,逍遥自得

    超逸绝尘,逍遥自得实际上就是将禅宗思想中的无事任运、适性自得的理论融入自己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态度当中。“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逍遥咏》)诗人的这首诗就诠释了超逸绝尘,逍遥自得的全部内涵。在诗人的思想当中,他希望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能够按照其本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而不受俗世的各种环境的限制。

    (二)无欲无求,平静知足

    无欲无求,平静知足实际上就是诗人在《与元九书》所说的“知足保和,吟玩情性”,主要的意思还是知足保和。所谓“知足保和”,望文生义,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生活上懂得知足,安于天命,保存元气。陈寅恪先生说:“乐天之思想,一言以蔽之曰知足”。[4]这种思想就深受了佛家禅释思想的影响,佛禅思想讲求“少欲知足,莫生贪求”和“平常心是道”的禅家理念,这种理念正与白乐天的这种知足保和的思想相契合。

    (三)顺应天命,得道自然

    顺应天命,得道自然的思想是白居易闲适诗中佛禅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天命,得道自然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使得万事万物都按照本身所固有的规则自然发展。“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别》)就写出了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自然规律。在白居易的思想世界中,似乎有这样一种认识:生死穷通取决于命,而天命又无常难测,所以违命之争无益,不如顺命。白居易的委运顺化思想是诗人在历经逆境的磨难之后,结合相应的佛禅理论得出来的基本结论。

    四、结论

    白居易的闲适诗常有禅经佛意相伴随,但是,尽管诗人一直在努力寻求“自适”,但在他的心中,却并不曾真正安宁与清闲过。总之,白居易的闲适诗,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记录和表现了白居易和他那一代文人的心志情怀与尴尬处境,至于后人说庸俗说鄙俚说旷达说情切,对此诗人似乎并不介意,这也许就是一代大师的胸怀。

    因此可见,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绝不是诗人在悠闲自在环境下的简简单单、即兴而发情况下的创作,而是与其接受的特定环境下及其经历下产生的佛禅思想有关,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一代大师白居易的人生选择,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诗歌创作,这一点在其闲适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一点来看,闲适诗并非像表面表现的那样闲适,而似乎有些沉重,或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毛妍君.白居易闲适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檀作文.试论白居易的闲适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2):43-51.

    [3]黄辉.禅宗与白居易的闲适诗[J].华夏文化,2007(4):31-33.

    [4]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

    相关热词搜索: 闲适 诗中 白居易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