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全面从严治党视野下以敬畏之心推进高校党的纪律建设

    时间:2021-01-14 18:10: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胡冰 丁夏皓

    摘 要:文章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视野下提出敬畏之心政治品格的理论背景、基本内涵和逻辑关系,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视野下的廉政敬畏体系,对高校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了研究: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以强化纪律意识为基础,以有纪可依为前提,以严格监督为保障,以领导干部为重点。

    关键词:从严治党;敬畏;高校;纪律建设

    在全面从严治党方略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1]。”进一步明确了道德价值的重要作用,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敬畏意识和道德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思想意识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净化,将道德敬畏思想融入到党风廉政建设中,净化党风,醇化社风,促进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生态形成。

    一、敬畏之心政治品格的基本内涵和逻辑关系

    第一,敬畏之心中的“敬”和“畏”是两种不同的又有密切联系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敬”强调的是主体对客体尊崇敬重的价值判断,是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的态度表现,突出自觉性和自主性;“畏”强调的是主体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的价值追求,是在一种价值自律和内在评判的态度表现,突出内在约束和自我警醒。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云:“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所谓的敬畏之心,浅则为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深则为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它是用一顆真挚的心去对待所面对的一切,这既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一种必要的素养。它不仅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之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所必不可少的精神。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和底线意识,心中往往会变得无所畏惧,甚至无法无天,丧失对自我灵魂的约束。反之,如果始终怀揣一颗敬畏之心,那么就能克制住浮躁之气和虚骄之气,自觉地约束自己,并且胸中有方向,行为有准则,做事讲究规矩,杜绝出格越轨之事,即如古人所云“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敬畏之心可谓是人走向成熟、民族走向和谐昌盛的开端,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位、有思想、有作为之人的基本素质。

    第二,“敬”与“畏”之间又包含着一种逻辑关联,由敬而畏,由畏而敬,两者双向互摄,“敬”是“畏”的基础和前提,“畏”是“敬”的支撑和延伸,“敬畏之心”是两者的互动统一。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即君子应该要懂得敬畏天命,敬畏有德之人和敬畏圣人言论。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应怀“三畏”,即畏天、畏地和畏己。畏天,就是要敬畏天命,顺应天道与自然;畏地,就是要感恩大自然的润泽,珍惜我们生存空间里的万物;畏己,就是敬畏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珍惜当下的生活,因为生命是大自然的精华,人们应当恭敬而虔诚的对待它。

    第三,敬畏之心政治品格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结合一个国家、社会或特定共同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既有的政治结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而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于此社会结构变迁之际,种种社会历史原因而引发的道德信仰缺失,使一些人见利忘义,甚至违法乱纪、腐化堕落,是非善恶的界限在这些人的心中变得模糊,诸多越轨的行为因此而产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这是新时代对党员同志提出的基本要求,即要求党员同志要时刻牢记敬畏,唯有知敬畏者,方可心守廉洁,要怀揣一颗敬畏之心,做事讲原则、守纪律,立正身而有担当,做有敬畏之心政治品格的好党员。

    二、全面从严治党视野下的廉政敬畏体系

    (一)敬畏人民

    敬畏人民是廉政敬畏体系的根本内容和逻辑起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说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诚然,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人民群众的呼声,无一不体现着民意,这就要求党员要对人民始终充满敬畏,常思百姓所想,常念百姓所苦,常谋百姓所求,常办百姓所需,这才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底的真正表现,这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由衷爱戴。“听于民,国运兴”,敬畏人民,不忘使命,不忘宗旨,更不忘本色。这种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要求党员对待群众的意见时,只要是基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而表达的期望,哪怕是偏激一点、片面一点,我们都要扑下身子,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学会倾听,善于汲取,了解民情,把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让群众满意作为努力方向,切切实实改进我们的作风。

    (二)敬畏党纪国法

    敬畏党纪国法是廉政敬畏体系的法治基础和制度保障。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结合起来,为广大党员确立应当遵循的道德“高线”和不能触碰的纪律“底线”。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同志要怀揣“敬”意,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高尚道德。纪律处分条例则要求党员同志要怀揣“畏”意,每个人应当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踏踏实实做到“三严三实”,一旦越“雷池”、闯“红灯”、破“底线”,则要自觉接受纪律的惩处。国家法律是公民的底线,而党的纪律是党员的底线,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纪必定严于国法。敬畏党纪国法意味着党员在履职行为之中,既要坚持纪严于法,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防患于未然,又要做好纪法衔接,依照党纪国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敬畏权力

    敬畏权力是廉政敬畏体系的重点领域和直接表现。对于国家权力,马克思认为它是阶级社会的历史产物,是寄生在社会肌体上的“赘瘤”,是从“社会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在历史上日益同“人民大众相分离”,并造成官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权力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权力在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又可能异化为以权谋私、追求享受的特权[2]。邓小平曾告诫全党:“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敬畏权力,意味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敬畏感,要把权力时时刻刻都当作一种负担来对待,而不是作为贪图享乐的工具。时刻谨记权与责要有机统一,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权责要对等,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四)敬畏道德

    敬畏道德是廉政敬畏体系的精神基础和价值选择,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所产生的对道德体系的崇敬和畏惧,其价值目标是对善的终极追求。敬畏道德,可以为我们的道德目标和道德行为的选择提供价值导向,塑造道德人格并推动其升华,继而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3]。敬畏道德意味着要将道德敬畏的思想融入个体,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道德向度上提高党员同志的自我净化能力。

    三、高校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高校党的纪律建设要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来开展,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应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这是由高校的职责所决定的,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至关重要。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才能真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只有按照社会主义的办学要求立德树人,才能培养成有价值、有责任、有担当的优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真正地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承者,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發挥重要的力量。

    (二)以强化纪律意识为基础,高校党的纪律建设要把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年来,依法治校的概念越来越被人提及。在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高校必须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结合高校的工作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和规则意识养成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学生和教师并重。可以尝试以高校教师率先垂范、学生自觉拥护为特点的高等教育模式,进一步增强高校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党的纪律建设之路。

    (三)以有纪可依为前提,高校党的纪律建设要结合具体学校实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六大纪律”的具体规定。一方面,坚持以党纪为基本准绳,不断提高管党治党制度化水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以当前的形势和党的建设需要为指导,不断完善细化和党的纪律规定,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6]。高校要认真督查校园里的“四风”,尤其是注意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切实做好师生不正之风整治、廉政风险防控等纪律建设工作。

    (四)以严格监督为保障,通过监督检查、严格惩处,充分重视党内监督、党外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渠道,进而确保党的各项纪律在高校真正落到实处并得到有效遵守。当前我们正处于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关于优化监督执纪方面,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则对高校提出了种种新的要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监督的有力作用,采取“靶向治疗”,调动在校教职工和学生参与日常管理的积极性,重视腐败案件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合理反映不当之处,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而共同努力,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五)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法治思维、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带头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带头尊崇党章、严守党纪。高校领导干部是整个高校党的纪律建设工作的中流砥柱,被称作是高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就要从思想和制度教育上抓好领导干部这个群体,他们的作风问题与高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息息相关,直接影响高校党的纪律建设工作。坚持思想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纪律从严和干部从严,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六)以廉洁文化为阵地,使廉政制度文化成为一种治校治学治教的基本方式,使廉政精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且蔚然成风。在全社会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气下,廉政文化进校园成为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新工程。高校应当自觉按照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扩大校园廉洁文化的宣传空间,例如充分利用校园网、学生广播站以及校内各种文化活动,通过加强廉洁文化的相关报道,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推进廉政精神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余源培.敬畏民心敬畏权力[J].探索与争鸣,2014(03):13-14.

    [3] 汪荣有.论道德敬畏[J].齐鲁学刊,2016(01):80-84.

    [4] 罗春洪.心有戒惧,行有界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道德敬畏思想[J].党史文苑,2017(24):48-51.

    [5] 孟新,于洪军.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高校党的纪律建设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3):44-46.

    [6] 田仁来,曾洁超.试析加强高校党的纪律建设的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8):40-42.

    [7] 王重贤.从严治党视角下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18(04):107-111.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8年度江苏省纪检监察学会徐州医科大学分会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JW201810。

    作者简介:胡冰(1981- ),女,硕士,江苏徐州人,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人文教育;丁夏皓(1997- ),男,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学生。

    相关热词搜索: 之心 敬畏 纪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