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述职报告 > 正文

    省委书记行政区划整体托管讲话

    时间:2020-08-22 10:27: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省委书记行政区划整体托管讲话

      篇一: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XX

     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

     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5月13日,保定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陈超英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宣布国务院的《批复》,副省长姜德果主持大会。市委书记聂瑞平作动员讲话。市长马誉峰、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等省市领导出席大会。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保定市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南市区,设立保定市莲池区,以原北市区、南市区所辖行政区域为莲池区行政区域;撤销满城县,设立保定市满城区,以原满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满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清苑县,设立保定市清苑区,

      以原清苑县的行政区域为清苑

      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徐水县,设立保定市徐水区,以原徐水县的行政区域为徐水区的行政区域。

     对一座城市来说,空间有多大,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就有多大。顺应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聚集力和辐射力的必然选择。这次我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在中央、省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保定人多年的夙愿,其历史意义将不可估量:第一,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保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环京津增长极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二,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优化生产力布局,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三,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第四,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回应人民期待,提升城市品位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区划调整后,保定市行政区划由原来的25个县(市、区)变更为24个(含定州市、涿州市),全市总人口、辖区面积没有变化,其中保定市辖区由3个变成5个,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扩大了2219平方公里,在我省仅次于唐山市位居第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万人增加到万人。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通过区划调整,拓展了发展空间,破除了发展制约,创造了发展机遇,增添了发展动力,实现了跨越发展。数据显示,南京市江宁撤县建区10年间,GDP增长了7倍多,财政收入增长了20多倍;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综合实力较调整前大幅提升。

      篇二: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台湾的精彩致辞,道尽江西天地人之精华

     在第十二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上的演讲

     (XX年7月22日)

     强 卫

     尊敬的吴伯雄荣誉主席、林中森董事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感谢大家刚才热情洋溢富有理性的致辞,非常感动。很高兴在这个热情的夏天,来到美丽的宝岛台湾,举办“两岸(江西)经贸文化合作交流活动周”活动。今天的会场,可谓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首先,我代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台湾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代表4500万江西儿女向2300万台湾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

     来到台湾后,我感到很亲切。我知道,在台北市近郊,有一个著名的阳明山公园。无独有偶,在江西南昌市也有一个阳明公园,还有一条阳明路。它们都是为了纪念明代儒学大家王阳明。王阳明与江西有很深的缘分,他在江西为官13年,不仅政绩斐然,理学思想也逐步成型。时至今日,“阳明心学”仍影响着海内外华人的精神世界。

     台湾学佛的人知道,佛教中国化的两件大事都发生在江西,这就是“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江西靖安县的宝峰禅寺是马祖道一的道场,奉新县的百丈寺是禅宗“禅林清规”的发祥地。晚唐时期,禅宗发展为“五家七宗”,其中沩仰宗、曹洞宗、临济宗、杨歧宗、黄龙宗等五宗在江西发源、发展、定型并向海内外传扬。江西云居山的真如禅寺自唐代以来更是高僧辈出,虚云、一诚、传印等大德高僧

      声名远播。赣台两地佛教同根同源,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是临济宗第48代传人,法鼓山圣严法师是曹洞宗第50代传人、临济宗第57代传人,中台禅寺惟觉法师是虚云大师的再传弟子,慈济会证严法师曾率信众到江西扶贫助教。

     赣台道教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东汉年间,张道陵在江西鹰潭市龙虎山修道大成,创立道教正一派。从第四代天师张盛开始,历代正一派天师都华居江西,修炼传道,龙虎山因此被称为“千年道教祖庭”、“道教第一山”。几乎所有台湾的大宫观都到过龙虎山天师府进香谒祖,天师府也多次组团赴台参访。如今,台湾正一派道士到龙虎山天师府受箓已达3000余人,鹰潭市举办了6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今年8月,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将在鹰潭市举行,这是两岸道教界的大喜事。

     中华文化历来奉行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倡导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儒、释、道精神的熏陶和浸润,深深影响了一代代的赣台同胞。

     这让我想起一位曾在台湾为官的江西人。他叫夏献纶,是江西新建县人。1873年,夏献纶任台湾道。当时,日本兵犯台湾,夏献纶筹办海防,抗击来敌。他还参与了台湾行政区划调整、台北孔庙筹建等工作,他所作的《台湾舆图》是最早的台湾地图集。

     还有一位曾在江西为官的台湾人。他叫汪春源,是台湾安平人。1903年,汪春源来到江西,后出任多个地方的知县,以卓著的政绩赢得百姓爱戴。汪春源是爱国爱乡的典范,他早年在北京参加会试的

      时候,得知清政府即将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立即联名上书,慷慨陈情,力主抗日保台,因而被誉为“公车上书第一人”。

     也许大家对这两个人不太熟悉,但有一位曾在江西为官、后又主政台湾的大人物,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他就是蒋经国先生。上世纪40年代,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6年,致力于整肃治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兴办教育、倡导新风。蒋经国先生的“赣南新政”,不仅推动了赣南经济社会建设,也为后来主政台湾进行了预演,积累了经验。如今,蒋经国先生在赣州生活、办公的旧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访。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赣台两地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归根结底是因为“赣台一家亲”。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说:“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

     我们拥有共同的血脉。很多年前,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江西赣州,又从那里开始翻山越岭、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今天,江西有1250万客家人,台湾也有500万客家乡亲,他们“祖同宗、文同源、语同音、歌同调、俗同风、食同好”,有着割不断的血脉情缘。许多台湾同胞的祖先曾在江西这片土地上留下迁徙的足迹,挥洒开拓的汗水。上世纪中叶,又有许多江西老表跨越海峡来到台湾。现在,江西旅台乡亲有50万人,江西籍在台新娘有2万多人,他们深深地扎根在台湾的土地上,为台湾奋斗打拼。

      我们拥有共同的文脉。江西是儒家文化的中兴之地,是禅宗文化的定型之地,是道教文化的发源之地,更是陶瓷文化、书院文化的发祥地。陶渊明的诗歌、汤显祖的戏曲、黄庭坚的书法、傅抱石的绘画,都是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中的璀璨明珠。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赣台儒学的理念一同、赣台佛缘的一脉相承、赣台道教的互动互融就是最好的明证。两地文化还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江西景德镇是世界瓷都,台北莺歌镇同样以陶瓷艺术闻名全球,被称为“台湾的景德镇”。

     共同的血脉和共同的文脉汇聚成共同的根脉。共同的根脉滋养出的赣台合作之花,已成为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百花园中的一抹亮丽风光。

     从1989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江西以来,台湾累计在赣投资企业3098家。特别是近三年来,在赣投资的台资企业达255家,平均每4天就有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江西。台湾已成为江西利用外资第二大来源地,江西也成了台商投资最多、台资企业最密集的中部省份。从XX年至今,我们连续举办了十二届“赣台会”。此前的十一届“赣台会”都在江西举办,本届“赣台会”移师台湾举办,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把两地合作交流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从远隔万里到近在咫尺,从文化交流到经贸合作,赣台两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越来越频繁、感情越来越浓厚。这是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一个缩影和见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江西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内陆省份,两地人缘相亲、地缘相近、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回望过去,赣台合作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当下,正逢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我们精心呵护、勤勉耕耘,未来一定能收获更丰硕的果实。如何深化我们的合作?我想到了三个词——笃定、深耕、智慧。

     第一,笃定,就是要顺应潮流、坚持定力、保持信心。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连战荣誉主席XX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也说过,要把握“历史的潮流、民意的驱动”。伟大人物引领历史潮流,人民大众参与历史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表达了两岸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天,海峡两岸同胞正顺应走向和平、走向融合、走向复兴的时代潮流,书写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历史篇章。在这个大潮流之下,赣台合作交流取得了巨大成绩。面向未来,我们对两岸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当然,大潮之下难免有逆流和漩涡。我们强调笃定,就是要坚持朝着既定的航向,走对的路,做对的事,不受杂音噪音的干扰,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不管太平洋的风怎么吹,我们都不能晕船。就如郑板桥诗中所言,“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有利于赣台合作交流的事,有利于增进两地同胞福祉的事,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事,我们都可以积极推动,尽最大努力去做。坚持走大道、走正道,赣台两地的合作之路就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美好。

      篇三:中国城市行政级别

     一、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

     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指行政区划的层级,目前,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层级共有三级: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地级市。

     二、中国城市的7级行政级别

     1级:准国级

     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

     2级:正部级

     4大直辖市:北京(010)、上海(021)、天津(022)、重庆(023)

     直辖市:是中国一级行政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

     3级:副部级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等较大城市一样,具有宪法授予的部分立法权。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之列的地级市。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包括重庆共计有副省级城市16个,因重庆于1997年划分为直辖市减少为15个。其最高行政官员(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副部长级)。重庆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所有副省级城市早先都是计划单列市,后来规定省会城市不再设为计划单列市,所以上面的10个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只剩下厦门、宁波、青岛、深圳、大连等5个非省会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我国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有五个,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

     注: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主要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

     按照地理大区的顺序分别如下:

     东北地区(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黑龙江省:哈尔滨(0451)

     吉林省:长春(0431)

     辽宁省:沈阳(024)、大连(0411)

     华东地区(6个):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

     山东省:济南(0531)、青岛(0532)

     江苏省:南京(025)

     浙江省:杭州(0571)、宁波(0574)

     福建省:厦门(0592)

     华中地区(1个):武汉

     湖北省:武汉(027)

     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

     广东省:广州(020)、深圳(0755)

     西南地区(1个):成都

     四川省:成都(028)

     西北地区(1个):西安

     陕西省:西安(029)

     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它的都是所在省份的省会。另外,有相当部分地级市长

      期由省委常委(级别高于非省委常委的副省长)兼市委书记,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如苏州、齐齐哈尔、吉林、延边、烟台、芜湖、温州、珠海、三亚、桂林、宜昌、洛阳、延安、格尔木、包头、大同等。

     注:重庆曾经一直是副省级城市,1997年成为省级的直辖市。

     广州在这些城市中的规模最大,人口超过千万,全市的GDP位居中国第三。

     成都在这些城市中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位居大陆城市第4位。

     4级:准副省级

     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市为“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

     地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较大城市”。按照宪法的规定,大陆实行省、县、乡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地级市”作为区划概念代管县级市应属于“准行政区划”管理,承袭原属准行政区划“地区”的管理体制。管理层级介于省级行政区与县级行政区之间,属于地方政权;因其行政地位和地区(地区行政专署)相当,故被称为“地级市”。地级市市长和行政级别为正厅级,若其为上一级党委的常委则其为副省级。

     注: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含计划单列市)。

     辖域(一级行政区域)为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代管县级市。

     XX年末,中国大陆地级行政区划共计332个,其中275个地级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辖市”指省、自治区政府直接管理的“市”。“省辖市”为1982年及其以前对之后被称之为“地级市”的称呼。1983年起开始推行的“地级行政区划改革”,“省辖市”全部改为“地级市”;与“省辖市”对应的有“地辖市”(或“地管市”)——即直属地区管辖的“市”;“地辖市”自1983年开始改称“县级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据此推理,广义的“省辖市”指除直辖市以外的所有“市”。

     狭义的“省辖市”和“地级市”在城市建制上有很大的区别。

     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

     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

     中国大陆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市,县级市的市长的行政级别一般为正处级和县长是同级,但如果他是上一级党委的常委,其行政级别就为副厅级。三、中国城市行政级别的一些误区

     、副省级城市由来的背景

     现在的副省级市是由计划单列市转化而来。1983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重庆实行计划单列,以后又陆续批准广州、深圳、沈阳、南京、武汉、哈尔滨、西安、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成都实行计划单列,一共有14个计划单列市。对省辖大城市的计划单列,在50年代中、60年代初曾实行过两次,实行不久就取消了。

     上世纪80年代实行的计划单列与前两次有很大的不同。前两次只是5项主要经济计划单列,这次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计划全部实行单列;前两次市政府的权力没有改变,这次则赋予计划单列市政府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力,同时把不同隶属关系的企业原则上都下放给计划单列市管理;前两次未包括财政计划单列,市的财政收支仍由省财政决定,这次财政计划也实行单列,市财政收入采取三级或两级分成体制,市财政收支主要由中央财政决定;前两次除个别情况外,市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均不能参加全国召开的省一级负责人会议,这次计划单列市政府及其下属机构获得了参加全国性会议的权力,同时,中央及中央各部门发给省的有关经济工作方面的文件,也发给了市。一些计划单列市同时扩大了行政区划,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但是,计划单列市仍保留省辖市的行政地位,继续接受省级行政机构的领导。

     1985年7月22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发出了《关于广州、武汉、重庆、沈阳、大连、西安、哈尔滨、南京市国家机关行政人员职务工资标准问题的通知》(国工改〔1985〕012号),并规定此工资标准仅适用于以上8市,其他省辖市不得援例。尽管没有正式承认8个

      城市的政府机构升格,但由于工资起点标准的提高,同时又在工资表中列举了局下设处,处下设科长职务,实际上将其委、办、局一级工作部门的机构级别提高了一级,同时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层次──位于局与科之间的处级机构。其它几个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如青岛、成都、长春、宁波等,也先后决定将市直各部门的机构级别提高并增设一个机构层次。

     1994年5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并经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人同意,决定将原来的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济南2市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市,同时取消部分城市的计划单列体制。将计划单列市确定为副省级市,加强了省级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地位和作用,减少了省与计划单列市之间因权限划分不清引起的矛盾和扯皮。副省级市中仍实行计划单列的,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享受原有的管理权限;不再实行计划单列的,原来中央赋予的权限原则上暂不改变;对原来不是计划单列的,其权限需要调整变动的,由所在省和中央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1997年3月,重庆市由副省级市升格为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是指城市的行政级别,不是指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

     所谓的行政级别,是指城市的行政机构,也就是政府机关主要领导的级别,主要是指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的组成机构、工作部门等领导的行政级别。也就是说,副省级城市的市长的行政级别是副省(部)级。

     、副省级城市和较大的市的区别

     较大的市指的是立法概念上有立法权的城市,较大的市指的是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制定地方性法律与规章的城市。国务院第一次审批是在1984年。较大的市其核心就是“立法权 ”。本来,“较大的市”是一个独立概念,一些没有立法权的地级市经过国务院特批拥有立法权,才能称为“较大的市”。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颁布施行。根据该法第63条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都被统称为“较大的市”。这个概念的统一,使 “较大的市”成为拥有立法权城市的统一称谓。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经先后4次批准了19座城市为“较大的市”,即1984年10月第一次批准的唐山、大同、包头、大连、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青岛、无锡、淮南、洛阳、重庆共13座城市;1988年3月第二次批准的宁波市;1992年7月第三次批准的淄博市、邯郸市、本溪市;1993年第四次批准的苏州市、徐州市。

     据了解,申报“较大的市”的一般程序为:拟申报的市政府向省政府请示;省政府同意后转报国务院;然后,由国务院具体负责部门派人到申报城市进行实地考察。

     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无须国务院审批,自动成为较大的市。

     、省委常委担任市委书记的非副省级城市与副省级城市之区别

     这是人们经常会产生误解的一点,就是省会城市和有些非省会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甚至是省委副书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该市是副省级城市。其实这是不对的。

     一省中地位比较重要的非省会地级市,其市委书记往往也会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比如江苏的苏州市、江西的赣州市等,这也属于干部高配的情形。市、江西的赣州市等,这也属于干部高配的情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