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工作方案 > 正文

    秭归实习报告

    时间:2021-02-10 18:05: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生产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绪论————————————————————————3

    2.实习内容——————————————————————4-30

    路线1-------------------------------------------------------------4-8

    路线2-------------------------------------------------------------9-12 路线3-------------------------------------------------------------13-16 路线4-------------------------------------------------------------17-18 路线5-------------------------------------------------------------19-21 路线6-------------------------------------------------------------22-25 路线7-------------------------------------------------------------26-28 路线8-------------------------------------------------------------29-30

    3.实习心----------------------------------------------31

    4.岩石超链接------------------------------------------32-33

    绪论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加强与巩固《地质地貌学》里的基础知识,使我们对于地质学有个基础的了解,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野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及对于地质地貌的观察与研究意识。本次实习给予了我们独自观察不同地貌的机会,带给我们不同与课本知识的有趣的一面,锻炼了我们独自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观察的能力。

    任务:本次实习共有六天的野外实习及一天的基地内实习。野外实习路线:高家溪——泗溪公园外——兰陵溪——九畹溪——滚装码头,三峡截流公园——链子崖——泗溪公园内。

    二、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秭归县概况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甚产各种天然奇石。

    秭归县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矿与金矿,此外为灰岩及建材。因此区内矿产开发业不发达而且难以发展。但是,其余有关经济发展项目却存在较好前景。

    实习内容

    日期:2015.8.20

    地点:高家溪

    路线1:基地——高家溪——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左泽钧,黄鹰,116142班及116141班

    任务:①观察描述莲沱组(Nh1)与三斗坪单元岩体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特征。

    ②林子淌岩溶地质调查。

    ③棺材山危岩体调查。

    点位:1.高家溪新桥山坡上大概30米左右

    2.和尚洞,雾河村3号洼地

    3.棺材山山坡脚下

    教学点一

    地点:高家溪新桥

    任务:1.观察角度不整合界面的形态,颜色及特征;

    2.观察描述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上覆地层,下伏岩体的组成,结构变化特征,绘制素描图。

    描述:该点可见下伏三斗坪单元与上覆莲沱组清晰的角度不整合界面,接触曲面之上为莲沱组(Nh1)紫红色砾岩,含砾粗砂岩。砾岩即为底砾岩,大小均一,成分单一,主要成分为石英,石英岩石矿物。(不整合接触面上向上莲沱组砾岩,含砾粗砂岩逐渐变细,反映沉积水体积深处逐渐加深的演化过程)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高家溪新桥)

    教学点二

    地点:和尚洞,雾河村3号洼地

    任务:1.观测和尚洞的发育特征(位置,形态,规模大小);

    2.调查发育情况;

    3.绘制和尚洞的剖面示意图。

    发育特征:洞口宽,成大三角,高40米,宽约21.3米,宽高往内延伸略扩大,向内8米处,测得内部高约500米,宽253米,深度约为52米,洞壁发育有岩溶裂隙,贯穿

    洞顶和洞底,在洞顶和洞壁上发育有石钟乳,洞内见厚约数米的堆积物,堆积物

    的成分既有溶洞形成过程崩塌堆积物也有洞外地表水向洞内形成的流水堆积物。发育条件:和尚洞的发育是在灯影组的第二层青灰色薄层的白云岩中,有可溶性岩石,下面有震旦系的陡山沱组(Z2d)岩性。薄层炭质页岩,石煤。和尚洞构造上是唯一

    一个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

    形成原因:由于此处灯影组节理断裂发育,且南东向的小断层与区域的北西向断裂在此处交汇,为地下水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加上当地大气降水频繁,地处分水岭处,地下

    水的循环交换好。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和尚洞)

    雾河村三号洼地:

    三号洼地位于雾河村三岔路口北侧,发育规模较大,整个洼地成不规则扇形,直径约120米。洼地中部地区地势较低,形状似圆形,直径有20米左右。此洼地周围岩石为灰岩,被流水侵蚀严重没发育有很多溶蚀沟,形状较宽大,测得产状为135°,倾角为9°,溶蚀洼地东侧有一岩溶洞,洞口形状并不规则,周围岩性为灰岩此处洼地内同样种植大片玉米及其他农作物,但是玉米长势并不理想,所结果实小。

    成因:落水洞裂隙与垂直岩溶和水平岩溶的崩裂共同形成。

    秭归实习报告

    教学点三:

    地点:棺材山危岩体

    任务:1.观察危岩体的发育特征(位置,形态,规模);

    2.调查发育条件;

    3.绘制剖面图,形成原因;

    发育特征: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棺材山,山顶827.3米,与棺材山公路侧670米,150 米的陡崖,危岩体三面凌空,陡峭壁立,陡度80°~90°,高耸反倾,陡岩坡面

    危石密布,岩底有活石倒挂,危岩体体积约为14×10^4立方米,直接威胁公路

    两旁369户人家,1470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发育条件:危岩体为陡山沱组(Z1d)与灯影组;地处分界处,下部为粉砂质白云岩,炭质页岩和石煤,岩性坚硬形成了陡坎。

    形成原因:1.岩体软硬相间,坡角为抗风化能力弱的炭质页岩;

    2.岩体下部炭质页岩被人们当做煤矿采矿采空,迅速改变斜坡构造;

    3.内有大裂隙平行坡面目三面凌空,形成空间条件。

    构造:黄岭背斜南东翼单斜构造内有裂隙,其中一组与坡面平行,为泻壑裂隙。切割山体为

    柱状,使其分离为危岩。

    防治工程:采空区外缘浇筑钢筋混凝土桩对顶板进行支撑,周边边邦及深安矿桩采用混凝土喷护底部辅以地表排水沟。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棺材山危岩体)

    时间:2015.08.21

    路线2:基地——泗溪公园外——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黄鹰、左泽钧

    任务:①观察描述张家冲水土保持试验点(坡度与植物组合)

    ②傅家老屋200米处于溪沟民爆站附近观察描述第四纪沉积物中河谷地貌。

    ③泗溪日月坪线杆130米处观察描述地层剖面

    ④泗溪桥观河流形态地貌

    第一观察点:张家冲水土保持站

    点义:观察水土保持实验模型,了解获取数据的方式。

    方法:控制变量法

    描述:为了准确的比较各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污染物流失的影响,10个实验小区建立在坡度为25°的坡度上,小区四周用混凝土预制板分割在每个小区下端出口处修建蓄水池以收集有降水产生的径流和泥沙。蓄水池长1.7米,宽1.5米,深1.5米。池壁上装有水刻度标尺,降雨后记录各小区产生径流量,可采集浑水样本1.2L。径流充分烘干后称重计算土壤流失量。

    特点:1.以坡度变量处:5°—15°

    杂草情况:坡度越大,杂草减少、

    2.以植物为变量:有植物篱的生长较好。

    植物组合中对比较,基本植物涨势一般,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1)在土坎梯田柑橘小区中,树间距越大,为了使柑橘能够很好的利用土地肥料,不采取套种方式,反定期对树下杂草进行清除。

    秭归实习报告

    第二观察点:茅坪溪、傅家老屋200米处民爆站

    任务:1.观察沉积物地貌特征

    2.观察洪积物形成条件

    3.绘制洪积扇素描图

    形成条件:茅坪溪洪积物是山区流水携带堆积物在山口,山口最多,厚度大,山区洪水快速流水搬运的堆积物颗粒大小不一,分显性较弱(分显性大的小的视情况而定)

    这里的沉积搬运不均匀,磨圆不好,堆积物棱角较分明,可见斜层埋性与交错层

    埋。

    地特征:堆积的地方形成锥形。

    秭归实习报告

    观察点三:泗溪外日月坪村130米的电线杆处

    任务:1.观察描述莲池组地层岩性特征。

    第一层:灰黑色中厚层砾岩

    第二层:中厚层含砾石英粗砾岩

    第三层:紫红色厚层状长石英粗砾岩

    第四层:褐红色砾岩和紫红色泥岩

    第五层:紫红色中厚层粗砂岩

    第六层:中厚层砾岩粗砾岩互存,央带灰褐色灰岩(火山页岩的形成)

    第七层:中厚层粉砾岩互存,央带砾色博层凝灰质泥岩

    第八层:青灰色砾岩

    2.绘制岩石走向的剖面图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观察点四:泗溪桥下

    任务:1.观察河流地形地貌 2.观察冲击特点

    冲击物特点:水性好,磨圆较好,沉曾性清楚。冬天河底色深,夏天色浅。 (河谷要素:谷间,谷坡,谷底,阶地) 河滩:枯水期与涨水期间的相差不难) 河流地形地貌:

    具有河谷地形,河滩上有中型岩石体,具有二层阶地,河水中与河边为小石块。

    阶地为黑色泥土,植物密度一般,可以看出整体的形成过程应为开始,河流流量大带来巨石并侵蚀后河流流量骤减。

    秭归实习报告

    时间:2015.08.22

    地点:兰陵溪

    路线3:基地——兰陵溪——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左泽钧,黄鹰,116142班及116141班

    任务:①观察描述变质岩的特征

    ②观察描述变质岩的断层

    ③观察崆岭群的变质岩与震旦系莲沱组的分界

    ④观察古风化壳及不整合接触关系

    ⑤观察沉积岩中的坐椅褶皱

    教学点一:

    点位:木材检查站以西200米

    点义:对变质岩的观察

    变质岩形成的因素:温度,压力,流体向及时间

    变质作用分类: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混合岩化的变质作用,气和液态的变质作用,区域的变质作用

    方向:重结晶(岩石里的矿物重结晶)

    变质结晶作用(重组合)

    交代作用特点

    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形成的变质岩矿物定向排列,有重结晶现象,成片状

    特点

    负变质岩:由沉积岩形成具有沉积岩本身的特点,成片麻体状

    在该教学点可见:新鲜面为灰白色,中粒,黑云母角闪斜长花岗岩,风化后成黄褐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石英(呈粒状态),长石(斜长石为主,部分为钾长石);暗色矿物为角闪石(不规则),黑云母(片状)。绢云母成黄褐色片状,有丝绸光泽。斜长石(白色或浅

    白色),含量为40%以上。深灰色条带状混合斜长石片麻岩,局部带体含量高,

    有一定含量穿插。

    教学点二:杉木溪大桥

    点位:334省道80公里以西100米处

    点义:崆岭组小以村(Dt1x)变质岩中的断裂

    任务:1.崆岭组变质岩的观察描述;

    2.对断层画素描图;

    描述:此变质岩以灰黑色或灰白色变晶结构,呈片状或片麻状,颗粒有粗有细,不均匀,变质程度高的面理有小的紧密褶皱,含有黑云母及角闪石等,含有片麻岩。

    注:以崆岭群为变形介质的基底褶皱,主要发育为西西向线状紧闭褶皱和北东向宽缓褶皱,二者在空中以叠加褶皱型呈现。

    秭归实习报告

    教学点三:九曲脑中桥

    点位:小加水站的对面山坡上

    点义:莲沱组与南沱组的分界

    任务:1.观察描述莲沱组与南沱组的分界的岩性

    2.观察描述南沱组与陡山沱组的不整合接触

    3.观察描述陡山沱组内部褶皱构造及地层岩性

    描述:坡下的地方为古风化壳的遗迹,下有南沱组的灰绿色上午冰晶砾岩,上部有陡山沱组紫红色的砂岩。古风化壳铁锰含量较高,由地壳下降运动沉积形成。山坡较上面的地方特征明显,其中:

    第一层:中厚层状,泥灰岩(条带有一些薄层状的白云组灰岩)

    第二层:钙质页岩

    第三层:中厚层状泥灰岩(杂带白云组灰岩)

    第四层:薄层泥质灰岩

    第五层:条带状泥质灰岩与灰质泥岩(杂带有薄层状泥灰岩)

    第六层:含炭质灰岩和灰质泥岩(白质灰岩)

    总体呈现一白一黑二白二黑的特征,且可看出有明显的坐椅褶皱。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教学点四:九曲脑大桥

    点位:九曲脑大桥过桥,桥头

    点义:崆岭群变质岩与震旦系莲沱组分界

    任务:1.变质岩的观察,描述

    2.沉积岩的观察,描述

    描述:此处大多为阳起石。阳起石别名为闪石石棉,为硅酸盐类矿物,呈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阳起石是变质岩中的一种,其显晶质并成放射状,是含氧岩下硅酸岩下链状硅酸岩。此处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有明显的岩层缺失。

    时间:2015.08.23

    地点:九畹溪

    路线4:基地—九畹溪—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黄鹰、左泽钧

    任务:1.沉积岩的综合描述

    2.观察描述岩夹河组(c-y)和水井沱组。

    3.观察描述石龙洞组平卧褶皱。

    教学点一:风茅公路334省道84公里处

    点义:观察描述陡山沱组(Z1d)和灯影组(z2d)的地层界线。

    点位:风茅公路334省道84公里处。

    任务:1.观察描述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的岩性。

    2.观察和描述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的钙化

    描述:陡山沱组(Z1d)为黑色碳质粉砾岩力透晶状白云岩和燧石结合。下部以炭质页岩为主,向上燧石层增加。顶部页岩风华后呈粉色叶片状,含银量很高。灯影组为深灰色厚层状,砂屑细晶白云岩,局部加含磷砂屑细晶白云岩,鸟眼结构,跟下坡的陡山沱组整合接触,灰白色块状微量晶主细晶白云岩加硅质条带,可见灰紫色凝质砂屑和砾屑的白云岩。富含小壳动物化石。

    教学点二:334省道86公里处

    点义:观察描述岩夹河组与井水组的地壳。

    点位:334省道86公里处

    任务:观察描述岩夹河组与井水组的地壳并画出剖面图。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教学点三:九畹溪沟口

    点义:观察描述石龙洞组平卧褶皱。

    点位:九畹溪沟口

    任务:1.观察描述九畹溪石龙洞组平卧褶皱。

    2.画素描图。

    描述:此处为深灰色的灰色厚层白云及改至钙质白云岩,此处处于断裂带中,地层向下滑动使稍薄岩层发育为平卧褶皱,其轴面近水平,枢组近EW方向。

    秭归实习报告

    时间:2015.08.24

    地点:滚装码头,三峡截流公园

    路线5:基地—滚装码头—三峡截流公园—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黄鹰、左泽钧

    任务:1.观察黑云母闪长岩的球形风化。

    2.观察岩脉穿插

    3.观察三峡大坝

    教学点一:滚装码头

    点义:干茶黑云母闪长岩的球形风化

    点位:滚装码头前进300米处。

    描述:风化作用分别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该处育有节理,有几组方向不同的裂隙,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岩块。是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导致的结果,其形成条件与岩质地有着极大的关系,通过热胀冷缩一层层的剥落,从而形成球形风化,该岩壁以斜长石与黑云母为主,还带有辉石与角闪石。

    秭归实习报告

    教学点二:翻坝物流园

    点义:观察岩脉穿插

    点位:翻坝物流园附近采石场

    任务:观察岩脉穿插

    描述:可看出该岩脉沿裂隙穿插,这是由于后期的地质变动造成的,这足以说明岩浆喷发并非只有一次,这里也可以看出有些晶体完整,而有一些却发育不全。此岩壁颜色深浅与岩脉相同,可看出深岩壁主要有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以及少量的石英组成。而浅岩脉主要由钾长石和斜长石组成,也含有少量的石英和白云母。深色岩脉可以清晰地看到呈柱状的黑色角闪石。

    秭归实习报告

    教学点三:三峡大坝下流截流公园

    点义:1.了解三峡大坝工程的概况及作用。

    2.了解三峡工程坝区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3.了解三峡工程的主要地质问题。

    点位:三峡大坝下游截流公园

    描述:三峡大坝长2360米,高185米,有23个显导流孔,23个睹目流孔,大坝中间为溢出坝段,负责排洪。两侧为发电坝体,有26个机组,每个机组发电功率70万千瓦,左岸有巨杠船闸,可通过万吨级的船只。三峡大坝建在三斗坪岩体上,岩体主要为黑云母组成,坝体建在花岗岩上、花岗岩具有硬度高,透水差,裂隙小的特点。

    三峡大坝建成后,提供了大量的电力,提高了防洪能力,提高了通航能力。

    秭归实习报告

    时间:2015.8.25

    地点:三峡中心,岩石园

    路线6:基地——三峡中心——岩石园——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左泽钧,黄鹰,116142班及116141班

    教学点一:三峡中心

    点位:基地三峡研究中心

    点义:了解三峡中心的研究方向及概况及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

    描述: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开放平台,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建设承担单位。

    平台主体:包括设在三峡库区的巴东大型野外地质灾害综合试验场,秭归野外综合试验场,六个研究室和一个多功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组成的综合性野外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地质灾害区域,地球科学背景研究,水岩(土)耦合作用诱发地质灾害研究,地质灾害监测与风险管理,系统研究,地质灾害与防治工程相互作用研究,地质灾

    害防治信息化技术研究,地质环境演变及保护研究。

    仪器及其操作方法

    (Ⅰ)粗粒土三轴仪器操作规程

    一.土制装置前准备工作

    1.清理压力室底座及下透水板,套装并紧固绑扎橡皮膜与下透水板。

    2.吊装撑膜桶围住橡皮模,螺栓固定以确保两片撑膜桶间连接无缝隙。

    3.连接土孔压阀橡皮管至撑膜桶抽气端口整平桶内橡胶模,置透水羊皮纸于适水底板。

    4.开截止阀,真空泵电源,连接阀,上孔压阀抽气,确保橡皮膜紧贴撑膜桶内部;

    (二)装样

    1.装入粗粒,采用电动击器分层击实土样至目标体积;

    2.放置头水质于土样顶面,吊装并固定轴向压力板;

    3.牢固绑扎橡皮膜上压力板,卸下撑膜桶抽气导管,连接至压力板抽气接口

    (三)试样密封性检查

    1.开启电脑操作台。连接上、下气压传感器及围压传感器,打开各阀门;

    2.进入软件操作界面,将各压力传感器及轴向、侧向位移和压力清零;

    3.关闭各级阀门,接阀门操作面板路线指示进行真空抽气,直至真空表面压达到1mpa左右;

    4.拆卸撑膜桶,关闭上孔压阀,真空泵及截止阀,观察上、下孔压值于30-60min,维持稳定,确保试样橡皮膜密封性完好。

    (四)压力室装配及复位

    1.安装过滤水网,吊装压力室外罩于底座指定位置,卸掉压力室顶部排气螺栓;

    2.水平驱动压力室系统进入三轴仪加压平台制定位置,调整压力室系统垂直高度;

    3.软件调控轴向压头与压力板顶端接触,打开进水阀为压力室注水,直至排水螺栓有水喷出;

    4.检查轴向压力缸的铁质导管注水状态,确保整个操作过程中对试样的持续抽气真空。(五)试样饱和

    1.饱和前关闭抽气真空过程中所有开关,阀门;

    2.根据土样透水能力选择进行水头自然饱和;

    3.水头自然饱和采用下孔进水饱和方法,抽气饱和采用下孔压进水,上孔压抽气的方法。(六)试样固结

    1.固结前保证体变罐内部预装三分之一水量,一次固定体变罐中试样吸水;

    2.开启冷却水循环系统,启动油压动力系统,条件油压达到实验要求;

    (七)轴向加载

    1.加载方式采用位移式控制直至试样剪切破坏,动荷载实验,需将轴向压力与压力室,顶板螺栓固定,并将压力室与地板固定。

    二.ARS环剪仪

    该类型环剪仪可以选择试样参数、数据采集间距、法向应力、固结参数、旋转速度、最大位移等。可根据时间和沉降完成剪切前的固结过程,固结和剪切过程中可连续监测测量值,适合完成高精实验。

    三.液压振动台

    该装置广泛用于汽车道路模拟实验、建筑、大坝、桥梁的振动撑柱及模态试验研究,地震研究及大型机电产品的振动试验。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教学点二:岩石园

    点位:基地岩石园

    点义:了解三大岩石的分布、产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

    描述:

    1.火成岩:

    (1)分布情况:按重量:95%

    按面积:25%

    最多的岩石。

    (2)产状:侵入岩,岩基、岩株毛盘、岩床、喷出岩、熔岩、

    (3)结构:粒状、斑状部分,晶质、玻璃质。

    (4)构造:多为块状结构,喷出岩常具有部分气孔。

    (5)矿物成分:石英、长石、橄榄石、辉石、

    2.沉积岩:

    (1)分布情况:按重量:5%

    按面积:75%

    最多的岩石:页岩、砂岩和石灰岩。

    (2)产状:局状产出。

    (3)结构:碎屑结构(砾、砂、粉砂)泥质结构,化学岩结构(微小的呈明显的晶粒状、

    面状、致密状、胶体状等)

    (4)构造:各种层理结构:水平层理、钊层理、交错层理,常含有生物化石。

    (5)矿物成分:除了石英、长石等外,富含粘土矿物、分解石、白云石和有机质等。

    3.变质岩:

    (1)分布情况:最多的岩石:混合物、片麻岩、片岩、干支岩和大理岩等。

    (2)产状:多随原岩产状而定。

    (3)结构:重结晶岩石、粒状、斑状和粉状。

    (4)构造:大部分具有片理结构,片麻状、条带状、片状,粉状、

    (5)矿物成分: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富含变质矿物。

    秭归实习报告

    时间:2015.08.26

    路线7:基地—链子崖地质公园—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黄鹰、左泽钧

    任务1.远观新滩滑坡

    2.链子崖危岩体的调查

    教学点一:

    点位:链子崖地质公园

    点义:远观新滩滑坡

    任务1.了解新滩滑坡的发育特征

    2.了解新滩滑坡的防治措施

    背景资料:

    1.发育特征:新滩滑坡位于长江左岸原新滩集镇所在地,滑坡是崩塌加载推移式,洪水作用适成其崩塌,滑坡平面呈长方形,两边向山体限制,纵长为2公里,成为上窄下宽,分布面积为0.75平方公里,总体积34万立方米,呈阶梯状,平均坡角是20°—25°,物质总要为碎石块,碎石土,土石比例为6:4或6:5、平均厚度为30—60米,厚度有86米。滑床上滞,有页岩、

    2.形成条件:滑坡区位于岭背斜区域,东距九畹溪断裂约2公里,区度粗度地层由老到新:

    (1)滞留系的砂岩成单钳状。

    (2)泥盘系的石英砂岩

    (3)石英系的灰岩

    (4)碳系的页岩及煤层

    (5)第四纪的崩坡的碎石块、碎石土以及一些块石。

    3.变形的特征及活动历史:远古的滑坡共有三次滑坡,最近发生于1985年成长蛇状,主滑的方向向南,为岩石滑坡,主滑面是堆积的岩土体,厚度平均为25米,前岩离层70米,滑速3米每秒,毁灭了千年历史的方镇新滩。

    4.影响:对上下游都有影响,大规模滑动释放了大量能量,厚岩及稀硫的两山是其根本原因,水的作用促使其变形。

    教学点二:

    点位:链子崖景区

    点义:链子崖危岩体调查

    任务1.观察链子崖危岩体发育特征及条件

    2.了解链子崖危岩体防治措施

    3.画出链子崖危岩体素描图

    背景资料:链子崖位于割峡与牛肝马肺峡之间,与新滩滑坡隔江对峙。链子崖早年间裂纹是由于地质作用及人类工程作用造成的,洞山屈形山体开裂。

    发育特征:链子崖位于黄岭背斜西域,高80—100米,坡角20°—30°,兆壁为北西两向,与长江近乎平行,其西岭与南段部分山体相连,大部分被壁隙所切割。走向:北东倾向,倾角26°—35°,地势南高北低,岩体南段顶高为495米,北端高层为170米,岩体在崖顶形成有30多米大裂隙,从下到上:(1)滞留系泥盘系的石英砂盐与石英盐与页岩互有。(2)碳系上流灰盐与白云紫辉石。(3)二叠系下流栖霞组灰岩与深山组的煤层灰岩(4)第四系

    的煤层岩,砂质的粘土与粉砂质夹杂碎石块。

    变形特征:崖顶面向北面方向倾斜倾向北面,倾角27°—35°,崖体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北宽南窄,南高北低,链子崖所在长700米,宽30—180米范围的发育有58条

    裂缝,将岩体切割成三个危岩体。

    防治措施:(1)煤层空区垂直阻漏工程。

    (2)危岩体压力锚索加固工程

    (3)危岩体喷锚支护工程

    (4)危岩体地表防排水工程

    (5)防冲栏石坝工程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时间:2015.08.27

    路线:基地-泗溪内-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黄鹰、左泽钧

    任务:

    1.“V”字型河谷地水与河流中游地貌的观察比较;

    2.“V”字型河谷与河流中游冲积物的差别;

    3.瀑布形成,水流来源;

    人员:杨超、孙斌

    教学点一:泗溪公园内

    点义:

    1.“V”字型河谷地貌与河流中游地貌;

    2.其冲积物的差别;

    点位:泗溪公园内

    描述:

    1.地貌:

    “V”型河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在河流的上游及山区河流中,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也大,就能产生较强的下蚀能力,这样使得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其的拓宽速度,从而形成了在横断面上呈“V”字的河谷。河流中游地貌因流水冲刷和沉积最终形成平原,河浸滩平原。

    2.冲积物的比较:

    由于河流由上游向下游的流速逐渐减慢,流水能够搬运物质的质量减少,故在河流上游,其冲积物颗粒大,有棱有角,而河流中游其冲积物具有良好的磨圆度,一般层理较清晰。

    教学点二:泗溪内

    点义:瀑布形成的条件

    点位:泗溪公园内瀑布处

    任务:观察描述瀑布形成原因,水流来源

    描述:

    1.瀑布介绍:

    三吊水瀑布落差为389m,为三峡地区落差最大的瀑布,瀑布自海拔884m处分无波飞流直下。

    2.瀑布形成条件:

    (1)由于地壳的运动,岩石坚硬遭受横跨河流的高角度的断裂切割,并有一盘是下降的,形成陡坎,产生河底地形的前后差异;

    (2)有充足的流水经过;

    3.水流的来源:

    山上的水冒到河床的陡坎跌了下来形成了瀑布,还有水流来源可以是山崩、断层、溶层、冰川等的作用,其中河流是较为重要的原因。

    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实习心得

    为期十天的秭归实习早已结束,然而现在却总感觉那里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却。起初听说是野外实习其实是不乐意的,总感觉会很辛苦,但是真的去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不然。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野外观察地质地貌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以及野外相关地质图的绘制与要求,同时具备一定的资料分析与整理能力),还欣赏了不少美丽的风景,不管是旅游景点亦或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无名之地。

    而且,此次的野外之旅,老师们也不在是课堂上的严肃与疏远,而是更显亲近。他们依着自己的经验带着我们欣赏沿途美景,细心为我们讲解,时刻注意着我们的安全。

    未曾想过过程会如此快乐,所以分离时倍感不舍,特别是当大巴驶出基地大门,看到路边的基地里的工作人员与我们挥手告别,那一刻,觉得怎么就结束了?但内心却更为坚定,此次的秭归实习,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美好的一段。

    岩石超链接

    1,南华系

    南华系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包括南坨组(Nh2n)和莲沱组(Nh1l)。

    莲沱组(Nh1l):在泗溪莲陀组分为10段。总厚度212米。包括两个韵律,分别为

    莲沱组一段(Nh1l):

    一层:紫红色石英砂岩;

    二层: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

    三层:紫红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四层:紫红色中层石英中砂岩与紫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互层;五层:紫红色中层细砂岩;

    六层:紫红色中—薄层粉砂岩与绿色泥岩互层;

    七层:紫红色中厚层细细砂岩夹紫红色泥页岩;

    八层:紫红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与紫红色薄层泥岩互层;

    莲沱组二段(Nh1l2):

    九层: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中砂岩,底部含砾石;十层:紫红色中薄层细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南沱组(Nh2n):在实习区主要出露在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主要是灰绿色冰渍砾岩。

    2,震旦系(Z)

    震旦系包括上统灯影组(Z2dn)和下统陡山沱组(Z1d),其中陡山沱组分为四段,灯影组分为三段。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在九曲脑主要出露在从九曲脑到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

    陡山沱组(Z2d):

    区内南沱组和陡山坨组为断层接触关系。为正断层,断面向西倾,西盘有牵引褶皱。陡山沱组可分为四段。在实习区主要分布在九曲脑到加水站附近,其中由于震旦系被挤压过,因此在可以看见有褶皱,其中在陡山沱一段和二段的分界处有断层,在陡山坨二段有倒转褶皱,其中

    陡山沱一段(Z1d):为灰白色厚层盖帽白云岩

    陡山沱二段(Z1d2):深灰色-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炭质泥岩,有围棋子状结核。

    陡山沱三段(Z1d):灰白色厚层夹中厚层状白云岩陡山沱四段(Z1d4):炭质泥岩夹硅质灰岩透镜体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两黑,两厚夹两薄灯影组(Z2dn):实习区内灯影组分为三段。灯影一段(Z2d):灰白色厚层白云岩。

    灯影二段(Z2d2):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

    灯影三段(Z2d):中厚层灰白色白云岩。

    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一黑,两厚夹一薄。

    水井沱组(∈1s):在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前行约200米处出露,为黑色含炭质泥页岩夹黑色灰岩透镜体。

    石牌组(∈1sp):出露在334省道85公里界牌西行500米公路旁废弃采石场处,是灰绿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上有碳酸盐。石牌组总体特征为两碎屑岩夹一层灰岩,上层为灰岩和砂岩互层,中层为灰岩和炭质页岩互层,下层为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透镜体。

    天河板组(∈1t):出露在334省道88公里界牌西行50米,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有介形石,风暴石,核形石等化石。主要为生物碎屑岩,条带状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核形灰岩,礁灰岩等。其中风暴石可能是海底动荡环境形成的。

    石龙洞组(∈1sl):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在石龙洞组有溶洞等。

    中统(∈2): 覃家庙组(∈2q):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夹泥质粉砂岩。其中在九涴溪大桥附近有一横卧褶皱。

    新生界

    区内新生界仅为第四系组成,基本未见第三系出露。第四系则为全新统松散河流沙砾石及粘土沉积。

    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主要出露于高家溪、泗溪等区内长江支流河谷中以及低洼处,

    多为冲洪积及部分残坡积堆积。岩性主要为砾石、褐黄色沙层与褐色粉沙质粘土,砾石成分复杂,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灰岩等,大小不一,砾径一般20-30cm,最大可达100cm以上。厚度0—40米。

    相关热词搜索: 秭归茶叶简介 秭归 实习报告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