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合同协议 > 正文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几点建议_罗新芳

    时间:2021-03-07 07:59: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民主2009·2

    □罗新芳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13亿人口中将近8亿生活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每个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满足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们驻马店民进一直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队伍的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我市及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学校进行分层抽样调查,此次调研我们选取了34所农村中小学、898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作样本,对所有调研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进行处理后,发现农村师资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一)职前学历低,职后学历学教不一,学历与能力背离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前学历达标率均不过半,经过学历补偿教育,学历达标率虽为73.2%,但职业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这是因为:职后进修时,85.4%选择函授、自学、电大等形式,学习时间不足;

    38.2%的人学教不一。很多教师在提升学历时,首选中文、教育及政治等易取得文凭的专业,学历进修中这种“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造成学历与能力背离。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学科结构比例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师整体数量超编与教师学科性缺编现象并存。农村教师总量虽超编,但在结构上,农村初中普遍缺少计算机、心理辅导等学科的教师,而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富余,因此众多学校不得不

    删减计算机等非考试科目;小学阶段,音乐、

    外语、美术教师奇缺,为了开全学科,只能

    用其它专业的教师代替。作为中小学教师队

    伍的最佳状态,即教师规模不超编,同时学

    科教师不缺编的情况,在小学仅占7.3%;初

    中占19.2%;二是年龄结构比例不合理,由于

    受编制限制,很多农村学校基本没有接收新

    教师,而年老体弱、身患疾病以及其它不能

    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不到年龄又退不下去,

    “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教师

    “青黄不接”、队伍老化的现象已在农村学校

    出现;三是职称、名师比例不合理,现有的

    市级名师、学科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在农村

    教师中的比例较少,缺少名师引领,农村教

    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缺少软件知识,专业知识不精通,

    知识综合化能力欠缺,知识更新速度缓慢,

    文化素养较低。农村教师教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_罗新芳

    育心理学、教学

    教育园地

    23

    民主2009·2

    法知识的迁移状况难以令人满意;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系统,他们不了解专业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及最新发展状况;不能将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化。由于传统教育遗留的教师职业教育结构上“重专业,轻通识”、“重现状,轻深入”,他们的视野相对狭窄,往往是“教什么会什么”,很少涉猎不懂的学科,因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能力比较差;知识更新的速度落后于时代的要求;除教材、教参外,他们人均藏书不足百本,读书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不读书、不看报,缺乏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无法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优秀教师不断流失、层层拔高使用,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陷入了低质徘徊的怪圈。农村教师立足“乡村教育”的意识淡薄,他们通过考调、自费深造等形式,利用机会、创造机会往城市迁移。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骨干教师东南飞,优秀教师城镇挤”的现象;农村教师还存在“层层拔高使用”的现象:高中办学规模扩大,师资严重短缺,不得不从初中教师中选拔年轻优秀的教师,而初中缺编的教师再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这种拔苗助长现象,把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直接导致了农村教师职业素质的降低,拉大了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于是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被送到城里去上学。城镇学校生源多,不断扩大教学规模,又继续从农村学校选拔教师进城任教。因此农村中学的优质人力资源出现了向高中、城镇倾斜的“头重脚轻”现象,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也陷入了低质徘徊的怪圈。

    (五)教育观念滞后,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较低。“注入式”教学在农村教师中仍有一定的市场。很多人根本没尝试过利用信息技术,仅凭借经验进行教学,缺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策略的能力,没有认识到反馈和研究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是否开展教育科研并不重要;他们重课内轻课外,把课堂作为教学全部,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六)生活环境艰苦,待遇较低,工作压力大、心理亚健康,职业认同感低,敬业精神倦怠。农村教师工作严重超时,周平均课时超过12节,每天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平均要占去他们2至3小时。他们待遇较低,很多学校班主任津贴执行的是80年代的标准,他们工作和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再加上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传统权威渐渐消逝,专业权威则需重新构建。对此他们心理茫然,自信心下降,敬业精神受到严重干扰。有超过60.6%的人对工作不满意,有近33.4%的人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七)进口渠道把关不严,民师大量转正,非全日制学历和非师范院校毕业教师的存在加剧了农村教师“超编”和“人才溢流”。按照国家在2000年前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的规定,很多地方采取“转一批、退一批、辞一批”的办法,让民师告别历史舞台。大批老民办教师免试转正,而这一批已步入老龄化的民师,有45%左右的人现在正任教于农村;还有一些地方,部分农村干部子女、教育系统内部家属进入了教师队伍,他们86.9%为非全日制学历和非师范院校毕业,且职前学历较低。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建议

    (一)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中心,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培训中心可按照“师德为先、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培训为重点,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专业素质提高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使农村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培训中心要指导组织农村教师开展全员校本研修;培训中心要对持有学教不一的学历的农村教师进行所教学科的专业课程培训。

    (二)积极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对口交流和城乡教师轮岗制,充分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师资队伍的发展。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积极组织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并取得了明显

    教育园地24

    民主2009·2

    的成效。可采取市级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等模式,也可采取“短期支教”、“兼职支教”、“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下乡送教,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带教或“走教”、“联聘”等智力支教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对口交流、城乡互动,将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等渗透到农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质的提高。

    (三)用好用足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政策,申请资教生岗位。当前,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国家启动并实施了“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这些计划都是中央财政负担,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尽可能多地申请岗位,接受相关人员。资教生可以给农村中小学带去新知识、新技术、新视野,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历结构,给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四)核定农村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教师编制标准主要是根据2001年事业发展的基数确定的。其特点是仅仅考虑了生师比一个维度,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普遍少于城市;要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核定教师编制要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教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工和学生比之外,还要考虑任课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等因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与教职工比。

    (五)坚持需求预测和结构优化原则。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健康、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必须重视和坚持需求预测和结构优化原则。所谓需求预测原则,指在进行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农村学生数量、生源高峰、师生比、专任教师与非专任教师比、教师周工作量、学生周课时数、班容量大小、人口地域分布、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教师自然减员率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建立动态的预测模型,对所需增加的教师的数量、质量及规格加以科学的预测。只有这样超前预测才有可能满足农村教育的需要;另外,

    在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各个要

    素与整体结构以及诸多要素间的比例合理、

    协调统一,优化农村师资队伍中的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和学科结构。

    (六)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

    励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师职业、优秀教师安

    心农村教师职业、广大教师乐于在农村任教。

    对工作在农村的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

    好的待遇:对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

    教师根据其任教年限和工作业绩实现梯度工

    资,对工作满十年以上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

    满二十年的给予更特殊的津贴,使那些教学

    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长期扎根

    农村学校;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对在

    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优秀教师

    评选、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等。

    (七)拓宽教师进出口渠道。可以公开

    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能工巧匠”进

    教师队伍;逐步淘汰现有不合格的教师,对

    年龄50岁以上的老教师,体力、精力、智力

    都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可以仿效行政机关

    机构改革的作法,实行内退,以腾出岗位,

    让年轻同志进入教育行业,促进教育内部的

    “血液循环”。以解决好老教师走不掉、年轻

    教师进不来的现实问题。

    (八)重点建设好本地师范院校,使之

    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服务基地。当前农

    村教育教学质量不高,而高校毕业生很少愿

    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

    教师的培训和提高都必须依靠当地的师范院

    校;对农村教师的培养与选用要考虑到农村

    教师的“乡土性”,来源于本土的农村教师可

    以有效地保持农村师资队伍的稳定。因此应

    该重点支持本地的师范院校的建设,优先发

    展本地的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就读于本地重

    点师范院校、毕业后愿意到农村学校终身任

    教的本地师范生给予特殊的倾斜,减免一定

    学费,为他们就业提供绿色通道,这样必将

    会吸引大批农村贫困优秀学生就读师范,鼓

    励更多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战线终身从教,

    从而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提供重要的保证。

    (本文责编:育文)

    教育园地

    25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