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关于朱光潜先生\王朝闻先生的两封未刊书信] 朱光潜评价

    时间:2019-02-06 04:36: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Two Unpublished Letters by Mr. ZHU Guang-qian and �Mr. WANG Chao-wen
      XI Chuan-ji
      (College of Design, Nanjing Arts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3)��
      朱光潜先生未刊书信
      朱光潜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Unpublished Letters by Mr. ZHU Guang-qian
      ZHU Guang-qian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郑涌同志 注:原信除信封上标明是写给郑涌同志外,信笺上并无此称呼。现为编者所加。郑涌同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朱光潜先生给他写这信时,他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从事德国古典美学研究,与朱光潜先生过从甚密。注:
      承示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并征取意见,读过初步印象是大致可行,但也有不同的考虑,略举如下:
      1、目前中等学校和小学大学都有一个功课摆得太多,要求过于规范化,把学生压得出不得气来,表中课时分配达270之多,与其它主科的比例是否适当?
      2、每门课程都可能有审美教育作用也都有促成德智体美四育谐和发展的问题,如果窄狭地理解审美教育既有专科,即不必在其它科目中注意审美教育,也可能滋生流弊。
      3、计划偏重绘画和手工,设专科似有此必要,但应不要忘记语文教育的巨大审美作用,可否适当地分配一些精力去训练学生爱好歌唱、朗诵乃至舞蹈和表演?现在一般学生接触艺术的最广阔的渠道是电视剧,应否予以恰当的指导。
      4、“手工”设计还有过去旧学校的遗痕,能否推广一点担负中专的任务,例如女生可否多学点缝纫,男生可否兼学一项正式“手艺”,例如修理工具农具或家庭用具之例?
      5、中国过去审美教育有个长期的广泛的传统,即偏重在诗文和书画,现在诗文不提,书画拆开,书是“美术字”或宋体字,画只重图案,是否妥当?园林在计划中也没有应有的适当的地位。
      是否妥当,仅借备考,此致
      敬礼!
      朱光潜 北大西语系
      1981年11月25日
      
      
      王朝闻先生未刊书信
      
      王朝闻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Unpublished Letters by Mr. WANG Chao-wen
      WANG Chao-wen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奚传绩同志:
      “大纲”看过了。来不及反复思考,只能提一点关于“美术鉴赏”一项的不成熟的意见。
      以“课时”而论,它较之别的“课目”少得多。这恐不妥当。一般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区别于美术中小学教育之处,主要在于培养其鉴赏能力。作为师资的师范学校,这方面的课时太少了。可否考虑增加些,至少不应当少于“美术字”(附带指出:美术字作为一个课程,比重太大。而且,我以为它不及中国书法重要。即使为了教好美术字,也必须以学书法为基础,而南京恰好不缺书法师资)
      鉴赏课以美术种类划分,这种设想有道理――不同的美术种类有不同的特点。不过,它们之间有共性,更重要的恐应是教育学生(未来的先生)了解它们的区别,也了解它们的联系。为此,不只教他们学会了解各种美术,而且有必要教他们学会比较诗与画……的联系和差别。比分类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我看是美学、文艺学的基本知识,例如欣赏与批评的关系,例如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与此有关的问题,是课外活动。我建议,在课外活动中,增加对小说、电影、戏剧……的观后感的交谈、讨论,不一定限于美术。这建议基于我那“不务正业”的经验和设想――不务正业正是为了务正业,务正业的目的通过不务正业的手段而达到,这比止于正业、结果难免知识贫乏,对正业与非正业的联系弄不清楚要好得多。
      “大纲”似未提到学生毕业之前的实习,我以为实习十分重要。倘若在第二学年就开始,让学生分别到南京各中小学去教教鉴赏,这对学生的培养大有好处,对方未必讨厌或怕抢他的饭碗。进行中要及时总结,把心得用到本校的课堂中来。
      鉴赏课的教学法如何?“大纲”也许来不及写得那么细。我想:可以不都是教师搞“单口相声”(当然更不是放留声机),可以搞些群言堂,让学生中有准备的代表们,对鉴赏问题中的某一点进行讨论……吵起来也不要紧。这种教法不容易,但对学生的进步大有好处,也便于了解学生。老师只宜引导,做不出结论就不要硬做,何必以为老师一定比学生高明而打肿脸充胖子?这些教学法与党的群众路线不矛盾,也是一种改进学风的好办法。
      不能这么耍贫咀了。但愿你们能大胆设想,在实践中取得经验,反过来改进“大纲”。老实说,这个大纲给我的印象,似乎并非以新的实践为基础的,本来就还没有开办嘛。总之,我要是能再当中小学生,就不希望我的老师长于画画而不会讲鉴赏。画、美术字可以买到或借来看,但当我碰到问题而缺乏参谋岂不更苦恼。
      再见,向老师的老师们致意问好!
      王朝闻
      (1981年)11月23日晨
      
      关于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未刊书信的说明
      奚传绩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Notes on the Unpublished Letters by Mr. ZHU Guang-qian and Mr. WANG Chao-wen
      XI Chuan-ji
      (College of Design, Nanjing Arts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3)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我国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学校教育开始走上正轨。重新认识和确立美育在我国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一时也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许多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为恢复美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地位而积极著文呼吁。教育部的领导也不止一次地强调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和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美育应当成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其中,有关美术和音乐两课的课时安排,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所增加。同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根据这一教学计划组织编写全国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和相应的统编教材。当时,这一任务由江苏省教育厅承担。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组织了以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陈通顺老师为首的全国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教材编制小组。参加这一小组的主要成员有江苏教育学院的袁振藻老师、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余乐孝老师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奚传绩老师等。
      编制小组为了编制好这一教学大纲,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在江苏省内和全国范围内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教学大纲。1981年下半年,为了更好地听取专家意见,陈通顺老师考虑到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十多年,与北京美术界和美学界的相关人士比较熟悉,建议由我出面向美学界的前辈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征求一下他们对即将定稿的《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简称“中师美术教学大纲”)的意见。由于我与朱光潜先生不太熟悉,我便通过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的学生、当时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德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郑涌同志,由他转请朱光潜先生对《中师美术教学大纲》提出意见。所以,现在刊出的朱光潜先生的信,当时是直接写给郑涌同志,由他转交给我的。至于王朝闻先生的信,是直接写给我的。但由于他不知道我在北京的地址,是请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同学、老同事李松涛同志(笔名“李松”)转交给我的。因为李松涛同志当时任《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术》杂志主编,与王朝闻先生常有往来,在王朝闻先生给我写这封信之前,为郑重起见,我和陈通顺老师在李松涛同志的陪同下,专门到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的王朝闻先生当时的寓所登门拜访了王朝闻先生,当面把“中师美术教学大纲”的草案递呈给他。王朝闻先生不仅在百忙之中接待了我们,而且就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谈话。当时由我负责记录。事后就他这次谈话整理成一份访谈纪要。这份纪要稿与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的两封书信一起珍藏至今。它虽然未经王朝闻先生过目,但自信是那次访问的忠实记录。其中所谈的内容与王朝闻先生给我的信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这次作为附录一起发表。
      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两封未刊的书信,以及《访问王朝闻先生纪要》,虽然是近三十年前的事,而且所涉及的似乎只是对当时全国中等师范学校一门课程――“美术”课的教学大纲及其教材编写的一些意见,但今天重新拜读,这两位前辈就美育和普通学校美术教育所发表的意见,无论是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依然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通过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公开发表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两封未刊的书信,不仅是为了纪念我国美学界和美术界两位受人尊敬的大师级人物,而且相信对我国普通学校中作为素质教育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朝闻先生关于美术教育的访谈纪要
      作者简介:奚传绩(1936- ),男,汉,江苏江阴人,1955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第四届、第五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美术学科审查委员、美术学科召集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中外美术比较,中外美术教育研究。
      奚传绩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Interviews of Mr. WANG Zhao-wen on Fine Arts Education
      XI Chuan-ji
      (College of Design, Nanjing Arts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3)
      
      
      1981年11月20日下午,为征求全国中师美术教材美术鉴赏部分如何编写的意见,由《美术》杂志副主编李松涛同志陪同笔者和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陈通顺教授专程拜访了王朝闻先生,他在百忙中接见了我们。当笔者向他说明来意和全国中师美术教材编写意图以及美术鉴赏的主要内容框架之后,他比较广泛地说了如下一些意见:
      我(按:王朝闻先生)曾经收到过上海市教育局寄来的几本中小学美术教材,看到这些我很高兴,这是件大事,本想写点文章谈谈这件事,但后来一忙也就搁下来了。你们现在来很好。
      要讲美术鉴赏,先要给学生一个比较简明系统的美术史知识,当然这种美术史知识不要很详细,只要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学生有了这些知识,鉴赏时就可以比较鉴别。
      对青少年的美术教育、包括小学的美术教育,美术鉴赏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受西方人影响太大,先从学素描开始,这把小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给束缚住了。对小学生应当启发、诱导他去充分发挥想像。我国民间美术之所以那样高级,是因为它画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不受自然形态的束缚,不是像西方美术那样去搞自然的模仿、模拟。模拟或模仿是搞不出真正的艺术来的。中国的艺术很讲究诗意。前几天看到张正宇的画,他画的猫似猫非猫、似虎非虎。民间的布老虎,也是似虎非虎,很有味道。
      对小学的美术教育主要是启发诱导,不要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他。过去有些美术教材,示范性太重,只是让学生去模仿,不注意启发诱导,这不好。
      美术鉴赏也包括批评。鉴赏与批评的界线很难区分。杜甫诗中有不少是论画的,如论曹霸等,这些诗既是对绘画的欣赏,也是对绘画的批评,读来很有味道。类似这些东西可不可以也选一点进教材。
      再有外国的一些大作家,如罗曼•罗兰,他写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其中对音乐的描写是很高的。如他描写贝多芬的音乐是“火”,这说明了作者对贝多芬音乐的直观感觉,很有兴味。至于中外一些艺术家的故事,有的也可以启发青少年上进、奋斗。它不仅从美育上启发人,也可以从智育、德育上给人以教育。现在很多青年的趣味很成问题,他们喜欢打扮自己,但又不会打扮自己,自以为打扮得很美,实际上是在糟蹋自己。现在书店里有些好书,如孙过庭的《书谱》,只卖几角钱一本,很便宜也没有人买。可是一场球赛,即使票价是一本书的价钱的十几倍也有人买。现在的一些青年人的趣味很可怕!
      现在的儿童画,也搞成“小大人画”,很多是父母导演出来的,缺乏“童心”。我们应当提倡有“童心”的儿童画。
      对青少年的教育,采取强迫命令是不行的。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讲到他到收容所以后,他身边带着一个箱子,他生怕看守所的人搜查这个箱子,很害怕。但这个看守所的负责人很高明,他根本不搜查溥仪的这个箱子,对溥仪也很尊重,溥仪为此非常感动,思想上开始有变化。这个看守长很懂得教育、对人的教育,重在启发诱导,要知已知彼,不能搞强迫命令,那样总不好。
      美术教材中有些内容容纳不下,可以给学生开些书目索引,让学生自己去读些书,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有自学的办法。至于哪些可以选入教材,我看只要思想内容不坏的、对学生有益的都可以选入,总之内容丰富多采些。
      美术鉴赏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研究的边缘,欣赏和批评也不能分割。
      讲中国古代美术,是否也应当包括中国古代的服装,可放在工艺美术类内。沈从文先生出版的中国古代服装图谱很好。
      现在我们一些画家的作品,其情调、其趣味也很成问题。它们使人引起的联想是迷迷糊糊,是不健康的,是使人发嗲的。
      我正在考虑组织人力编写一部中国美术史。中国的古代美术有许多东西很值得研究。我已经就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写了点东西。例如,半坡的彩陶美极了,很有味道。既很实用,又很大方,又很有味道。那个时空中,有关装饰的一些规律性的法则基本上都解决了。所以,我们现在看起来还很美。中国艺术讲究弦外之音。为什么讲究弦外之音是好的?为什么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就已经达到那么高的水平?许许多多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中国的庭院设计也很值得研究,园林中的漏窗,实际上是活动的画框。
      现在写的中国美术史不大好,只是讲什么“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光辉成就”、“充分体现了……”,尽是套话和概念化的东西,应当讲得具体一点,到底好在哪里。写美术史不是家谱,也不是鉴定表,更不是流水帐,美术史应当是史论结合,讲些规律性的东西。
      美术鉴赏是要解决、引导读者去体会美术作品的精髓之所在。你们编写的美术鉴赏,应当是雅俗共赏、文图并茂,文字说明不能光是干巴巴的几条,像是展览会的说明,而是应当深入浅出,能引导人们去欣赏、体会艺术作品;不仅是青少年适用,就是这些青少年的父母或爷爷看到后,也会引起注意,使他们在为一些问题“拍板”定案时,也可手下留情,不致胡来一起。
      你们给我的这个教学大纲,过些时间我一定看看,过后,我再写信给你们。
      奚传绩记录整理
      1981年11月23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楚小庆)

    相关热词搜索: 王朝 书信 朱光潜 两封未刊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