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为消费布道:解码短视频

    时间:2020-05-10 09:09: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贾想

    休闲时间是与劳动时间相伴而生的。身体能量在劳动中耗散之后,需要在休闲中得到恢复和调节。劳动意味着身体的紧张和磨损,而休闲意味着身体各个部位的舒适和享受。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人几乎只有劳动,没有休闲。个体时间以及自由安排时间的权利,就像农民的农具一样,是被“公有化”收归了集体的。个体劳动被整合进了永无止息的集体劳动之中,并被赋予了“光荣”的道德枷锁。同时,个体的休闲作为负面的、有悖集体道德的行为,被强制压抑进了集体的无意识之中。直到改革开放尤其是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个体时间终于脱离了集体时间,休闲的本能才从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80年代的人在迪厅跳舞,90年代的人在影院看片,新世纪初的人上网、玩手机、打电子游戏。而最近几年,人们则纷纷迷上了短视频。

    迈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人,在肉体和精神双重层面,都是一个“饥饿的人”。一个饥饿的人见到面包是会不假思索地扑上去的。在“文化饥饿”的整体背景之下,国民的消费潜能轻而易举就会被“文化食品”刺激起来。像短视频这样新兴的“休闲甜品”,一出现就在市场上获得了生产和流通的合法性。然而,如此庞大的“文化食品”生产链条,却少有“食品质检”的环节,也就是对短视频这样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批判和解码的环节。而文化研究要做的恰恰是补上这个短板,指出文化生产当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一、短视频为什么必须“短”

    短视频区别于以往视频类型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时长方面的“短”。某些对于短视频的定义甚至清楚地指明,短视频的时长不可以超过5分钟,才能达到最佳的观看和传播效果。这里的5分钟是基于传播学、媒介理论、消费理论等等视角,从海量大数据中归纳提取出来的“黄金法则”。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描述,我们才能清晰地明白“5分钟”的含义。在经济学来看,短视频由光影组成,不是可以触碰的物质实体,即不是我们常见的“触觉消费品”;但它和电影、电视剧一样,可以通过视觉来消费,是一种“视觉消费品”。是消费品,就有使用寿命。5分钟,就是短视频的使用寿命。

    对于“触觉消费品”而言,从购买之日到物质实体的破损、消亡或被丢弃之日,这之间就是它的使用寿命。而对于“视觉消费品”而言稍稍复杂。“视觉消费品”本身就是一段时间内的影像,是具有内容时长的。电影这类以往的“视觉消费品”,其使用寿命往往长于自身的内容时长,因为其精加工的特性,人们会反复观摩。而短视频这种新兴的“视觉消费品”,其使用寿命往往与它的内容时长相等(甚至更短),人们几乎是看过一次甚至不等看完就不会再看。从商品的角度来讲,短视频被看完,就是被丢弃。所以,短视频类似“触觉消费品”中的一次性筷子,是一种“一次性视觉消费品”。这类消费品必须满足两个特点:一,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短(价格廉价、粗加工);二,使用寿命短(内容时长短)。

    波德里亚发现,消费社会的一个秘密就是,它在偷偷将我们经手(经眼)的商品的使用寿命变短:“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1]回想我们更换服装、电子设备甚至座驾的高频率就明白了:单个商品使用寿命缩短的结果,是我们购买商品频率的提高。消费频率的提高直接刺激着再生产环节频率的提高,最终扩大整个消费品市场,带来资本的迅速增殖。资本家发现,时间被拆分地越精细、越频繁,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极少量、极多次”,是资本苦心孤诣想在我们身上培养起来的消费习惯。我们的时间因此被拆分为无数碎片,细化为无数朝生暮死的“一次性时刻”。短视频为什么必须“短”,甚至都不能超过5分钟?正是资本的求利思维在从中作梗。

    二、一次性快感结构与商品的包装

    我们以下载量全国第一的“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为例。“抖音”中的短视频必须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因为在一个短视频的屁股后面,无数同类短视频正排着看不到尽头的长队。这个短视频只有一次机会,成败就在一举。如果占有了观众的注意力,被消耗尽了“使用寿命”,就是寿终正寝死得其所。否则就会被立即“滑走”,让给下一个短视频补位。在如此残酷的竞争机制之中,短视频必须保证“一击制胜”。这决定了短视频基本上会采用“一次性快感结构”。

    所谓“一次性快感结构”,就是只有一个高潮点的结构。基本类型有二元反差结构与一次性转折结构。二元反差结构包括两种,一种是“抑—扬”结构(“扬”是高潮点,比如化妆视频);一种是“扬—抑”结构(“抑”是高潮点,比如卸妆视频),通过瞬间的反差造成震惊效果。一次性转折结构,常见于小品类短视频,往往会在接近结尾的地方发生欧亨利式的情节突转,由高潮点造成意料之外的刺激与快感。

    “抖音”短视频中的高潮点,往往伴随着“画风突变”的一“抖”。我将其称之为“抖点”。“抖”,和魔术师揭开幕布的一“抖”、相声演员的“抖机灵”接近,具有迅速吸引注意力的效果。作为居伊·德波提出的“奇观”的一种,短视频的“抖”有将普通事物突变为一种奇观的“刺激力量”[2]。

    “抖点”的实现,依靠的是视频剪辑和特效加工的技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抖”实现了对于一件短视频商品的“包装”。包装是现代商品流入市场之前,必要的加工环节。没有这个环节,商品就会不受欢迎、销量受阻,甚至不能流通。因此,“抖点”必须存在,这是让“抖音”短视频比其他类型短视频更受欢迎的经济学根源。

    三、镜头的倒转:从窗户到镜子

    时间回到1895年秋冬之郊,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内,视频短片(电影)《火车进站》被投影在一面墙上放映。在这个“横放的长方形”荧幕中,并非此時此地的一辆火车,朝咖啡馆内悠闲的客人迎面驶来,分不清真假的观众甚至被这一幕吓到。历史上视频(电影)诞生的这一幕,混杂着神奇的观看体验:通过横放的方形荧幕,人们看到了在屋子中看不到的景物。此时,横放的长方形荧幕,还原为一扇“窗户”。窗户的功能是观看屋子以外的外部世界,电影荧幕的功能同样是如此,只是观看的并非此时此地的外部世界,而是彼时彼地的。

    一扇普通人家的“窗户”,其基本形状是横长大于纵高的,其横纵比总是大于一(处于采光考虑会加高,但加高部分不能用于观看)。原因在于,人的眼睛分布是水平的,视野也是水平展开的,所以窗户中收纳的是在水平的地面上无限展开的地平线,是地平线上尽可能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色,是景色中一个人与更多人之间展开的情节。教堂的窗户才是横长小于纵高的,因为想要收纳更多高处的、上帝的信息。也就是说,宗教的窗户讲述的是纵向的、人与上帝的关系;而世俗的窗户讲述的是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电影屏幕就是一扇世俗的窗户。电影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卢米埃尔兄弟之后的电影,一直是在横放的长方形荧幕中放映的。

    短视频几乎将这一切都颠覆了。当我们观看短视频的时候,首先,我们不是通过影院的屏幕,而是通过个人的智能手机屏幕。然后我们发现,这个屏幕是一个“竖起的长方形”,不是“横放的长方形”。再次,我们在屏幕中看到的,不再是自然人文景色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言之,不再是“多个人”,而是“一个人”。最后,我们发现,这“一个人”很多时候就是我们自己,特别是自己的脸。

    我们还是在“透过窗户看世界”吗?不是的,我们更像是在“照镜子”。我们发现,在消费短视频的时候:放置在我们眼前的屏幕,由一扇“窗户”,变成了一面“镜子”。为了适应人的身体尤其是人脸的长度,镜子通常都是“竖起的长方形”形状。视频的生产(拍摄)方式、拍摄内容、观看形式,因此全都改变了。造成这种颠覆性变迁的重要原因,是一种新技术的产生:“自拍”技术。“自拍”让摄像机的镜头发生了倒转:原来对着景物和他人的镜头,现在转向了拍摄者自己,尤其是自己的脸。

    在资本主义的市场之中,摄像机的镜头拥有一种魔力,它对准什么,什么就会变成可以标价的商品,如对准有意选取的景物和故事—可以卖钱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对准走红毯的男男女女—可以赚钱的明星艺人。我们把这种魔力称之为“曝光”,把魔力起效的时长称之为“曝光量”。摄像机的镜头作为奢侈品,原来一直掌握在影视艺术家和媒体(其实是财力和权力)手中。自拍模式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平民也享有了这件奢侈品。他们为什么急不可待地将镜头对准了自己?因为他们也想尝一尝镜头的魔力,也想通过长时间的“曝光量”来“造星”—自己将自己制造为明星。

    除了镜头自身的媒介魔力,“镜子”本身更是一件魔力无穷的宝物。根据拉康的说法,人类是通过“照镜子”才确认了自己的存在。而“照镜子”本身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恋”行为,反复照镜子(拍短视频),实际就是反复美化自己,最终“自恋成瘾”。当我们将拿起手机准备拍短视频的人理解为照镜子的人的时候,“短视频成瘾”这个现象背后的秘密,便暴露得一清二楚了。

    四、景观结界:从历时性思维到共时性思维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值本质,是凝结在商品之中的人类劳动。这种从发生学上去求索事物价值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的、辩证的、历史的“历时性思维”。这种思维实际上是精英的基本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审查下,一切新生的事物都需要被追问到诞生之初,被拿来与过往历史之中的同类事物进行“质”与“量”的比较,在比较中产生优、劣的分别。如此才能对新生事物产生质量上的压力,促进事物的优胜劣汰,让垃圾消失,让金子留在历史之中。文学、绘画、音乐、电影、戏剧,种种艺术门类都需要经过这种思维的检验和筛选。

    然而,短视频拒绝历时性思维的审查。作为低成本的“一次性视觉消费品”,短视频在质量上是心虚的,在与同类事物(电影、电视剧)的比较之中是明显落于下风的。实际上,短视频这类事物,恰恰就是历时性思维想要否定和删除的“垃圾”。那为什么短视频依旧在不受影响地疯狂生产呢?一方面是因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饥饿背景”,将休闲和欲望的正常释放压抑了太久,在对于短视频这种新式休闲品的消费中,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心理顺差。另一方面,视频等“视觉消费品”,作为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本身具有獨立性与隔离性,是漂浮在现实世界之上的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也就是居伊·德波概括的“景观社会”。现实世界(历史、社会、真实的人事物)是历时性思维的地盘,而“景观社会”不在其内。

    “景观社会”是另一种思维—“共时性思维”的地盘。“共时性思维”,注重的是同一时间平面内,一事物(商品)与另一事物(商品)之间的各种关系,是“20码布=1件上衣”,也就是马克思论述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这种思维之中,无论一件商品多么粗制滥造,哪怕是一次性塑料袋,只要能够和同一时期的其他商品或者货币进行交换,也就是划起一个“=”,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的标准,根本不需要历史经验和逻辑理性的参与。短视频也是如此,短视频可以轻易找到那个“=”,比如,1分钟短视频=10M数据流量,而10M数据流量=0.2元,所以,1分钟短视频=0.2元。也就是说,短视频可以迅速和货币进行交换并收益巨大,这就是短视频的意义,也是它即便粗制滥造也还在疯狂生产的秘密。

    作为消费社会的最新消费品,短视频参与了这个没有尽头、互相指涉的“等号运动”。无数的“=”,建起了一个隔绝外部现实世界的“景观结界”。一旦进入到短视频的“景观结界”之中,你就难以再对身处的“景观”产生任何批评意识。因为你沉没在当下的影像之中,失去了历史感(对历史上更好的事物的认知),所了解的已被完全垄断,只剩“唯一的一种景观”。这个甜蜜的、缺乏批评性的、封闭的“意识形态茧房”,最终促成了“景观统治”。德波阐释得全面:“景观统治的绝对优先权就是根除历史知识;首先根除的正是全部理性信息和关于最近之过去的评论。”[3] “景观自身展现为某种不容争辩的和不可接近的事物。它发出的唯一信息是:‘呈现的东西都是好的,好的东西才呈现出来。”[4]

    这种“共时性思维”,本质上是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目的在于,让被统治者遗忘消费社会的发生学真相及其不合理性,从而造成消费制度唯一正确且永恒正确的假象,以维持消费的持久稳定。如今,短视频正是那个为消费制度到处布道的大主教,为宣扬消费制度是“唯一真神”,它借由发达的互联网,在一台又一台的手机之间奔波着。打开短视频界面,将脸庞对准手机镜头—在这个秘密的入教仪式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消费的信徒。

    参考文献:

    [1]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2]贝斯特:《现实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现实:波德里亚、德博尔和后现代理论》,载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3]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3页。

    [4]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第5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布道 解码 消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