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消费新动能在哪里?

    时间:2020-05-22 10:11: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雪娇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引发网友热议,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韩国免税店行业积压了约合人民币数十亿元的免稅品。而根据有关规定,这些积压的产品或将被烧掉……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救援措施,再过几个月韩国免税店行业或将面临崩溃。由于免税品要凭出境机票才能购买,而中国游客又是韩国免税店最大消费群体。受疫情影响,目前韩国日均出境旅客已从十几万锐减到一两千人次。没有人出境,免税店就没有顾客,再多的销售策略也是徒劳无功。

    不仅韩国如此,很多国家面临消费受阻问题。由于无人消费,英国近3万吨优质啤酒或被倒掉。

    近期,美国人开始倾倒牛奶,据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合作社美国奶农公司估测,美国奶农目前每天倒掉约14万吨牛奶。

    因疫情影响,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几乎都出现了严重衰退。在全球抗疫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现出来。在国际贸易投资疲软、全球供应链冲击的背景下,消费成为各国拉动经济内生动力的方式。我国消费新动能在何方?

    巩固防疫催生的新型消费

    在经济社会动态循环系统中,消费既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出行类商品零售额下滑明显,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同比分别下降37%和26.2%;餐饮收入大幅下降43.1%;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下降近50%。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宗宪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为防控疫情,从春节以来,全国大多数社区和家庭开启了较长时间的“宅家”模式。疫情也给有序的消费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如线下消费旺季转淡,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但我们也要看到,尽管遇到一些暂时的困扰,人们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仍在增长。”冯宗宪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下消费在过去几个月受到巨大冲击。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新消费场景正在“云端”火热进行。“消费亮点的涌现,就是消费需求很好的例证。”

    在淘宝扶贫助农直播间里,已有全国各地百余名县市为数千款特色农产品“代言”。山东省惠民县委副书记直播3小时,卖出39000多枚鸡蛋、7500根玉米、3000多斤大蒜和2000斤香菇;三亚市市长一场直播卖出6万斤芒果;甘肃省庆阳市副市长“带货”2万斤苹果……

    “宅生活”还催生出多种“云消费”:以线上影院、短视频平台、主流手游等为代表的“屏幕经济”如火如荼;主打“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小店、生鲜电商迎来发展新契机;线上教育、线上办公、线上问诊等消费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培育壮大这些新型消费,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有助于在中长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冯宗宪表示,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动能,既恰逢其时,也势在必行。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拥有超过八亿网民,98%的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用户接近六亿,中国的网上消费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同步,迅速崛起。我国网络零售品质不断提升,有力驱动了消费升级。传统商业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加速,未来依托社交电商等平台的新型消费将迎来较大增长空间。

    消费券管用 但别乱用

    从19世纪末期第一张优惠券诞生以来,一直有很多商家通过发放优惠券、代金券等方式吸引顾客进行消费。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遭逢泡沫经济,为了刺激消费与照顾弱势群族,曾针对符合发放条件的特定族群,发放名为“地域振兴券”的消费券,以刺激国内经济。美国的商家用优惠券吸引客人,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客人消费的数量是该优惠券14倍的价值,美国60%的营业额就是由优惠券带来的。

    在我国,类似这般发放消费券也并非首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地方政府曾出台政策为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刺激居民消费。我国最早试水发放消费券的是广东省东莞市,2008年5月,东莞市开始发放了2亿元的现金红包。

    从此消费券一直是各国政府为促进民间消费而设置的一种限时的辅助机制,它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商家的优惠券或代金券的启发。政府发放消费券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据《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0日,约有16个省(直辖市)发放了总数超过42.73亿元的消费券。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近日表示,从浙江、江苏等地来看,推出消费券政策以后,对扩大当地居民消费、促进市场活跃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哥本哈根大学区块链与电子市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韩海庭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消费券的发放比现金发放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强制意义,消费券可以在期限和使用类别上对消费进行限制,从而使消费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方向上进行释放,因此更直接、更精准、更高效。同时实践也表明,消费券的使用可以极大地促进消费,有些地区甚至可以达到1∶15的带动作用(1元的消费券带动15元的实际消费),消费券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发布消费券的地域虽多,但绝大多数地区选择以电子券形式发放消费券,领取与使用方式也颇有相同之处。发放消费券的地区多选择同互联网或电商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平台在线上发放。

    “一些地区将消费券申领使用集成到政府指定的APP、小程序,市民在申领消费券的过程中,也会增强对政府治理、公共政策的了解、理解、遵守和认同。”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消费金融论》作者刘洋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很多城市开展了大量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应用开发,但是城市社会主体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过去很难有有效的策略方法让更多市民主动使用数字政务服务。本次疫情防控和消费券发放,可以吸引更多市民与政府部门建立数字化连接,有利于医疗卫生、应急管理、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数字化提速。

    刘洋提到,政府部门通过全程掌握消费券申领、发放、使用等数据,进而精准评估、研判疫情对市民、企业、行业、消费、经济的影响程度,为公共政策制定、宏观调控、帮扶救助提供一手依据。以现金抵扣型消费券为例,政府可以获取申领人群的基础信息、经济状况、消费支出比例、消费偏好等关键数据,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政策提供参考;政府可以获取企业经营活跃度、好评度、商品价格等市场数据,为企业纾困、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消费券是地方政府对居民的消费补贴,因而地方政府的财力决定了消费券的投入规模。当消费券成本完全由政府承担时,消费券持有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就降低了,一些消费服务提供者可能会有提价的机会主义行为。刘洋认为:“总体来看,消费券只是面对疫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策工具之一,管用,但是不可常用、滥用。”

    技术与消费相互促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流与技术流交互作用,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品牌经济蓬勃发展,使经济活力得到有效释放,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支撑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抗疫前线,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物资供应和调配网络正在形成,智能配送机器人、物流智能仓等新技术,不仅提升了物资运输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流配送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

    在抗疫后方,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设备也正在成为医疗物资制造的坚强后盾。口罩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推进、智慧工厂等新技术的运用,正在助力加速供应急需的医疗设备和防护物资。人工智能鉴别、AI打假等创新方式的运用,更为战“疫”物资品质上了一道可靠的保险。

    在这次疫情中,大家切身感受到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基建”起到了大作用。中国为各类新业态发展做足了基础准备:截至2月底,全国建设开通5G基站16.4万个,预计年底建成5G基站超过60万个。与此同时,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也在稳步推进。

    韩海庭谈到,此次疫情是中国全面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多难兴邦”精神的重要体现。“云端”发力、数据驱动、智能连通成为我们应对此疫情过程中的普遍感受,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以消费券发放为例,数字化和信息化使得我们消费券发放和兑付避免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便利性并防止贪腐。同时还增加了透明性,使得消费券的使用及其带动的消费变得有迹可循,对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宝貴的数据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技术的应用在未来将会更加便利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消费空间和经济增长点。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正是适应现阶段智能、在线消费的发展趋势。在推动消费扩容提质的同时,更好地引领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冯宗宪表示,我们要顺应“互联网+”消费发展新趋势,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通过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同时加快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解决痛点,疏通堵点,培育和释放新的发展动能。“与以往的消费拓展升级不同,这一轮‘互联网+新消费带有明显的数字化转型特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的一次融合改造,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新消费时代”意味着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新定义品牌产品组合,重新构建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逻辑和链条。消费群体的变化直接关联到消费的变革。在这个时代,新生代消费者成了消费主力,同时也在移动互联网空间中占据着最大的话语权和流量高地。

    稳定消费生态圈

    长期以来“消费、投资和外贸”被视为拉动一个国家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消费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受到疫情影响需求被压制、同时出口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消费率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种种因素最终指向:消费力的释放是纾解当前我国短期经济困局的主要力量。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研究主管、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如果说今年前两月经济数据是疫情对国内经济第一轮冲击的具体体现,那么二季度全球疫情对国内经济的负反馈将是疫情引起的第二轮冲击,而第二轮冲击可能才刚刚开始。从总需求角度来看,消费面临失业率上升、收入预期不稳的冲击。2020年国内经济内生动力重点需评估两点,一是制造业投资回升的可能性和力度,二是消费企稳回升的可能性和力度。

    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购买力,是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最可靠保障。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前,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最终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从两端发力,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和消费领域产品及服务供给的推动作用,他提醒,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现阶段民众敢于消费比敢于投资更重要,除了刺激需求端外,我们要有符合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消费品种,以及创新性、差异化的消费服务体系;二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不断适应新消费模式变化,全力保障消费者群体的权益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三是公平精准促进消费,各地出台了很多促进复工复产政策,但执行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刺激消费的同时如何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不破坏社会底线公平也是现阶段考虑的问题。

    “不管是发放消费券还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消费力的根本支撑在于可支配资金余额和收入预期。”韩海庭补充道,有序推动复产复工,实现“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及“消费-生产-就业-收入”两个经济闭环,才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长久目标。

    目前消费需求已经从大众化进入到个性化时代,个性化的起点是企业要建立跟客户的持续互动。在个性化的消费时代,催生了柔性供应链。不管是消费品质升级,还是服务升级,渠道升级,都必须有一个最根本的支撑,就是供应链升级,如果供应链问题解决不好,所有其他升级都难以实现。而在当前,更要打造既有柔性还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使得企业在疫情冲击和国际市场动荡情况下,不仅能够生存,还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转危为机,带动品质不断提高、渠道不断扩展、消费不断升级。

    冯宗宪表示,当前为尽可能减小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需要把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摆在更突出位置。要立足优势、把握机遇,多出实招、敢走新路,推动全民消费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强劲助力。

    相关热词搜索: 能在 消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