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云工会,搭上这艘时代的大船

    时间:2020-11-08 10:04: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编辑留言

    从初期的探索,到《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的实施,经过数年发展,工会的网上服务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发展成绩值得肯定。但与初期轰轰烈烈势如破竹的态势相比,收官之年明显增速放缓,略显平淡。工会的“互联网+”到底走到了哪个阶段,目前又面临哪些问题,本期现场面对,我们共同探讨。

    触电新媒体

    工会与互联网的初次相遇,大致可以追溯到2012年。彼时中国的手机网民第一次超过了PC网民,移动互联网开始腾飞,人们渐渐习惯于利用手机完成娱乐、消费、工作以及学习等活动。

    移动互联网的风潮席卷社会领域,身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工会组织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全国各级工会组织不约而同地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联系职工,覆盖面广、使用频率高、简单易操作的微信公众号,最先成为工会网上贴近职工、服务职工的不二法宝。

    “厦门市总工会”微信平台于2014年5月上线,市总工会主动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受众习惯变化,将“大道理”化为“微话语”,将“大思想”融入“小活动”,将“大理论”变身“多版块”,积极回应职工的关注点,运用图示、图解、H5、视频等形式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创新政务信息的传播形式,增强传播的有效性。改变带来的成效是巨大的。新颖活泼接地气的“厦门市总工会”迅速引发职工关注,多条热点内容最高阅读量突破10万+。

    微信号本身具备的互动属性,也让工会与职工间的“零距离”交流成为可能。

    宜昌市总工会通过微信号“宜昌工人”开展职工需求“微调查”和工会工作“金点子”征集活动;“深圳工会”微信号策划了“静静有问题”“小明务工记”栏目,为网友答疑解难。

    通过微信,工会成功吸引了一批职工铁粉,也激发了工会人触电新媒体的热情,工会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辽宁省总工会的“辽宁省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的“申工社”、贵州省总工会的“81号公馆”、江苏省总工会的“江苏职工之家”……截至2015年,全国工会系统已聚合1300余个微信公众号,粉丝总量达到1000万人,影响覆盖的职工人群超过5000万;工会新媒体累计发表信息作品100余万条,点击阅读累计5亿次。

    中华全国总工会敏锐地察觉到工会新媒体的价值。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由全总举办的“凝神·聚焦·发力——首届全国最有影响力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举行。来自全国工会系统的新媒体代表、各级工会干部共300余人参加论坛,并进行经验交流。论坛上,全总首次向社会发布了工会新媒体发展状况及全国最有影响力工会新媒体账号榜单。论坛还发布了全国工会系统“新媒体发展长兴共识”。

    此次论坛无疑为工会新媒体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也为工会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多的工会组织拥入工会新媒体阵营,利用新媒体辐射、影响广大职工、会员,不断提升工会的创造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工会工作新形态。

    从触电新媒体开始,工会网络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云端工会

    2015年,“互联网+”一词伴随着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强势出现在大众面前。随后,各地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11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12月,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编制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工会自然也不例外。

    全总2016年机构改革中,成立了网络工作部,并于2017年2月印发《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正式吹响全国工会“互联网+”建设的号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聯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工会的广泛应用和融合发展,构建“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

    不难看出,与最初的触电新媒体不同,此时的“互联网+”工会是要将工会的入会、维权、技能提升、会员服务等众多传统线下工作逐一与互联网融合,让劳动者在弹指之间,便可获得工会的各种服务。这是一个对工会工作流程再造、创新提效,最终提档升级的过程,无疑对工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阻挡工会人紧叩时代脉搏,全力服务职工的热忱和决心。很快,《行动计划》或《规划纲要》成为各地工会的标配,一场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工会建设在各地工会展开。

    上海市总工会的“申工社”APP让线上入会成为可能。职工只要点击首页“我要入会”,填写提交完整的入会信息表格,15个工作日内就会有工会干部主动联系,帮助职工正式加入工会。与上海咫尺之离的浙江省城杭州,推出了“杭工e家”APP,无论是杭州本地职工还是外来农民工,只要在“杭工e家”APP提交加入工会的申请,经过后台审核,即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二维码,成为有了“娘家”的工会会员。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更容易吸引市场和社会力量,促使合作制互助性的各类服务“绽放”,这让工会提供即时服务和精准服务成为可能。

    李丹丹是密云区的职工,自诩是“北京工会12351”APP的忠实粉丝,每年她都会通过手机客户端享受七八次工会服务,免费理发、免挂号费就医,还有免费洗车和免费看电影。

    在辽宁大连高新区,只要是悬挂有工会标识的商家,工会会员通过微信扫一扫,进入“高新区职工服务平台”小程序,便可立即获得商家优惠福利。大连高新区总工会整合了全区370余家优质商户,为会员提供小到蛋糕、电影票,大到买车、装修等会员专项福利。

    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能知识服务,正在成为网上工会最具魅力的服务项目之一。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在全国钢铁行业职工中开展了“网上练兵”活动,并推出“职工网上练兵”系统。系统设有“闯关练兵”“网上比武”“试题征集”“创新展示”“技术答疑”5个模块,“闯关练兵”模块将网络闯关游戏应用到网上闯关学习中,用趣味闯关吸引职工不断破解试题,积累知识,提高技能。

    这一阶段的网上工会建设,从平台载体来看,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手机APP与微信小程序,同时对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力度也在加大,如河北省总工会微信号“翼工之家”,就在微信号中的“服务大厅”板块设置了“我要入会”“我要投票”“意见建议”“法律咨询” “特惠商家”“服务热线”“微信矩阵”等模块。

    从服务内容看,在全国各地工会搭建的网上服务平台上,涉及了从医到食,从助到行,从学到惠等方方面面的工会普惠服务,线下线上相互融合、相互联动逐步深入。

    从服务效果看,“互联网+”正帮助工会从粗放转向精细,从“撒胡椒面”转向点对点,实现服务精准化,线上受理、线下办理、一键通达的全方位、全时段服务体系呼之欲出。

    仍在路上

    快速发展难免问题频现。

    重庆市总工会网上平台建立之初,针对基层网络建设力量薄弱等问题,计划采用“顶层设计+分级部署+四级联动”机制,由市总工会统一规划、统一研发、统一维护;以模块化方式对各类工会服务进行流程化再造,支持各级工会对其进行自定义和个性化组合;实现各级工会服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移动办公。

    鉴于以上这些工作构想,市总工会还曾计划将自己打造成工会网上服务平台样板,向其他地区工会推广,但实际操作中问题频出:各地工会工作侧重各有不同,单一模板无法套用;一些线上服务暂无足够的线下服务作为支撑;市、区工会之间工作无法衔接……

    在工会的“互联网+”建设中,重庆市总工会的问题很有代表性。

    今年是《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的收官之年,与前几年风风火火、势如破竹的发展形势相比,如今的网上工会建设略显平静,虽然“工会上网”已经成为中国工会组织的共识,但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距离“到2020年底,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全面建成”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是什么阻碍了“互联网+”工会的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曾言:“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网上工会建设是一项“一把手”工程,一旦出现领导干部更替,势必影响整体工作开展。同时网上工会建设要求工会干部具备“互联网思维”,但有些工会干部自身知识结构未能及时更新,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步伐,结果表现出对信息公开、网上办公、网上互动的不适应。

    为推进网上工会建设,各地工会都按照全总要求,成立了网络工作部,但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变成了网络工作部一家“独唱”,没有形成工会所有部门,甚至工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共同的“大合唱”。究其原因,一方面,工会与市场经营不同,市场以盈利驱动,目标明确,工会作为群团组织,没有生产经营压力,只有任务分工;另一方面,科层制的管理方式让“各司其职”成为工会干部的惯性思维,部门之间壁垒森严,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联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除以上几点,线上诉求线下无法实現,后期运营维护难持久,网上工作制度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都阻碍网上工会向纵深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将全民带进了“云上生活”。人们几乎所有的行为都由线下转至线上,市民开始用生鲜APP买菜,老师成为网红直播授课,宅家云办公变为新常态。企业则开始“见屏如面”,通过互联网完成招聘、招商、签约仪式。“互联网+”再次掀起新的风口。

    毫无疑问,“互联网+”浪潮已势不可挡,各行各业,或早或晚,终将搭上“互联网+”这艘大船。对于中国工会而言,该做的,唯有重塑自身,不仅要给传统工作装上“智慧腿脚”,还要深耕细作包括大数据平台这样的“超级大脑”,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工会与互联网的融合,势必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也终将描绘出新的工会地图。

    相关热词搜索: 大船 搭上 这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