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克莱本大赛,风头转向了东方

    时间:2020-11-08 12:01: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陶 怡

    2009年6月7日,第十三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拉下帷幕,美国得州一个人口仅五十万的沃斯堡市惊爆出一条热点新闻:中国选手张昊辰与日本盲人钢琴家辻井伸行并列第一,韩国的孙悦云名列第二,第三名水晶奖的位置空缺。参加决赛的另一位中国选手吴迪,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决赛奖。大赛的金牌银牌全部被亚洲选手获取,这在克莱本47年的大赛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既是古典钢琴大赛

    又是现代音乐艺术节

    范•克莱本(Van Cliburn)先生本人曾经创造过一段轰动全球的历史业绩:1958年,这位来自美国得州年仅23岁的钢琴家,在莫斯科举办的首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上一举夺冠,这在当时除了音乐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打破了苏美两国政治关系上的冰冻僵局。1962年,一个以范•克莱本命名的国际钢琴大赛在克莱本先生的故乡得州著名的牛仔城沃斯堡市应运而生。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第十三届克莱本大赛在传统的规格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为期17天的大赛推向了全世界。从5月22日至6月7日,大赛期间,主办者提供了网络现场实况转播,全球各地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们都能上网观看。错过了实况转播的还可以在网上补看。截止大赛闭幕的前一天,网络听众高达231265人次,遍布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在选手们比赛的同时,热烈讨论大赛进展情况的有好几个版场,有英文、中文、日文、韩文。此外,大赛还全方位地推出各项配套活动。主办机构安排了许多文化艺术专题讲座、电影展出、评委们的专题讨论。专题讨论有网络实况转播,全世界的听众可以当场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提问,评委们当场给予解答。最调动听众参与感的,莫过于网上投票。全球的听众可以在网上投票选举他们最心爱的选手。意大利选手马莉安吉娜•法卡特罗以她那火一般的热情、激情洋溢的演奏获得了听众的最高票。保加利亚选手伊万尼•伯詹诺夫的演奏别具一格,成了大赛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他的演奏有人爱有人憎。在决赛中他与乐队合作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几乎让全场所有的人听得目瞪口呆,那实在只是伯詹诺夫,而不是拉赫玛尼诺夫。

    有意思的是,伯詹诺夫在贝斯音乐厅演奏该曲子的当晚,上届大赛的银奖得主乔依斯•杨也在当地另外一个地点麦尔逊音乐厅演奏同一首曲子,她的风格肯定与伯詹诺夫大相径庭。有的专家认为,不管怎么说,伯詹诺夫是很有创意的,他简直是把流行音乐的风格带入了传统的古典音乐的领域,人们是否能接受是另外一回事。网络直播主持人洁特•辛姆斯开玩笑道:美国社会有一些历来公认的最有争议的话题需要避讳,比如政治、宗教,现在还得加上一项:伯詹诺夫。伯詹诺夫是第十三届克莱本大赛特有的一道文化景观。

    本届大赛的透明度与听众参与的程度是历届大赛所没有的,也可以说是全世界所有钢琴大赛中绝无仅有人的。克莱本先生本人说,他对哪位选手获奖不怎么感兴趣,最主要的是听那些钢琴选手们创造出来的音乐。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钢琴大赛,而是一个音乐艺术节。

    参赛者的年龄规定是从18岁到30岁。世界各地有225人报名参赛,经过筛选减少到150名,他们分别参加了在世界各地包括上海的现场初试。最后选拔出14个国家的30位参赛(中国的入选者褚悦因为手伤最后退出比赛), 实际参赛的是29位。中国选手包括世界各地的华裔选手参赛的有8名:林淑真、李昂、吴迪、杨佳奇、周宁、张昊辰、张锋、左章。其中,林淑真、吴迪、张昊辰进入了半决赛,吴迪与张昊辰进入了最后的决赛。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陈宏宽先生是大赛的特约评委。本届克莱本钢琴大赛,华人参赛的人数众多,他们在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举世瞩目。

    比赛的全过程是一场紧接着一场的激烈战役。

    在初赛的5天里,每位参赛者弹奏了50分钟的钢琴独奏,从中评选出12名半决赛者。随后,在半决赛的4天里,12名选手每人弹奏了60分钟的钢琴独奏,其中包括一首美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在指定的数首曲目中任选一首),他们每位还得与室内乐团合作演出一曲钢琴弦乐四重奏。参加决赛的6名选手,每位除了表演50分钟的钢琴独奏之外,还得与沃斯堡市乐队合作演出两场钢琴协奏曲。所有的参赛者都已经是当今世界上具备相当音乐水平的年轻钢琴家。他们之前大都参加过各种大的钢琴比赛,但是,正如张昊辰本人切身感受的那样,与他以前参加的其他国际钢琴大赛相比,这次克莱本大赛的压力要大得多。

    很多钢琴专业人士表示,参赛的每一位,都必须具有钢铁般的坚强神经。即便是进入半决赛的选手们,也一定是经过了考验再考验之后才选拔出来的。评委主席约翰•奇奥戴诺在最后的颁奖典礼上说:“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比赛,我们的评委们已经了解了每位参赛者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难怪,中国选手吴迪在完成了比赛最后一场(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之后,在后台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叫:“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居然全部完成了这个克莱本大赛!”

    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非参赛者本人不能体味。

    尽管比赛的压力重重,各国选手在美国得州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大赛期间,场内场外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一些历届的获奖者远道赶来共襄盛举,如同校友会成员回归母校一般。大赛颁奖仪式之前,大赛灼热的气氛达到最高点。那些入围的和没有入围的选手们,被一大批热情的听众围着,都在场外笑逐颜开,抓紧时间争抢着摄影留念。此时此刻,他们似乎把比赛名次的思虑抛入九霄云外,17天来难得的经历才是最为宝贵的。难忘那次动物园里的聚会,在得州广袤的蓝天下,来自各国的参赛者们戴起了船型草帽,穿起了牛仔靴,兴致勃勃跳起了乡村舞蹈。当头戴草帽双目失明的日本男孩辻井与得州老先生克莱本勾肩搭背笑着面对照相机合影时,其欢快的幽默感染了全世界的网络观众。

    大赛期间,整个沃斯堡市像过节一般,如同2008年奥运期间的北京。

    大赛中的东方效应

    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自1962年创办以来,起初亚洲人参与的寥寥无几。近十几年来,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参赛的人数在逐年增多。然而,亚洲人获金奖今年还是首次,且不说并列第一的二位都是亚洲人,大赛的前三名也都被亚洲人囊括。

    可以说,第十三届克莱本大赛是东方崛起的一次大赛,在29名实际参赛者中,亚洲选手占了一半,在12名半决赛者中,亚洲选手又占了一半。最后六位决赛者中,亚洲选手占了4名。亚洲选手不仅仅在数量上阵容可观,在钢琴演奏的水平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张昊辰的演奏功底扎实,无论是演奏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还是当代美国作曲家贝兹的钢琴小品《献给洛迈克斯的花言巧语》,他都弹奏得一丝不苟,他在精准的音乐表达之中,同时又蕴涵着丰富又细腻的感情。

    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协会的成员说,“我在收音机里偶然听到演出实况,觉得那人弹奏得非常棒,后来才知道那是张昊辰,当时我就觉得他是大赛中最好的。”

    一位钢琴教师谈到张昊辰时说:“他演奏的精确性、左右手的协调与控制、结构、层次都非常好,而且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他演奏的贝多芬深沉、不外露。我对他名列前茅的信心从比赛开始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美国音乐评论家斯考特•坎尼特瑞尔对张昊辰的评价是:“张作为最年轻的选手,他有着与保加利亚选手伊万尼•伯詹诺夫截然不同的音乐个性。当狂野的伯詹诺夫试图以速度音量以及技巧吸引听众时,张似乎将所有的听众都置之度外,独自进入了与音乐进行禅一般专注交流的境界。”

    在评价张昊辰的具体曲目时,坎尼特瑞尔说:“他把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弹奏得美妙无比。一开始就显示出引人入胜的雍容大度,第一主题在最初的再现部分得以扩展,最后在重复的地方不事雕琢。张正是以此类老到的音乐处理把听众牢牢地吸引住。他在需要鲜明的地方弹出了鲜明,华彩部分表现得很有戏剧性。他在结尾处弹奏的速度之快,恐怕连芝加哥乐团也难以与其合拍。”

    听众与音乐评论家们都注意到了,张昊辰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与辻井伸行的肖邦《e小调钢琴协奏曲》是决赛中两个光彩的亮点。

    生来就失明的辻井伸行,是47年克莱本大赛上唯一一位超出初赛范围的盲人钢琴选手,更不用说他是首次荣获金奖的日本盲人选手。他的比赛成就刷新了该大赛的历史记录。他的演奏感情深厚、音乐表达杰出,当他演奏肖邦的一系列作品包括《e小调钢琴协奏曲》时,评委们的眼睛湿润了,很多听众们也都流泪了。他弹奏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其委婉细腻的抒情,其东方人特有的祥和神韵,与保加利亚选手伯詹诺夫所弹的同一首肖邦形成了天壤之别,伯詹诺夫的激情外露格外衬托出辻井伸行的深沉优雅,辻井伸行的一曲肖邦在大赛中征服了全场所有的人。

    碰巧的是,辻井伸行与伯詹诺夫除了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之外,还有一首重叠的曲子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他们俩风格上的差异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给全世界的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辻井伸行谢幕的场景是大赛最难忘的镜头之一:掌声雷动,挟着听众的欢呼声。辻井伸行的谢幕方式是典型的日本式的,非常缓慢地九十度鞠躬,右一下,左一下,再中间一下,随后伸出左手扶住钢琴边,既为辨认方向,也使自己站稳以免跌倒。由于听众的不肯罢休,指挥吉姆斯•康仁领着他返场两次,最后一次指挥为辻井捧着来自听众的鲜花,久久地恭谨地站在那里等着他谢幕完毕,然后将花束塞给他,还花了好些时间帮他把花束抱稳了,这才挽起他的手臂领着他下场,就像一位慈父领着自己的天才儿子。

    辻井伸行有时还很调皮,好几次谢幕完毕,他挽着他人的手臂步向后台时,他转过头来面朝还在使劲鼓掌的听众致意,脚步落在后面,其恋恋不舍的神情犹如一个玩得正高兴被妈妈却硬拖着回家的小孩。如果要选日本最佳阳光男孩的话,那一定是辻井。他脸上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

    比赛的最后一天,在辻井演奏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之后,笔者在听众席里遇见了一位当地的美国钢琴老师,她动情地对辻井伸行的钢琴练习辅导老师瑞娜说:“这孩子心中充满阳光,他弹奏得那么出色,听众那么欣赏他,并非由于他双目失明的缘故,而是在于他的音乐,他有一颗崇高的心灵。” 说罢,她泪流不止。

    荣获第二名的韩国选手孙悦云显然是一支出水芙蓉,从她娴熟精到的演奏,到优美干练的仪态,还有品味高雅的衣着打扮,都非常出色。她既具有8年前金奖获得者奥尔佳•科恩一往无前的勇猛,又有一些上一届银奖得主韩裔乔依斯•杨楚楚动人的可爱。孙悦云还具有东方女子特有的内韧。在演奏室内乐时(勃拉姆斯的《f小调钢琴四重奏》),其他的选手身边都坐着一位翻谱者,唯独她自己为自己翻谱,这显示了她胸有成竹的自信。她和张昊辰在决赛曲目中,都有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她:“作为女性,你与张昊辰演奏这首曲子时有什么性别上的差异?” 她马上直截了当地回答:“一点没有性别上的差异。我挑选那首曲子是因为我喜欢,那是我所弹过的曲子中最为悲愤和忧伤的一首。” 其实,听众们一定注意到了,从现场效果来看,孙悦云弹奏这首曲子时,远比张昊辰处理得激昂。弹到高潮处,她每每从琴凳上弹跳而起,据当晚现场的听众说,她嘴巴里还发出一种很大的呼呼声。她那么专心投入,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部分听众预测孙会得第一名,也许这也是她本人所期望的。以至当她脖子上挂着银牌步出贝斯音乐厅时,忍不住当街大哭。这与4年前乔依斯•杨获银牌时欢天喜地的神情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

    总括孙悦云的演奏,她钢琴艺术上的精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音乐评论家斯考特盛赞她的演奏才能,她在演奏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中所表现出来的镇静沉着,她对该曲子的良好把握,她的舞台表现等等。斯考特还预言:不管孙悦云获奖与否,她今后在钢琴演奏上的职业前途是不成问题的。

    中国选手吴迪的演奏也相当突出。通过网络转播的近镜头,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看到,吴迪往往是一边弹一边动嘴唇,似乎在那里歌唱,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当主持人采访时问她为何“唇唱”,吴大为惊讶地说: “真的吗?我一点都不知道。”那显然是她下意识的作为。

    吴迪的感情投入是显而易见的。她自选的独奏曲目中,把舒曼夫妇各自创作的曲子(C.Schumann Mazurka from Soirees musicales, Op.6;Schuman Davids bundlertanze, Op.6)前后放在一起,演奏时饱含深情,给听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吴迪说那是她自己的刻意安排。那二首音乐家夫妇的作品,放在一起演奏,就像是一段动人的爱情对话。

    在现场接受采访的音乐家伯特说: “对吴迪的演奏,很多地方我都非常喜欢,但是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她内在的紧韧度。” 听吴迪的演奏,你往往会感受到她在键盘上那种力争完美的巨大努力。大赛期间,当地华人对吴迪的期望和呼声很高。

    大赛中的年轻人效应

    本届大赛中,两名年纪最小的选手荣获第一非常引人关注。回顾近年来该大赛的历史,2005年的冠军亚历山大•科伯伦,获奖时是25岁,2001年二位并列第一的冠军,斯坦尼斯拉夫•阿达尼奇当时将近三十岁,奥尔佳•科恩是26岁。1997年的冠军约翰•中松那年是29岁。

    今年,两位年轻冠军脱颖而出,除了他们个人本身出色的音乐成就之外,也显示了评委们正在渐渐打破年龄的框框,克莱本大赛变得年轻化了。

    张昊辰在比赛期间才度过了他19岁生日(大赛主办单位特意为张安排了一个出其不意的生日庆祝会);而辻井伸行年仅20岁,他上台下场都需要他人搀扶。他们两位的演奏当然非常优秀出众,但是对于他们同时夺冠,确实出乎人们意料。众人在惊讶之余,很多人感叹评委们这个决定的大胆、有创意。张与辻井并列第一,其中的妙处实在耐人回味。他们也许并不是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表现得完美无缺,但是,他们的演奏风格各具特色,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相当的还待进一步发掘的巨大的音乐才能。

    评委会发言人表示:“我们挑选的不一定是各方面弹奏得最棒的,我们要看每位如何将内心的东西表述出来,我们要挑选的是从目前看来将来最有潜力的。”

    第十三届克莱本大赛给全世界带来了思考:钢琴家的成熟度是否与生理年龄成正比?

    本届大赛上,新一代的年轻人令人刮目相看。网络转播主持人也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钢琴家。吉特•辛姆斯,面对今年参赛的选手们大为感叹:可能人类真的进化了,如今的这些年轻人怎么在台上就不大出错音?

    音乐评论家斯考特•坎尼特瑞尔说“年龄刚满19岁的张,他的独奏部分散发出胸有成竹的镇静, 那种只有在50岁开外的人身上才有的镇静。” “张在音乐上的成熟,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

    大赛期间,张昊辰表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镇定沉着。在等候宣布半决赛名次时,当其他的选手显得坐立不安时,张昊辰却静坐在那里,像很多生活在电脑时代的青少年一样,塞着耳塞听音乐,外面的世界于他似乎不存在。

    张昊辰和吴迪都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同一句话:“我不把这当成钢琴比赛,而是把整个大赛当成6场演出。” 这是一种很成熟的良好心态。无独有偶,51年前,年轻的克莱本先生在参加首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就曾是:“他不像是在参加比赛,而是在舞台上表演,正因为如此,他才获得了冠军。”

    颁奖典礼之前,笔者在贝斯音乐厅对面的星巴克咖啡店遇见了张昊辰,围在他周围要求他签名的一群年轻人,更像是他的伙伴而不是他的乐迷。一小时之后,张昊辰手捧着金奖杯,从同一家咖啡店门前走过,去赶赴当晚的庆祝晚宴。走在他身边的我忍不住问他:“一小时之前,你有没有想到自己会得第一名?”张昊辰显得诚恳又自信地回答:“我知道自己这次准能比出好成绩,但是到底能得第几名,不知道。”

    笔者近年来一直关注四年一度的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尤其是中国选手参赛的情况,也曾采访过几位以前参赛的中国选手。今年在大赛中入围的中国选手们,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不仅仅在于他们的音乐水平,还在于他们人格上的成熟度。

    张昊辰显得有些少年老成,年纪很轻,却显得胸有成竹,他显然是那种理智型的天才人物。大赛结束的当晚,手捧金奖杯的张昊辰对我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我从12岁起渐渐养成极强的责任心。” 他从小就非常喜欢看书,有一些思想成熟的朋友。

    吴迪告诉笔者:“我喜欢想事情。我的理想是将来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中国年轻人中,会弹钢琴的有几千万,要弹准音并不难, 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却很难”。

    年轻人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苦心栽培。颁奖典礼前后,笔者分别见到了吴迪和张昊辰的母亲。

    吴迪的妈妈林琳微笑着告诉我,吴迪4岁生日那天,父母送她一个特别的礼物,一架珠江牌钢琴。他们当时也许还没有想到,这个生日礼物竟影响了吴迪今后的人生道路。

    张昊辰的母亲刘立萍说,张昊辰从小到大,曾吃过不少苦头,承受过各种困难和压力。他在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但他的个性却是很低调。就连这次参加克莱本,还是他妈妈恳求他报名参加的。如果没有母亲的催促,张昊辰这次可能没来美国得州参赛,那么克莱本大赛的历史将会被改写。

    尾声

    颁奖典礼上,有两个镜头感人至深:“金奖获得者们是……”

    张昊辰被先叫上台去。克莱本先生站在舞台中央捧着金奖杯等候着他,但他却没有径直朝奖杯的方向走去,而且对奖杯瞄都没有瞄一眼。从台边开始,张昊辰与台上坐着的一排评委们逐一握手。他的脸上没有笑逐颜开,他的举止也没有一改常态,他只是按着自己不紧不慢的速度与每个评委握手,那一刻,他心中的千言万语都通过握手这一简单的动作表达了。

    辻井伸行的名字在喊出来之前就被听众热烈的掌声淹没了。辻井被人搀扶着上台,他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脚步也不稳了。当克莱本先生亲手为他挂上金奖牌之后,他双手颤抖得不能自持。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辻井激动地一把抱住高大的老克莱本先生的腰,一次,又一次……

    大赛至此拉下帷幕,各国选手们也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各奔东西,但是,克莱本精神已经永远地装在他们各自的心里。

    古典音乐追求的是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自由,古典音乐能打破国与国的界限……音乐前辈们的谆谆叮咛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将永远地伴随着他们。

    2009年5月21日,第十三届克莱本大赛开幕的前一天,沃斯堡市将原来的一条旧街重新命名为 “范•克莱本大道”。

    从此,克莱本不仅仅是一个音乐比赛,克莱本成了一条道路。2009年夏天,这条道路通向了全球,也通向了遥远的东方。

    相关热词搜索: 克莱 风头 转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