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西藏桑日县明则钼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时间:2020-12-02 10:02: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施发剑 穆小平 王国峰

    [摘要]西藏桑日县明则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该区成矿条件复杂,成矿类型多样,主要表现为上部是矽卡岩型铜矿,下部为斑岩型钼矿。研究区蚀变较强烈,可见到硅化、绢云母化、泥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和钾化等。矿区内主要的赋矿岩石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本文在介绍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体分布特征,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后续进一步工作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钼铜矿 明则矿区 找矿远景 桑日县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77-2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喜马拉雅-特提斯成矿域中重要的斑岩型成矿带,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该区也是找矿潜力巨大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1-3]。明则钼铜矿区位于西藏桑日县境内,研究区处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东段南缘,处于冈底斯陆块与喜马拉雅陆块的结合部位,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蚀变特征比较明显,成矿条件优越[4]。

    1矿区地质特征

    1.1矿区地层

    研究区内地层出露良好,主要有三叠系上统姐德秀组(T3j)、白垩系下统比马组第四段(K1b4)和比马组第五段(K1b5)及古近系罗布莎群(Rlb)(图1)。

    德秀组(T3j):
    分布在雅江结合带南盘,是一套砂、泥质韵律层,具典型的复理石特征。主要为砂质板岩、中薄层状长石石英砂岩。岩石较破碎且裂隙发育,裂隙面上常见铁质析出。

    比马组第四段(K1b4):分布于矿区中部程巴村、普春一带,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石榴石矽卡岩化大理岩夹薄层状石榴石矽卡岩、长英质角岩等。本段地层是程巴、明则铜矿的主要赋矿层位,层矽卡岩矿体顺层分布于石榴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中,层位控矿特征明显。

    比马组第五段(K1b5):见于明则矿段,以泥质及细碎屑沉积为主。下部为深红柱石绢云母角岩、变质粉砂岩;
    上部为变质安山岩。

    罗布莎群(R1b):见于程巴矿段,为陆相磨拉石建造。以杂色复成份砾岩为主,夹紫红色砂岩和泥质岩等。

    1.2 矿区构造

    区内重要构造线主要为近东西向的雅江结合带F1及与之大致平行的断裂带F2和陈坝剥离断层组合F3。成矿作用明显受雅江结合带F1及F2控制。

    F1断裂带从矿区南缘横贯全区。该断裂在矿区内长大于5km,宽50-200m。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50~70°。带内主要充填超基性岩,结合带中岩石受构造挤压破碎强烈,岩石多呈透镜体状,与结合带近平行分布,显示挤压作用;
    但岩石中可见到雁列式方解石脉可推断断裂带出现过左旋走滑作用。结合带下盘为罗布莎群复成份砾岩、中粒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等上盘为三叠系姐德秀组砂质板岩。

    F2断裂带大致与雅江结合带平行,蛇曲状产出。断裂向东延至冲木达铜金矿区,向西延至娘古处金矿区;
    宽20~200m。走向近东西,倾向南,断裂面呈舒缓波状,倾向190°,倾角20-75°。断层带下盘见糜棱岩,带内见层矽卡岩残留体、钾长花岗岩、构造角砾岩和后期岩脉等,具逆冲挤压的构造特征。

    1.3矿区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广泛,主体为古近系的中酸性侵入体。侵入岩的种类主要为中粒二长花岗岩(ηγE21)、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ηγE22)、钾长花岗岩(ξγE3)、二长花岗斑岩(ηγπE3)、石英斑岩、蛇绿岩。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

    1.4围岩蚀变特征

    明则矿区蚀变类型较多,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粘土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和钾化等,其中硅化、绢云母化与斑岩型矿化密切相关。

    其它蚀变类型均分布比较局限,其中黑云母化和钾长石化分布在斑岩体深部,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主要呈微粒状和团斑状分布在岩体浅部和外围。

    2矿床地质特征

    明则矿区共圈出8个矿体,其中铜矿体4个,钼矿体4个。铜矿体主要分布在7-8线之间,以中东部为主,钼矿体主要分布在5-8线之间,以中部为主。铜、钼矿体具有上铜下钼的赋存特征。工业铜矿体编号为CuⅠ、CuⅡ、CuⅢ、CuⅣ,钼矿体编号为MoⅠ、MoⅡ、MoⅢ、MoⅣ。本文主要对CuⅠ、MoⅣ进行介绍。

    CuⅠ为露头矿,似层状。分布在程巴矿段,矿体长约300m,控制倾向延深约350m,矿体平均真厚度为约18.6m。铜矿体的平均品位0.622%,矿体沿走向从西至东厚度变化较大,但总体是变厚;
    倾向上由浅部至深部厚度也变厚。矿体产于钾长花岗岩和石榴子石矽卡岩接触带中。

    MoⅣ为热液角砾岩型富钼矿体,呈脉状或不规则脉状,容矿岩石为钾长花岗岩。走向长约510m,控制延深约400m,矿体平均真厚度约为15.7m。Mo品位变化比较大,变化系数为332%,品位属极不均匀。顶板及近矿围岩为古近系罗布莎群复成分角砾岩,成为含矿气液上升的顶盖。

    3控矿因素分析

    3.1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近系罗布莎群和白垩系比马组第四段、第五段。其中比马组第四段中的层矽卡岩含铜较高,在接触带、捕虏体和断裂中常形成矿体。比马组第四段是该地区重要的含矿层位,其中石榴石层矽卡岩、纹层条带状矽卡岩是重要的含矿标志层;
    缓倾斜的罗布莎群泥岩岩层是有利矿液聚集的顶盖;
    多孔隙的复成分砾岩是有利矿液运移的通道之一[5]。

    3.2构造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作用

    矿区含矿斑岩体受控于走滑推闭型转换构造,F2逆冲断层在剖面上呈“上下缓,中间陡”,显示断层逆冲过程局部引张构造控岩(钾长花岗岩)控矿(斑岩钼矿)特征。

    由于推闭型转换构造的序次转化和递进发展,矿石中明显可见至少有三期钼矿化:第一次引张形成钾长花岗岩及其细脉-浸染状钼矿化,第二次辉钼矿矿化呈细脉状充填在低角度的裂隙中,第三次辉钼矿矿化充填在高角度的张性裂隙中。

    3.3岩浆岩的成矿作用

    矿区出露的岩浆岩有石英闪长岩、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似斑状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中粒钾长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中粒钾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二者侵入于中粗粒似斑状的花岗岩与罗布莎群复成分砾岩间,有较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和全岩铜钼矿化特征。

    4矿床成因分析

    本矿床具有明显的上铜下钼的垂向分带特征,上部铜矿产于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和钾长花岗岩中,呈似层状、脉状产出;
    下部钼矿容矿岩石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其中MoⅣ矿体容矿岩石为钾长花岗岩和复成分砾岩。钼矿体是整个矿床主体。钼矿石具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等,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为主,次为团块状、角砾状构造。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全岩矿化和特定的矿石构造特征。

    矿区斑岩型钼(铜)矿围岩蚀变类型自上而下依次出现青盘岩化带、粘土化带、千枚岩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钾化带,顶部出现热液角砾岩型富钼矿脉,矿化蚀变分带与经典的斑岩型矿床模式基本上可以类比。罗布莎群与钾长花岗岩的接触带为后期二长花岗斑岩侵入、上升、运移、沉淀提供了通道。

    综上所述,矿区铜钼矿是一个上部为层矽卡岩型铜矿、深部为斑岩型钼(铜)矿的层矽卡岩-斑岩型复合矿床,而MoⅣ矿体的成因为岩浆热液型-斑岩型复合矿床。

    5找矿远景评价及找矿方向

    沿斑岩钼矿控矿的走滑推闭型转换构造----F2逆冲断裂带,在东区普春一带地表出现弥漫状硅化、褐铁绢云岩化、千枚岩化,在西区明则一带地表出现矽卡岩型铜矿化,其深部可能出现程巴矿段所见的隐伏斑岩钼矿,值得进一步探索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明则矿区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均为浅部矽卡岩,与斑岩型矿化一起属于统一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因此本区在矿床西南侧深部具有寻找斑岩铜钼矿的可能性。同时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有利,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光明,刘波,佘宏全,丰成友,屈文俊.2006.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喜马拉雅早期成矿作用[J].地质通报,25(12):1483-1485.

    [2]闫学义,黄树峰.2010.冈底斯东段泽当大型钨铜钼矿新发现及走滑型陆缘成矿新认识[J].地质论评,56(1):9-19.

    [3]黄树峰,江善元,江化寨,陈玉水.2011.西藏山南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及走滑转换构造应力分析[J].地质与勘探,2011,47(1):1-10.

    [4]郑有业,王保生,樊子珲,张华平.2002.西藏冈底斯东段构造演化及铜金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1(2):55-60.

    [5]林美龙、李秋平等.西藏自治区桑日县明则矿区钼铜矿详查报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相关热词搜索: 桑日县 铜矿 西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