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李鸿其:慢慢吃掉那个苹果

    时间:2020-12-10 04:35: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何豆豆

    演了爱情商业片男主角林格后,李鸿其每天在家看看社交平台上对于电影的评价。“怎么会这么说,我明明很认真在演呐!”尽管《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在七夕档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李鸿其还是留意到了很多来自他的演技粉的质疑。

    李鸿其很清醒,对于“他怎么开始接商业片了”的声音了然于心。观众喜欢看他的文艺片,喜欢看他演现实主义题材,喜欢看他塑造的底层小人物,喜欢他在镜头前那股子毫无表演痕迹的真实;因此,自然会在他成为偶像剧男主角的时候,打一个大问号。

    但这些尝试都是他主动选择的。他不想被定义为文艺片男演员,也相信不同族群的观众审美各不相同,作品和演员的相遇本就是一种缘分,而来自观众的褒奖或批评则是这种缘分下的一种不可知。

    1

    在导演姚婷婷最开始想到让李鸿其演《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中的林格是看了他在《缝纫机乐队》里的鼓手炸药一角,她被李鸿其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和大银幕魅力吸引,随后又去看了他一系列的文艺片作品。

    姚婷婷的预想中,饰演林格的演员需要符合两个基本点:第一是可塑性强,第二是真诚,有赤子之心。在见到真人前,姚婷婷以为李鸿其不爱说话,会很内向;结果,李鸿其不但对自己要演的角色有很多想法,还很会开玩笑,她觉得自己找对人了。

    在李鸿其看来,林格内心纯真,对爱情有某种固执,仿佛他自己的国中时代,没有想很多,只是纯粹喜欢一个人。随着慢慢长大,人会多维度地去考量一段感情,林格的“刚好不在乎”打动了他。

    回忆两年前的拍摄现场,姚婷婷记得,李鸿其是个特别投入的演员。他在开机之前就会把自己扔到角色里,每次到片场,都是带着状态来的。姚婷婷经常觉得跟刚到片场的李鸿其打招呼或者说戏,面对的都是林格本人。李鸿其还会从角色的角度写日记,把这个人物前前后后的故事和自己对其感情的理解都写下来。姚婷婷经常收到李鸿其发来的超长微信,两人的微信对话框中可以看到大片的白色。

    《缝纫机乐队》

    影片中,林格第二次看到邱倩去世,回去收拾东西,有一个砸镜子的画面;拍摄时,李鸿其打完之后满手是血,但他自己没怎么在意伤口,拍完一个人跑到休息室,哭了很长时间。姚婷婷那天很心疼李鸿其,她能感受到他因为沉浸其中而产生的情绪撕裂和痛苦,也感慨真的有演员会这样入戏。

    剧组在布拉格杀青之后,大家去 party跳舞,姚婷婷记得李鸿其跳得非常好,甚至还过来拉着拘谨的她一起扭动,让她立马放松了下来。这样鲜活的李鸿其跟片场的他完全不同,很多时候需要拍摄一些状态性的镜头,需要沉思需要放空,他的控制力赋予了镜头质感。

    2

    首战告捷。

    2015年,李鸿其出演《醉生梦死》中的老鼠一角,并拿下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对他来说,第一部电影根本没想拿不拿奖这事,但真的拿了奖,就会觉得“为什么?真的那么简单吗?”他也因此时常收到媒体乃至业内诸如“天才演员”的评价,身边人常讲:你怎么演的?第一次搞就这么牛?!

    但李鸿其对这个角色心存遗憾。在他看来,当时自己第一次拍电影,心态上的无所谓让他处于一种最松弛的状态,甚至没把自己当演员,觉得拍不好也不是自己的问题,才因此无心插柳柳成荫。

    毕赣第一次看完《醉生梦死》之后,觉得李鸿其把人物演活了。他形容李鸿其很像记忆里面的一个人: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个人也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在记忆里又忘不掉他。后来他便邀请李鸿其出演《地球最后的夜晚》,定角的过程极其简单,互相说好,拉钩敲定,各忙各的。

    《地球》原来的剧本中,李鸿其的戏份很关键。最终定剪调整故事的时候,李鸿其的角色改变男主角精神理念的部分,毕赣觉得太复杂,就拿掉了。于是,李鸿其的戏份,从17场剪到只剩下一场。毕赣在告诉李鸿其这个结果的时候还略有压力,他们不光是合作关系,也是朋友;但听完解释,李鸿其欣然接受,毕赣至今记得他的这份洒脱。

    毕赣很喜欢电影中李鸿其吃苹果的那个长镜头。剧本中原本没有这场戏,拍的过程中,毕赣觉得肯定应该有一场吃食物的戏——人在吃东西的时候状态会很特别。具体吃什么毕赣没想过,鸡腿、薯片都被作为备选,后来问工作人员现场有什么吃的,苹果最多,那就吃苹果。

    如今回忆那场戏的拍摄,李鸿其形容自己已经灵肉分离。精神跟肉体各司其职,前者告诉自己在拍戏,后者在完成拍戏。“有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比如)洗衣服,在持续做一件事情,脑袋会飘到另外一个地方;没有去坐车的时候在想坐车,坐车的时候神却不在;我觉得那时候我已经神不在而肉体在了。”

    一开始毕赣让他先坐在那边不动,导演喊卡;又说玩一个蝴蝶刀吧,那就玩一下;忽然一个女生突然出现并躺在他肩膀上,他继续看前面,然后再卡;突然导演说来吃个苹果吧,吃到第7个、第8个,他就流泪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也烦了,也累了,因为拍了好晚了,眼睛太红了,天啊,我好委屈啊,就是那种心理状态,吃得真是蛮多,吃到我怀疑人生。”

    毕赣记得吃苹果的镜头拍得很顺利,两条就OK了。我说,李鸿其不是这样讲的,他吃了很多。毕赣说:“导演的两条一般都是20条。”

    很多闲散的镜头,畢赣需要李鸿其给到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混的状态,玩蝴蝶刀、街边撒尿,不断去拍,不断去试,李鸿其全都去做。有时候毕赣觉得李鸿其像小动物一样,对一个镜头有很多的反应,甚至会过多,他喜欢李鸿其那些不由自主的神经质细节。毕赣觉得自己和李鸿其都是年轻的电影人,精进的空间还很大,他无法说李鸿其是完美的,但是否完美不重要,对于表演来讲,李鸿其的状态让他觉得罕见,有一些超乎预料的东西,那种没法预期最珍贵。

    也是因为这样的敏锐,让他对于底层角色能够轻松拿捏。无论是《醉生梦死》《地球最后的夜晚》还是《宝贝儿》,对李鸿其来说共同点都是没有具体的剧本,导演讲一个感觉,他自己琢磨着演。这样的角色更容易让他释放自己本身的生命力,那种真实感是骗不了人的。

    在拍《幸福城市》的时候,由于资金紧张,又是胶片拍摄,李鸿其始终处于压力之下。有时候技术人员出问题,导演会说“不要浪费我的胶片”,他在旁边都跟着紧张。《醉生梦死》之后,他有意没去接戏,突然来的奖项让他感觉这一切都不扎实,而且下一部作品一定不能跟第一部比,必须得给观众惊喜。如今回想,他觉得年轻时的自己想太多了,把自己搞得压力很大,很多时候处于绷着的状态,表演就会看起来太用力、太紧张。“其实现在让我去演的话,会是另外一番风味吧,也可能演得更不好。”

    《宝贝儿》是刘杰导演在开拍前一周找他救场的。没有台词,全靠手语、肢体和眼神。尽管电影本身没有获得太高的口碑,观众对于李鸿其的表演还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翻豆瓣,看到影迷说自己演得真像,总结出观众对他的喜爱跟他的台词数量成反比,话越少观众越喜欢。“就是不讲话,搞内心戏的。”

    作为演技得到行业和奖项认可的90后青年演员,李鸿其还有很多可能性,他想演杀手的故事,想演犯罪嫌疑剧。暴力、脏兮兮的,然后为了一件事情,充满正义去复仇。

    “重点是,一定要穿西装。因为复仇一定要穿西装,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像韩国电影里那样。淋着雨,冲出去。”

    对话李鸿其:表演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

    人:人民周刊 李:李鸿其

    人:你曾说表演是假的,摄影是假的,是导演和演员、摄影师在把这一切变为真的,那你会有“不相信”的时候吗?你是怎么去衡量你跟一个角色或者说一部电影之间的关系的?

    李:这个感觉是很微妙的,就像我们有时候听了一首情歌,很感动,可是这首歌到底跟你有什么关系?但是你却能跟它产生一种共鸣。那我觉得演戏其实就跟这个概念是一模一样。其实在说另外一种感受,就是我们在说谎,但是真诚去面对。那个东西是你吧?还是你。

    包括我们现在,我真的在访谈,但我平时不会这样讲话,我跟我身旁的朋友不会讲得文绉绉的。(但是)我们都没有在演,我们在很认真地说出我们的一种感受。其实表演是天性,我们看到海产生表情,我们吃了很好吃的晚饭产生表情,我们很累产生一个表情,这都是在表演,是天性的。说白了表演就是第一本性,生活才是第二本性。

    人:你对角色都很容易上手吗?比如《宝贝儿》小军这样的角色。

    李:我的邻居很多都是聋哑人,这是很魔幻现实的。那个气质我很容易拿捏。因为我每次回到老家,一个月回个两三次,我都必须要手语大战,那可能是我自己出生的一个环境的优势。基本上就直接拍,拍完之后手语老师看一下,可以吗?Ok,换场。基本上都是很赶的时间。有时候表演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

    人:你疑惑的点是什么?

    李:我觉得很奇怪的是,观众很喜欢我的文艺片,文艺片很多没有剧本,我演的时候不知道我在干嘛,可是还是好多人喜欢我的画面。像林格这种我认真背台词演的,反而有争议。

    人:那你得到答案了吗?

    李:所以今年我真的在重新理解这些事情,到底什么是电影?其实电影就是一个表达吧,我觉得那个表达不是说故事,因为其实跟镜头有关系,举例来说可能一些电影喜欢拍特写,但有时候电影未必需要拍特写,它是一个整体的一个画面里所产生的一种气氛。我们看一些大师电影,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会去观察桌子上放了什么,光在哪里,声音在哪里,有什么事,几个人,在干嘛。我们去看这个环境,这是我这几天才理解的。

    人:你还蛮导演思维的。你也在筹备导演作品?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念头的?

    李:從我开始念艺校的时候。我以前就是很喜欢挑战老师,凡事就问老师,人真的是这样吗?是那样吗?我最爱问的就是这一句话,然后再去解决。当导演就是觉得我还是必须有自己的表达。我说拍戏已经说了好久,都没有成。我今年5月就30岁了,三十而立是吧,我觉得应该为我的30岁开始画下另外一条人生道路。

    人:是个什么题材的故事?

    李:跟你说我一直在变,故事都在变,我要拍一个24小时的故事,但我现在又改了一个故事了。我现在要变成自编自导自演,原本我是要拍别人的,试一些素人演员,可能能力不到,他们不太好意思演,但是大家很爱跟我演,我就觉得,噢我跟你一起演。

    我现在就是要拍一个当代年轻人的片吧,30岁左右,大家对于未来与当今的经济社会结构的一种无力感,未来是什么?现在是什么?大环境下无可改变的那种,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企业家,不是每一个人都成功。当今天家里发生的一件事情需要用到一笔钱的时候,这笔钱就会使你喘不过气,不是说要几百万,可能几十万就会让人崩溃。所以故事梗概就是家里发生一件事情,需要一些钱,然后一个年轻人开始面对社会。

    人:找钱困难吗?

    李:我觉得找资金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某种层面不太难,因为始终我是一个有经验的演员,我可以自编自导自演。(笑)摄影师全部都是找熟悉的朋友来帮我拍,而且我的团队只有三个人——摄影师、录音师、制片,加上我和演员,我们五个人在一个地方拍,可能多一个美术,可能我周一到五写剧本,写完之后,周末大家去拍一拍,玩一玩,在海边走一走,一天拍一场戏,然后拍完了剪一剪,之后我们看一下,很浪漫。

    人:毕赣也很年轻,他对你当导演有什么影响吗?

    李:其实我一直跟他聊,我也在学习。我之前会去了解我欣赏的一些导演,因为我自己看一些素材都没有很到位,所以我就会问一问一些新导演,比如说毕赣、《郊区的鸟》的导演仇晟,包括这几天可能要联系那个《房间》的导演,他也是独立制片。我跟章宇聊天,聊胡波导演,我觉得是很有才气的,很迷人。我都去了解这些新导演在想什么,新导演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也是新导演。我觉得新导演的态度都很好,很生猛,表达欲望很强,所以多跟他们学习。

    人:你去拍《虎尾》的时候见到了李安导演对吧?他跟你的谈话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李:平静的力量,就是我们看到的李安导演,都是偶尔笑一笑,我觉得他就是会让你觉得不要想太多。我们一定要去表达,然后很用力,会过火,其实我们好好地说一个简单的话,然后好好地分享一件事情,就很有力量的。我们不需要去批判什么,那个是年轻人会做的事情,就是反判的、摇滚的,但其实李安导演就是没关系,我就好好地去做,就分享一个美好的事情,其实就够了。

    他让我去演一些不同的戏,不能一直演死气沉沉的方向,他觉得这样才会健康。

    相关热词搜索: 吃掉 慢慢 苹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