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让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闪闪发光

    时间:2021-02-06 08:03: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幼儿园开展简单化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幼儿逐步认识到数学源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生活与生产实际,并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一般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分析问题。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渗透相应的小游戏,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化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师幼互动氛围,从而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数学活动;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44-02

    引 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对于如何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渗透趣味化的小游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教师在引导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合理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实现抽象的数学概念向形象化的情境转化,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

    例如,笔者在引导小班幼儿学习“分类”知识时,组织了“捡落叶”的游戏:先在活动区域撒下千姿百态的彩色纸质“树叶”(背面有数字宝宝),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让幼儿按照各准自的标把“落叶”拾起来堆放到不同的地方。幼儿通过缜密的思考,发现了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可以把相同数字的树叶堆放在一起;二是可以根据同种颜色的树叶堆放在一起;三是可以把同种外形的树叶堆放在一起。类似的课程游戏化活动,充分体现了游戏的魅力,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是反映生活与生产现象的缩影。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时,应紧密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切身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1]。

    1.妙用生活中的数学材料

    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可以作为幼儿学习数学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亲身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逐步消除对数学的陌生感。数学学习拉近了幼儿与数学知识的情感距离,为其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实,无论是废弃的食品包装纸、饮料瓶、易拉罐,还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筷、碗、勺子,都可以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材料。例如,笔者在组织中班数学游戏活动中,借助上述游戏材料开展比高低、辨大小及识别几何图形的活动;同时,还利用蚕豆、玉米、花生、黄豆等材料进行分类或间隔排序练习,以激发幼儿对分类的浓厚兴趣。可见,巧妙应用周围常见的生活化材料开展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还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利于幼儿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其创新思维意识与创新能力。

    2.妙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很多数学因素。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灵活渗透与生活有关的数学小游戏,让幼儿一边参与游戏活动,一边思考数学知识。比如,树木的粗细、高矮位置;玩具的大小、类别、形状和空间位置;文具盒不同的样式、大小、数量的变化;帽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类似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只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素材。

    例如,笔者在执教“倒数、顺数”的数序活动中,先指派两名幼儿在讲台上用积木搭建五层楼梯,分别在楼梯上依次贴上彩色的“1、2、3、4、5”五个数字标签,并用小兔子玩具模拟上下走楼梯的情景,从而让幼儿感悟楼梯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的数字变化规律,初步感知倒数和顺数的内涵;同时,笔者还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与“倒计时”,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倒数、顺数”的数序规律。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幼儿耳闻目睹的生活现象,能让他们产生数学就在身边的感觉,从而增强求知欲望。

    3.妙用迁移性游戏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帮助幼儿轻松树立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适度迁移,促使幼儿在实践、认识、反思过程中,逐步积累较为实用的数学学习经验,稳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当小班幼儿初步懂得了2、3、4、5的组成经验后,笔者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6、7、8、9的组合方法,从而让幼儿逐步了解数字分合运用的灵活性;当幼儿在探究性游戏活动中发生错误时,笔者就趁热打铁,立即做出详细的分析和纠正性辅导。又如,笔者在引导大班幼儿学习“液体的守恒”知识时,就直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批容器,既有高低不同、粗细一致的容器,又有高低相同、粗细不同的容器,要求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容器参与“运水”比赛,最终评选出“运水标兵”。这些妙用迁移的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在动机,还能帮助他们应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解决具体问题。

    三、自编游戏教材,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实施幼儿园数学课程游戏化没有统一的格式。教师只有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精心自编适合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才能达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执教中班幼儿数学内容时,就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自编游戏教材,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化的情境变成各种趣味化的游戏,使每位幼儿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由于中班幼儿一般能根据图案拼成相应的物体,因此,教师在组织看图拼画游戏时,一定要让幼儿掌握按图拼贴各种物体的本领,学会拼物体和图形分类,用数字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掌握用语言口述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正确的结果。例如,笔者在开展这一游戏活动时,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合理选择拼图,但他们拼得速度快慢差距较大,拼图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其中,速度拼得快的幼儿立即数出相应图形的数量,并试图做记录。但由于他们根本不会图形记录,于是,笔者就让他们把图案中的图形全部画出来,并写出相应的数量,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坚持以幼为本,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有所获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与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有联系的新事物都能轻易诱发他们产生好奇。幼儿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空间方位、感知集合、10之内的数、量和时间等基础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幼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让幼儿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学有所获。比如,桌子有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苹果是圆的,香蕉是长的;操场在楼下,教室在楼上;铅笔有粗细、长短之分……这些都蕴含着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教师应瞄准最佳的课程游戏化契机,让幼儿领略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笔者在带小班幼儿在室外散步时,鼓励他们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找到一些趣味化的数字。有些幼儿发现摩托车和汽车前后的车牌数字;有些幼儿发现商务楼上的闹钟和广告牌;有些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下一边走路、一边数着门牌号码。这些游戏看似简单,却能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

    五、注重实践操作,促进幼儿体会数学的价值

    幼儿学习数学的一些动手操作是在生活化、游戏化的基础上,逐步促进幼儿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其实,现实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因素。每一名幼儿教师都要勇于发现、分析和应用。

    一般而言,数学操作化主要包含为幼儿创设冲突的情境,从而让他们在一边实践、一边思考的过程中学有所获。由于很多数学问题往往和生活现象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教师只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化活动,才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六、结合一日活动,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

    幼儿园的数学内容虽然非常简单,但内容还是比较抽象的,这对3~6岁的幼儿而言也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因此,仅靠园内安排的课堂学习数学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巧妙地渗透数学知识,从而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有关数知识自编成伴随歌谣或歌曲的小游戏。

    例如,笔者在执教“4的相邻数一课”时,就把这个内容自编成儿歌《4的邻居》:“4有一双好邻居,左边是3右边5,3是4的小邻居,5是4的大邻居,大家聚集玩游戏,欢呼雀跃有乐趣。”幼儿们一边诵读,一边拍着小手思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数”的知识了解,并在游戏活动中张开创新思维的翅膀,逐步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结 语

    践行幼儿数学课程游戏化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幼儿教师工作应顺应时代改革潮流,大胆探索幼儿园数学游戏化的奥秘,想幼儿所思,给幼儿所需,解幼儿所困,有针对性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感受数学,轻松地领悟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让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吴姣姣.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8(16):51-52.

    作者簡介:胡莹霏(1990.7—),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闪闪 发光 幼儿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