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文化的误导

    时间:2021-02-08 20:08: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

    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之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

    明明营养已够,但所谓“饮食文化”却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安居,但“装潢文化”却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美国教育文化的主要弊病。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觉得弊病比他们轻。在过去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人们想拥有物质而不可能,在权位和虚名上的追逐上也是越多越好,毫不餍足,其后果比物质追求更坏,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了的;等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先的追求并不减退,又快速补上物质的追求,真可以说是变本加厉,这也是大家都看到了的。

    莫里老人呼吁人们阻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

    他建议,在文化的一般准则上,我们仍然可以遵循。例如人类早已建立的交通规则、文明约定,没有必要去突破。但对于真正的大问题,例如逐渐疏远物质追逐、坚定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等等,必须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判断。

    如果就个人真正需要而言,确实不会太多。一杯茶,几个小笼包,如此而已。于是,在無情地破除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聊行为。

    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这样的自我不再物化,不再忙着从外部世界争夺利益向自身搬运,而只会反过来,把自身向外敞开,在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中建立起生命的价值。

    莫里老人在最后的课程中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莫里老人对爱的呼唤,总是强调社会的针对性: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够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那些创造。

    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学生米奇听的,米奇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目的是为了不让老人看到自己的眼睛。米奇的眼神一定有点慌乱,因为他毕业后狠命追求的东西正是老人宣布要摈弃的。

    老人发现了学生的神情,因此讲课变成了劝告: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

    说到这时,他停顿了,看了学生一眼,问:“我就要死了,是吗?”学生点头。他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

    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莫里老人自己回答道:

    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的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

    这样,他就道出了生命的根本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莫里老人最后课程的主旨了。

    因此,学生懂了:老人的健康心态并不是心理调节的结果,他有一种更大的胸怀。什么叫作活着?答曰:一个能够救助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过程。

    床边的人在为他的病痛难过,他却因此想到了世界上比自己更痛苦的人。结果,全部自身煎熬都转化成了关爱。

    文本解读:山东省高密一中  潘红英

    人活着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这一深奥的问题,余秋雨先生,并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了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给出了答案,让我们的思想掀起了波澜,那就是希望每个人不要别把太多的目光关注在那普世的追求上,放大格局,回归到心灵的宁静。

    一位身受疾病折磨,生命近于终结的教授,给一位正浸染在普世文化中的学生上课。每一句话,都来自于他沉甸甸的人生之旅,没有悲悲戚戚,没有怨怨恨恨,那么平静、清澈,似乎忘记了他是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人。他的见解,已经超越国度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的大境界。这和孔老先生的“四海之内,皆兄弟”高度契合。它不仅在美国可以通行,而且可以在中国通行,也可以在英国、法国通行,总之,它可以在全世界通行。这就是这位教授践行的文化的伟大之处。

    莫里老人,身体力行地表明了,活着的终级意义就是“能够救助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过程”。简言之,要学会施之于爱,并会接受爱,要有责任感,要有同情心,要会奉献。只有这样,活着的意义才能真正呈现。

    学生运用示例

    读了《文化的误导》,不禁想起父母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孩子,要好好学习,以后挣大钱,过好生活。”从前的我也坚定地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并且将它作为我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现在内心却产生了动摇,再加上这次疫情,我不禁开始反思一个问题:“人们现在所追求的是否已经超出了自己所需要的?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残杀动物;为了谋求暴利,乱砍滥伐;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做出有违人道的事。这就是我们所传承的文化?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有人说:“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当我们扪心自问,抛开虚伪的外表,我们现在所追求并传承的文化,是否是美的呢?也许正是因为文化并非十全十美,我们才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找文化之中的美的部分去传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文化的误导,真正认识到文化的价值。正如莫里老人的建议:“在文化的一般准则上我们仍可以遵循,但对于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判断。”

    尽管生活复杂,我们仍应学会抛开文化的误导,学会思考,学会鉴别,学会传承大爱。在交织的虚伪与妄求之中,真正发掘出文化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就是所谓正本清源,返璞归真。

    ——山东省高密一中 施佳琦 《正本清源,返璞归真》

    注:文中的“莫里老人”,是莫里·施瓦茨,美国社会学教授。

    文中的“米奇”,是米奇·阿尔博姆,作家、记者,是莫里·施瓦茨的学生。

    莫里·施瓦茨,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而老师则宣布要给这位学生讲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老师谢世后,学生把听课的内容整理后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列于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

    (编辑:于智博)

    相关热词搜索: 误导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