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1-02-09 14:04: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肖献明

    [摘   要]学生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热门课题。文章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层面解析了課堂上培育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等主体性意识的时代意义和操作策略,试图构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为其生命能动成长提供滋养和环境的新课堂,从而更好地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进程,培养具有生命活力和时代特色的新人。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2-0071-0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并得到积极的践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在(历史)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不仅吹响了进一步转变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号角,也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缘此,近年来围绕核心素养下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建构中学历史教学新模式,已成为一线教师的热门科研主题。笔者以人民版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谈谈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实践与思考,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教育的根本在于培育人,培育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更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所以新世纪人才培育的关键在于加强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主体性教育中,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关于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我国教育界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了更广泛和深入的推进。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内涵丰富,特征多样,其中培育受教育者(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追寻的三大基本指向。自主性是指学生能自由支配和调控客体(学习)为自身成长服务,做自己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这表现为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实现知识的基本内化。它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人性。能动性是指主体能依据自身需要和能力去认识并选择客体(学习)的自觉行动。这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能够自我调控,发挥自身潜力,并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合作伙伴,对客体(学习)进行吸收、融化或排斥、更新。它是自主性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创造性则是指主体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既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客体对象世界,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自我。对中学生而言,其创造性不限于首创的新知识、新见解,还包括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有丰富的想象力等。它是主体性的高层次表现,是能动性的继续和展开。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主体学科思维和技能的锻炼等,因而在实践上具有很大意义。它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有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因而是打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引。

    二、基于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之实践探索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属于2011年实验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的第一节,它上承近代中国革命,下启共和国道路探索、发展。2011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于此课的要求是“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根据课标要求,笔者参照主体性教育理论,基于本校高一学生的历史学识水平,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学习评价”三个环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培育、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意识。

    (一)课前预习:布置适量的预习任务,训练学生自主阅读、梳理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意识

    在这一环节,笔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

    一是提前一周时间布置学生预习本课教材内容、自主制作“1949—1955年中国外交大事年表”和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并在课前两天提交。这一举措的目的是: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新中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的基本概况,并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为课堂教学准备“问题”素材。其次,借“大事年表”,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事件的基本时序,从而更好地在历史变化中把握事件脉络,加深理解,进而强化历史时空观念;或借“思维导图”,训练和提升学生历史文本阅读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是以前后左右4桌8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共6个小组,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各小组的课前任务是:在全员预习整节课知识的前提下,任选本节课一个主干知识点(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方针、中苏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进行学习,要求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和研讨(鉴于学生实际认知,此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如文献查询与阅读方法的指导,相关主干知识架构的指导等),然后推选代表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限时3分钟),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每小组课堂提问机会原则上不超过2次,具体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调节)。这一举措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会甄别、运用史料,提升学生必要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意识;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质疑、探讨,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成长。通过以上措施,一方面让学生在养成预习习惯过程中逐步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态度,培育其学习的独立性和主人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发挥自身潜能,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学习的自觉性、选择性和能动性。

    (二)课堂教学、学习评价: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巧设课堂问题,适时评价学业,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

    学生主体的独特性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思维力,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这就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手段应当多样化,问题设问应具有梯度性、科学性,学习评价应多元化、及时化。在本环节,笔者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在导入新课环节,展示并点评了两份学生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大事年表和思维导图的优秀作业,然后让其他学生参照修改自己的作业。这一举措既给予了这两位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也激励了更多的学生重视历史学习,提升学习历史的自主性、能动性意识。

    小组汇报、互动环节,是开展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等,不仅有助于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现场反应、成果报告等能力,也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期间,笔者适时通过多种设问方式引导学生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比如在小组汇报的最后,笔者以民国外交官陆征祥著名的“弱国无外交”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请学生举例说明。学生多能以晚清和民国的外交事例证实并认同该观点,笔者随即追问:“1949年的新中国是强国还是弱国?”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弱国!”但旋即就有学生感觉不对,改口说:“强国!”一阵尴尬的迟疑嘀咕后,最终学生还是认同了“弱国”的事实。在学生思维存在矛盾冲突的时候,笔者再顺势追问:“那么当时并不强大的新中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打开外交局面的呢?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究竟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你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予以回答。”这就引导学生从国际环境、国力以及领导人的智慧等方面入手梳理,尤其是领导人的智慧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予以作答。这种追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鼓励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进而培育其学习历史的能动性、创新性意识。

    三、实践反思

    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求知习惯,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些策略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一)布置预习作业环节

    让学生依据教材整理知识框架时,发现有学生按教材顺序整理,也有学生按教师日常教学时所使用的框架整理,还有学生将教辅书中的框架照搬过来。可见在整理知识顺序方面,大多数学生已小有所成,但在具体表述过程中容易将教材知识从头至尾重复一遍,耗时甚多。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概括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从大段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二)小组汇报互动环节

    由于课前已分配好小組的研习任务,主干知识在教材中也多有涉及,只是每一目的重难点学生未必都能涉及,但这些又是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因此会出现一种情况:教师需将本目重点给予讲授,结果课堂时间不足。理想的情况是由教师通过设疑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教材的重难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总结环节

    学生多侧重于教材知识点的总结,相当于将知识框架所表述的内容再重新讲一遍。总结的表述语言多呈感性化,如“周总理很帅”“我们太厉害了”等等,较难上升到家国情怀的理性层面。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分阶段地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黄济.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7-11.

    [2]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43.

    [3]  和学新.学生主体性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37-41.

    [4]  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袁   妮)

    相关热词搜索: 主体性 课堂 实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