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用中外对照的方法复习世界史

    时间:2021-01-21 07:58: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改革趋势的不断加强,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一些新的史学观点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在世界史的复习中,贯穿以中外对比的方法,使中外历史相互印证,可以极大提高复习效率和认知水平。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从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时期来复习。

    一、前资本主义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与中国(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经济: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工场手工业日渐繁荣,国际贸易日益加强。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世界市场开始孕育。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关系出现较大调整,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政治:欧洲资产阶级形成并发展壮大,英、法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若干基本准则。中国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文化:欧洲资产阶级相继发起反封建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文艺、科学摆脱宗教的附庸地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中国明清之际文化发展承古萌新,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文学艺术繁盛,出现“西学东渐”。

    国际关系:欧洲资产阶级积极开展殖民扩张与掠夺,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世界逐渐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中国明清时期,逐渐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欧洲殖民者开始侵占我国南方沿海部分领土如澳门,当地居民开始了反侵略斗争。

    二、“蒸汽时代”的世界与中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经济: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开始成为潮流,自由资本主义成为主流特征;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霸主。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出现,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政治: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改革、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无产阶级开始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丧失一系列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封建反侵略运动发展,出现太平天国运动。

    文化:近代自然科学正式形成;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欧美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中国新思想萌发,以林则徐、魏源和洪秀全、洪仁开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运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宗教、资本主义制度等提出改造中国的新方案。

    国际关系: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廉价原料产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列强矛盾加深形成尖锐冲突,爆发局部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发生“亚洲革命风暴”。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同外国交往,但清政府并未完全放弃“天朝上国”的外交思想。

    三、“电气时代”的世界与中国(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并超过英法,日俄发展迅速但相对落后。工业化浪潮向中国扩展,中国近代企业产生、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但仍然占统治地位;已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和议会民主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政治民主化比较充分,德、俄、日则是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政治思想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被推翻,但资产阶级专政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军阀割据混战,中国被列强分而治之。

    文化:科学技术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各种科学门类体系基本建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创办近代教育,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为民主革命进行思想动员。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各国加紧殖民扩张,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列强互相争夺原料产地、市场、投资场所和霸权,导致频繁的局部战争乃至世界大战。中国频繁遭受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表明宰割中国的联盟形成,中国完全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一部分。

    四、两次大战之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美国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29—1933年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国加强对本国经济的干预;争夺市场、转嫁危机的斗争愈演愈烈,德、日、意走上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0世纪30年代形成斯大林模式。中国在一战中出现民族工业的“春天”,但战后帝国主义重返东方加强掠夺,尤其在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列强转嫁危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艰难。

    政治: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美、英、法等国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德、日、意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十月革命胜利,苏联成立并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中国则军阀割据,国共两次合作进行大革命和抗日战争;土地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二战期间孕育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进一步向亚、非、拉扩展;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出现新文化运动,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要社会思潮。

    国际关系:一战后。战胜国逐步建立起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因矛盾重重一步步走向瓦解,最终二战爆发;共产国际成立,推动亚、非、拉民族革命;法西斯与反法西斯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世界的主要矛盾。中国持续的反帝运动使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收回部分主权;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与中国(1945—1991年)

    经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随着西欧和日本崛起,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向东欧民主国家扩展,各国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未能摆脱经济困难。二战后中国国民政府的经济逐渐走向崩溃,民族工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势态良好。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努力,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开始了三大改造,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展开;但“左”倾错误,使经济建设出现了一定的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辉煌。

    政治:二战后,逐渐形成雅尔塔体系下的美苏争霸与两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末,西欧与日本一起冲击两极格局;社会主义突破一国的范围,并形成两大阵营对峙,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并不断取得胜利,世界殖民体系不断瓦解。二战后经过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巩固了人民政权,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左”倾错误抬头,最终导致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拨乱反正工作;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分别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20世纪末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现在正在为和平统一台湾而努力。

    文化: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中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国际关系:从1945年到50年代末,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世界主要矛盾变为两大阵营的全球对抗;1947年冷战全面展开;“北约”、“华约”相继成立,两极格局最终确立;两大阵营的对峙构成了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二战后,在亚洲美国扶蒋反共,建立亚太军事同盟体系;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中国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之初执行“一边倒”外交政策,60年代与美苏关系均很紧张;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高潮;新时期以来,新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六、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与中国(1991年至今)

    经济:世界经济逐渐出现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顺应全球化浪潮,加入WTO。

    政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公害。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分别提出建设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走向深入,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国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国际关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很多地区局部战争频发。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深入人心。

    总之,在复习世界史的过程中,以整个世界为视角、从全球文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对比比较来深刻探讨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整体趋势,从而有机联系、重新整合知识,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相关热词搜索: 世界史 对照 中外 复习 方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