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散文的陌生感以及深入

    时间:2021-02-21 07:57: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陌生感对人来说,可能不是好事情,容易造成孤独,但是对于写散文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一个人走进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从城市走进农村,就会产生陌生感。陌生感是好感觉,是产生好散文的温床。

    越是熟悉的生活越是容易麻木,难于产生陌生感。一个北方人到了江南的周庄,再没有文采的人也会说:“水漉漉的周庄真好。”因为北方少水,就产生了陌生感。而江南人整天活在湿漉漉的环境里,就不容易对水产生那么强烈的陌生感。还有一个爱情,一个在爱情上圆满的人,很难写出来震撼人的爱情小说,而处在爱情苦闷中的作者容易写出好的爱情文字。曹雪芹是在曹家破败了而写出了《红楼梦》,如果不破败,可能吗?

    有经验的写者不是与读者亲密无间的,而是有距离感的,即使是很熟悉的作家,比如读莫言的红高粱系列,你可能对作者很熟悉了,读到了他的作品,还是有陌生感的,嘿嘿,这个家伙怎么写出了这样爆炸的场面,他的脑袋是怎样长的呢?毫无疑问,莫言的脑袋是人的脑袋,只是他与一般的读者保持足够的距离,也就是陌生感。

    对于才华横溢的作家来说,读者永远是跟在后面的,不知道这个家伙将要走到哪里,在什么地方抵达怎样的一个高度。让读者过于熟悉的作家是不停地重复自己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或者可以成为江郎才尽的作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过程,熟悉,是指对生活的现场熟悉,陌生,是对自己将要创造的“另一个世界”的陌生。你不知道将要写出怎样的神奇的世界,不知道怎样对读者形成长远的影响,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啊。

    环境可以陌生,生活可以陌生,关键的是进入的新的心境需要陌生——在陌生的王国找到自己的艺术突破口。陌生下来时,才可以充分地体会一个人的世界,这时你是充实而强大的。生活的陌生感和哲学的陌生感还是两回事,哲学的陌生感,需要求知,而生活的陌生感,是直接击痛你心灵的东西。有生命的陌生感,容易产生生命意识,有助于认识到生命的偶然性和幸福的偶然性。外在的世界是永恒的,在“我”诞生之前存在,“我”消失以后照样存在,“我”活着就应该把生命做到最好。

    尽管会有异议,笔者认为散文里的陌生感是可以营造的,题旨可以营造,可不关注那些大而空的东西,多关注生活的小事物。要看立意和思想性。散文的布局可以陌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纹理去布局,大胆地抛弃各种的八股文。散文的节奏可以陌生,可以跟着音乐走,跟着诗歌和小说的节奏走,只要可以让读者平静下来就可以了,散文的语言也可以陌生,可以叙述,可以有节制地抒情。

    对于散文写作来说,有几种感情写起来是危险的,即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怀旧忆旧文章……这些东西是你我他都熟悉的,写起来不容易陌生,写出来更不容易陌生。游记散文要解决心灵在场和心灵提升问题,不解决这个,仅仅是把山水的游览过程写一遍,没有什么意思。过去,通讯交通不发达,把山水像照相机似地照一遍,就可以给人看,现在,通讯照相技术这么发达,风景如果不和独具个性的灵魂对话,定然没有什么意思的。散文可以写实,甚至可以有丰腴的生活细节,写风景不是为了写而写,通过写风景写出精神维度的大追求,大写意,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再如余秋雨先生部分散文作品。

    写历史散文也怕写不出陌生感,历史的东西,历史教科书,历史史书,历史野史,历史电视剧,历史小说都表达得比较充分,有的还十分原生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堆砌史料还有什么意思呢?如果没有生活细节和文学的审美情趣,写出这样的散文有什么意思呢?

    陌生感并不是隔离感,一个人写散文写小说,写得与世界隔离了,写成了另一个星宿上的生命的文字,那就不切实际了,还是为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写作为好。可以寻找一个突破口,在大家一味高昂得要命,一律革命得要命,一律自私得要命,一律爱钱得要命,一律欲望放松得要命,这个时候,你写得紧一些,写得人性一些,写得助他一些,写得和金钱保持一米距离一些,就可以创造出一种陌生感。如在革命战争的年代,上海的才女张爱玲没有革命,她写的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三姑六婆,是“出名要趁早”,因此她的小说是有陌生感的。周作人文章也是远离革命的淡中有苦涩,被鲁迅批判颇多的林语堂先生文章幽默、调侃浓郁;还有被鲁迅批判过的梁实秋先生追求自然,化俗为雅,笔调闲适,产生了令读者喜欢的陌生感。

    哲学需要抽象,文学需要具象,但是具象的东西离不开抽象。哲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能在散文里自然地呈现哲学的思考,就是一种“大陌生”了。比如如何概括当下中国人的生活走势和心灵走势,这就不是轻易可以表达出来的。散文家格致的《减法》主要写了“我”小学同班级中的27名同学,由于各种原因一个个或成批辍学,还有被学校勒令退学,像减法一样被减掉……到初中时,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有评论家说“《减法》胜在文章主题上,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反映了面对城市文明,在偏远的农村仍然有很多人被现代文明所抛弃,就像减法一样被减去。文章独到地展示和概括了中国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景象:人要想不被现代文明减去,需要文明,需要知识,需要整个社会文明的春风吹拂,需要成长过程中的心灵的感悟。《减法》表现了一种珍贵的新散文精神:从个人经验出发,真挚、执著地探索公共经验,探索真正迫切的心灵和思想疑难。实际上,这一篇散文是多主题的,可以想到我们的民族优秀传统不断地被当下的“现实”减掉的的过程。当然还有加法,我们的民族在不该发达的地方特别地发达,以至于成为毒瘤了。

    好散文需要生命的投入,需要有直觉感悟的体验,以哲学的审美性穿透平庸,用陌生化的效果使散文呈现出另样的价值;需要认识实在和虚无,需要适度的自我封闭(不是三毛的自闭症),需要在孤独感中审视自我和世界,需要观赏自我和远离自我,需要在生命的链条里呈现存在,需要在生命的过程认识自我(我是谁?到哪里去?)……这就增加了散文的难度。

    散文效果的陌生化不仅仅需要作者有娴熟的文字,还要有思想的支撑,这就很难,思想不是天生的,至少是一种坚守和一种习惯。还有一点,写东西写出了陌生感,是一种境界的展示,不是刻意装出来的。强硬包装出来的陌生感,总是要露出马脚的。散文面对的是事实和大地,季羡林说,现代唯有散文可能超越古代传统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散文 陌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