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浅析

    时间:2021-04-16 08:02: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以广西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内的古壮寨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村寨与梯田种植区域在选址、布局、营造上的空间形态关系,总结了龙脊梯田村寨可持续发展的要点,以期为今后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龙脊梯田;空间形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232-02

    1 引言

    乡村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寻找心中的乡愁、追寻村寨原本的面貌、找回儿时的记忆、品尝家乡的味道等都成为了乡村旅游振兴发展的不竭源泉。其中,龙脊梯田景区的发展也正是迎合了这样的旅游发展契机,把存在了上千百年之久的古村寨展示在了人们眼前,让大家得以走进他们的生活,去品味那历史的积淀与韵味。

    壮族传统村寨景观是壮族同胞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景观营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在当前旅游发展的大潮中,应探索“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和谐有序发展途径。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既要守住“青山绿水”,也要发展“金山银山”,笔者就以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导向,探讨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建议措施。

    2 古壮寨概况

    龙脊古壮寨处于龙脊梯田景区之中,在广西龙胜各族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距县城20 km。距桂林市80 km,统称龙胜梯田,普通称为龙脊梯田。龙脊山海拔接近千米,山脊坡度在25°~36°之间,坡度最大达50°。龙脊梯田则在海拔300~1100 m之间。

    龙脊古壮寨地处桂北越城岭山脉西南麓,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的东北部,距所属的和平乡政府所在地10 km,距龙胜县城21 km,距桂林市区约76 km。古壮寨包括廖家寨、侯家寨、平段和平寨4个壮族村寨。

    龙脊古壮寨已有430多年的历史。据古壮寨廖姓、侯姓族谱以及潘家祖坟碑刻记载,三姓祖先均来自南丹庆远府。据《龙胜县志》载,龙脊廖姓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入现在居地。古壮寨拥有广西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其中有5处木楼已经有超过1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最老的木楼达250年的历史,古老而富有神韵。

    古壮寨先民在与自然环境相互竞争之中,付出了无数人的辛勤汗水,创造出了龙脊梯田这样灿烂的农业生态系统。

    龙脊梯田不仅作为一项典型的山地农业生态系统工程,还是一项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美学成就,吸引了众多摄影艺术爱好者。

    3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古往今来,几乎人类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都与地球表面位置(即地理空间位置)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 System,GIS)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遙感技术的运用,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的基础,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现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分析,是非常具有重要科学性的依据,可以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反馈出来的结果,对选择的目标进行准确、全面、丰富的分析,分析结果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目标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保护。

    本文主要采用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出广西桂林龙胜龙脊古壮寨的行政区域图,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对坡度和坡向加以分析,从地理信息分析中解读古壮寨选址营建的智慧。

    3.1 坡度分析

    坡度主要影响给排水、工程建设、土方量等,坡度过大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图1中小框框选部分为古壮寨居住所在范围坡度范围在:5°~25°,山地建筑营造环境比较适宜,能满足建筑营造安全和采光通风等需求。

    图中大框框选部分为古壮寨梯田农作物范围梯田范围在:5°~45°,梯田开垦的坡度以25°为宜,而古壮寨梯田的开垦度数达到45°,梯田的坡度分布跨度大,体现了古壮寨先民开垦梯田的勤劳与智慧。

    3.2 坡向分析

    图2中小所框框选部分古壮寨居住和大框框所选部分梯田农作物所在范围坡向为:东南向或东向。

    古壮寨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半年受湿热的夏季风控制,多吹南风;冬半年受干冷的冬季风影响,多吹偏西或北风。常年气温在17℃左右,年降雨量达到1546. 7~2400 mm。

    具有夏季凉爽春秋温和,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舒适宜人等特点,为农作物的生长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

    龙脊古壮寨选址的高度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于地理信息的理解,在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上均选择了适宜的风水宝地,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大自然的馈赠。

    4 景观布局及影响

    4.1 梯田开垦

    梯田区域大多处于东南坡向,满足了农作物生长需要的适宜光照条件,处于迎风破面带来的雨露滋润。坡向在梯田的开垦中主要解决了梯田光照、雨水和气流等环境问题,而坡度在梯田的开垦中,起到了提供梯田开垦的地理位置、开垦难易程度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

    开垦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沿龙脊山脚的金江河流域平坦谷地向山脊高地发展,先易后难,经历数代先民发掘。

    (2)“刀耕火种”开山造地,把坡地整为梯地,为先在田里种上旱地作物,待田块定型以后,再灌水犁田种植水稻以免新开的被雨水冲垮。

    (3)梯田从下往上开,砌好下丘的田坎以后,就剥掉上丘田的表土做下丘田的肥泥。

    (4)开垦过程中遇到巨石,就架起高高的柴堆点火,把石头烧红后泼上冷水将其炸裂。

    (5)为检测每一块田的平面是否高低一致,采用砍来的楠竹竹筒作水平面仪,平整田块。

    4.2 水系分布

    据调查和利用遥感数据分析,全寨共有水系7条左右,基本覆盖了全寨区域范围。溪水的流量基本能满足全寨居民的生活所需和农田灌溉的需要。解决了全寨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也解决了梯田农作物灌溉的问题。

    由于梯田分布、大小、高低不一,古壯寨先民们也相继营造了各种各样的灌溉措施,保证了每块田都有水灌溉,每块田分到的水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灌溉系统。如用竹子作为给排水管道、用石头作为分水石分配水源、用沟渠的搭建区分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等。

    4.3 建筑空间布局

    坡度和坡向的分析结果显示,村寨所处位置十分符合风水学上的布局。

    龙脊古壮寨是传统风水学上典型选址的体现。村寨上的龙脊山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而下直到金江河,古壮寨就位于山脊上,“龙脊”因此得名。村寨两边分别有一条巨大的山脊连绵而下,像椅子的两个扶手,龙脊古壮寨坐落其间,就像是坐在一把龙椅上,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龙脊先民经历数代人的辛苦劳作并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演变为山顶林地村寨梯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表现出人土构建的友好空间分布,森林、溪流、村寨、梯田四者在不同海拔层次上的有序分布和协调布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美。

    5 结语

    古壮寨梯田的土壤为红壤土,可塑性强,以薄土层居多,表土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灌溉系统建立的源头来自于山涧源源不断涌出的山溪水,加上古壮寨先民充分发挥智慧与当地山地环境的结合,利用自然资源搭建起来的灌溉水系统,保证了农田与居民生活用水。农作物的养分大部分依赖于土壤的供给,但要获得丰产,还需要加入肥料,古壮寨居民就利用饲养的家畜和人类自身的排泄物,经过简单的发酵,制成农家肥,确保农作物的丰收,也形成了一个能量的物质循环。

    古壮寨居民所营造的梯田生态系统,不仅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在不破坏自然、适度地改造自然的同时,还满足梯田灌溉和施肥(农家肥)的需求。古壮寨居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本就是充满智慧的,是可持续的、生态的、友好的。

    参考文献:

    [1]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三联书店,19 95.

    [4]吴忠军,张 瑾.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R].桂林:桂林工学院民族旅游研究中心,2008.

    [5]吴忠军.旅游对龙脊梯田文化景观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2:114~118.

    [6]成官文,王敦球,秦立功,等.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1):94~98.

    相关热词搜索: 村寨 梯田 景区 浅析 可持续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