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重访爱丽丝的奇境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启示

    时间:2020-05-08 08:04: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说不尽的奇境

    2010年3月,由蒂姆·伯顿执导的IMAX 3D电影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与公众见面,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两部“爱丽丝”小说的关注。作为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爱丽丝”故事不仅在纸质媒介和印刷文化的时代(人类文学创作的高峰阶段)引领风骚,而且在21世纪的数字化传媒时代(图像、影视、网络及数字化新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仍然具有激进的潜能,原因何在?这无疑是当今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应当大力探究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首先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不断的阐释和重新述说而表现出来的对于“爱丽丝”的关注。一方面是批评家和学者们进行的理论阐释和发现,另一方面是作家、艺术家们以模仿、改写、续写、重写等形式进行的文字阐释以及以影像艺术形式出现的影视叙事。在19世纪后期,两部“爱丽丝”小说的发表对许多与刘易斯·卡罗尔同时代的,以及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竟相效仿的热潮:吉恩-英格罗(Tean Ingelow)创作了《仙女摩普莎》(Mopsa theFairy,1869)讲述男孩杰克在一个树洞里发现了一群仙女,结果他骑在一只信天翁的背上,跟随她们去往魔法仙境,经历了一场奇遇;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Rossetti,1830-1894)不仅自己创作了童话叙事诗《妖精集市》(Goblin Market),而且写了《异口同声》(SpeakingLikeness。1874),讲述少女弗洛娜参加一个波澜横生的生日舞会,她夺路而逃,却跑进了—个幻想世界,在那里她发现那些自私孩子的所有令人厌恶的特点都以“异口同声”的方式被人格化了;莫尔斯沃思夫人(MrsMolesworth)的《布谷鸟之钟》(The Cuckoo Clock,1877)讲述孤独的女孩格瑞泽尔达遇到一只会说话的布谷鸟,结果在它的带领下进行了几次历险;G·E·法罗(G.E.Farrow)的《沃利帕布的奇异王国》(WaUypub ofWhy,1895)讲述女孩格莉被她的布娃娃带走了,带到一个叫做“为什么”的地方,那里发生的事情是奇异而颠倒的。沃利帕布本是那里的国王,但他却被自己的臣民所管辖,还要称呼他们为“陛下”。艾丽斯·科克伦(AliceCorkran)的《雪域之梯》(Down the Snow Stairs,1887)讲述自私的女孩基蒂被+雪人带到魔法世界,在那里她的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她重返现实世界后决心痛改前非,善待自己家中瘸腿的兄弟;此外还有E·F·本森(E.F.Benson)的《戴维·布莱兹和蓝色之门》以及查尔斯·E·卡瑞尔(Charles E,Carryl)、艾丽斯·科克伦(AliceCorkran)、爱德华·阿博特·帕里(Adward Abbott Parry)等人的作品。汉弗莱·卡彭特等在《牛津儿童文学指南》中指出,这些仿效之作都没有达到《爱丽丝奇境漫游记》的艺术高度,后者显示的是幻想文学的“无限的可能性”,是难以仿效企及的。在20世纪出现的仿写、改编和续写以及影像表现包括中国作家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1928);中国作家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1933);美国真人实景影片《爱丽丝奇境漫游记》(1933);迪斯尼动画片《爱丽丝奇境漫游记》(1951);英、法、美合拍的真人实景与木偶混合版影片《爱丽丝奇境漫游记》(1951);英国电视片《爱丽丝奇境漫游记》(1960,1966);美国电视片《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该片将两部“爱丽丝”小说的情节与《奥兹国的魔法师》的情节糅合起来,1960);英国影片《爱丽丝奇境漫游记》(1972);美国电视片《爱丽丝奇境漫游记》(1985);苏珊·桑塔格的舞台剧剧本《床上的爱丽丝》(1993);麦琪·泰勒的新数码插图版《爱丽丝奇境漫游记》(2008);蒂姆·波顿执导的3D版真人实景与木偶混合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2010)……

    人们为什么会对“爱丽丝”故事表现出如此持久的兴趣和关注呢?它能够为我们的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什么启示呢?

    二、“爱丽丝”走进奇境世界

    在成为《爱丽丝奇境漫游记》的作者之前,人们所认识的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名叫查尔斯·路特威奇·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on。1832-1898),是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数学教师。查尔斯·道奇森于1832年出生于英国柴郡达尔斯伯里的一个牧师家庭。在小查尔斯11岁那年,全家搬到位于约克郡的克罗夫特居住。查尔斯自幼聪慧,兴趣广泛,而且多才多艺,尤其在文字写作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爱好。从1846年至1850年,查尔斯在约克郡的拉格比公学(Rugby)读书,随后考入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读书。在大学念书期间,他以全班数学第一的成绩毕业,并由此获得一份奖学金,成为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助教,并最终留校任教。道奇森从1855年就开始向《喜剧时代》杂志(theComic Times)投稿,该杂志后来改名为《列车》(theTrain)。1856年,道奇森创作的一首名为《孤寂》(Soli-tude)的诗作刊登在《列车》杂志上,署名为“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这是编辑从他本人提供的几个笔名中敲定的,是从他的本名Charles Lutwidge Dodgson演绎而来。关于“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创作缘由及过程是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浪漫色彩的传说之一。1862年7月4日,—个金色的午后,卡罗尔和他的朋友,牛津大学的研究生罗宾逊·达克沃斯(他后来成为西敏寺大教堂的教士)一同带着基督堂学院院长利德尔膝下的三姐妹泛舟美丽的泰晤士河上,进行了一次惯常的漫游。那一年卡罗尔三十岁,风华正茂;爱丽丝小姐十岁,天真可爱。根据两部“爱丽丝”小说的注释作者马丁·加德纳(MartinGandner)对此次郊游所做的详细注解,卡罗尔一行乘坐的小舟从牛津附近的弗里桥出发,抵达—个叫戈德斯通的乡村,行程大约是三英里;然后五人上岸歇息、喝茶。这次泛舟之旅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三个小姑娘不仅像往常一样,要求卡罗尔给她们讲故事,而且在旅游结束后,二小姐爱丽丝突然提出要求,请卡罗尔先生为她把讲述的故事写下来。据卡罗尔当天日记所载,他们晚上8点1刻返回基督堂学院,还一同在卡罗尔的房间里观看了他的缩微放大照片集,然后三姐妹被送回家中——正是在互道晚安时,爱丽丝向卡罗尔提出将讲述的故事写出来的请求。多年后,卡罗尔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以及故事手稿的诞生,他说那是“无法抗拒的命运的呼唤”。在那些令人愉快的郊游中,卡罗尔为利德尔姐妹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它们就像夏天的小昆虫—样,喧闹—场,又悄然消亡。这—个又—个故事陪

    伴着一个又一个金色的午后,直到有一天,我的-二个小听众请求我把故事给她写下来。”卡罗尔回顾道:“多少次我们一同在静静的河水中划船游玩——三个小姑娘和我——我为她们即兴讲述了多少个童话故事……头上是湛蓝的晴空,船下是明镜般的河水,小舟轻轻地荡漾在水中,翻动的划桨上闪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三个小女孩急迫的眼神,渴望那来自童话奇境的故事。”为了让自己热爱的孩子们得到快乐,卡罗尔费尽心机,信口讲述:他把女主人公送进了兔子洞——这就是故事的开端——至于后面将发生什么事情他还没有想好;好在卡罗尔深谙童心,才思泉涌,虽即兴发挥,故事却从心到口,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卡罗尔不仅让爱丽丝成为故事的主人公,而且将当时船E的几个人也都编进了故事当中。利德尔姐妹中的大姐洛瑞娜(loina)变成了小鹦鹉(Lory),小妹伊迪丝变成了小鹰(Fagiet),罗宾逊·达克沃斯(Duckworth)变成了母鸭(Duck),当然他本人则变成了一只渡渡鸟(Dodo)。而在此后两年间,为了让他所热爱的孩子得到快乐,他把故事写了下来,打印成手稿,还配上自己画的插图,取名为《爱丽丝地下游记》。在1864年将它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爱丽丝(后来卡罗尔又从爱丽丝那里借用了这部手稿,使之在1885年以影印本的形式出版)。卡罗尔告诉人们,在记述故事的过程中,他增加了许多新的构思,“它们似乎从头脑中涌现出来,涌进原来的故事当中”。在完成手稿《爱丽丝地下游记》以后,也许是对自己的杰作不无得意之处,他在将手稿本赠送给爱丽丝之前借给几位朋友传阅。在作家乔治·麦克唐纳家中,麦克唐纳太太为孩子们朗读了这部手稿的故事,很受欢迎。所以麦克唐纳力劝卡罗尔将书稿充实一下,送交出版社出版。于是卡罗尔对手稿又进行了扩充(增加了“小猪与胡椒”一章中关于公爵夫^厨房的场景,以及“癫狂的茶会”一章中的疯帽匠的癫狂茶会)、修订和润色。《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终于在1865年正式出版。七年以后,《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ThroughtheLooking-Glass,andwhat/flicefoundthere)出版。从整个创作过程来看,“爱丽丝”故事一方面体现了口传童话故事的民间文化因素(现场性,亲密性,互动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文字加工后的艺术升华,这两者的结合体现的是历久弥新的童话本体精神与现代小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两部“爱丽丝”小说以丰富的内涵征服了越来越多的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同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读者。

    三、心灵的激情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特定意义上进入了一个“进步”(工业革命,物质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退缩”(退回内心,怀念童年)齐头并进的时代。在包括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与重返童年的怀旧思潮等多种时代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一时期的诸多英国一流作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儿童和童年,乃至于为儿童和童年而写作。童年的重要性在维多利亚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书写童年,反思童年,或者以童年为媒介而进行创作成为一种潮流。罗伯特·波尔赫默斯(Robert M Pol-hemus)在论述“刘易斯·卡罗尔与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儿童”时将梦幻叙事及幻想文学与童年联系起来,阐述了卡罗尔创作的小女孩爱丽丝作为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儿童主人公的意义,表明儿童成为小说作品之主人公的重要性,而且阐述了卡罗尔笔下的小女孩主人公是如何与其他重要的小说大家所创作的儿童和童年相关联的。当然,卡罗尔之所以书写童年是与小女孩爱丽丝息息相关的。如果说贝特丽丝是激发但丁创作激情的女神缪斯,是《神曲》中引导作者进入天堂的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指引者,那么人们可以把爱丽丝看做激发卡罗尔创作灵感和激情的贝特丽丝,在特定意义上正是她引导卡罗尔进入了地下奇境和镜中世界,使他以自己的才情去探幽访胜,神游万仞。

    现实中的小女孩爱丽丝是激发卡罗尔心灵激情的女神缪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的解释显得简单化了。卡罗尔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热爱在爱丽丝身上得到聚焦,随后通过“爱丽丝”小说的创作得到释放和升华;我们可以借用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对《红楼梦》艺术的研究成果来审视卡罗尔创作后面的深层因素。简言之,周汝昌先生认为《红楼梦》艺术贯穿了独特的玉、红、情“三纲”文化因素。“玉”乃万汇群品,独具灵性的玉石;“红”乃作为七彩之首的红色,代表鲜花和少女;情乃为“普天下女子”的不幸而痛哭流泪的深邃博大的深情。用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曹雪芹要牺牲一切而决心传写他所亲见亲闻的、不忍使之泯灭的女中俊彦——秦可卿所说的“脂粉队里的英雄”。正是这样博大深邃的情怀使曹雪芹写出了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小说。《红楼梦》作者的心灵激情是一种为众多花季少女的不幸命运而痛哭的悲情。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随贾母一行到宁府花园去赏花游玩,一时感到疲惫思睡,于是贾母令人带宝玉去歇息一回。结果宝玉去了贾蓉之妻秦氏(秦可卿)的房里歇息,一觉睡去,进入梦乡,在警幻仙姑的引导下游历了一番太虚幻境。在梦游中他预览了几位女主角(宝钗、黛玉、湘云、妙玉)的结局以及其他女子的最终命运。其间小丫鬟捧上的清香之茶“千红一窟”和甘冽之酒“万艳同杯”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被认为揭示了整部《红楼梦》的主题意旨:“千红一窟”即“千红一哭”的谐音,“万艳同杯”乃“万艳同悲”的谐音。刘鹗(1857-1909)在《老残游记》的“自叙”中说“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他认为《离骚》是屈原的哭泣,《庄子》是庄生的哭泣,《史记》是司马迁的哭泣,《草堂诗集》是杜甫的哭泣。…一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记》,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曹雪芹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刘鹗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前者拥有灵性所滋生的深邃情感。那些千古杰作乃是长歌当哭的艺术结晶。以此而论,卡罗尔之所以写出两部英国最杰出的,难以被超越的童话小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者的创作动机发自内心肺腑的深情,或目心灵的激情。虽然“爱丽丝”故事以荒诞奇趣而著称,卡罗尔也被称作讲荒诞故事的痴呆的数学家,但人们却解出了其中意,认识到了爱丽丝故事的奥妙和旨趣,认识到了作者精神层面的“洛丽塔”情结。卡罗尔对于儿童,尤其是小女孩怀有特殊的情怀,与她们的交往和友谊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他本人所说,她们是“我生命中的四分之三”。而在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反映出作家们将小女孩的美貌和童贞理想化的一种倾向。卡罗尔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对于小女孩的热爱在爱丽丝身上得到最集中的体现,这种热爱是对于许许多多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纯真玉容的珍视,而她们对卡罗尔故事天才的崇拜也使他得到人

    相关热词搜索: 奇境 爱丽丝 重访 儿童文学 启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