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时代发展急速教育变革

    时间:2020-05-12 07:58: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小学科学新课标的提出,教育理念也在跟随着世界教育的理念进行改变。从小学科学课程STEM教育的提出到STEAM教育的提出分析比较两者的区别。同时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逐渐把艺术性教育融入课程教育中,在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是要应用艺术感进行选择,在教学内容的体现上要有美感体现,在最终的结果呈现上,更要有艺术性的展示。如此才能够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全方位发展的人。

    关键词:小学科学;STEM教育;STEAM教育;转变

    引言:

    当STEM教育首次出现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的《本科的科学教学和工程教育》时候,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要解认科学、工程和科技教育、数学的领导性意见,该报告的提出被视为美国乃至全球的STEM教育的开端。但这只是本科阶段STEM教育的确立,而从教育的高端到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还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STEM教育首次延伸到小学教育阶段是在2001年10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员提交的《国家行动计划:应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系统的紧急需要》报告开始的。

    一、STEM教育与STEAM教育的对比

    2016年中国在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中:确切地提出探索STEM教育,推进学生的科技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建设,而国内对于小学科学的STEM育的统一标准提出与确立是依赖于2017年提出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相对于STEM教育,STEAM教育则是增加了艺术(A),将艺术性融于STEM教育的全过程。将艺术性(Arts)融入STEM教育的提出,最先开始是由约翰前田前在2011年提出。而在中国STEAM最早出现于工众视野的是2013年的《STEAM教育是个什么样子?》的论文。

    STEM教育,是美国旨在通过加强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的综合性教育,加强公民能力素养,培养未来的高科技人才,为美国的持续强大增加几率[3]。为重视艺术(Arts)在STEM教育中的重要性,美国学者将STEM教育持续的发展为STEAM教育,通过外显得A与内涵的A来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1)在课程教育方面

    两者都以统筹课程为核心。做一个融合型课堂,打破现在分科教学现象,运用综合性教育之课堂的概念进行实践性课程教学,让学生运用多放的思维,去进行探究。

    在课程教育理念方面的相似性:STEM教育在增加“A”后形成了STEAM教育。从教学主体与教育身份出发,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探究性教学活动。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来使自身收获相应的学科知识和相应的探究能力。并通过探究活动成长为一个具有发展性的科学素养的人。在探究活动中将以前知识重于一切的思想转变为学习探究的方式与思维同等重要的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般称为:STEAM教育理念与STEM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并无多大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等同使用。

    (2)在教学思维的转变上

    STEAM教育是在进行STEM教育时增添艺术性思维,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教学时,要以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去开展教学;用艺术思维去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将美学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最开始的教学设计时,就开始应用艺术性思维,设计具备体现艺术美感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在最后的教育结果展现是要有艺术美的体现。例如:在选择课堂引入要选择使用较有代表的艺术作品。在能够完成课堂教学引入的同时,通过传播艺术美感素养,引入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也要应用艺术性思维,培养艺术性思维中个人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的表达形式;在最终的结果展现是,要有艺术美感的展现,使得最终的作品是有独特的个人艺术性表达。

    (3)在教学目标中

    STEAM教育相对于STEM教育增加了艺术性的培养目标。在未提出增加艺术性进入STEM教育时,艺术性的培养在整个教育进程中处于隐性状态,教师在STEM教学过程中以平常教学视角进行教学,未注重艺术性在科学教学中的贯穿与体现。培养学生的艺术性能力不够重视与规范。培养的艺术性能够使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活动,获得一系列的美丽感受,最重要是能够使得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在培养理性认知世界的同时,注重工程、数学、技术、科学的相互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能力和个性的单独的人,增加艺术性培养进入科学教学课程。培养艺术性的教学目标也能协助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发展。

    重视校外课程中的STEAM与STEM教育,在课外科学课程资源中有利用科普场馆。小学科学教育以STEM教育有效价值而言以科普知识的场所为最佳,应用科普场馆中的一小部分科学知识场所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宣传。使老师在选择科普场馆时更加偏重以科學知识传播的科音场所。但这是在STEM教育理念下老师的选择方向,而在以STEAM教育理念选择出行的场所时。选择方向在重视校外的科学知识接收的同时,老师还要考虑艺术系的发展。增加例如美术馆、艺术馆、艺术展会等,与艺术具有相关性的场所。通过让学近距离感受艺术的美,体会艺术创作的有趣性,品读作品中所蕴藏的美感,从小培养学生在艺术天分上的能力与爱好,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加强学生的艺术性培养,科学课程不应当只关注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用综合课程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培养。

    在增加一个校外资源选择的同时也要注意原有渠道的保留与发展。增加渠道,并不意味着就不再去以前的科普场所,而是多增加一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在保留时也要用艺术的角度去看待原有科普场馆中的展品;在了解科普场所中所宣传的科学知识时也要学生在科普场所中体会作品艺术的美感。

    (4)在教学的过程中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以及人们对科学的动态理解,都相当重视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小学科学教育更注重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注重学生的个人参与和动手操作。科学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活动模式。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发现和理解世界各种因素的能力。不难看出,改革后的科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索。而且发现由于科学课程的改革和变化,必须将原有的“粗放”的科学教育方法转变为“精细”的科学教育方法。这也促进了科学教育从“表面”丰富到“点”探索的转变。我们知道,尽管过去向小学生讲授了许多科学内容,但这些教育效果并没有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随着教育活动的结束而逐渐消失。因此,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小学科学活动,重点是探索学生对某一“点”的学习,即学生在探索中的发现。因此,我们授课教师就要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最突出的体现。在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积极的探索和学习始于对问题的理解。

    二、如何实现STEAM教学

    (1)课程资源整合,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

    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以综合性、实验性、信息化的特征来呈现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具有着非常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的涵盖面非常广,有时一个知识点往往综合了几个学科的知识,作为教师就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适用性更高的學习材料。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入STEAM教学理念,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从最大限度上激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更快的发展。

    五年级教材中的《阳光下的影子》这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实地观察,让学生到校园之中,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确定太阳的高度和位置。教师用平臂叠拳法测量太阳的高度,并让学生模仿教师展示进行相关操作,将相关测量记录下来。为使学生对“影子”有深入了解,教师要求学生展开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观察。教师布设小组讨论话题: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随即展开热烈讨论,课堂教学进入良性轨道之中。

    教师给学生示范操作展示,并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对太阳高度进行测量,这与数学有直接关系。观察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情况,发动学生进行相关描述,与技术、艺术、工程等学科都建立了联系,为学生认知拓展创造条件。

    (2)教学引导优化,提升STEAM教育教学品质

    STEAM教学的理念是多元化的优化整合,这样学科间的联系也就逐渐加强有助于学生是整体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整合,目的是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学习中存在着一定从差距,这就造成了认知水平的差异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分层教学的行使,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好课堂所学的内容,这也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平等性。

    《土壤中有什么》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对土壤进行观察,并在课堂上展示观察结果。有学生说:我看到土壤中有草根、树叶、蚂蚁、蚯蚓、沙子、石子等物质。也有学生说:土壤中还有蜗牛、蛇、蟋蟀、叶、花、种子,还有废纸、塑料、铁皮等东西。还有学生说:我看过相关书籍,知道这土壤中还有钙、铁、锌、钾等多种矿物质,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这些东西,但利用显微镜等工具,是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东西的,还有更多微生物,也可以利用显微镜看到的。

    教师让学生展示观察结果,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这是因为学生大多有相关自然科学常识,对土壤比较熟悉,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引导,可以成功激活学生自然科学学习思维。教师让学生展示观察结果时,学生给出不同回答,自然涉及不同学科认知。地理、气候、自然科学、社会学等,都成为学生认知构建点。教师优化设计,强化了学生学科联系意识,丰富了学生学习视野,为学生多种学科认知构建提供强力支持。

    (3)学科训练升级,构建STEAM教育共享平台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跟要给学生学习方法的知道,而且还要增强课堂训练的比重,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对学习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在设计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训练的领域和与知识结合的情况,学生在训练中提升了思维水平,强化了能力的水平。而且训练如果能将艺术、技术、工程、数学等进行优化整合,学生在科学课上学到的东西将会大幅度增加。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学习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个实验操作任务:利用身边可用材料,展开分组实验。演示河流对土地的冲击现象。学生快速行动起来,先搜集相关实验材料。塑料瓶子、小铲子、报纸、尺子、接水桶、沙子等。实验操作开始,学生制作模拟河道流水,让水冲积成小平原。教师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讨论,并在班级内展示实验结论。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讨论。展示成果时,学生表现大多比较出色。有学生说:河流对土地形成了冲刷,细沙和泥土,因为比重不同,自然会呈现不同景观。教师对学生实验结论给出肯定性评价,学生学习认知得到有效巩固。

    (4)老师应该是科学课程中学生学习的支持者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将自己置于绝对权威之下,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强加于学生。他们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和执行者,而学生则是绝对服从的,只能成为听众和倾听者。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不仅影响教师的自我成长,而且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对科学探索失去兴趣。因此,在科学课程中,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物质和心理支持,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物质支持包括创造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学生与物质环境的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并在学生缺乏或需要时为他们提供某些学习资源。因为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探索心理,所以他们特别愿意摆弄物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材料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探究,使他们的探究过程更有意义。首先,我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接受,以及对学生自发探索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还必须敏锐地掌握学生的问题,困难和需要,学生的思想倾听、接受和感受。学生的观点和兴趣往往与教师的观点和兴趣不同。在这一点上,我及时给予肯定。接受和支持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将使他们感到安全。此外,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其自我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掌握能力较差。因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作为一名教师,他们应该像鹰眼一样训练他们锐利的眼睛,观察学生们最细微的动作,找到学生们最渴望的需求,并实现与学生们的交流。即使是一个“肯定”的微笑也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结束语: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STEM教育与STEAM教育的对比,以及在科学课程中有效开展STEAM教育的讲述,可以促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理念的发展。并且在小学科学课程中STEM教育向STEAM教育的转变可以为后来的教育理念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更要将STEAM教育中的所有元素善于应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逐渐把综合教学的方式拓宽化,把艺术融合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成立,张佳琪,贾明凯.“六学主导,分层推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研版)2017(09):109-110.

    [2]韩永刚,范红曼,张玉林。让人欢喜让人忧——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与社会科学版)2018(10):221-222.

    [3]蔡凤玉,贾桂明,刘东江. 主题背景下学习性体育活动与角色体育活动有效融合初探——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8(10):135-137.

    相关热词搜索: 急速 变革 时代 发展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