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青春作伴好读书

    时间:2020-05-18 07:58: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对于教师来说,与“读多少书”相比,“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更为重要。教师要重点读三大类书:一是哲学、逻辑类,二是文学、艺术类,三是历史、文化类。

    【关键词】教师;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2-0066-03

    【作者简介】张正耀,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江苏兴化,225700)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就某个读者而言,读什么书、读多少书与怎样读书,是由个体的兴趣、习惯、喜好而定的。世界上没有一种机构、一个部门、一级组织能够对此做出严格的“规定”,因为,读书是“私人定制”活动,甚至是个人的某种隐私。

    我们提倡读书,提倡多读书,并不是为了自吹自擂,盲目吹嘘;我们建议读什么书,也只是限于个人经验,而非刻板的“教条”与“定规”。读书是生活的组成,更是生命的需要;是生活的方式,更是生命的形态。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变革,教师要想能够接受和适应新的课题和挑战,唯有沉下身来,安心读书,定心教书,潜心育人。现实中有的教师确实不怎么喜爱读书,这诚然与个人的生活理想、方式有关,但也与他们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有关,与工作时间、强度、压力有关,还与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阅读方式多样化有关,毕竟读书是一件悠闲、雅致、纯净的事情,优雅的活动只有在轻松的生活环境、安静的心态中才会发生。这些因素,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开展这一讨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与“读多少书”相比,“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似乎更为重要。有的教师确实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但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成了“两脚书橱”。这与对书的选择、也与读书的方式有很大关系。以我个人的体会,教师要重点读这样三大类书。

    一是哲学、逻辑类。

    众所周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我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认知就会由谬误而正确,由模糊而清晰,由肤浅而深刻,由一隅而全面,由低端而提升。哲学如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使我们须臾不能离开。我们生活在学校、社会、家庭当中,一定会对各种事物与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特别是对教育教学工作,也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否则就不能担负教育之责。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问题,哪一个方面才是我们思考、认知的入口?又如何才能使我们既见局部又见整体,既看到表面又看到实质,既关注当前又立足长远,既明确重点又兼顾统筹?这就要读哲学类的书。读哲学类书籍,可以使我们明白“教育是什么”“教育从何处来”“教育要到哪里去”等终极性问题,可以使我们对教育的一切认知、經验和判断变得系统化、整体化。学校教育中,经常有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违背人的认知规律的现象发生,就是因为对教育缺乏哲学思考,不能全面地而是片面、孤立地看问题。比如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无限延长学生学习时间,无节制地组织名目繁多的考试,出台许多“不人性”的各种刻板的学习规定,就是片面看待“教育质量”的具体表现。有的学校和教师罔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抓学习质量,不抓或很少顾及学生的素养发展,不能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就是世界观出了大的问题。

    与学校教育中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所显示的学科规律相比,哲学所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最普遍的规律。通过学哲学,我们就能够掌握教育的一般性规律,既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教学中特殊规律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们从整体、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理解社会,思考人生。以学科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做题目”“讲题目”的水平确实很高,也取得了世俗眼里的“考试成绩”,但他给予学生的往往只是“术”而非“道”,是“器”而非“法”,没有真正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考虑,也没有从学生自我发展的个性出发,没有培养起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素质,甚至都没有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起知识体系,除了重复机械、枯燥无味的那些题目之外,什么痕迹也没有给学生留下。遗憾的是,这种只会做题目、讲题目的“教书匠”,在学校还大有市场,并受到领导肯定、学生欢迎、家长追捧,这真是教育的悲哀,也正是不学哲学、不懂哲学、不会辩证地看问题与处理问题的典型表现。

    哲学作为思想方法,当然不会教会我们如何去组织教育活动,怎样去开展学科教学,甚至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它所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什么具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我们做好教育教学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同样的道理,逻辑学给我们带来思维的科学、缜密、有条理、能深入。有人经常对教育教学中“不懂规律”“不讲逻辑”的现象大加挞伐,殊不知,“不懂规律”“不讲逻辑”首先是因为不知道“有规律”“有逻辑”,更不知道怎样才能去“把握规律”“掌握逻辑”。哲学、逻辑类书籍正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帮助我们抓住教育教学“规律”与“逻辑”的根本。

    读哲学、逻辑书,可以使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课堂看教学”,竟至“跳出题海看知识、看能力、看发展”;读哲学、逻辑类书,我们的双眸会更加明亮,方向会更加明确,视野会更加开阔,认识会更加透彻,思考会更加全面,见解会更加深刻。

    二是文学、艺术类。

    我们所从事的是“人”的教育。“人”的存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无一不要求我们始终做到“目中有人”,要树立与明确这样的观点,要对“人”进行系统而完整的认识与研究,最好也是最为方便的办法就是读文学、艺术类书籍。因为,“文学是人学”,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灵性和创造性的全面了解,只有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才能实现。在文学艺术家笔下,人既是被说明的对象,又是说明的依据。这启示我们,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但又是教育的依据,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文学艺术家笔下,人在自然面前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又有被自然支配的渺小和软弱。这一切,仅靠我们对学生、对家长的直观认识、直接了解是无法做到的。

    文学艺术作品告诉我们,父母是人的创造主体,这种创造不仅指物质的创造,也指精神的抚育;教师是教育主体,承担着教育的重任;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但也不是机械地接受,而是能动地反映。这三个主体的关系,不是并列的,更不是相互抵触的,而是有机的交融,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由此启发我们,所谓学生的主体性、主体地位、作用,既包括他们的主观需求,也包括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把握、发现与建构。我们必须关注活生生的“人”,学习中的“人”,发展、成长中的年轻生命。这是教育中最具有价值的要素,也是教育的根本点、出发点和归宿点。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教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恰恰就是“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关注考试,不关注学习;关注“答案”,不关注思维过程;关注成绩,不关注成长;关注高考、中考,不关注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我们不是把人当成人,而是把人降低为物,降低为工具和傀儡,这种物化的教育只会造成人的灵魂枯死。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下,人完全丧失了主体性,丧失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东西。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和发现大千世界的规律,要让学生学会热爱和赞美,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心愿去选择自己乐意的生活、学习方式和目标,并且能够支配这一切。学生应该能够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块领地中随心所欲地立标定界,让他始终处于“世界的中央”,可以超越束缚,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创造者,并亲手塑造自己最终的形象。但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却正在无情地扼杀学生身上的创造力,使他们无法感知鲜活的生活,成为受物化教育随意支配的可怜的生物。这正是远离文学、艺术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有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简单粗暴、缺乏艺术?不是他们不明白教育教学中的有关道理,而是他们的性格、禀赋中缺乏文学艺术乃至美育的全面熏陶。除了昂扬,没有低迴;除了激越,没有感伤;除了突进,没有缓冲;除了直道,没有曲径;除了执行,没有协商;除了冲突,没有和解。他们可能一輩子都不会明白,教师作为非常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存在,同样应有“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气质、涵养、风度、神采,这些除了一般性教育所能给予之外,就得依靠文学艺术作品的濡染、沁入。常听说一些极端的例子,有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长期不对学生开放,学生成天被关在教室里上课、做作业;有的教师不但自己不读文学艺术作品,竟然还不允许学生读文学艺术作品,无情剥夺学生接近文学艺术的机会、热爱文学艺术、享受美的熏陶的权利,实在不可理喻。

    教育,必须贴地而行,但更要飞天而舞。正是文学、艺术作品,为我们精神、灵魂的遨游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了诗的理想;正是文学、艺术作品,使我们的思维触角伸向了无穷的远方,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了温情;也正是文学、艺术作品,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了美的力量。教师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广泛、深入阅读,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形象、更感性、更多元、更有趣、更丰富、更美好。

    三是历史、文化类。

    从某种意义看,历史是现实的样本,现实是历史的重现。人类前行的每一个脚步,无一不昭示着探索、奋斗、艰辛、进步。让历史告诉未来,就是要未来的人从历史中吸取营养,领受教训,如此宝贵的财富,我们何不充分享用呢?对历史的认知,能够折射出对现实的态度。以教育史为例,我国古代教育一直忽视“人”的存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人没有自我发展的权利,也没有自我发展的追求与空间,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成了某种政治符号的附庸,成了某种意识形态的奴隶,人始终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中,生活在某种思想意识的规范里,而没有自我的存在方式,所以专制社会并不是真正的人的社会,而是精神的动物世界。这种依附性,完全无视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不考虑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人的价值被蔑视,被践踏,人的观念始终没有形成。直到近代,一些进步思想家如王夫之、戴震等才发出了人的呼唤,但他们的呼声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因为他们无法唤醒一个装睡或被严重催眠的人。晚至“五四”时代,以鲁迅等人为代表,在思想文化上才形成一股肯定人的价值的思想潮流。明白了这段历史,我们才能认识到,现在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理念,是对教育历史的反思与检讨、批判与回应,也是对教育现实的警醒与期盼,更是对教育未来的呼唤与向往。教育与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活动一样,正是在对历史的不断继承中发展、丰富、创造起来的。

    阅读历史、文化著作,可以让我们回归常识,对历史的不尊重,就是常识缺乏的表现。历史文化常识告诉我们,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需求也是多方面的,那我们为什么只去抓智力教育呢?人除了社会性,还有独立性,还有差异性,但为什么我们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呢?我们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什么不能更加丰富一些,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性、创造性的调动?历史文化常识告诉我们,“读史使人明智”,因为历史所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事实,它们或正面,或反面,或多面,或立体,全面地展现了生活、社会的面貌,让我们“知兴替,明得失”,它们是我们引领学生认知世界、社会、生活的最宝贵资源,我们为什么不能获取其中的经验、吸取个中的教训呢?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在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历史文化常识还告诉我们,历史是用来回望的,而不是用来批判和改造的,我们许多“反历史”的认识与行为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对历史文化的态度往往是“批判”,我们引导学生批判古人的“愚忠愚孝”,批判古人的科学常识错误,批判古人的思想落后、愚昧、局限性,殊不知,那就是历史本身。当我们和学生一起挥舞“否定”的大棒时,历史虚无的阴影就会笼罩着我们,我们双眼迷糊的结果是,再也看不到历史的渐进过程,再也不能感受历史的丰富与多样,学生就不能建构起科学的历史文化观,也就不会去思考未来的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准备扮演怎样的角色,演绎怎样的活剧。我们见到的就只能是片面的历史,是经过“过滤”的历史,甚至是歪曲、戏说的历史。阅读历史、文化著作,毫无疑问的还有一点,对历史文化深层结构的了解与把握,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条分缕析,形成属于自己的判断,丰厚自己的思想认识。

    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观念从何而来?从哲学、逻辑学中来,从文学、艺术中来,从历史、文化中来。一切教育理论只不过是对它们的阐释与推演,是它们的另一种生活、生长、生命形态,是它们的精细、精微、精确化的独特表述。这也是我没有建议教师们去读教育理论书籍的真正原因。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这些话对不怎么读书或不喜爱读书的教师而言,岂不是白说了?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应该把我所建议的这三大类书先读起来,让读书不只停留于号召与提倡上,而成为坚实的追求、扎实的行动,青春作伴好读书,从而使我们的交流真正有意义,有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作伴 青春 读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