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满城汉墓发掘秘闻之二

    时间:2020-08-26 07:53: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军事警戒下的神秘发掘

    为了确保这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考古人员和出土文物的安全,考古工作队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管会和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联合组成。一切准备就绪,考古工作队于1968年6月27日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开始进驻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的陵山“军事禁区”。于是,20世纪中国一次极为重大的考古发掘活动,在当地驻军极其森严的军事警戒下开始了。

    考古队员从洞口一进入古墓,就强烈地感觉到一阵阵阴冷而夹杂着腐烂气味的湿气扑来,头顶上也不时地滴落下冰冷砸人的水滴。队员们沿着墓道小心翼翼地蹒跚前行,这不仅是为了防范不可预知的危险,还担心碰坏满地皆是的古董文物。墓穴越来越深,空间越来越大,突然,队员们被一片闪动的亮光所吸引,走近细观,是一组摆放得有些凌乱的金银器皿。其数量品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精湛巧妙的工艺,更让人叹为观止。穿过中心甬道,来到北耳房,那里面除了摆放着十几个高大的酒缸外,还有无数个小陶罐类的酒具。存放墓主棺椁的后室在哪呢?考古队长王仲殊果断地说:“从中间找。”果然,穿过中间大厅后,终于在最里面的石壁上找到了一堵石门。这堵石门不仅被粘土牢牢封死,而且外表还伪装成与黛青色石壁一样,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经过紧急磋商后,大家认为这堵石门后极有可能就是存放墓主棺椁的古墓核心之地——后室。然而,要弄清后室里面的具体情况,就必须从里面打开石门,因为石门外面并没有固定物,想来石门肯定从里面顶住了。那么,如何才能打开石门呢?

    专家们经过一番细致勘察后,终于发现在石门的上门楣与石洞之间有一个极不起眼的细小缝隙,便认定这里可能是进入后室的通道。于是,几名带着钢钎、铁锤的战士来到了石门前,在专家们的指点下,有经验的班长选定了下钎的最佳点,随着铁锤撞击钢钎的叮当声响,石门露出了仅能容纳一人进出的长三角形小洞。这个三角形小洞并非战士们钎凿所致,而是当初凿墓人员在开凿洞窟时,由于岩石劈裂而没能按照原定设计开过了头而形成的。就在门洞被凿通的一瞬,一股强烈的气味喷涌而出,队员们急忙带上携带的防化兵专用的防毒面具,以免是有毒气体致人伤亡。待到毒气散尽,专家们决定进入后室探察究竟。

    由谁首先进入这个莫测之地呢?考古队的专家和负责护卫的解放军官兵发生了分歧。专业考古队员们心里明白,封建帝王为了防止有人盗墓,往往在墓室最后一道石门里安装有置人死亡的暗器机关,所以主张由他们派人进入;解放军则认为,要躲避暗器伤人,他们比专业考古队员更具有经验,几名战士争先恐后地要往洞里钻。正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张祖流将预先挑选好的两名精干士兵领到了石门洞前,并在他们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两名战士精神抖擞地先后爬进了石门洞里。目送着两名战士进洞,大家都不由地把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当两名战士安然无恙爬出洞口时,大家都欢呼起来,纷纷迎上前去。当然,墓室里的情况也真相大白:这正是陵墓的核心──后室。

    又有三名发掘人员进洞详细勘察,得知后室石门不仅用巨大条石从里面顶住,而且石门内外也都用黏土封死,中间是由数十厘米厚的铁水浇注而成,真可谓是铜墙铁壁。

    在考古专家和领队干部们的指挥下,战士们将石门内外的黏土剥离去除后,发现这石门竟是由整块汉白玉石制作而成。然而,石门虽然显露了出来,但并不能被轻易地打开,因为石门里面还有一根巨大的条石横栓住了它,而当战士们再次爬进石门里撤掉条石后,石门依然是纹丝不动,这让战士们大为诧异。这时,一位考古专家指出,在石门的某个部位肯定安置有一个门闩之类的东西。一番仔细查寻,发现在石门内的中下方对着门缝正中的地面上,有一个顺东西方向的石槽,而石槽内安装有一个长方形铜质带轴的暗闩,考古人员把这个暗闩按下去,外面的人轻轻往里一推,巨大而笨重的石门竟灵便自如地被打开了。就在石门被打开的那一瞬间,还没等队员们打开聚光灯,室内就闪射出一束束金黄色的光亮。一阵短暂的窒息过后,队员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惊喜和激动,由衷地赞叹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至少是一座还没有被盗掘过的古墓。

    古墓的后室是一个用石板搭建起来的石屋,南边还有一个侧室,而在后室北侧巨大的石棺床上,除去表层朽木灰烬等杂物,发现了几块散落的玉片。于是,几名考古队员加快了清理工作,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件用金丝和闪亮青玉片连缀而成类似铠甲状的葬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见状,人们都不由地“哎呀”一声,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兴奋和惊喜,因为当时参加古墓发掘的考古人员,即便是从事考古工作多年的专家,也不曾见过如此奢华的葬服。《史记》和《汉书》中有关于汉代帝王、诸侯死后穿用金、银缕玉衣入葬的文字记载,但人们并不曾亲眼见到过实物。旧中国考古人员曾在邯郸王郎村发掘一座西汉古墓中出土过玉片,但当时解释为《墨子·节葬篇》中“含珠鳞施”的意思,与如今出土“金缕玉衣”葬服的意义截然不同。特别是古墓中出土如此完整的“金缕玉衣”,这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次,也必将引起世界考古学家们的震惊。如此,也就难怪队员们发出诧异的惊叹了。

    “金缕玉衣”被发现之初,由于后室房顶坍塌而将玉衣压成了扁平状,所以并没有发现成形的尸体骨骼,这使当时的一些考古队员对玉衣内是否有尸体产生了怀疑。

    那么,这位高贵的墓主尸体到底在哪呢?对于这个问题,即便后来郭沫若院长上山时也不曾解释清楚,直到后来考古人员在室内整理玉衣时才明白,专家们依然可以初步断定这是第一代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墓。那么,专家们是依据什么做出今天看来依然了不起的科学判断的呢?原来,专家们根据“金缕玉衣”葬服规格,以及一件青铜器上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 字样的铭文,得知西汉中山十世国王中仅有第一代刘胜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而初步断定满城古墓应为西汉第一代中山国国王刘胜之墓。

    对于如此重大的考古发现,坐镇北京年已75岁高龄的郭沫若老先生再也坐不住了,他要亲自到满城古墓的发掘现场进行考察确认。然而,对于郭老这样一位“国宝”级的大学问家、考古泰斗能否来到满城古墓的发掘现场,人们在满怀期待中也隐含着一丝担忧,这不仅是因为他毕竟已是75岁高龄的老人,还因为他的一个儿子刚在一个月前被迫害致死,更因为当时的保定是“文革”烽烟最为浓烈的“前沿战场”。那么,郭老能否安全来到满城古墓的发掘现场呢?他的到来又将会给满城古墓带来怎样的诠释、惊喜和意外收获呢?

    相关热词搜索: 满城 汉墓 秘闻 之二 发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