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努力办出有特色的民族预科教育

    时间:2020-10-08 07:54: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滇南边陲重镇蒙自县。校园内繁花盛开,各种花木果树叠翠成荫,1400多名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就读,蒙自师专已成为滇南地区人民赞誉的“中学教师的摇篮”。

    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在过去政府除大量投入资金外,还从内地选派教师到边疆地区支援教学。但由于生活习惯和物质条件的反差,虽有一大批终身献身于边疆民族教育,但稳固率还是不高,一批批教师还是流失了。因此政府除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内地大中专毕业生到边疆建功立业之外,开办了专门的民族教育,有民族师范一所,民族中专一所,特别在蒙自师专开设边疆少数民族预科班,使少数民族大专生走得出来,回得去,留得住,能胜任教学。

    蒙自师专作为红河州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等师范学校,致力于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教育,主动为边疆教育服务。红河州有六个边疆县(加屏边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且与越南毗连,有漫长的国境线,最远的绿春县距我校有300多公里,学生讲民族语言,教学多使用“双语”教学,有的民族几十年都没有出一个大学生,如不采取措施,科技兴州将落为空话。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于1982年在蒙自师专设民族科班,并把这一工作长抓不懈,延续至今,并在今年的《红河州九五发展纲要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把蒙自师专的预科班教育纳入其中,预科学生的拨款与专科生同等,享受师范生待遇。

    自1982年至今,蒙自师专从未中断过预科班的招生培养工作。

    根据国家、省有关招生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采取特殊政策提高民族学生人学率。①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②对散居于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③招生来源与毕业生去向适当结合起来,定向招生,定向分配。④录取时确定适当的民族生所占比例,例如:1994年全日制招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0.7%,1995年少数民族学生占33.3%。

    一、预科生的心理及其健康人格的培养

    我校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屏边、河口六个边疆县,地处哀牢山,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许多山民世代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不知道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憨厚纯朴的民族性格和落后的经济基础,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初期心埋的不适应,影响着他们性格的正常健康发展,表现出自信心的不足,内心的自我封闭和对他人的拒绝和谨小慎微。

    为了消除他们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我们首先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能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预科班主任。第一届班主任是原蒙自师专副校长,现云南省教委副主任周益群。

    其次请学校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校长邓德森作《红河州民族的由来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州经济腾飞和民族经济发展的探讨。讲民族史,讲民族英雄和文化名人。从心理上消除自卑障碍,建立自信心理,在心理平衡的情况下尽快适應在高校的生活。

    第三,老生带新生。上几届预科生已升入各系学习,但对新招收的预科学生仍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共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族融洽感,学校因势利导让老生带新生共同渡过入校时的“盲期”。每年新生入学,都要邀请上几届民族生中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到有关班级讲他们的成长经历,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教育新生。

    第四,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把它们融人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在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和乐观向上的个性人格。

    二、根据民族生学习特点,抓好质量提高

    预科少数民族学生主要问题是基础薄弱,只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进步很快。预科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政府的关心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更在于有一批能教能导的教师队伍。

    在思想认识统一的前提下,我们注意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选派的任课教师都是在重点中学任过把关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后调师专又是教学骨干的中年教师、系级领导。如:数学教师选老教师、系主任徐自修担任;汉语基础选派中文系老教师、副教授、副系主任伍素仙老师,外语选派外语系副系主任。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预科教学,着眼于将来,不仅只考虑预科一年的事,而要考虑到将来学生回到边疆产生的深远影响。

    2.教学上采取“三级跳”的方法,迂回推进。读书学习难免有一时弄不懂的地方,此时应继续读下去,难点会在今后多次重现,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其实也就弄懂了。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运用这一方法迁回、反弹地处理中学知识的,收效良好。

    3.通过多年民族预科教育,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双语”教学确实为当地民族教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弊端:“双语”教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并行的教学方式,长时期形成的语法上、特别是在语音上的错误,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标准的发音,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对一个师范生的基本要求,何况改革开放后,各民族、内地与边疆的交流频繁,解决语言不规范也是师范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除汉语课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语音专任教师进行辅导,常抓不懈,保证让他们在大学毕业时能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以保证在将来的学习中对新学科、新知识的接受不致受语言、发音等困扰。

    三、加强管理精心培育

    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民族政策的一种体现,是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投入。

    红河州人民政府对在我校开办民族预科班非常重视,并把它作为政府每届领导的一件大事,将它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红河州自治条例》第五十一条,使其法制化,使民族教育正规化、规范化有了法律保障。我校领导从校处两级充分认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做好从招生到管理的逐一工作,选派年富力强、热心负责的教师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操作,预科部放在教务处直接管理,使得民族学生有问题、有困难可直接向学校反馈,减少中间环节,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蒙自师专预科班统一纳入学校的全日制管理,学生待遇一律同全日制大专生同等,预科部主要负贵协调教师的教学和教学质量的监督,做好同民族学院信息的沟通,组织好考务工作。为了严格管理,教考分离,避免舞弊,从试卷的接送、保管到监考通通由地方招办承担,树立了良好的教学风气,保证了教学稳扎稳打,练好“硬”功夫。近几年来升学率都保持在100%,成绩也位居全省前列。

    四、重視校园亚文化对民族预科生的影响

    积极健康的校园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利而无弊的。如何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校园亚文化呢?

    1.丰富多采的学术活动

    蒙自师专狠抓学术研究,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每年定期举办“学术活动月”和不定期的学术报告,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生动活泼。

    2.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

    我校“五四艺术活动节”,今年已是第七届了,它有歌舞文艺大型晚会、有卡拉OK比赛、交谊舞大赛、时装表演、知识竞赛等。

    3.充分发挥《南湖报》和《蒙自师专学报》以及学生自发组建的《蛮原》文学社、诗社等民间社团的作用,鼓励学生发表文艺作品和学术论文,并出版学生论文专版。

    4.要求学生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许多民族学生的调查报告在省级评比中获奖。

    5.开播“校园之声”调频广播电台,让学生组织、编辑自己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和外语广播。

    民族预科学生就是处在这样一个校园环境中,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和吸收他们加人到其中去,去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陶冶,使他们尽快地进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也成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

    校园文化使预科生尽快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及早进入大学生角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康人格,消除自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充分发挥才能的场所,有利于他们拓宽知识面,开扩视野,振奋精神。

    校园亚文化就象涓涓细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预科生。经过几年的熏陶,形成稳定的个性,形成积极务实、乐观向上、敬业爱业的好风气,养成良好的学术作风,一直带到他的工作岗位,影响着他的一生。

    我校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领会政府对民族学生的重视和培养的。我校启动了跨世纪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培养的“明天工程”,对预科生、民族生的培养何尝不也是一个跨世纪的“明天工程”呢?现在我校培养的民族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已经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学骨干,有的走向领导岗位,有的成为自治州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校生中的民族生也成为学生各社团的骨干。

    培养民族生的工作是艰巨的,用心也是良苦的,可开出的花是艳丽的,结出的果实是丰硕的,这是辛勤耕耘的园丁最大的欣慰。我校的民族工作也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1990年被红河州委、州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相关热词搜索: 预科 办出 民族 特色 努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