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钱学锋:在不断转轨中成功前行

    时间:2020-10-09 07:58: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投资界闻名遐迩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里,通往投资大师巴菲特本人办公室的走廊入口上方挂着一块大大的标语牌,上写:“Invest like a champion today(今天像冠军一样去投资)”,公司成员们早上进入办公室前都会抬手摸一下这块牌子。被巴菲特奉行的这一事业理念,同样出现在上海汉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理资本”)一进门的墙上,每个走进公司的人都能看到它。“我喜欢巴菲特的这句话,第一次看到时就喜欢上了,所以我把它挂在汉理资本的墙上,用来激励自己,也激励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汉理资本创始合伙人钱学锋这样解释道。

    23岁以访问学者身份进入牛津大学深造;在千里挑一的残酷竞争中成功胜出进入耶鲁法学院就读;在年逾不惑之际以1万美元起家踏上创业旅程——这就是钱学锋,一个总是放眼明天,不断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一个投资行业的创业者,最享受的就是在路上的感觉。”

    成功人生源自勇于离开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都很保守。尤其在当时国内物质生活水平数一数二的上海,10个人中有9个不愿去外地生活,而钱学锋就是那1个与大家反道而行的人。身为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他从小就梦想着有一天走出这座城市,去看看其他地方的风景。一颗不安于现状的种子在钱学锋的内心萌发,让他对未来充满向往。

    1980年钱学锋参加高考,他的高考总成绩位居上海地区外语类第三名,他的名字因此还登上了《解放日报》。作为上海考生,钱学锋的成绩可以稳稳考入第一类志愿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想进入第二类志愿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更是轻而易举。“我想去北京,想做一名外交官,我觉得外面的世界肯定很精彩。”抱着对未来的希冀,钱学锋选择了录取要求比第一类志愿院校更为严苛的北京外交学院,去就读五年制的英语和国际政治专业。

    大学期间,钱学锋一直不满足于教室、食堂、宿舍这样“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大四一开学,他开始投入社会实践。凭借一直以来的英语特长,兼职英语教师成为他勤工俭学的职业首选。1984年,在东长安街6号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即如今中远集团的前身)那红色的办公大楼里,人们常常能看到钱学锋那匆匆前来为公司员工讲授英语的身影。“现在来看,那时的经历也算是一种简单的创业。”

    钱学锋早就认定一个道理:人生就像一段旅行,如果贪恋眼前的美景必然会错过更多精彩,只有不断前行才能不断发现新的美好。当英语教师这份工作无法带来更多收获时,他的选择是作出改变。大学第五年,他进入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律师事务所实习。这段实习经历让他开始对法律专业有了全面了解,这也成为他日后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铺垫。钱学锋记得很清楚,当时中信律师事务所的所长是一位姓顾的老先生,他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民营资本家,曾担任中信集团创始人荣毅仁的副手。得知钱学锋即将毕业,顾老先生主动邀请他加入律所。“现在看来,这家律师事务所真是人才辈出,很多京城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自导自演的“三国演义”

    大学毕业前夕,循着自己最初的理想,钱学锋顺利考取了外交部高级翻译的职位。包括他在内,全校毕业生中只有7个人成为高级翻译培养对象,他们获得了改革开放早期公费留学的资格。年纪轻轻便以访问学者身份进入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深造,这绝对算得上令人艳羡的机遇。考取北京外交学院让钱学锋走出上海的小天地,而赴英研究国际关系问题让他看到了更宽广的外部世界。

    在英国留学的一年,钱学锋收获良多。当时,他将自己撰写的一篇以中国及核裁军政策为主题的论文,提交给在意大利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的组委会。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不仅论文被大会采用,主办方还提供给他一笔奖学金,使他能亲临远在意大利的会场宣读自己的论文。那时候,对于大多数只有23岁的年轻人来说,如此经历恐怕只有在梦中才能获得。钱学锋回忆说:“当时我已经隐约感到,国际社会对于来自中国的信息非常感兴趣,同时他们也非常不了解中国的新形势。”

    光阴如过隙白驹,短暂的留学生涯极大地丰富了钱学锋的视野。“我想留在英国继续深造,而且也成功申请到了进入剑桥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这两所顶级学府攻读硕士的机会。”他说,“但当时组织上要求我们回去,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最终我还是回到了祖国怀抱。”

    1986年,回国后不久,钱学锋离开外交部翻译室,进入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在那里,我度过了两年青春时光,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识到巨大反差的两年。”钱学锋的宿舍离市区很远,每次班车快到宿舍的时候都能听到野狗在叫。体验过发达国家的舒适生活后,回到这个办公和居住条件都非常有限的地方,真好比两世为人,但钱学锋对此却甘之如饴。“业余时间我写了很多社论,并在1987年底成为《中国青年报》的国际问题特约评论员,主要评论中国对外政策等国际关系领域的问题。”

    钱学锋一直很喜欢思考,也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变成文字。还是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他就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若干论文,发表在外交学院的学术刊物上。而他逻辑严谨,条理分明的思维特点,也充分表现在与记者采访的交谈过程中。他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每每无需记者追问,便能就一些关联问题继续侃侃而谈。

    在改革开放之初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很多人都怀着自决生活的强烈渴望并愿为此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工作几年之后,在国际关系专业领域有所造诣和突破成为钱学锋新的事业追求。1989年,他主动离开外交部,自费考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

    入学两三个月后,他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个学术论坛。论坛中,几位长期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律师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发展及其未来,其中一位主讲者是美国纽约大学的著名中国法专家杰罗姆·科恩教授(Prof. Jerome A. Cohen)。“科恩教授绝对是中国法泰斗,他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也非常关心中国的政治,这些都给了我很大触动。”于是,钱学锋的学术理想发生了改变。在与钱学锋的交谈中,科恩教授得知面前这个年轻人想学习法律,便主动提出帮他写推荐信,“他愿意帮初次见面的我写推荐信,这让我很感动。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追求目标——报考法学院博士。”

    钱学锋的备考之路并不平坦。申请法学院的预备班位于洛杉矶郊区,不通公交车,他不得不买了一辆古老的二手车天天开着去上课。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一番艰苦努力,钱学锋不仅被全美最好、且当时外籍学生录取率只有千分之一的耶鲁大学法学院录取,还成功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这实属不易。对未来的执着是他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与美国本土的学生比,我的入学成绩很一般。”他谦虚地说,“但我入学申请里讲了我与他们的不同之处:我来自中国,我有我的梦想。”

    跨界在外人看来是一种成就,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从国际政治转向法律专业的第一个月过得十分艰难,钱学锋说:“刚开始我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为了尽快适应,他每天要求自己阅读200页法律专业书。这样,经过一个学期苦读之后,他的学业步入正轨,还先后发表了数篇关于中国法律的文章。

    从中国到英国,从中国到美国,钱学锋经历的数次身份转换都只为追求一个梦想,一个让人的自由实现最大化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指引下,他如同逐日的夸父,不断奔跑着。

    一个华尔街律师的华丽转身

    从耶鲁毕业后,钱学锋顺利进入华尔街最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在华尔街的7年里,他换过3家律所,其中一家的头号合伙人就是当年实现中美建交的美国国务卿赛勒斯·罗伯茨·万斯,连战之子连胜文和凤凰新媒体CEO刘爽也都曾与他共事。

    华尔街生涯让钱学锋与西方资本市场有了零距离接触,在此过程中他深深感到,只有做与中国相关的事才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了接触更多的中国事务,他主动要求到律所的香港办公室工作。199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后没几天,钱学锋抵达香港,投入到律所的中国相关业务中。在香港办公室工作的两年中,他把自己9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与中国有关的项目上,参与的主要项目包括中国南航和中海油的全球IPO等。

    1999年正是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的时候,纳斯达克指数曾一度冲高至6000点,而创业投资行业也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那时候,钱学锋已进入一家国内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他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为软银集团做法律顾问。软银集团、香港电讯计划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共同组建专业拍卖网站“嘉德在线”,钱学锋负责为软银集团审核投资意向书。在双方接触过程中,软银集团看到了钱学锋在法律方面的专业素养,由此萌生了邀请他加入集团的意向。经过充分沟通,钱学锋最终加盟软银集团,成为其在中国成立的“软银中国”基金的法律总监。至此,钱学锋完成第二次职业转型,正式踏入了创业投资行业。

    进入软银中国后,钱学锋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便是投资一家杭州电子商务公司。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小到不能再小,每个创业者都身兼数职。不过,即便面临资金瓶颈时,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依然希望找到能提供包括资金在内各种丰富资源的投资人。几经磋商,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向这家当时几乎没有收入的公司投入了2000万美元。后来,这家名叫“阿里巴巴”的公司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业界大佬之一。

    除阿里巴巴之外,国内先进的婴儿推车供应商、专业母婴产品分销零售平台、著名婴幼儿用品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好孩子”集团和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科技”)都是钱学锋在软银中国工作期间主导投资的成功案例,后来这两家公司都实现了上市。联创科技在2009年与亚信集团合并,成立了中国最大、全球收入和市值第二大的电信BSS/OSS提供商亚信联创集团。

    上世纪末兴起的互联网泡沫式繁荣并未持续多久,而嗅觉敏锐的软银中国从2001年起逐渐放慢了投资步伐。在随后的互联网冬天里,软银中国主要致力于为以前所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帮助企业进行后续融资,同时也开始寻找某些项目的退出途径。钱学锋主要负责项目的并购退出。那时软银中国投资的一家地图信息开发者——“城市通”正面临如何变现的问题。“当时这是细分市场中发展最好的一家企业,但是从2002年开始走下坡路,投资人与创始人在公司卖与不卖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于是我被推举为投资人代表与公司谈判。”在钱学锋的主导之下,“城市通”最终被成功卖给香港上市公司“新世界基建”,以换股方式完成了交易。

    此后,钱学锋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帮助被投企业融资和并购方面。“企业对这方面的需求很大,但在基金里我的工作只能是为企业提供义务劳动。”钱学锋笑道,“我觉得增值服务领域大有可为,所以就在2003年初离开软银中国开始了自主创业。”

    创业,转型,不断前行

    从来没有无需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钱学锋的经历同样如此。“创业真的很艰难。作为创业者,别想着会有人给你发工资,同时你还一定得想着给员工发工资。”回味起自己创办汉理资本的起步经历,钱学锋的笑容中不免也有一些苦涩,“我创业时戴了两顶带‘C’的帽子,一个C是董事长(Chairman),另一个C是出纳员(Cashier)。”事实上,除身兼数职之外,钱学锋在创业之初还闯过了创始团队解体、资金短缺等数道难关,俨然提前上演了一部《中国合伙人》。

    公司创办之初,汉理资本的办公室就设在自己的第一个客户——著名互联网公司“第九城市”——的办公区里。对于一个连办公室都要向客户公司借用的小机构来说,客户购买其产品和服务的理由何在呢?对此,钱学锋颇为自信:“因为我们确实有这个实力,能够帮到第九城市。”作为汉理资本的第一个客户,第九城市主要希望钱学锋帮助公司与新浪洽谈双方的并购事宜。于是在上海中信泰富五楼的咖啡厅中,钱学锋与新浪当时的投行顾问代表、摩根斯坦利中国区CEO竺稼进行了深入交流。尽管最后双方因为价格问题没有合作成功,但汉理资本的专业性已然得到了第九城市创始人朱骏的认可。汉理资本接手的另一个著名案例是帮分众传媒募资。经过钱学锋大力协调,分众传媒最终成功募得1250万美元,领投方是中国投资界中赫赫有名的鼎晖创投,跟投的有TDF、DFJ、中经合、麦顿投资等多家业界老牌机构。

    汉理资本最早的注册地在上海浦东,当初做出这个选择的理由很简单——那里针对留学生创办企业实行政策优惠,留学生只要出资1万美元就能注册公司。

    经过10年拼搏,汉理资本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股权投资与新型投行金融服务公司,成功完成近30笔私募股权融资和跨国并购交易,实现上市的汉理资本客户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总市值接近150亿美元。此外,汉理资本已成功募集两只基金,基金规模近4亿元人民币。从1万美元起家将公司做到如今这般规模,如果将钱学锋的创业本身看作一项投资活动,其回报率已经高达数千倍。如果从30多年前英语和国际政治专业的求学经历算起,多次毅然转轨与始终不懈奋进为钱学锋的人生带来的巨大收益,则是绝对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在财务顾问行业浸淫多年,钱学锋参与了很多明星项目,而这也让他产生了由自己来培养明星企业的念头。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以及人民币基金掀起的募集热潮,汉理资本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独立募集了首期基金“汉理前景”,基金规模为1.5亿元人民币。2012年1月至今,公司又为贰期基金“汉理前隆”募资人民币2.15亿元,这只基金将持续关注“新媒体”、“新能源/新环保”、“新消费”这三大投资领域。迄今为止,汉理资本两只基金已投资神雾环境、小马奔腾、宝尊电商、多利农庄、摩威水环保、哥仑步、到喜啦、飞立新媒体、一嗨租车、辽宁红旭农业、晟矽微电子、名传科技、翰鑫移动支付、北京建工环境等项目。

    “做财务顾问要不甘于寂寞,努力让更多投资人知道这个项目;做投资则要耐得住寂寞,挖掘未为人知的优秀企业。”曾以一张火车票和一个背包走遍欧洲的钱学锋,早已做好了独自上路的准备。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在意个人的财富、地位和声誉,而真正的价值投资必将为他们收获这些。对他们来说唯一重要的,是在价值实现过程中获得并能不断获得自我满足。在波诡云谲、竞争激烈的投资领域,钱学锋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激情与渴望,这与他当年在学业和事业发展道路上多次作出转轨决定时的行事风格如出一辙。

    相关热词搜索: 转轨 前行 成功 钱学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