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博弈路径探源

    时间:2021-01-30 08:02: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社会主义沿着“去市场”——“反市场”——“近市场”的发展路径,衍生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空想社会主义内蕴了“去市场”的理论萌芽,马克思主义明晰了“去市场”理论的内涵,即社会主义“废市场”需要一定条件,某些条件尚需保留“市场”等观点。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去市场”理论,选择了“反市场”的实践模式。以市场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探索率先把“市场”引入社会主义,完善了“近市场”理论。“近市场”与“去市场”的实践博弈造就了“市场”主导的兼容模式。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抉择,我国“社会主义”与“市场”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渊源。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博弈路径;“去市场”;“反市场”;“近市场”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3-0092-05

    社会主义发展遵循着“去市场”——“反市场”——“近市场”的逻辑规律,在“反市场”与“近市场”的历史博弈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实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必然性,但面临改革发展困境时,社会认识仍然不能摆脱“反市场”的历史怪圈。因此,剖析“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历史逻辑,追溯“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本源,能够坚定我们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决心,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内涵。

    一、社会主义的“去市场”观

    社会主义是公平、公正、自由的理想社会制度,而市场却具有某些天然的弊端,如果不能更好地控制和引导,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传统社会主义者大多把“市场”视为不平等和罪恶的根源,产生了“去市场”的社会主义传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去市场”萌芽

    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探索社会主义问题时,最早遭遇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矛盾,但没有直接提出“去市场”观,而是在“反市场”与“近市场”的矛盾中孕育了“去市场”的萌芽,包含了事实上的“去市场”观。莫尔在《乌托邦》描述中曾经设想:“产品交给公共仓库;各户户主任取所需,而不必用货币或其它物品交换”,“城市之间互通有无,但是同样不需要货币来交换”;“金银主要用途是雇佣外国人为乌托邦作战。除此之外,它们就只配用作制造便器和惩罚罪犯的锁链了。”[1]14-15初步蕴含了社会主义“废除商品与货币”的“去市场”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去市场”理论

    1.“去市场”命题的提出。马克思在探讨市场本源的时候坚持“去市场”的态度,把科学社会主义定位于没有市场、货币、交换。马克思主义认为,以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商品关系会使人的劳动异化,市场容易导致商品拜物教。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废除商品使人性复归、废除商品拜物教,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设想。因此,“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的“去市场”命题应运而生。

    2.“去市场”隐含的“废市场”条件。(1)现实的社会制度是“去市场”的基础。“去市场”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大致预测,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未来社会给出一个详尽的模式,具体模式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因此,“去市场”理论必须要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制度基础上。(2)“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去市场”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的社会化形式把它应用于生产”,每个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直接成为社会劳动”,“产品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就可以用“自然的、最恰当的、绝对的尺度——时间来表现这些劳动量”;就不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因此,“去市场”要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后进行。(3)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去市场”的具体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并“没有成了生活第一需要”。因此,社会产品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还要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只是“交换的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同时“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也是通行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2]因此,“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列宁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保留“等价交换原则”,这与“商品交换的原则”是统一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去市场”。

    3.“去市场”不等于“反市场”。“去市场”并不等于“反市场”,某些保留市场、利用市场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去市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过渡时期需保留市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个体所有制和私有制还要保留一段时间,银行、信贷、地租、合作制等市场机制还要利用,消灭商品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至于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废除市场并没有说明,因为他们坚信理论需要实践检验,只有社会主义实践才能确定市场的存废问题。(2)主张利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3] 在私有制废除后,“价值这个概念实际上就会愈来愈只用于解决生产问题,而这也是它真正的活动范围”;“在决定生产问题上,上述的对效用和劳动支出的衡量,正是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4]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完全否定价值与商品的作用。(3)保留分工与交换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个人还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社会产品在做了各项扣除以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还需要进行等量交换的原则,还存在社会分工。

    二、社会主义的“近市场”观

    科学社会主义的“去市场”理论并没有阻止“近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直与市场存在矛盾,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探索加剧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因此,“近市场”的社会主义传统是所有社会主义模式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空想社会主义矛盾状态的“近市场”萌芽

    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是否废除市场一直都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矛盾的问题。他们都主张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幸福的社会,但又基本不赞成废除私有制,圣西门和傅立叶都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圣西门明确提出,“立法者必须保证私有财产的自由使用”[5];而傅立叶则明确强调私有制刺激经济的积极性,甚至设想利用股票市场与资本流动的市场机制。他认为,如果每个成员“都可以购买股票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些股票可以继承或在每个法郎吉中都有的交易所中出卖,以保持资本的充分流动。”[1]25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者内心深处也具有“近市场”的萌芽。

    (二)“近市场”的社会主义思潮

    市场社会主义坚持“近市场”的追求,经历市场二元论、中性论、联姻论、主导论,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兼容。

    1.“兰格模式”——“近市场”的早期理论探索。“兰格模式”是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同哈耶克等进行社会主义辩论时产生,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书中,后人称之为“市场社会主义”最早模式。核心思想是“比照竞争市场上的均衡决定条件,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竞争均衡条件,利用‘试错法’与‘模拟市场’来解决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尽管该模式没有实施,但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很大影响,开创了社会主义“近市场”探索的先河。

    2.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实践模式——“近市场”的实践探索。20世纪50-70年代,市场社会主义在东欧进入了实践层面。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率先开始了突破苏联模式的改革,被西方称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这种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兰格模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受到“兰格模式思想的启发”而开始的实践探索,构成了东欧其它国家探索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如铁托和卡德尔等提出的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包括自治的民主政治理论、自治的经济理论和自治的民族理论等内容,在对“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和“高度中央集权”的斯大林模式批判的基础上,开始了“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标志着“近市场”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形成。

    3.东欧“分权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近市场”的理论深化。鉴于苏联对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市场社会主义实践的政治和军事的干涉,“近市场”的社会主义探索在东欧其他国家仅仅表现为理论形态。如布鲁斯的“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科尔奈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等。

    第一,布鲁斯的“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应与具体的表现形式分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运行模式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决不会妨碍社会主义的性质。因此,社会主义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实践,布鲁斯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决策分为宏观经济决策、微观经济决策、个人家庭经济决策三个层次。他提出,“军事共产主义”模式的社会主义——三个层次决策都集中化;“集权模式”的社会主义——一、二层次决策集中化,第三个层次分散化;“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一层次决策集中化,二、三层次决策分散化;“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三个层次都是分散化。他认为,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只是特定条件的产物,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因决策都是分散化,虽然提高了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但因为缺乏集中的目标而不可能有效地按社会主义的目标运行,“决策分权模式”既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效率,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他主张中央决策由单一的集中化决策转向宏观决策集中与微观、个人家庭决策分散化。国家控制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宏观决策如积累和消费、比例分配问题,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生产,个人有选择消费品和职业的自由等。国家不再实行直接的行政命令式的计划,通过价格、税收、利息率、信贷等经济手段来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自主经营。资源配置运用货币等经济政策建立货币分配资源的基本途径,形成有限的买方市场而实现“需求稍微超过供给”,达到刺激供给满足需求的目标。 

    第二,科尔奈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信息与经济短缺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协调统一。行政协调是以国家行政手段为主,国家和企业是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信息主要以纵向传递为主,决策主要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主,企业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而市场协调主要是以市场为主体,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国家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信息是以横向流动为主,决策主要依靠市场信息为主。传统计划经济主要是信息纵向流动,而市场经济则是横向信息流动占主导。因此,要想实现信息的合理流动,必须把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结合起来。

    科尔奈认为,短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表现特征,但同时又是一种正常现象,任何经济都不会绝对均衡。短缺经济容易造成企业瞬时调整时的强制替代,短期调整中的数量驱动与囤积货币,长期调整中的扩张冲动与投资饥渴等特征。经济短缺主要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企业预算软约束”行为。由于国家的特殊政策和保护,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应有的竞争力。因此,要克服短缺经济问题,必须改变国家传统的控制机制,建立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结合的机制。

    总之,东欧社会主义对“市场”的早期探索与实践,深化了“近市场”理论,诞生了东欧“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也在东欧市场社会主义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姻的英国“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市场主导”的美国“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则把“近市场”的理论推向了全新层面。

    三、社会主义从“去市场”到“近市场”的转轨

    (一)“反市场”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

    马克思的“去市场”理论在社会主义现实中被教条化发展,“国家所有制”成了“去市场”的条件;“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等价交换原则”的深层含义被忽视,社会主义“去市场”的理论被“反市场”的实践模式取代。1.以苏联为代表的“反市场”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十月革命后,列宁明确提出,俄共要“力图尽量迅速地实行最紧急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建立消费合作社,实行普遍的义务制和对生产分配的无所不包的统计与监督,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了没有市场和货币的“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尽管后来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恢复部分市场,但仅仅是“必须采取的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6]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暂时过渡措施,没有真正把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的必要经济方式。因此,列宁时期并未建立市场机制的微观基础,“反市场”的观点仍然根深蒂固。

    斯大林对市场的认识曾经有了一些突破。他提出,“在社会主义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他并没有从本质上突破传统的“反市场”观点,把“商品经济看作是与社会主义不相融的”,“他的这种思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反映”。[7]因此,尽管在斯大林模式下,商品、货币、价格仍然被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消费品市场仍然存在;集体企业之间还存在交换,卢布作为货币仍然可以充当交换的媒介等,但市场机制的力量非常微弱,高度集中的“反市场”的计划经济实践模式基本形成。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基本按照苏联的模式共同选择了“反市场”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

    2.我国社会主义“反市场”的实践。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采取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政策。毛泽东曾经提出著名的“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不过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按照苏联模式建构了“反市场”的实践模式。生产资料实行绝对公有制,分配模式坚持单一的按劳分配模式。尽管后来对于市场经济问题较苏联有许多突破,如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价值规律”等思想;但货币、商品、交换、价格等市场机制在我国的作用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文革”时期,市场基本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反市场”实践模式构成了我国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去市场”理论在尚未经历社会实践检验时,社会主义能够废除市场、在多大程度上废除市场、什么时候废除市场等问题一直在矛盾中发展,“去市场”的理论最终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演变为“反市场”的实践模式。

    (二)社会主义由“反市场”到“近市场”的实践模式演变

    1.向“近市场”实践转变的缘由。第一,内部原因——社会主义“反市场”模式的实践矛盾。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各国基本都沿袭了苏联模式,绝对废除市场与商品交换,但在实践中又不能离开市场与商品交换。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之间、集体企业之间、集体与个人分配方面、个人与个人之间消费方面等,仍然需要交换、分工、货币等市场机制。因此,“反市场”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实践中产生了矛盾,必须探索“市场机制”问题。第二,外部原因。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调整。20世纪30年代以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逐渐为“凯恩斯主义”所代替,国家宏观调控力度逐渐加强,客观上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某些弊端,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比马克思时代明显。因此,社会主义对待市场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理论发展。如前所述,自从“兰格”模式产生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理论取得巨大发展,特别是传统市场社会主义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分野,“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得到了实践验证,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了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问题的探索,从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探索“市场问题”提供了动力与借鉴。

    2.社会主义向“近市场”转变的基本脉络。如前所述,20世纪30年代“兰格模式”开创了“近市场”理论的最早探索,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家先后进行了“近市场”的市场社会主义实践,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近市场”的探索推向高潮,形成了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模式。20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解体,东欧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探索走向终结,“近市场”的理论探索逐步转移到西方国家,形成了以“英美模式”为主导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近市场”的理论探索达到新的层面。实际上,真正实现“近市场”理论升华的探索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早在1978年以前,我们就开始初步接触市场问题;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正式开拓了全面探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模式,标志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确立,“市场主导”的“近市场”实践模式在中国形成。

    总之,“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博弈确立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多维制度模式,彻底摆脱了“去市场”理论的教条式理解,确立了“近市场”的社会主义观,完成了“去市场”——“反市场”——“近市场”的逻辑演进。尽管“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多维制度模式尚不成熟,但“多维兼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渊源,是“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必然抉择。

    参考文献:

    [1]薛汉伟,陈锡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4-23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1.

    [5] 圣西门.圣西门选集[M].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09.

    [6] 列宁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顾钰民.中国社会主经济理论的三次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0):39-41.

    The Origin of Gaming Path Between Market and Socialism

    XU Jun-feng

    (Department of Socials,Shanghai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1701,China)

    Abstract:Socialism has developed along the basic path from “off-market” to “anti-market” and into “near-market”,forming the system-compatible mode of “socialism” and “market”.Utopian socialist includes the infancy of “off-market”, Marxism made “off-market” theory clear that socialism can “get rid of market” with certain conditions and keep some “market” in some other conditions.The Soviet-led socialism distorted Marxist “off-market” theory,choosing the “anti-market” practice model.As a delegate,market socialism made exploration of the “market” into socialism first,making “near-market” better.The gaming practice between “near-market” and “off-market created” a “market-led” compatible mode.Facts have proved that the compatibility of socialism and marke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the multi-dimensional compatible system mode in China has an important theory and practice origin. 

    Key words:socialism;market;gaming path;off-market;anti-market;near-market

    相关热词搜索: 探源 博弈 路径 市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