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由“汉武遗诏”木觚看书体演变

    时间:2021-02-05 08:01: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1977 年 8 月,在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东北约30公里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枚极为罕见的七棱七面觚。从书体看,此篇带有浓重的篆书意味,但又不完全明确,也像是具有篆意的隶书,即早期隶书。但我们知道,前一种书体转化到后一种书体,总是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里则必有一种过渡类型。一种书体的形成要经过长时间在群众中的使用和变革,并且有着一段孕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才能最终被取代与运用。我认为,此木觚上的文字是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过程,也正是时代变迁与更替的有力证据。

    [关键词] 汉简;木觚;书体演变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171-02

    1977 年 8 月,在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东北约30公里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枚极为罕见的七棱七面觚。长城出土汉简,引起了文物界的重视,现保存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内。

    该觚长37厘米,接连抄录共212个字。文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133个字,是抄录某诏书的一部分,为汉武帝重病临危时对太子的遗诏,涉及朝代兴亡诸事,并明确提到“明察烽火”之国事;后半部分79个字,是汉代西北边陲戍卒练笔的书信。木觚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书体和嘉峪关当时的地区防御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觚为汉简之一种,因此简为木棍削成的多面柱形,俗称“觚”。“汉武遗诏”木觚前半部分文字如下:

    制诏:皇大(太)子,朕体不安,今将绝矣!与地合同,众(终)不复起,谨视皇大(天)之笥(嗣),加曾(增)朕在。善禺(遇)百姓,赋敛以理;存贤近圣,必聚婿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胡侅(亥)自汜(纪),灭名绝纪。审察朕言,众(终)身毋久(己)。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绝矣!告后世及其孙子(子孙):

    忽忽锡锡,恐见故里,毋负天地,更亡更在,□如□庐,下敦闾里。人固当死,慎毋敢侫。

    后半部分文字如下:

    弟时谨伏地再拜请,翁系足下,善毋恙,甚苦候望事,方春不和。时伏愿翁系将待近衣、幸酒食,明察蓬(烽)火,事边急,小人毋行,所时幸甚,甚伏地再拜请,时伏愿翁系有往来者,幸赐记令时奉闻系严教。

    从书体看,此篇带有浓重的篆书意味,似乎是习字所依照的教本为篆书,但又不完全明确,也像是具有篆意的隶书,即早期隶书。从秦到汉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书体的大变革时期。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所以隶书的应用才更为广泛。汉代的大量碑刻(除西汉有少量外),不足说明整个两汉时期的书法风貌,更不足论证由秦隶至后来各体的演变过程,只有西汉人的简牍墨迹大量发现后,才使我们从中窥见书体发展的时代脉络,为这一发展作了充足的佐证。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曾组织专业机构推广汉字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简化工作。但我们知道,前一种书体转化到后一种书体,总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里则必有一种过渡类型,新字体总是孕育于旧字体内部,即是在旧字体的基础上变革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简牍或史籍中的各类书体,有的是属于过渡时期的书体,有的是屬于日臻成熟的书体。因此,笔者认为,“汉武遗诏”木觚上的文字是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过程,也正是时代变迁与更替的有力证据。

    首先,书中多假借字,如“众”假为“终”、“曾”假为“增”、“禺”假为“遇”、“汜”假为“圮”,这是书体的变更,在当时也不易省减。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木觚中的文字很显然是后者,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其次,如木觚

    同使用的偏旁部首,已经接近于隶写法,这用到了书体进化过程当中“减到以一种符号代表几种形体繁复而约略近似的篆文”的方法。

    ,木觚中“苍”字显然已采用了隶书写法;而下部也已基本变圆为方,有棱有角,笔画清晰。

    ,笔划繁复,似一叶风帆,又似一种符号;但在后期发展中,改断为连,把笔划都连接起来,使书写更为简便,以至于愈发接近隶书法,而“之”也成为后来语句之间的连词,高频率的使用为它的书写便捷提供了基础。体现了隶书中标准的“蚕头燕尾”写法,即起笔凝重,结笔轻疾,以横画起笔和横波收笔。长画起笔时,回锋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雁尾。

    ,其上部变化不大,下部略有变化,改连为断,笔划能拆开的就拆开,因此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字,明显证实了篆书向隶书之间的转化。

    综上所述,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其特点是字形修长、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隶书则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根据内容虽不能判定“汉武遗诏”木觚为原件还是再抄件,但可以大致确定时代为西汉年间,这些墨书真迹,对探索书体的渊源流变,实为重要。自从汉简出现,可以窥见一代书风,洞察汉人的用笔,进一步分析西汉木简中的各种书体。此木觚发现于甘肃省玉门市花海,而大多甘肃出土的汉简,时代大都为西汉武帝末到昭帝至东汉初年,这对研究书体的形成时间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例证。

    [参考文献]

    [1]黎泉.简牍书体浅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

    [A].汉简研究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3]吴白匋.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4]王筠.说文释例·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相关热词搜索: 遗诏 演变 汉武 看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