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中国书法》年展·,百名大学生提名展优秀作者创作笔谈

    时间:2021-02-06 07:55: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尽量做到自然书写

    栾体坤

    回首细数,到参加此次展览为止,我在中国美院这所全国知名艺术学府里已经待了近5个年头。美院的生活充盈而踏实,尤其在本科期间,坚实的书法基础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在广泛临习经典的基础上,秉承着“取法乎上”的原则,老师也鼓励我们广泛涉猎各家各帖,寻求自我所好。

    在往日学习欧体时,常常感叹其结构之严谨,几无缺陷,且风格明显。这也使我在创作中产生了不少烦恼:一是结构要时时警惕;二是感觉难出新意。因内心总是不满足于在欧体的影子之下,于是我开始从同时期的隋唐墓志里寻找创作灵感。从欧阳通的《泉男生墓志》开始,慢慢涉猎开来,并从千唐志斋中寻找到了许多灵感。后来,随着对墓志的深入学习,我渐渐被魏志吸引,尤其是北齐墓志、造像的奇趣古朴。它们看似与我平日创作的俊秀一路背道而驰,但其中的古拙之气却正是我所需要的。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去结合它们。吸收《崔敬邕墓志》的用笔外柔内刚、结体活泼之特点,使欧体内掖紧收的结构松弛下来;学习《李璧墓志》之雄强茂密;还有《姚伯多造像》那种自由活泼、浑然天成的古朴稚拙。沉浸其中,发现这一个个见方的墓志各具面貌,资源之丰富有时也使人倍感杂乱。乍创作时,经常会出现拼凑现象,像是从不同墓志集字下来一样不统一。究其原因,还是太刻意去追求形似了。因此,在创作中我力求通篇考虑,顾全大局,关照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小、欹侧等,更重要的是要自然书写。因此,随后的创作都是在状态最放松时开始,或者下意识地认为“这只是草稿”。并且,书写时不打格子,不叠格子,当整篇书写完后,再用毛笔画上墨线格子。这样就会有自然的错落,字的大小也很难相同,尽量做到自然书写。这样的作品最终也作为我的本科毕业展作品呈现出来。

    而此次参展的作品,是我研一期间创作的。较本科而言,在书写方面,我可能更专一一些,主要关注几本魏志,其他的偶尔记下有趣的字形,再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使作品更加统一,更强调墓志的自然书写;在作品形式上,尝试更大篇幅的创作,彻底去掉格线,完全打乱行距,只靠笔墨去营造环境。一般墓志字小,相对整齐,字距也不宜过近,而在我的创作中,我想打破这种感觉,并且加大墨色枯湿浓淡的对比,使整件作品更具表现力。两旁的小楷作为题跋的形式呈现,使作品更加丰富。

    反观迄今为止自己的书学之路,从启蒙到在美院的学习都至关重要。老师的点化、朋友的交流都历历在目。希望今后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书学修养,达到“妙逸忘情,墨洒神凝,从容中道”的理想境界。

    心会传统

    程先进

    我的本科专业是行政管理。在大学期间喜欢上了书法。大学毕业选择了报考首师大的书法专业,有幸第一年便考上,当时对于书法的认识十分肤浅,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让我对书法的认识逐渐加深。

    由于自己非科班出身,基本功较其他同学相对差些。我便选择先主攻一体,再兼及其他的方法。最近一年,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篆书与篆刻上,篆书取法吴昌硕,篆刻取法汉印、古玺。在云志功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篆书、篆刻有了进步。但是,随着对古代书法经典认识的加深,越发感到自己的无知,才智有限!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中也让我更明白了只有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

    书法各个书体之间相互联系密切,诸体兼善是古往今来书家的必修课,但对我而言,楷、行、草都是我的短板。我最近学习行书,取法于米芾,也许是我不够癫狂,总是不得其法。米字跳宕的笔法和大开大合的气势让我既兴奋又困惑!

    书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与文史哲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篆书、篆刻来说,与文字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而我文学修养底子薄,这方面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我深知无论读书还是写字,都不只是三年读研期间的小事,而将是陪伴自己终生的事业。在这些方面虽然还很稚嫩,但我相信,随着功夫的积累、时间的沉淀,对书法的把握和理解都将会有长足进步。同时希望能得到诸位老师的不吝赐教,能与各位书友共同学习交流。

    学书札记

    方克朋

    章草以自身书写的简洁明快和形态的优美生动而被人所喜爱。东汉时期书法艺术成为一大新潮,成就了史游、皇象、张芝、索靖等杰出书法家,并且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但是,由于章草的形态特征,也造成其不可能成为国家的官方文字,故其在实用性上就很难和其他正规文字相提并论。再加上随后出现的今草,在艺术形式上比章草更具表现性,使章草很快由盛而衰,少有问津。

    本次作品创作风格以我最喜爱的章草为基础,取简帛行草书、简牍、魏晋楼兰残纸等元素相融合。作品以小字书写,用笔力求干净利落,注重细节的变化与处理,使作品拙中见巧,粗中见细。并在结体大小、字数、墨色及章法错落上不刻意讲究,随心所欲,注重书写性,强调自然书写状态,来表现书法“原生态”之美。

    临帖是提高创作水平的必经之路,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我曾对《急就章》《出师颂》和《平复帖》下过苦功。《急就章》被张怀瓘在《书断》中列为章草神品,其点画洗炼,进退有据,章草特点非常突出,对他的临摹为我学习章草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除了临帖以外,平时我还注意两方面的积累:一是观摩质量比较高的书法展览;二是请老师、书友对自己的作品提意见,这对提高创作水平都有帮助。然而在创作方面,我则更多关注线条流动中的跳荡,即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条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我十分注重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再者是转折。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起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

    实际上创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平时多方面不断积累的结果,主要积累临帖经验,提高临帖水平和临帖质量。总之,古代经典作品是学习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草书的创作,草法的精准至关重要

    韩龙伟

    非常有幸,在这次展览中获奖,这是荣誉,当然也是鞭策。参加这次展览的作品,是一幅六尺的行草书作品,内容选自古代书论,以往我的创作以二王一路为主,但这次创作多取法于孙过庭《书谱》并揉以《大观帖》的风格。米芾曾说:“爱画有情常拜石,学书无日不临池。”很好地说明了书法临摹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指导作用。我的此幅作品,写得是比较规矩的,没有采用明显的大开合的处理手法,只是在字内空间上稍微留意,将空间处理表现得比较含蓄,并于几处加了一些长笔画,以打破规矩的布局。

    草书的创作,草法的精准至关重要,此幅作品在创作之前,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把文字内容中的草法把握不够准确的字罗列出来,去查草书字典,以保证草法上避免出现错误的硬伤。将字典中某些把握不准的草书集出,再加上少许当代的创作意识去整合,达到尽量的统一。清代有“淡墨探花”之誉的书法家王文治就有诗说米芾: “天姿凌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一扫二王非妄语,只应酿蜜不留花。”一方面,说明了米芾过人的天分,他集古人的书法却最终自成一家,不落前人窠臼;另一方面,也说明集古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书法专业的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基本完成对书法各体的临摹与体会,这些都是在为创作打基础。“书法创作,青年时靠才气,中年时看修养,老年时拼的就是一生所读的书了。”读书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却又极为重要的。也许,这也是有些人年轻时书法技法水平很高,写得很好,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衰退的原因之一。

    在创作作品时,我认为对古代经典的学习是学书的必经之路,但并非唯一,我们也可以借鉴当代一些优秀作品,去体会他人是如何学习古人的,这也可以了解到当代人的创作状态,与当代优秀作品交流时,会减少距离感,更直接地了解当代的创作手法。古帖中的经典作品须细细品味,但其中的奥秘时常是隐晦的,当代优秀的书家时常将古人隐晦的技法用夸张的手段进行表现,这也时常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去理解古人书法奥秘与指导我们现实的书法创作实践。

    西安工业大学建立书法专业十余年来,在于唯德院长带领下,培养出余继忠、周建旭、牛似宝等一批优秀的书法创作者。有近40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展赛中摘金夺银。这对作为师弟师妹的我们同样是无形的鞭策。

    我的创作观

    李群辉

    我这件作品取法黄庭坚的草书,从选择内容开始到最后完稿,大约写了十遍,前后用了四五天时间。

    工具方面:我用的是文星阁的中号兼毫笔,有较好的弹性,同时含墨量也不错,便于大篇幅草书的书写;墨采用红星,我书写的习惯是先蘸水再蘸墨;这幅作品我试用了好几种纸,最后选择了半生熟的长纤维纸,这种纸不太细腻,吃墨性能一般,但有较强的摩擦力,而我书写的草书字形偏大,线条需要一定的厚度,所以这样的纤维纸也算比较符合要求。我觉得如果笔墨相称的话,创作过程可能会更加顺畅。

    创作这幅草书作品,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整体篇章布局在统一协调当中求变化。由于整件作品要求是竖幅,我将长卷的样式改为五个小横幅,每一个横幅尽量避免与其他雷同。第一幅求稳,第二幅和第三幅节奏加快,墨色对比也逐渐加强,第四幅节奏再缓下来,最后一幅收尾留出较大的空白配上朱砂小字落款,与前面部分形成视觉上的反差。

    第二,疏密关系随着书写节奏的改变而调整。整体上第一幅和第四幅相对疏朗,而第二幅和第三幅密集,最后一幅由于字数少便显得空旷。具体到每一幅的话,第二幅左边紧凑,右边部分疏朗,相对应的第三幅左边部分疏朗一些,右边部分追求密不透风的效果。

    第三,单字的处理方面,我基本上都从黄庭坚字典里面查找出单字的写法,然后考虑到上下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所需要的字形;再根据书写的需要进行单字字形调整,例如将第一幅当中的“少”“后”调整为比较长的字形,将第二幅中“然”“所”变为比较扁的字形。经过这样的处理,字形本身的势态也会各不相同。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学习王羲之的行书需要长时间地练习才能运用于创作,而“宋四家”本身特点明显,学习宋人行草书比较容易上手,也更便于学以致用。

    总之,书法看似简单,七八岁的小孩在宣纸上涂抹几笔也往往会得到有趣的结果。实际学书很累,一点一画都要讲究俯仰相背,方寸之间都要考虑阴阳黑白,何况字与字之间要在形态变化中寻求整体气韵通畅,更何况篆隶行草楷的书写范式各不相同,各个朝代的审美理想和标准也大相径庭,在继承传统学习经典的基础之上要想创新突破更是难上加难,可能是天分禀赋实在太低,学书总比他人慢太多,好在有诸多老师谆谆教诲,才不至于坠入野道,唯能笨乌先飞,踽踽前行,以求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在笔尖凝聚中华民族的灵魂

    李赛

    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其实我是一个画家。我最先触及的是绘画,也许在儿童时期,鲜艳明亮的色彩总会吸引稚嫩的眼光。这些年我一直在画画,我那时幼稚的心并不能真正明白书法的含义。直到六七年前在父亲的影响下,才开始认真学习书法,可也正是由于多年的绘画经历,锻炼了造型能力和模仿能力,为学习书法铺垫了基础。

    我是从欧楷入门的,唐楷之后,临习过一段时间的隋朝墓志,逐渐转向魏碑墓志。现在回忆起来,我对唐楷是没有任何感情的,临习的过程好像是在走一条必须走过的路,相比法度严谨的唐楷来说,我更喜欢魏碑的率性自由、放荡不羁、天真稚拙。

    当有一天,我在一通石碑中看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世界,它带着沉淀千年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它传达给我的每一丝讯息,都有着动人心魄的魅力。

    人和字也会一见钟情,当我第一眼看到《秦泰山刻石》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吸引。它太完美了,石碑上字字挺拔周正,犹如秦皇万夫莫敌的军阵,亦“如残雪滴溜,映朱槛而垂冰;蔓木含芳,贯绿林以直绳”,字里行间充盈着洋洋洒洒的浩然之气,透出势不可挡的气魄,我想这就是时代赋予它的庄严傲骨,这与秦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的赫赫国威,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沟通。直到那一刻,我才真的开始想要去深入了解书法这门艺术,不管是追根溯源,还是发展创新,我都开始思考的更多。

    宗白华说:“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秦篆,是书法美学历程中第一个结束,同时也是第一个开始。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举世无双的独特艺术,历经千年而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书法脱胎于象形,走向了与绘画完全相反却又相通的艺术之路。我时常为这种伟大的蜕变感动不已,为古代先民的智慧而折服。

    学习书法让我本来平淡的生活变得似乎有那么一点和别人不同,让我开始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朋友圈,让我去关注往往被人忽略的东西。人际关系的改变和想与书法终生为伴的念头彻底把我的人生引向了另一条路,一条光荣的,却荆棘密布的路。我想做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感觉肩负弘扬中国传统文明的重任,而我也因为学习书法而产生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因为书法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完整的载体,书法史即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是一部能将岁月记录下来的历史大书。

    想在笔尖凝聚住中华民族的灵魂,想用自己的手去书写中华民族的精神,想为书法史的记录尽一点绵薄之力,想做一名好的书法人,提高自我修养,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就等于点燃了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薪火,也为中国书法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中国的传统艺术,不该在岁月中渐渐枯萎,而是应该让这水墨之花开遍全球!

    中正 中和 中庸

    彭渤

    这次展览将身处高校中热爱书法的学生们联系在了一起,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借鉴,相信这会大有裨益的。希望可以以这次展览为契机,结识更多的道友,在书艺上共同进步。

    下面结合这次展览的投稿作品谈谈创作时的想法。

    我认为学书习字的心态,应概括为“中”,中正、中和、中庸。任何一对矛盾都有一个平衡点,美与丑、收与放、长与短、秀丽与朴茂、灵巧与笨拙。 “中”不代表摇摆无主见、随波逐流、庸碌无为。这种心态贯穿于我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在未来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最初学习小楷由《灵飞经》起步,时间一久,我深陷这种被自己“加工”过的秀美中,有种突破无门的感觉。眼里的“巧”太多,渐渐容不下“拙”,这是我学习小楷的第一个阶段。随后在老师的指点之下,我开始接触一些朴拙的碑帖,之后临习了锺繇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渐渐将我从“熟”引向“生”。随着练习的深入,当长时间处于“生拙”状态时,习字时常感到另一种疲惫,与前阶段完全不同的疲惫、无力。我想大概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太适合我的。“巧”与“拙”的取法思考是当时的一大问题,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大概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但我想选一处适合我的中间点驻扎下来。于是我进入了小楷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找寻“中”。在这个阶段,我主要临习的范本是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以及王羲之的小楷碑帖。相信随着我审美、目的的变化,或愈发张扬,或更加内敛,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会在取法高古、合乎心性的前提下继续积累,沉下心来老实临帖,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这次展览的作品是一幅小楷作品,取法以王献之小楷为主掺以敦煌遗书,整体风格以突出匀称秀美为主,虽不是萧散自如,也尽量避免落入俗套。

    形式方面,我一直认为形式应是作品内容主体的陪衬、附属品,属次要地位。优秀的作品形式不可缺少,可以增强作品视觉效果,但繁杂的形式只会适得其反,使内容变得苍白无力,即形式大于内容。所以在这幅投稿作品之中,考虑到小楷作品细腻的特点,我没有过多使用染色、拼接等手法制作作品形式。颜色上整幅作品以两个颜色为主,黑与白。文字部分以白金绢纸书写,两侧拼接黑色宣纸突出主体亮度,左侧以一条银色细线装饰。右侧钤两方大印,起到引首作用,加强整体呼应效果。相对简洁明朗,尽力配合书体特点设计幅式。

    历代法书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可供选择、学习的范本,我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沿着先人、师长的指引,在适合自己的路上尽力走得更远。

    初步的尝试

    舒鸣

    我的参赛作品内容选自李密的《陈情表》,主要取法怀素的《自叙帖》,兼取《大观帖》以及《书谱》,采用册页形式,并做了适当的拼贴,材料选择了毛边纸。

    “拼贴”形式在当代书展中特别常见,大多数拼贴作品创作上采用的是“先写后拼”,但我采用了“先拼后写”。其好处在于书写时可以通观全局,笔势流畅;而且拼贴之后,因为毛边纸和背纸之间增加了胶膜的关系,纸的性质改变了,纸质更加光滑,吸水性变弱,书写更加流畅,在墨多的地方吸收缓慢,往往可以产生一些特殊的涨墨效果。总之,这种“先拼后写”的方式,存在难度,但有其特殊的优势。

    “拼贴”改变了书法的传统观赏方式,“册页”转换成了“中堂”形式,所以这客观上不仅要求一页之内的精到,更要求不同页间的对立统一,在整体章法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这件作品来说,一页之内做到让字与字间产生大小欹正的变化,用笔墨色上有粗细浓淡的差异,在页间力求每一页的留白位置、节奏都存在变化;将十四页作为一个整体,又有两头虚、中间实的感觉,而且从头到尾有一个由平和逐渐走向高潮的过程,特别是在最后两页,我力图一气呵成,如《自叙帖》后半部一样,字渐渐放大,节奏也渐渐加快。

    以上是我对于创作的一些尝试,但该幅作品也有不足之处。最大的不足是创作并没有扎实的传统功底作为支撑,而根源是我没有做过“乱真式”的临摹。这种“乱真式”临摹不光要求对笔法、字法有所把握,更重要的是对于布白、气息、格调的深刻体会。就我这幅作品来说,对于用笔过分地强调了,结体上还不够到位,布白上无论是字内还是行间都欠缺把握,所以整体上感觉比较“拥挤”。《自叙帖》虽然感觉比较明快,但其实内里有一份从容,即对于要表现的胸中意象极为清晰,而我心中没有这个稳定的结构或者意象存在,所以创作时捉襟见肘,笔势显得急躁,格调气息因而就背离了《自叙帖》。就效果上说,“乱真式”临摹需要一定的量,但并不是说临得越多效果越好,效果更多的和深度有关。如果临摹一直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最后的创作也很难有进步。

    这件作品只是的一个初步的尝试,其中有一些我的想法,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也将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追随传统 敬畏经典

    王露

    我从七岁就开始学习书法,一直受益于启蒙老师坚持传统、传承经典的思想。经过这些年的学习,越发觉得学习经典、与古为徒才是学习书法的最佳途径。

    清代李瑞清说:“学书不学篆,犹文家不通经也,故学书必自通篆始。”我最初涉猎《袁安碑》《袁敞碑》《峄山刻石》《石鼓文》《散氏盘》等碑刻,后学习清代吴熙载、吴昌硕、邓石如等篆书经典与战国末期《中山王青铜器铭文》,在坚持学习书法先贤们的作品中寻求习篆门径,并初有所获。

    第一次接触《中山王青铜器铭文》是在《中国书法全集》第三册《春秋战国金文》一书中看到的,并对其铭文书法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随后,我加强了对《中山王青铜器铭文》的临习。我怀着虔诚与敬畏经典之心,专程前往河北省博物院古中山国展览馆观览学习,重点观摩了中山王昔青铜三器,从中参悟其篆法、笔法、章法等。

    书法艺术对线条的要求是极高的,而《中山王青铜器铭文》对这一要素的表现也是极富美感的。其铭文独特的线条纤细而刚直。干净利落、平稳安定,竖线垂若悬针,使文字亭亭玉立,清秀挺拔,于刚劲之中带有婉约,阴柔之中带有坚毅的美感。

    我对铭刻书法的书写要求就是要做到“疾”和“涩”。“疾”就是求笔画之刚劲、流畅;“涩”就是求笔画之凝注、浑重。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说:“势疾则涩。”刘熙载《艺概·书概》说:“古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涩者无之。”在急速的作用下,笔势如破浪一般前进,留下的是筋腱的线条与较涩的线条边缘;同样,缓慢也是一种力量,通过缓慢的顿挫之力可以获得浑厚有力的线条。

    我认为学书必先学古,只有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发展才会有所进步。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 “学书必须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所以学习书法必须从摹仿古人人手,以取得其形神。康有为又说:“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和。”我们学习书法要多读书、多观摩,多临摹前人书法作品,要熟悉古今书体的变化,通晓书法源流发展的分合规律。南朝王僧虔《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我们学习古人经典,就要用心体会古人的人生志趣和状态,崇敬古人的精神情怀,以内在的从容启迪我们。书法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对传统法帖技法的传承,得其古意。

    面对传统,我们只有虔诚地仰望与追随,努力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从踏上学书之路至今,对我来说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还需要我怀着敬畏之心不断思考与探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依然会秉着继承经典的信念继续学习,将古人的经典传承下去。

    学书随想

    张广冉

    2008年,我考上山东工艺美院书法专业。大学期间,我系统地临习了诸种书体,对书法史、书法理论也有了一定了解,虽都是一知半解,但在生活中总也离不开它。后来,我又幸运地考取了郑晓华老师的研究生。从那以后我才将书法作为真正的研习和发展方向。

    在那之前,对于全国书法展览,我仅仅是个“旁观者”,从未入展、获奖,但对于展览、当代书坛一直密切关注。近两年我一直在学习黄庭坚的草书,偶尔写写张瑞图书法、章草和刻帖。随着学习的深入,也尝试着去创作一些作品。可以说当代展览作品所追求的冲击力、画面感等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般条幅和横幅是我日常书写时常用的幅式。对于我,取法黄庭坚采用横幅相对容易把握,两到三行的条幅相对容易控制,再多了就很难把握。这次投稿的作品我采用了五块横幅上下接在一起,平时字写得较大,而这次则缩小了写。在书写中除了表现黄庭坚草书的开合,我又尝试着增加了些章草的朴拙。此外,在整篇的墨色与留白处理上也下了番心思。总之,力求诸多要素在整幅作品中达到和谐、统一。另外,书写时相对放松,真有点“无意于佳”的状态。但反观这幅作品,线条还是过于流滑不沉实,笔画不精到,入古不深,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学戏,唱、念、做、打都很吃功夫。有时废纸三千也写不出一张满意的作品,这种情况在我身上时有发生,但我还是一直坚持了下来。现在学书法有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切磋、媒体资源的共享,对于我们这些怀揣着书法梦的学生来说可谓条件优越。今后我仍会多临帖、多看书、多交流、多思考,让书法成为陪伴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祝慈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因为那时生性好动,所以父母便送我去学习书法,希望通过书法的学习让我能静下心来做事情。起初我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学,由硬笔到软笔,由墨迹到碑刻。后来我渐渐发现,其实书法并没有抵消我性格中的活泼好动,而是教会了我怎么样做到动静结合。平时我还是一样开朗爱玩,但当我坐下来写字的时候又会进入另一个世界,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书法早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后我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书法专业并一直学习至今。

    我的启蒙老师是余中元。那时候我刚上小学,字也不认识几个,突然接触到书法,看到毛笔在纸上来回舞动,虽只有黑白,但字态各异,对我来说是件很新奇的事情。余中元老师教会我很多东西,那时候年纪不大的我并没有办法深入理解太多书法的本质,但是我却通过练习书法学会了如何虔诚地去面对一件事情,也学会了用一颗敬畏之心面对古人、面对自然、面对生活。这便是我理解的“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2008年我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本科期间在张爱国等诸位导师的指导下,对书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2012年我本科毕业,同年考上了沈浩和沈乐平两位导师的研究生,基于本科时期全面且大量的临摹创作使我手头上的功夫硬实不少,再加上对书法史和书论的研读,让我体会到了技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传统的认识与理解。

    美院的教学是注重传统、循序渐进的。导师常跟我们说,本科四年的学习就是要对历代经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大量的临创结合中,把基本功练扎实,融入自己的理解,在书写时可以活学活用,各取所需。而在研究生时期可以多加入一点自己的想法了,但不急于追求个人面貌。我认为个人面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并非刻意追求出来的,它应该是在长期学书的过程中,根据你自身的理解逐渐呈现出来的,是真性情的展现。我书写本次参展作品时便是这样的创作心态。

    平日里我写行书和小楷较多,但我一直对碑刻的天真质朴情有独钟。正逢这次展览的契机,我便尝试以《石门铭》笔意来创作。也没有太多的考量便一蹴而就。好的作品,整体的气息、空间的排布、线条的质感、用墨的浓淡固然重要,但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应该是在书写过程中自然流露,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经营得来的。反观自己的作品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离书写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沉稳与率性间的平衡还是需要在今后的创作中慢慢体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的机会得到各位老师和朋友的批评指导,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 笔谈 提名 中国 百名 书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