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儒家的中庸之道

    时间:2021-02-21 07:58: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内容,也贯穿了多个封建君主的统治时代。文学是反映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或者现代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儒学的发展过程历经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一度将儒学视为正统思想,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很大部分的文学创作也包含并体现着儒学的思想内容。儒家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主题、思想和感情等都产生影响,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始终贯穿古代文学的创作过程。古代文学创作和儒学精神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中庸思想;联系

    儒家文化出现在春秋战国,历经漫长的历史,是历史的产物。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在文学方面的探索与分析。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思想体系,在其核心思想影响下进行的文学作品创作不计其数,为了继承、发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气质,我们应当对古典文学加以深入分析。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内容,也贯穿了多个封建君主的统治时代。文学是反映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或者现代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儒学的发展过程历经数千年,独领风骚数百年,封建统治者一度将儒学视为正统思想,在历史的社会背景下,大部分的文学创作包含并体现儒学的思想内容。我们要想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来看儒家的中庸之道,必须重视儒家思想体系的长远影响,结合实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去探索分析儒家中庸之道的内容。本文试着就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一、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一)儒家文化的内涵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其主要思想主张也不尽相同。孔子在春秋时期主张仁与礼,“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其文化内容涵盖国家治理、个人修养、社会三个方面。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性善论,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同时对于国家治理方面提出“民贵君轻”“仁政天下”等思想理论。孔孟思想的发展为儒学文化奠定了基础。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儒学倡导天人合一。个人要通过自身的修养提升价值,效力于国家和社会,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这才是天人合一的正确理念。

    第一,在国家治理方面,儒学主张施行仁政。国家在治理过程中需要用道德和礼教来施之以民,实际上这也打破了当时“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规则。仁政即人道精神,注重以人为本,就现代社会而言,人道主义一直被广泛重视以及运用,重视百姓的民生问题才是社会、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

    第二,在个人修养方面,主张人性本善,克己复礼。儒学代表孟子提出人生来就是善良而美好的,只是需要加以修养历练,通过自身的求与学,實现个人的成长修养,达到儒学的“修身”思想。

    第三,在社会方面,主张教育教学应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社会思想上面提倡道德感化,实行人治。

    纵观历史的发展,儒学能够独领风骚数千年,究其原因还是儒学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其核心思想不变,对应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有新的思想主张。在近现代和当今社会,儒学思想文化都一直对社会和国家有着重要影响。

    (二)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770年的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崩溃,诸子百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收众多信奉儒学的弟子,游走各国进行思想传播,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将儒学进一步提升,把孔子主张的儒家思想由“礼”上升为“仁”,主张性善论、仁政学说,之后又有荀子的性恶论之谈。后来,儒学在秦朝焚书坑儒的悲惨社会背景下几近消亡,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又得到发展,真真正正地成为了当时的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吸取其他各家的有益思想,将儒学推上政治舞台。汉朝以后儒学的社会地位又慢慢下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玄学,儒学并未得到重视。在明末清初,儒学思想达到了巅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清代封建统治将儒学奉为正统思想,借儒学的核心思想内容统治封建社会。在近现代的企业管理、教学教育中,儒学思想也被广泛应用其中,其现在的社会影响亦不可估量。

    二、古代文学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儒学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用世”的精神,换言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理论的延伸。孔子作为儒学代表人物之一,是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中产生影响较大的一位。面对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各方势力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孔子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试图找寻合理有效的制度去帮助统治者实现大一统局面,让百姓能够稳定生活。孔子虽然一直保持积极入世的态度并没有表露出要归隐山林、逃避战乱纷争的想法,但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并没有进行革命运动或者民主选举,如果他想要实现从政的愿望,最有可能的途径就是得到君主的信任及任用。所以孔子周游列国,试图劝说各国诸侯听取并采纳他的治国之道,并重用他进行政治方面的政策实施。然而天不遂人愿,能够接待孔子的国君诸侯很少,更别说采纳他的治国理念了。

    孔子始终保持积极入世的态度,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儒家文化的发展有其阶段性的特点,所以儒家文化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因儒家文化的不同阶段而不同,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也经历了数千年。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散文和楚辞是主要的文学体裁,先秦散文有历史和诸子两种形式,例如著名的《春秋》《左传》等,它们是记述历史事件的文学类著作;而《论语》《韩非子》等则是诸子百家对于自身思想学说进行阐述的文学作品。先秦散文的文学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浪漫奇幻。楚辞最开始的定义具有局限性,单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演变为诗歌体裁或诗歌总集的名称。楚辞的文学作品多偏向浪漫,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奇特。到了汉代,汉赋是常见的文学体裁,汉赋有大赋和小赋,它们大多歌颂礼乐文化,借用事物来抒发内心情感。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开放,诗歌盛行,由此涌现大批的诗歌名人。此外,诗歌的表现形式也很多,有古体诗、绝句、律诗,其中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唐诗内容简短,但表达的感情确是直观、强烈的。

    无论是汉代的赋或者是南北朝的民歌、乐府诗还是唐朝的诗歌,都是受儒学文化的影响而进行创作的。汉代经历了儒学文化的兴盛和衰亡,儒家教条的短时衰弱,促进了文学本位的回归,而唐朝诗歌多是关注庙堂的作品,容易受到君王喜爱,也表现唐朝时期的儒学正在慢慢走向庙堂之高的道路。

    (二)文学主题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由始至终都是主张“仁”的思想,古代文学作品很多都是从民生关注、君王的爱戴等主题去进行相关创作的,所以其文学作品大多有关心百姓疾苦、渴望得到君王的賞识而报效国家的感情流露,古代文学作品很多都是把对国家的热爱和君王的爱戴与怜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继续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很多文学作品都会将关注百姓疾苦、痛斥社会民生问题和忠君思想融合在一起,好比屈原的楚辞,他通过浪漫、奇幻的表现手法去表达自身想要入世,为人民和国家做出贡献的激情,主观意识和情绪都很高涨,但是对于入世的行动又有点退缩,没有充分发挥主人公的主体性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屈原在文学创作方面感情无法实现,爱和恨的相对独立、分离始终交杂缠绕着,所以文学作品会有两面性的特点。甚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些影响,陆游、范仲淹等文学大家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这种两面性的相似特征。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儒学思想文化中的理念,在民生和君权这两个方向体现出两面性。在封建统治社会,君王决定文学大家们的前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文学创作精神的领袖。这从侧面反映了创作者们受儒家文化影响,典型作品有陆游的《长歌行》《书愤》,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充分证明了儒学文化与文学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都在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出来。

    (三)文学作品

    儒家文化注重伦理纲常,即“三纲五常”方面的秩序,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礼义仁智信”,提出人的关系和秩序维护的重要性。这些都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体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对于“三纲五常”的释义,反映了儒家思想,在追求人生理想目标的实现和完善自我方面都有深层次的表现。

    (四)文学作品的创作思想转变

    儒家思想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儒学中庸精神的角度来说,从文学创作的言志思想发展到情态思想阶段、写意思想和传神思想,上述思想模式的转变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表现了古代文学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的心理活动,杜甫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三吏”“三别”也没有对现实的细节描写,属于写实类的抒情,抒发了主观情感。这反映出文学作品的创作多是基于主观思想的抒情,依据一些实际事件,建立在积极入世的态度之上。

    三、儒家忧患意识的建构与作品创作

    儒学从血缘关系和情感层面建构了人生的苦难感,突出了人生的历史使命感和严肃性。这种建构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反映在后世文人的作品中。唐宋文人众多,具有代表性。李白在《行路难其二》中写道:“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没有得到朝廷重用的感叹。《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显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杜甫的“三吏”和“三别”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民生活于战乱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显示了作者对战争的无奈之情和对人民生活于困境之中的关怀与感叹;另一方面,它真实地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无尽灾难。《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诸葛亮对刘氏的忠心来表达诗人非常想要获得为国家而战的机会的心情。北宋文学大家苏轼在政党斗争中屡遭排挤和流放,其文学作品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通过中秋节赏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经受挫折后所产生的关于出世、入世的矛盾感情。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穷苦百姓的关怀和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诗人乐观开朗的精神境界。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四、文学创作中贯穿中庸哲学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始终贯穿古代文学创作过程。儒学的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构思悲剧人物的故事情节方面有着很突出的影响。悲剧故事往往都是以正派胜利落幕,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将悲剧感大大削弱。不论是古代的文学小说还是现代的文学影视作品,在文学情节的构造上都具有典型的悲剧平和感,不过分追求表现悲剧主人公的人格,用理性约束自己使得社会群体得到平衡。儒家思想对古代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忠义与叛国之争或君子与恶棍之争中,小说最后往往都是正派战胜反派,正派拿下胜利的果实,反派接受应有的惩罚。例如,在英雄小说中,大多数正派的英雄可以报仇雪恨,建立伟大的成就,甚至得到朝廷重用,位至高官。

    在公案侠义小说中,大多数都是好官和侠义之士成为最终赢家,奸臣被施以应有的重罚,这种故事结尾也是非常普遍的。在情节安排上,古代小说往往在紧张情节的后面接上更为轻松的情节内容,使得二者和谐统一,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剧情。这一思想与中庸儒学的美学理想非常吻合。在小说中,为了解决悲剧因素,人们常常用预言式的神话为小说埋下伏笔。例如,在《水浒传》的开头,“洪太尉误走妖魔”,预示着凉山英雄的最终命运。《红楼梦》前几章中贾宝玉的梦境也昭示着金陵十二钗的结局。但《岳飞传》中将奸臣秦桧及其妻子陷害岳飞致其死亡的悲剧结局归结为大鹏鸟与蝙蝠之间的前世冤仇,进一步削弱了岳飞之死的悲剧意义,似乎岳飞罪有应得。古代小说家为减轻悲痛所做的努力与儒家的“中和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儒家思想在文学创作的很多层面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像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有很多对于牛鬼蛇神之间的美好感情、很多人物死而复生的故事情节的创作;《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面,梁山伯虽然因病亡故,但是最后祝英台追随他化蝶而去,最终双宿双飞。这些小说的创作从某种程度上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文化一直都影响着中国的文学意识和思想。古代文学创作和儒学精神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从儒学的中庸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会有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研究,尤其是那些经历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考验保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多文学作者认为深入往一个点去钻研能把它研究到一个极致的境界,其实这是与之背道而驰的,会离其真实价值更远,即丧失作品应当具有的真实用途。所以,只有立足全局,了解其内在内容意义和外在结构、主客观价值体系的建构、传统历史和现实需求的矛盾,严格遵守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才能够真正得到符合历史时代和文学家创作实际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文学作品才能够得以流传千古。

    参考文献:

    [1]段莲.古代文学教学与儒家文化的传播[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8-52.

    [2]黄传星.儒学史视野下的古代作家研究[J].殷都学刊,2017(1):65-71.

    [3]孙进.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27-29.

    [4]朱恩彬.儒家思想与中国文艺的现实主义[J].文艺研究,1996(3):27-38.

    作者单位:

    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