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重读促思,吟绘结合

    时间:2021-02-24 07:55: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语文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在课程标准各阶段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认真研究和教好古诗,对增进知识、丰富想象、发展思维,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读:读通读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大都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为学生所喜爱。因此,古诗教学应重视读。让学生在认读字音的基础上读通、读熟,这是前提。然后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读懂。不过这时学生的读懂还只停留在表层,进一步理解课文还有待教师的点拨。

    二、促思:抓重点,精读,理解诗意

    现代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学生自读感悟,不强调老师做过多的讲解,而我认为古诗教学,教师必须做“咬文嚼字”的指导,否则学生会因为一知半解给吟诵造成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对古诗中的重点词句重点指导。如“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丝带”,“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再如“游园不值”中的“值”是“遇到”,“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尽”是“消失”,而“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是“落下”。通过对关键字词的讲解,学生对诗意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时,再让学生读,精读。在精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的意境。

    三、描绘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意境熔铸诗人成熟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理想和艺术才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如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春天柳树“上妆”的景象,而杜甫的《绝句》,全诗共四句,就描绘了四幅画面。那种让学生一字不漏背诵诗句的教法,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我认为应该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用诗的语言加以生动的描绘和渲染,让学生抛开课本,想象古诗所展现的画面并描绘下来。

    四、慢吟:渲染气氛吟出“味道”

    “吟”不同于读,读重在理解,吟重在品味。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进入角色,发挥自己的创见性。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味,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通过反复朗诵吟咏,是帮助学生品味诗歌画意的有效手段。第三,要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诗所表现的情感不同,其味道也大不一样。写春景的要吟出春意盎然,写离别的要吟出离情别意。在吟的同时配合肢体语言,以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五、诵读:体会感情

    古诗饱含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感情。因此,古诗教学在学生掌握了诗的内容,进入诗的意境的基础上,还必须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诗歌感情有的如大海波涛、电闪雷鸣、使学生心潮翻腾,有的如清风徐来、小溪淙淙,使学生恬淡逸适。爱的感情要以慢而柔软的声音读出亲切感;憎的感情,要以快而沉重的声音读出挤压感;悲的感情,要以慢而缓顿的声音读出沉郁感;喜的感情,要以快而高亮的声音读出欢愉感。通过正确的朗读产生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诵出诗的味道,细细玩味,以致熟读成诵,这样,古诗教学方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睢城镇中心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 重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