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评导结合,促进教学质量循环提高

    时间:2021-03-07 07:56: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以“评导结合”为基础,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循环提高的长效机制是我校长期的理念和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通过构建我校教学质量循环提高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形成了特色,取得了明显实效。

    关键词:评导结合 提高质量

    Comments leads the union,the promo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circulation enhancement

    Liang Dequan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valuation and guide” principle,this paper aims to construct a long-ter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system with loc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by the involvement of employers,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words:Comments leads the un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81-0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我校坚持探索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立足教学过程控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评导结合” 肇基,构建了我校教学质量循环发展的保障体制和长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对课堂教学质量从目标的确定、信息采集与分析、信息反馈与调控等科学、有效的管理,形成了我校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特色,取得了明显效果。

    1.教学质量循环提高机制的内涵与特色

    1.1 体系及其机制建立的背景与过程。

    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培养数以千万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对高校主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与时俱进的教学管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如果管理上不去,硬件再好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注重教学质量管理是各类大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建立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而实行客观的教学评估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前提。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式及体系健全、富于创新的评估标准,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正确发挥质量评估的导向作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手段,更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大致经历了以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探索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第一阶段;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建立和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平台的第二阶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评导结合”的循环递增式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第三阶段。

    新的时期,学校大力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研究课堂教学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教学运行计划,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课堂教学等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估,帮助教师准确找出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同时,紧密结合考试制度改革,将形成性评估与围绕学生进行的课程学习目标达到度的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建立了科学的教育评估模式及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

    1.2 机制内涵。

    近年来,学校立足课堂教学,以教学督导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相结合为管理措施,以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的建立为监控手段,以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教学改革重点,建立和完善了“评导结合”的教学质量循环提高的监控体系及其机制,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见图)。

    1.3 机制特色。

    1.3.1 将阶段式、传统分离式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为多视角、全员参与的、教学互动、全过程监控的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

    1.3.2 全面实施与网评相结合的、“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教学督导制度,开展了“督教”、“督学”、“督管”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教学督导活动。以“导”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示范性、探索性、诊断性教学公开课活动,并从外延上为教学改革研究的立项起到真正“导”的作用。

    1.3.3 探索教学质量的反馈控制手段,以每学期末试卷抽检为具体实施措施,创建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

    1.3.4 针对性地进行教改研究与课程建设改革,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将研究结果反馈于教学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评导结合,严格过程管理,强化组织保障,确保质量不断循环提高

    2.1 严格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和2002年公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议草案》文件,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估问题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系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目前国内有极少部分学校建立了网络评估模式,但这些网络评估模式建立得不尽完善,还存在以下不足:软件系统在数据处理上缺乏科学的判断;软件开发不完善,适用性不高,不能为教学管理者提供全面、系统评估信息;安全保密性不强,参评者(特别是学生)无法放心评估,顾虑较多;科学性不高,不能体现课程特征(如外语课、体育课的授课形式与一般理论课应有所区别)。

    2001~2002年,学校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随机性水平评估专家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建议,申报并承担了重庆市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总结国内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活动,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模式,建立了一套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2003年,该研究项目通过重庆市教委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的研究理念和开发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2004年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教师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开启了实时过程管理的先河

    该系统自2002年10月在学校校园网稳定运行至今,共有100多万人次参与网络评估,收集教学意见(建议)20余万条。

    为了配合系统的使用,学校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网评得分前三名的教学单位和前5%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网评得分前20%的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对网评得分后20%的教师,将作为教学督导的重点;特别是对连续两次在后3%的教师,将暂停主讲资格,进行教学整改。

    该系统也引起了国内高校和有关专家的关注,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通大学、长安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采用。

    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质量意识,有效地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风的建设;促进了教师、学生、教学督导人员、专家、领导的互动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改进教学工作,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学校通过教学质量网络评估,能够随时监控教学运行情况,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2.2 教学督导制度 “以督为辅,以导为主,评导结合”,是循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督导的作用,形成了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以督为辅,以导为主,评导结合”的教学督导制度。在对课堂教学督导评价过程中,教学督导组专家始终坚持突出六个“导”的作用:

    “导”教学方法。督导组专家认真听课了解教师教学特点,课后与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帮助教师总结好的经验与特色,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引导教师合理改进教学方法。

    “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督导组专家特别关注学校的青年教师,掌握全校每个青年教师的特点,通过听课交流,参加点评教学公开课、示范课、诊断课,参加各学院教学讨论会等形式对青年教师提出好的改进建议,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导”学生学习。督导组专家听课中很注意学生的听课率和听课状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导”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督导组专家通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交流,了解课程设置、内容体系、教材选用、学时与进度安排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提出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执行计划等的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导”教学管理。督导组专家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管理运行实际状况,及时有效地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引导教学管理部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导”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督导组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等的提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邦助学校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与实施。

    督导组“以督为辅,以导为主,评导结合”,全面、系统地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实施教考分离,建立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是循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点,充分发挥考试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反馈调控、培养导向等积极功能,保障循环递增式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教务处近年来推行了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等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2.3.1 以素质考核为重点,推行多样化的考试模式。

    从“人”本位出发,以知识考核为基础,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核心,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起符合时代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试模式。

    考核方式多样化。考试类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查类课程由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方式,如开卷、实验与实践报告、专题论文、艺术创作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补充实例)。

    成绩构成多样化。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平时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并编入课程大纲。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出勤、测验、实验、作业、论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考试题型多样化。学校把试题型多样化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根据考试内容、考试目标,合理设置不同类型客观性题和主观性试题,充分发挥各类试题的最佳测试点,使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

    考试模式多样化改革了传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鼓励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3.2 以教考分离为重点,实施科学化的命题制度。

    为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规范了命题流程,加强闭卷考试试题库和阅卷教师库建设,积极推动教考分离制度。

    规范命题流程,建设试题库,实现命题科学化。教务处制定了《关于加强试题库建设的通知》,闭卷命题由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主讲教师回避。教研室主任依据课程大纲填写《命题任务书》,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由课程负责人牵头随机组建命题小组命题(附标准答案、评分标准),教研室主任审核题目后交教务处考试中心建立试题库,试题库每学期及时更新。每次考试从试题库随机抽取试卷,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建立阅卷教师库,实现成绩评定科学化。针对每门课程建立相应的阅卷教师库,教务处随机组建阅卷小组阅卷,阅卷教师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评分,使得阅卷更加公平、合理,有效地遏制了“人情分”现象。

    教考分离制度的实施极大地克服过去教师自己教、自己考、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改变了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松懈、考前突击复习的被动学习状态,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考试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和培养导向功能。

    2.3.3 以试卷抽检为重点,实施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

    2002年,为科学、准确地评价与调控课堂教学质量,采取考后试卷自查与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实施了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每门课程考试后,阅卷教师都要填写《试卷分析表》,明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教务处采取“考试质量分析系统软件”与教学督导专家阅卷水平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试卷进行抽检,重点对命题质量、阅卷水平、试卷难度、试卷区分度、考试平均成绩及分布状态等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价。近3年对111门次课程25919份试卷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都及时的反馈到相应教研室,提出了整改意见,促进了命题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的实施,对考试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督,实现了“教”与“学”双向客观评价,从制度层面保证考试质量;同时,“评导结合”,及时、有效地得到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和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3.评导结合,教学质量循环提高,运行机制显长效

    3.1 改进了教学工作,巩固加强了教学中心地位。

    通过“评导”结合的监控手段,开展阶段性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价和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等工作,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通过以“导”为主的教学督导,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导”教学方法;“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导”学生学习;“导”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导”教学管理,“导”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地加强和巩固教学中心地位,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3.2 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的网络评估,考试质量试卷抽检,有利地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敬业精神,严谨了教学态度。同时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工作适应快,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3.3 大力推动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课程建设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果。

    在评导结合的循环递增式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中,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课程建设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针对学校规划、建设与发展及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课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质量 循环 提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