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从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谈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时间:2021-03-20 08:20: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和收入分配的变动,而从长远来看,一个地区必然立足于区域优势以及逐步缩小的收入差距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图从产业结构以及收入分配的变动并结合地域优势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 地域优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益于制度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成功把握了东亚产业转移的机遇,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增长的业绩,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区域及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地区。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珠三角第一产业的比重显著下降,由1980年的26.00%将至2002年的4.94%,下降了21.06%,平均每年下降0.9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其原因并不是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萎缩,而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相反,在此期间,第一产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值也是成倍的增长。从农业内部结构看,以传统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己由种养为主的小农业,转变为种养与加工相结合,多种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的大农业。2002年全域农业总产值达465.04亿元。1981年至1994年间平均每年递增7.0%,而1995年至2002年有所下降,年递增5.73%。种植业在1997年已减少到近40%, 畜牧业和渔业分别上升13个百分点以上。目前珠三角已经闯出了一条高效、高附加值、高创汇农业的新路子。

    第二产业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具体表现在:首先, 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实现了持续的高增长。1981年至1995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5.5 % , 1995年至2002年,由于发展基数已经较大,势头有所减缓,但仍达13.3%;其次,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以1995年的数字为例,全域乡镇企业总收入2727.95亿元。乡镇企业的另一显著的特点就是县镇的新兴工业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家用电器、机械、建材、食品、电子、石油加工、化纤、精细化工等己构成全域的支柱行业。同时,乡镇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企业甚至打开了国外市场并进行跨国经营。乡镇工业数目和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直接支撑了全域工业总产值的迅速增长。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上个世纪以轻工业为主的特征显著,而近几年重工业发展特别迅猛,2002年已经几乎占有半壁江山。

    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在第二产业发展的拉动下,第三产业发展呈加速之势。2002年第三产业达45.29%,仅比第二产业低4.48个百分点。逐步拉大了珠三角和广东以及全国的差距。

    珠三角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导致的三次产业内部构成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层次推进是吻合的。当然,这并不代表珠三角的第三产业的现状是完美的,首先,虽然珠三角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不适应经济协调的发展。一般而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第一、第二产业的生产率相应越高,社会收入水平和闲暇占有量越高,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也越高。因此,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其次,珠三角第三产业存在总量不足的同时,还存在内部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餐饮酒店服务业空前繁荣,但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业不甚发达;教育、文化、卫生、科研事业发展缓慢,由此造成劳动者素质和企业素质不高,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再次,珠三角第三产业地区发展也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避免其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

    二、收入分配的变化

    1.第一阶段(1978年~1985年):平均增长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分配收入制度改革,采取了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的政策,在劳动工资体制方面,国家允许珠三角地区“先走一步”,使珠三角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快提高。据广东省统计局抽样调查,1978年,珠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元,到1985年增加到954元,增长了1.3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1.2%。这一阶段,在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增长的同时,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依然没有改变,收入差距变化不大,基尼系数低于0.16,仍没有突破0.2,基本处于收入绝对平均状态。

    2.第二阶段(1986年~1992年):城镇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收入差距逐渐扩大阶段

    1985年,城市经济改革正式启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和物价改革措施。1986年~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02元增加到3477元,增长2.2倍。这一阶段,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价格的上涨,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4.1%。在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从1986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超过0.2,并逐年加大,到1992年增大到0.27,居民收入差距按国际通行标准衡量仍较为平均。

    3.第三阶段(1993年~2001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创历史新高后大幅回落,收入差距缩小后加速扩大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珠三角的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1993年和199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含价格因素)33.2%和37.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基尼系数1993年上升到0.30。1995年面对过热经济,中央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由总量增长转入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落,收入差距有所缩小。随着国有企业三年解困措施的实施,使一大批企业职工下岗,收入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抑制性政策不配套, 社会保障工作滞后,使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伴随着收入的增长,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从职工工资水平看,行业间工资水平的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198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地质普查和勘探业,人均工资1054元,比最低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高82%。2001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均工资达24397元,比最低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高3.7倍。最低行业与最高行业职工工资的绝对差由1980年的467元扩大到2001年的17098元,扩大了近35.9倍。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镇居民收入在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珠三角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全国最大地区之一。

    三、原有地域优势的衰落和新地域优势的浮现

    原有优势的减弱:1980年,珠三角地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人均工资水平之比是1∶0.22,到1993年,两者之比为1∶0.35,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中用于发工资的份额从五分之一多增加到三分之一以上;随着周边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和职工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流入珠三角的外来劳动力增长率有所回落,同时,外来劳动力的回流明显增加了。1994年以来,珠三角许多市县的劳动局已经在周边地区招收不到计划要求的劳动力数量了,主要原因是这些周边地区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动机减弱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珠三角地区所具有的一些优惠政策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地。优惠政策主要有两条:一是“财政包干”制。二是类似项目审批权的下放和扩大,外资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早已为全国各地所共享。香港特区劳动密集产业外移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大大减少了;整个80年代,香港特区大约80%的劳动密集产业已经转移到了以珠三角为主的内地;整个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内地工业供给能力增强使珠三角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下降。1993年广东省调出省外的总量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下降,据一些学者测算,若扣除当年物价上涨因素,1993年调出省外产品实际下降了17.26%。虽然1993年广东的省际贸易仍是顺差,但是这种顺差余额已经大大减少了。由于广东产品中70%以上来自珠三角地区,所以,广东省际贸易变动直接反映了珠三角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下跌。

    新优势的生长:伴随着原有竞争优势的减弱,一些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有利因素也在生长出来。这有四个方面:整个社会的资本供给能力已有明显增长。1980年~1993年期间,这个地区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129元增加到7050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相比,从1∶1.26上升到1∶1.51。也就是说,如果全部用本地居民储蓄存款来支撑本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3年可投资的规模要比1980年扩大四分之一左右;进入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就跨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投资推动”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明显增长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标志。80年代,这个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30.2%,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系数为2.1。到90年代上半期,这个投资产出系数基本没有变,即为2.2,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则变为60.8%,从而这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27.5%。作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这个“投资推动”阶段是外资大量流入与本地储蓄能力大幅度增长的必然结果;珠三角已经在轻工纺织、食品饮料、电子、电器机械和建筑材料等产业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远看象洋货,近看是广货”的广东产品在国内轻工业市场上已经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这对于那些产业结构没有调整过来的重化工业地区和农业地区仍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较大的开放环境与优惠政策相结合加速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其抢占了经济体制的先发性优势。珠三角体制活力是由两种动力推动的,一是广东在各级政府之间推行中央给予的“财政包干”体制,重新调整了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扩大开放,引入“外来经济”的管理秩序与规则,“外来经济”的引入既加剧了其与传统经济运行的冲突,从而产生了非解决这些冲突不可的压力,也提供了新经济秩序的行为规范,从而降低了各级政府设计和组织新的经济秩序与规则的费用。这两种力量的相互结合使珠三角经济体制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明显地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四、结论

    发挥现有的资本优势,走“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的路子,既要合理引进外资,又要利用现有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投资其他地区。促进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充分发挥家用电器、机械、建材、食品、电子、石油加工、化纤、精细化工等全国支柱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对富裕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努力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科研事业的发展,加快本地劳动者以及企业素质的提升。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兼顾第二产业的发展,适当降低第一产业的发展,鼓励部分原有第一产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以缓解第二、第三产业用工难的问题。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第二、第三产业的职工收入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的职工收入。有资料表明,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工资绝大多数在600元左右,工资近12年来仅增长68元。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工资的快速增长,只是一些垄断行业与特殊群体的快速增长,只不过,一个“工资总额”、一个“平均工资”,掩盖了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工资差别。而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也是地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瓶颈”所在。因此,逐渐缩小地区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力度,健全税收机制,消除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不合理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不同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玉鸿 许学强: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演变及广州区域地位的变化.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2]广州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广东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2004~04~06

    相关热词搜索: 产业结构 收入分配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