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开平碉楼与村落,人类文化视野的新名片

    时间:2020-04-04 07:56: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西融汇的岭南乡村文化景观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既是自古以来一种独特文化传统的延续,叉是人类不同文明交融的美丽结晶,展现了不同文化价值的交汇以及岭南侨乡建筑和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的演变与发展。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稻作文化区域历史上长期动乱的社会生活形态的见证和综合产物,也显现出传统乡村社会向近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以及移民文化的特殊历程。

    ◎开平碉楼与村落最典型地代表着一种独具艺术风格、地域特色、时代标志和审美价值的建筑类型和乡村规划,展现了人类建筑文化交流与景观组合的一个杰出品类。

    ◎别致、挺拔的碉楼与传统、质朴的村落、竹林、果园、山水和稻田,共同构成优美的文化景观,杰出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

    在珠江三角洲的西缘,一跨过九江大桥,就进入了五邑侨乡,周边的环境与大桥另一端的景象迥然天别。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还原生态地保留着一片田园牧歌,沿途山绿水蓝,空气清新,稻田成片,农舍炊烟。

    更吸引人的是,在村落后面或山冈田间,一座座突兀屹立的乡土建筑——碉楼,扑面而来,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村落舒展平缓的天际轮廓线,非常张扬的造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越向五邑侨乡的中心——开平行驶,这样的景色越浓厚,碉楼的数量越多,造型的西式风格也越精美越多样,它与中国传统的民居、稻田、竹林、山丘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

    开平“无碉不成村”

    开平城乡面积为1600多平方公里,现有18个镇,不论山区还是丘陵、平原,镇镇有碉楼。即便是在开平繁华的市区,随时也可以看到一脸沧桑的碉楼与现代化的建筑为伴。据说,历史时期开平有3000多座碉楼,民间一直流传着“无碉不成村”的俗语。经过普查,现存的碉楼有1833座,集中分布在中部潭江冲积平原的塘口、百合、赤坎、蚬冈、长沙等五镇。拥有如此众多碉楼的地方,在全国还找不到第二处,开平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碉楼之乡”。

    这类乡土建筑,还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开平为核心区向外辐射,与之相邻的台山、新会、恩平、鹤山是第一个圈层,面积为9800多平方公里。而深圳、东莞、惠州、广州、珠海、阳江,属于第二圈层,都能够看到同类建筑的踪影,而且其风格是距开平越近越浓,越远越淡;数量也是越近越多,越远越少。

    开平碉楼从建筑材料划分来看,可以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大类。

    石楼主要分布在开平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大沙镇最多。它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资源,垒砌而成,有的墙体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用天然的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石楼一般有2层-3层,楼体造型十分简单,由下向上逐渐收分,没有其他碉楼中常见的向外悬挑的防卫台构件,楼顶多为中国传统的硬山式。

    夯土楼是以三合土为材料,运用中国夯土建造技术。为了使墙体坚固耐用,筑楼的泥要沤1年左右,以增加它的黏结性,有的还掺添黄糖。夯土楼一般层高3层(与混凝土材料合建的可以到4层-5层),通体黄色,当地民众把它称作“泥楼”。夯土楼目前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以南部的赤水镇和北部的龙胜镇为多。

    砖楼分红砖和青砖两种。明朝的碉楼以红砖材料为多,清朝的则以青砖为主。由于砖的抗冲击力比夯土小,因此砖楼的墙体一般建得比较厚,多数都有40厘米-50厘米。最厚的是迎龙楼,将近100厘米。砖楼造型比前两种稍复杂一些,出现了悬挑的防卫台和较复杂的窗楣构图等细部的处理。砖楼主要分布在开平东北部的月山镇、水口镇和水井镇。

    最多的还是清末民国时期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楼,俗称“石米楼”、“石屎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带的塘口镇、百合镇、蚬冈镇、赤坎镇,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类碉楼。钢筋混凝土楼多在4层以上,一般是5层-6层,最高的达到了9层。这类碉楼采用的是进口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和西方近代的混凝土技术。材料和技术的进步,为碉楼造型的由简趋繁,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并且成为开平碉楼中表现国外不同建筑文化特征的主要楼体。更重要的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就大规模采用西方的水泥、钢筋和混凝土技术建造乡土建筑,在中国乡村乃至亚洲乡村,开平首开先河。

    在使用功能上,开平碉楼又有众楼、居楼和更楼之分。

    众楼,顾名思义,就是由村中多户或全村集资兴建的碉楼,产权属于集资户共同拥有。出资者在楼里有自己的房间,有权使用。众楼造型简单,装饰朴实,楼内的陈设非常简略,多数房间仅有一张床供躲土匪的人家过夜使用。一有匪袭警报,人们就从老屋中走出,进入楼内躲避。土匪走后,第二天早晨人们就会走出碉楼,回到自己的家中。众楼基本上都建在村后。

    到了民国初期,村中各户的贫富差距拉开,比较有钱的华侨人家更加讲究居住宽敞的房间,使用先进的生活设施,同时也为躲避土匪入村抢劫而经常频繁地搬运家中财物不胜其烦。这样,就有了将防卫与居住功能结合起来兴建碉楼的想法,一座座居楼便应运而生。在各村中,最漂亮的碉楼往往是居楼。居楼是以家庭为单位独资建造,楼体比众楼高大,造型复杂讲究,房间宽敞明亮,功能用房齐全,有的居楼还安装有供水系统、消防系统。它既有碉楼的坚固安全,又有更舒适的生活设施。这类碉楼的大量出现,改变了碉楼过去功能的单一性,增加了居住的实际用途,碉楼由此成为防御与居住功能兼而有之的乡土建筑。居楼也主要建在村后或村外。

    更楼,有的是建在村口,又叫“门楼”、“闸楼”。由全村成年男人昼夜轮班值勤,白天负责检查进出人员的身份,夜晚关上闸门,依时敲锣报更、报警。门楼上定时响起的锣声,伴随村民进入梦乡;急促的锣声和呼喊、枪声,又为各家各户收拾细软躲进村后的碉楼争取了时间。有的建在村外山冈上、交通要道旁和田野间,又叫“灯楼”,是由附近几个村落有了共同防御的需要后合伙出资建造。参加联防的各村出人出钱,轮流值班。灯楼内一般都配备有探照灯、报警器、铜锣、响鼓和枪支。当匪情出现,灯楼就会发出警报器的呼鸣,探照灯指向土匪来的方向,为各村的防卫争取时间。凄厉的警报声、锣鼓声和枪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对土匪形成很大的心理震慑,它是开平碉楼中的“预警飞机”。

    从建造时间划分,村口的门楼应该是开平碉楼中兴建最早的一类,其次是众楼,居楼的建造时间多数都在众楼之后,而村外的灯楼修建的时间最晚。开平各类碉楼兴建的先后过程,反映了开平碉楼所经历的由各村各户单独防御向数村成片联防的转变,以及由单纯的防卫向防卫兼居住的转变。

    防匪防洪与攀比炫耀

    在开平民间盛传着一个“古仔”(故事),说的是在明末清初,那囿龙田村一带土匪猖獗。一次,村民许龙的妻子被土匪绑架,许龙的儿子许益赶快准备了赎金去救母亲。没有想到,母亲托人带给儿子一封信后就投崖了,信中说:“你不要破财救我了,将这笔钱建一座碉楼,好好伺奉父亲。”于是,许益就用准备救母的钱建了一座碉楼,取名“奉父楼”。

    民国的《续修广东通志》还记载了家族争斗的情况:清朝的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开平“县内村落大抵聚族而居,姓氏之见颇深,其自卫能力颇偏重于一姓一族或一乡之范围,故各乡碉楼林立,类皆为一种狭义之设备……常因小事而械斗,经年不决。”

    有什么样的社会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乡土建筑。防御自然成为碉楼的首要功用,它必须坚实稳固,易守难攻,同时,还要有反击的设施。因此,开平碉楼多高出一般的民居,楼体也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楼高可以望远,便利于居高临下地防卫进攻;墙体厚实,不怕匪盗凿墙火攻。开平碉楼的窗户都有铁栅,外设钢板窗门。一旦关上,就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外面的枪弹无法穿透。碉楼的门一般都外有铁门栏,内有沉重的钢板大门。

    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防卫台,当地人叫“燕子窝”,或全封闭或半封闭,防卫台四壁和地面开设了向前、向后、向下的射击孔,既可居高临下又能够形成交叉火力。不仅如此,在碉楼上部各层的墙上也开有各式各样的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除了单个碉楼造型的特殊要求外,不同类型的碉楼又组成了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村外的更楼主要是发挥预警作用,为村民躲进碉楼争取了时间。村口的闸楼承担着阻击匪徒进村的任务。村后的众楼和居楼四周的射击孔形成了向前、向后、向下的交叉火力网,楼与楼之间可以相互保护、相互支援。这就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安全系数。开平各类碉楼的兴建过程,也是乡村防御体系的形成过程。

    开平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南部、北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和中部是丘陵平原。潭江穿过开平中部与主要支流苍江在三埠相汇,两岸是肥沃的冲击平原,构成了中部地区一马平川、江河交错河网密布的自然地貌。潭江和苍江常年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每年夏秋,一遇台风暴雨便洪水泛滥,江水漫堤,河湖一片,很多村落就会被浸淹。历史时期洪水灾害更是经常出现在开平中部平原的村落,积水久久难退。这些村落的民众兴建碉楼也就有了又一层实际的考虑——逃避洪水。

    开平的18个镇中有8个镇集中分布在中部平原河网地区的潭江、苍江两岸。这几个镇也是碉楼数量最多的,有1535座,占开平碉楼总数的83.7%。这一数字说明因逃避洪水而兴建的碉楼在开平碉楼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最著名的迎龙楼在“光绪甲申(光绪十年,1884年),大潦,村人登楼,全活”(民国《开平县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平原地区的碉楼仍然在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因此,这里的民众对碉楼有着一份更深的感情。

    除了防御功能外,开平碉楼还有居住的作用。在现存的1833座碉楼中,居楼达1149座,占开平碉楼总数的62.7%。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这一功能仍然在继续发挥作用。

    同时,有一小部分碉楼还是学校的教学建筑用房,或为教室,或为宿舍。近代开平侨乡注意发展教育,学校突破私孰教学,采用西式现代教育,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完整,学生多住校学习。能够读书者多为华侨后代,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他们也是匪盗瞄准的目标。在社会治安环境不安定的状态下,学校不能不考虑加强自卫防御能力,以免学生教员成为匪盗绑架的对象。开平乡村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员、学生被掠为人质的教训沉痛而深刻。于是有的碉楼成为了主动保护师生的有效手段。民国《儒良学校建筑碉楼最后议决之章程布告》明确提出:

    “我儒良之有学校也,创设于清季末年。自开办以来,成效卓著,久为邑人所推许。嗣以匪徒骚扰,学子戒心,遂至衰落。经族中热心学务者,提议建筑巩固砲楼,为学生寄宿舍。”

    因此,开平碉楼对保障和推动近代乡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作用。

    看开平碉楼,人们从中不难发现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碉楼兴建的初衷是防御,表明人们害怕匪盗的劫掠;可是,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碉楼的建筑形式又非常华美,不遗余力地展示着财富。

    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开平近代社会风尚、社会心理的变化。

    清朝光绪年间,随着侨汇的不断涌入,开平乡村民众的社会心理发生了由崇尚简朴到追求奢华的变化,相互攀比,标榜荣耀,讲求排场成为风气。一部分海外乡亲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行为对此更是推波助澜。同时西方张扬个性、求新求异文化思想的传入也影响到当时民风的形成。

    民国《开平县志》卷二,舆地志云:

    “至光绪初年,侨外寝盛,财力渐张,工商杂作各有所营,而盗贼已熄,嗣以洋货大兴,买贷者以土银易洋银,以洋银易洋货,而洋银日涨,土银日跌。故侨民工值所得愈丰,捆载以归者愈多,而衣食住行无一不资外洋。凡有旧俗,则门户争胜;凡有新装,则邯郸学步。至少宣统间,中人之家虽年获千金,不能自支矣。……未知与道成间相去几何也。”

    塘口镇的谢钦明是留美的建筑学硕士,他在20世纪20年代撰写的《对于本族风俗改良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评说家族的世风民俗:

    “勤俭之风本为族人之特色,自族人往美洲及南洋各处经商而后,收入颇丰,此风渐失。至于今日,无论男女老幼,都罹奢侈之病。昔日多穿麻布棉服者,今则绫罗绸缎矣;昔日多住茅庐陋巷者,今则高楼大厦矣。至于日用一切品物,无不兢用外洋高价之贷。就中妇人衣服,尤极华丽,高裤革履,五色彩线,尤为光煌夺目。甚至村中农丁,且有衣服鞋袜俱穿而牵牛耕种者。……其余宴会馈赎,更为数倍之奢侈。”

    地方奢华,日甚一日。这样一种社会心态和风尚,必然会在建筑上表现出来,留下文化的痕迹。碉楼高大的楼体就成为表达社风民意的最好载体。

    开平碉楼有一个特点,它的中下部造型、装饰都很简单,最有看头的是上部,不仅造型丰富,而且柱、廊、外墙面的装饰十分用心,有的到了不惜繁琐堆砌的地步。因为,碉楼的中下部在村外是看不见的,达不到炫耀攀比的目的。只有上部才高出民居,成为视觉焦点,村落的标志,远远就能吸引人的眼球,还有什么手段能够比它更利于满足楼主争富斗奇的心态呢!

    由此可见,开平碉楼还是近代侨乡民众社会心态和习尚变化的独特见证,它实现了侨乡民众铺张排场,攀比炫耀的普遍愿望。

    相关热词搜索: 开平 碉楼 村落 视野 名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