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1-01-14 08:04: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由于开放教育资源具备显著的文化属性,采用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作为研究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理论向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结合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实际,总结出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特征。在此基础上,了解开放教育资源的管理问题、过程问题和技术问题,明确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所面临的战略鸿沟,最后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现状、目标和挑战的深入阐述,完成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综合分析。

    [关键词] 文化学派; 开放教育资源;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钱小龙(1976—),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E-mail:e37205005@163.com。

    一、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

    从本质上说,战略既不是一种精密科学,也不是一种具体的工具或技能,它反映出复杂人类认知的抽象属性,让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定位。战略是伴随个体或群体解决生存的原初目标而形成的,它的存在与发展永无止境。根据明茨伯格等人的观点,从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可以从说明性视角(the Prescriptive Perspective)、描述性视角(the Describing Perspective)和结构性视角(the Configuration Perspective)来对战略加以区分。说明性视角关注战略的表达,描述性视角关注战略的制定,而结构性视角则关注战略的形成与执行。[1]同时,每一种视角都反映出不同的战略管理理念和战略表达过程,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战略管理流派。说明性视角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描述性视角包括企业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利学派、文化学派和环境学派;结构性视角的则是结构学派。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作为描述性视角的一员,将战略形成视作一种合作的和集体思维的过程,把个体与集体整合为一个实体或整体,着眼于共同利益的追求。

    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日本企业在管理和运营上的成功导致了一系列以文化为基础的概念和理念相继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会以各种方式对社会、行业和组织产生影响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战略反应和决策风格。比约克曼认为战略的巨大改变必须要以文化的基本改变为基础,从而可以有效化解战略变革所面对的各种阻碍,帮助实现融合和接受新的战略。他把这种情况分为四个时期:战略转移,大多数情况下巨大改变之前就会出现组织信念体系和环境特征之间距离的加大;现行体系的解冻,组织内部变得紧张和不团结,以前毫无问题的组织信念暴露出问题,纯粹的信念体系面临崩溃;实验和调整,从前的信念体系被抛弃之后将度过一段时间的混乱期,新的战略观念的产生往往是新旧观念的混合,并且在实验中累积,依据这种观念进行战略决策,显示良好效果之后就会强化此类行动方式;稳定、正面的反馈会逐渐增加组织成员对看来有效的新信念体系的信奉。[2]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以组织文化作为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将文化的特性、理念和思想融入战略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战略计划、模式、定位、视角和策略。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往往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信念,坚持已经建立起的战略,并作为观念植根于文化深处,与文化相关的社会过程、信仰、价值在决策制定和战略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文化属性

    文化基本上是由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这些认知的人类活动和人造物品所组成,在社会过程中属集体共有,个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有些活动是个人的,但其含义是集体的。组织文化可以被看作“富有表达力的社会组成部分”,犹如人体的有机组织一样,组织文化连接着作为骨骼的组织结构和作为肌肉的组织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代表着组织的生命力,代表着组织机体的灵魂。作为一项由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主导的集体性教育变革运动,开放教育资源自诞生之日起便具备了显著的文化属性。从开放教育资源的组成要素来看,无论是静态的数字教育资源,还是动态的在线教育活动,都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显著的文化特质,还以所传播的知识信息、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规范等文化观念、文化信息影响受众。因此,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载体,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传播意义。

    首先,开放教育资源运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着人类历史的伟大创造,展示着人类社会的丰硕成果,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大量的开放教育资源站点和不断更新的开放教育资源内容,展现出一个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和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世界,人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快捷便利地了解社会文化的巨大进步,感受着人类不断前行的步伐。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其展示的文化成果无论在容量、种类,还是在形式、传播方式方面都极具吸引力,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受益人群,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其次,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开放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育活动,创造出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体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开放教育资源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大量实时或延时线上教育活动,结合个性化的线下教育活动,促进了教育活动的高效化和便捷性,满足了人们不断出现和变化的文化需求,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和路径,帮助人们实现一个又一个美好理想。

    再次,从开放教育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变化,但都存在共同的内在本质,即以数字载体为形式,以知识共享、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文化性质。开放教育资源形式多样,有的是有声的,有的则是无声的;有的是静态的,有的则是动态的;有的表现为视频课程,有的则表现为文字课程。但所包含的文化属性却是一致的,这是开放教育资源的本质所在,归根结底开放教育资源始终还是一种文化产物。[3]

    最后,开放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会体现宏观意识,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所大学的教育水平、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不仅促使学生、师资、服务、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加剧, 也带来了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碰撞, 这种冲突和碰撞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组织文化的变革是大学应对各种挑战和竞争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发展战略的变革、学校能力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变革。[4]只有坚持开放教育资源的文化属性,确保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在全球教育的交流与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因此,无论从宏观上说还是从微观上讲,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也即对于整体文化效益的追求应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核心理念,如果失去了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开放教育资源将会失去长远发展的根基,无法在国家的文化复兴和教育提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

    发展战略特征

    尽管作为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并不鼓励战略的改变,而是希望保持现有战略的持续性,最好的情况是在组织的整体战略观念之内推动立场的转换,甚至本质上文化是抵制战略改变的,在一个组织的新战略开发与实施之前,旧文化必须被完全地替代或忘却,但是文化与战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联系在一起。如果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影响作用,减少或抵消文化的负面影响作用,只是基于逻辑和机械的方法,战略的改变很难进行,只有从组织内部来仔细分析其功能构造、运行机制,以及所持的观念,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确保新组织文化的有效获得与保持,并通过在选择性立场和感知世界的固有方式之间的权衡中寻找到新文化的竞争性优势,最终才能形成既能挑战传统,又能立足前沿的发展战略。文化作为人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无处不在,但又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也显著地体现在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上。[5]作为一种独立的战略管理学派,文化学派秉持着一整套信念或原则,突显其战略管理的特色和倾向性。

    第一,文化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基于组织成员间信念与感知共享的一种社会交互过程。当组织成员共享一种处事方式、风格和信念时,组织发展出一种一致的行为,也就是一种文化。它是很难被替代的,如果没有好的原因或急迫的需求去改变,我们将继续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6]文化是一种战略现象,文化的改变意味着战略的改变,文化与战略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着交互,文化能够影响组织的思维与分析风格,也能够影响决策风格。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取决于参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主体成员,尤其是以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大学群体,他们将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固定的集体行为规范、处事方式和思想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这中间,传统的教学规范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的学习范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相继涌现,如果大学文化要发挥其对教育元素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必须通过不断互动和交流来引入新鲜的血液。当传统的大学文化完成时代的变迁,重新焕发出生机时,必然会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引领与促发,每一所大学所开展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必然带上了特有的大学文化色彩,形成独立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否则,一旦消弭了大学文化的影响作用,代之以行政命令或经济刺激等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手段,开放教育资源是不可能真正实现持续和健康发展的。

    第二,文化学派认为任何形式的战略形成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潜移默化的,非口头的,有时候直接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无论是否能够看得见其运行的方式,文化始终参与着战略的变化过程,文化不是以一种现实存在,而是以一种关于战略的关注框架而存在。具体来说,伴随文化变迁的战略形成不是依据客观现实和特定目的的基于科学主义的组织构建,而是一种抽象的、主观的,在感知当前的行动与交互基础上的社会创造与构建。[7]如果从大学的短期发展来说,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客观现实和特定目的的考虑,这与整个大学机构的生存状况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从大学的长远发展来看,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则带有更多的抽象性和主观性,它是在不断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明确的发展路径,大学文化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清晰可见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文化的思想活动,而非注重精确计算和严谨策划的科学活动,其运行的方式和逻辑始终渗透着大学文化的因素,甚至可以将大学文化视为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引,其作用无处不在,细致入微。

    第三,文化学派认为组织成员只能通过描述信念来部分地构建文化。组织成员时常描述和承认的所谓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与组织实际存在的信念和理想是有显著的差别的,两者之间的直接和线性关系并非所期望的如此牢不可破。尽管通过描述特定单元或若干单元的信念和理想来完成构建整体文化的“管中窥豹”,也是完全可能且极具实际意义的。但事实上文化通常并非与组织成员所持立场和观点完全一致,寻求了解一种特定的文化最有效的方式观察人们的行为,而非他们的描述,真正具有矛盾性和挑战性的观点是无法表达出来的。[8]大学文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这是由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而,对于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而言,大学文化的作用是无法明确地宣扬和描述的,只有尊重开放教育资源的自然发展形态和天性发展脉络,大学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便违背了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这意味着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不会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定将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调整、更新和重构的社会化过程。当参与其中的成员通过持续的沟通和交流,摈弃散乱的观点和想法,逐渐与大学机构实际存在的信念和理想趋于一致时,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轮廓才会最终呈现出来。当然,要完成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从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而言,意味着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来,能够对大学机构的教育使命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愿景有所理解与感悟,并通过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功能与运行机制有所了解和逐渐深入的专业社会化过程,大学文化才能真正地与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形成协调一致、结构稳定的发展框架。

    第四,文化学派认为战略以观念(Perspective)而非立场的形式呈现。观念植根于集体主义的目的,并通过以保护或运用资源和能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反映出来,因此战略应是深思熟虑的。观念是战略的一种路径,它是概念性的,也是文化性的。一个具有强烈观念的组织拥有独特的,甚至是唯一的观点和梦想,而存在于组织文化中的观念是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9]大学文化之中潜藏着观念,它标志着大学文化的特点,反映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决定着在大学文化的走向。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了大学文化中所潜藏的观念,植根于大学机构成员的共同理想与信念,在众多与大学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元素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学发展的重要导向。换句话说,大学文化与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因观念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文化以观念为核心和依托影响着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走向,成为区分大学机构之间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标志。而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将观念从大学文化中提取出来,将其视为改善现实状况和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进行持续与有效的引领和促发作用。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文化与组织的竞争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仅与一群人通过社会活动所进行的交互有关,而且还与这群人和各种资源之间所发生的交互有关。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本身就涉及社会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只有充分把握大学文化的竞争优势和观念的独特作用,才能形成可靠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才能将开放教育资源置于有利的发展位置。

    四、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

    发展战略分析

    (一)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所面临的战略鸿沟

    战略鸿沟(Strategy Gap)是指一个组织对一项事业当前的表现与完成其使命、目标、目的和战略所期望的表现之间的差距。[10]战略鸿沟直接作用于执行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效率与效益,会严重影响到事业的未来表现,甚至生存问题。作为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技术应用,开放教育资源将史无前例地影响教学、学习和创造性研究的实践。随着开放教育资源开始不断成长,并逐渐趋向成熟,我们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未来持有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但从当前的实际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战略鸿沟需要解决。[11]解决开放教育资源战略鸿沟的出现意味着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期望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而消弭这种差距,促使开放教育步入可持续的发展轨道,需要从鸿沟产生的原因入手。根据科弗尼等人的观点,战略鸿沟的出现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即管理问题、过程问题以及技术问题。管理上的有为和无为都可能导致出现战略与执行之间的鸿沟。具体包括缺乏对计划的支持、缺乏战略的沟通、缺乏计划的坚持,以及缺乏有意义的调整;采用传统的过程来执行和监控战略是导致战略鸿沟的重要原因,具体包括缺乏战略的关注、死板僵化的预算流程、过分注重经济手段、缺乏外部环境的关注、缺乏现实状况的预测;支持计划、预算、预测和报告流程的传统系统是导致战略鸿沟的技术原因,具体涉及碎片化的系统结构和ERP系统的误用。[12]基于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需要协调组织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关系,在构建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和价值观之上,运用整体的观念和集体的思维来探讨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所面临战略鸿沟。

    第一,从开放教育资源的管理来看,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1)尽管开放教育资源的影响深远,受益面广泛,但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产生,而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因此很难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2)由于开放教育资源的资助机制和运行模式都还不成熟,不同的机构所获得的支持也存在巨大差异,因而相关的开发教育资源计划的顺利实施很难实现。由于大学文化本质是凝重的、稳固持久的,它对于保持管理的连续性持赞许态度,并倾向于将管理维持在一定的轨道上,甚至倾向于阻碍必要的改变。因而,对于开放教育资源这样一个新近闯入教育的新元素,接纳和融入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实现科学高效的运作更是存在巨大障碍。不过,通过持续的社会化进程,这种情势应该会有所改观,一旦形成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将不再是一个问题。第二,从开放教育资源的过程来看,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1)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产物,处于发展的初期,也遇到不少尚需解决的难题,且还没有充分认识其价值和应用前景,因此不太可能进行非常细致和长远的规划;(2)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应该更多地考虑公众的需求,任何将开放教育资源局限于正式教育领域内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导致失去外部的支持;(3)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倡导者更多的是从知识共享和利他主义角度认识到开放教育资源的巨大应用价值,并没有考虑到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支持政策、经费资助、科学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放教育资源的过程存在问题与缺乏足够的社会交互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之间只有通过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形成一种集体的和共享的意识倾向,才能对开放教育资源的过程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适应过程,相关问题也才会在实践中逐渐消弭。第三,从开放教育资源的技术支持来看,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1)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资源,但同时也导致在不同的组织开展合作时资源共享和资源传播面临很大的问题;(2)不同的开放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合作不仅是资源本身,更多地还体现后台管理系统的对接上,缺乏相关技术协议和接口标准导致互通性水平低下。技术与文化属性上本是相对的,但文化却能为有效的技术支持提供良好的氛围。大学文化通过纯粹的社会活动和基于共同目标的集体活动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中各种元素,开放教育资源便是其中一个。但是,如果开放教育资源尚未有效融入高等教育系统,那么这种影响便是有限的,无论是人力层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资源都不太可能被全面调动起来。开放教育资源面临的战略鸿沟一方面体现事物发展的自然本性,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成长总会面临许多波折,另一方面说明其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宏观的目标定位,还是微观的措施应用都需要深思熟虑。制定有效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迫在眉睫,而基于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必将发挥其重要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综合分析

    不断增加的教育成本和教学时间的持续短缺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开始尝试打开交流的大门,接受教育资源的开放,而来自公众和社区的支持也为创建贯穿传统教学环境内外的趣味学习环境提供了机会。同伴教学、志愿者辅导、社区论坛,以及海量教育资源等一系列策略应用更是推动着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形成。[13]由此可见,开放教育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需要尽快明确其发展目标和面临的挑战。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事业和运动,与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化传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制定和实施全局性、长远性、阶段性和实践性的发展战略。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管理是指根据大学机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对在一定时期内制定和实施开放教育资源的全局性与长远性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所进行的决策管理。面对开放教育资源这样一个崭新的事物,大学机构需要灵活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尤其是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对开放教育资源的现状、目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形成“独特的价值取向、有效传递价值取向的价值链、清晰的权衡与取舍、强化互动性、战略导向的连续性”。[14]

    从现状来看,根据2011年度的《地平线报告》(The Horizon Report),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难题:第一,还没有运用制度化的手段来实现为教育提供者带来切实的利益;第二,在宏观系统和组织水平上,开放教育运动还没有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性;第三,在主流开放教育资源机构之间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和内容的互通性;第四,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充分利用全球性大众合作策略,在正式教育部门也没有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循环使用。[15]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将各种组织视为意识形态的存在,能够发挥非政治意义的功能,将现实存在的各种棘手问题,如政策、谈判、共谋和权力等排除在外,代之以具体化的非政治性的社区共同体或道德秩序。[16]为了更好地解决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应营造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更多地运用社会文化的力量而非世俗的政治或经济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

    从目标来看,需要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第一,文化学派的战略致力于构建整体观念,并在深藏着资源或潜能的组织模式中反映出来。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目标应是基于一种整体的考量,有关项目的运行和资源的调配都能反映出其统一的目标指向,应该支持教育机构通过实施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来达成多重目标,包括降低有关创建和传播灵活性与混合性学习资源的成本,通过合作与竞争策略改善教育资源的质量、扩大参与开放教育资源学习的学生范围。第二,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强调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并不排斥因社会形势的变化所作出战略的调整,尤其在数字时代所进行的技术革新运动。因此,应该通过技术变革与创新来推动开放教育资源在正式教育机构中的应用,包括采用大众化的合作和社会性网络软件来规范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推动主流开放教育资源机构之间的互通性和无缝合作,提高开放教育资源内容的便捷性以适应教育机构的主流传播技术,扩展线下可替代资源的范围以强化与在线开放教育资源内容的综合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支持开放教育资源的出版发行。第三,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互动始终都是文化学派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应该培养开放教育资源的合作机制,开展与教育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来实施国家级开放教育资源合作、支持制定开放教育资源内容的国家质量框架,并尝试开发国际质量框架,通过成功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和积极的国际合作帮助教育机构获得开放教育资源的最大投资回报。

    从挑战来看,尽管在开放教育资源生态系统的微观层次,早期的迹象显示,一些个别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存在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但在宏观层次发展一个可持续的开放教育资源生态系统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一项战略只有深深地植根于组织的文化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战略的形成并非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它是一种基于集体主义的自四周而中心的方式。[17]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进行长远和全面的考量。但是现实的状况却并不乐观,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成灾,缺乏文化积淀和集体主义统筹管理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基础设施缺乏长期持续的培育。作为一个自我维持的开放教育资源系统,当系统子元素按照地区性的项目和机构决定的规则进行交互时,自组织过程就会良好地运行,并且随着系统中知识和经验的增长,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也能得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社会的、组织的和文化的事件都得到合理一致的处置时,开放教育资源的基础设施才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18]第二,开放教育资源的产品缺乏多元化的价值评价。一种开放教育资源产品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涉及的影响因子有志愿者、社区、合作关系、共享机制、管理方式等,因此经济利益不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唯一价值追求。[19]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明显受益于国家投资模式,并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生态系统的动力,而不是依赖于用户支付系统,由独立机构投资开发开放教育资源产品。第三,开放教育资源的参与者缺乏足够的规模。开放教育资源内容是可以持续升级的,但是一旦创建、混合和再使用,开放教育资源的参与者缺乏足够的规模,即没有达到所谓的“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可持续性的价值链条就会断裂。[20]为了确保开放教育资源的扩张速度、生产效率和循环使用比例能够按照一定的数量级发展,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模式应从志愿者个人支持过渡到机构的支持,实现参与者数量的迅速倍增至“临界质量”,从而使生态系统能够达到可持续性自组织的要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