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基于LAC理论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研究

    时间:2021-02-13 07:59: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LAC(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是从游客环境容量概念发展而来的,用于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很多国家公园的规划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LAC理论的内涵、渊源和步骤,并结合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实例,提出将LAC理论应用于我国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设想和基本思路。

    一、前言

    “国家公园”始创于美国,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法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从黄石公园建立起到如今的100余年中,世界上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2600多个国家公园,其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2.6%。国家公园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遍及100多个国家、1200多个国家公园的世界范围保护运动的开始。对于中国内地来说,国家公园还是新生事物,如何对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有效的管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而游客管理是国家公园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发展了相对成熟的游客管理技术,主要包括LAC理论、ROS理论、VIM理论、VERP理论、VAMP理论、TOMM理论。

    二、LAC理论的内涵、渊源、步骤

    LAC理论(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即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于1985年由美国农业部林业局的科学家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发展并提出来的,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容量替代概念,用以解决游憩环境容量问题,它主要是用来在绝对保护(Absolute Protecting)和无限制利用(Uestricted Recreational Use)之间寻求一种妥协和平衡。LAC是一个系统框架,目的在于确定可以接受的资源使用方式,强调了该地区需要的条件,而不在于该地区可以承受多少具体数量。LAC的确定需要对什么是“可接受的”有一个政治决策,并可能需要建立在( 管理者、使用者、专家等) 就什么是不能超越的“使用极限”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然后再定义出符合上述目标的保护使用的一致标准,并对此进行长期监测。

    LAC 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分为 9 个步骤:(一)确认区域特殊价值、问题与关注点;(二)确认并描述游憩机会类型;(三)选择有关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的监测指标;(四)调查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现状;(五)确定每一个游憩机会类型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标准;(六)确认备选的游憩机会类型在整个保护区的空间分布;(七)为每一个备选方案制定管理行动计划;(八)评估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九)实施行动计划并监测资源与社会状况。

    半个多世纪以来,基于LAC的游客管理实践活动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公园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并扩展到一些普通旅游目的地及发展中国家旅游目的地。可以预料,一旦 LAC 理论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将在国家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规划和管理中带来革命性变革。

    三、LAC理论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客管理中的运用

    (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发展概况

    2009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国家公园)。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国有林、集体林等区域构成主体,区域范围由地域相近而互不相连结的勐海、攸诺、勐养、勐仑、勐腊、尚勇六大片区构成,总面积2 854.21 km2。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主的热带与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亚洲象、望天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傣族独特的贝叶文化以及哈尼、布朗、基诺等山地少数民族原始古朴的原生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公园的主要景观。整个公园按照自然生境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览展示区、公园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分区来建设和管理。开发比较好的是野象谷景区、原始森林公园景区和望天树景区等。201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94.4万人次,增长19.2%;旅游综合收入171.7亿元,增长22.7%。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9月期间,分别在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景区望天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问卷共发放500份,全部当场收回,回收率达100%;其中有效回收问卷467份,有效率达93.4%。

    (三)游客满意度分析

    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评分。以5分、4分、3分、2分、1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通过计算,满意度为3.47,重要性为3.75,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讲解服务、旅游安全、服务态度相对满意,分值均高于3.5分,而游客对景区卫生、景区容量、餐饮购物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均在3分及3分以下,这反映了交通不便、景区游客人数过多,景区卫生不好是游客体验到的问题,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四)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规划及的管理中的问题

    1、国家公园的社会上认知度不高,缺乏统一的法规标准

    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国家公园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理念还不明确,还带有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与游憩相分离的局面,很多人把国家公园的建立片面地理解为进行“旅游开发”。由于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有林、国有水体、集体林和集体权属土地构成,权属多样、性质多种,法规多样、标准多样,在国家公园理念的推进、规划和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2、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个机构、两个职能的管理格局

    2010年3月,“十一届州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同意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牌子。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个机构履行两个个职能的管理格局。涉及到的产权有林业、保护区、土地、水利部门,涉及规划建设的审批有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游游局、环保局等部门,出现管理部门多、执法主体多、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管理难度大的局面。

    3、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详规技术详规有待深入研究

    2010年3月1日前,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主要技术标准都是依据《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5126—0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和《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2010年3月1日起,云南省实施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53/T300—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DB53/T301—200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53/T299—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DB53/T298—2009),是目前指导国家公园规划建设的唯一标准,但适用到国家公园生态旅游项目详规上,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就有待深入研究。

    4、生态旅游景区点多面广,开发模式雷同,缺乏规模效应

    目前旅游产品主要大众生态旅游为主,专业生态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和线路则还在建设之中。已先后建成了版纳野象谷、勐腊望天树、勐仑绿石林、版纳雨林谷等知名生态旅游景区,特别是野象谷景区和望天树景区已享誉省内外。但由于各景区的分布相对分散,存在着点多面广,不成规模等问题。同时各景区的旅游开发都是依托热带雨林资源,并配套有雨林民族文化风情和服务项目,缺少个性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5、环境资源监测管理有待深入

    目前旅游影响监测是弱项,率先启动旅游影响监测的自然保护区,也仅针对重点保护物种——望天树和野生亚洲象开展了监测研究,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因子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

    6、功能分区中没有给大象留一片区域

    按照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为“自然生境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览展示区”。野象谷景区原为“核心区”,既没有划分“自然生境区”,也没划分“生态保育区”,为了开展旅游,调整出来作为“实验区”、“游览展示区”。区域功能名称是改变了,但大象和雨林生态系统尚在,区域生态系统极为敏感和脆弱,实际功能没有改变。规划的“树上观测站”、步道、休息室、小卖部直接修建在大象觅食活动中心,而野象谷景区又是大象活动中心区之一。据调查,野象谷片区大象总数有60多头,占保护区大象总头数的1/4,而面积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13%,大象生存空间和觅食空间严重不足,大象伤害游客、行人,撞坏景区门窗,砸烂汽车,甚至将人践踏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五)基于LAC理论对西双版纳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建议

    1、从LAC出发,明确游客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游客管理体系

    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理念就是在不破坏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实现生态旅游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应在明确国家公园理念的基础上,引入LAC理论,尽快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游客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环境指标和游客体验指标监测体系,对游客进行动态管理

    应从现有的野象谷、望天树、绿石林、雨林谷等知名生态旅游景区开始逐渐全面建立环境指标和游客体验指标监测体系,对游客进行动态管理。环境指标的选择应尽量客观和全面,要能真实地反映公园生态环境的变化,要做好公园生态环境变化的日常监测工作,一旦环境指标超出标准,就应该按照游客管理的组织过程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尽快建立游客体验指标体系,定期对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实时掌握游客旅游体验和满意程度,及时采取相应行动计划。

    3、加强解说系统和博物馆的建设,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

    一方面,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培训,不仅掌握导游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生态学、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动物学、傣族文化及民俗风情、公园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在导游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向导和景物解说外,还应该承担环境解说和环境教育的工作,降低和避免游客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标牌的解说上,可以借助图形、文字、声音等形式,让游客明白标牌所传递的信息,自觉做到对环境的保护。加快完善游客中心和博物馆的建设,尽可能的提供种类丰富的解说材料。

    4、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需要

    应协调各景区整合经营,严格控制建设项目雷同,充分挖掘并展示 “雨林文化”、“大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西双版纳“动植物王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形象,进一步打造整体品牌。

    5、提高各项设施利用的有效性,加强公园的游客安全、风险、救援及应急管理

    保证安全设施的齐备,在一些大象或其他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要设立标牌提醒游客注意;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培训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应急救援和安全事故处理系统。

    6、进一步合理规划野象谷景区的功能区,在大象活动和出现的地点设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游客行为特点、游客密度,要尽量给大象留有活动空间。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