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批判性阅读:让“说理”可信

    时间:2021-03-25 08:00: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我国文化的土壤里,缺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在人们的思维素质中,逻辑观念淡薄,批判性思维意识严重匮乏。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往往被忽视。鉴于此,笔者近期开设了一堂阅读教学公开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旨在引发大家反思: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教材所提供的说理文,在“说理”上是否严密可信?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1.基本理解:提取信息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对一篇文章的基本理解。怎样知道学生读懂了呢?那就是看学生有没有提取出文章的主要意思。落到课堂上,从抓取自然段落的要义出发,再归结到一篇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由“启示”到“观点”的提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此过程经历三个层级:用排除法找与“滴水穿石”相近的词语;从课题出发关注核心词语“启示”;旗帜鲜明地教给学生如何抓取重要段落信息的方法——“词语+句子”。先扶后放,随堂练习。学生兴趣浓烈,原因在于问题具有挑战性,以及运用阅读策略获取成功心理体验。理解课文不是主要目的,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掌握“提取信息、综合概括”的阅读策略,才是语文课程的本体教学内容。

    2.作出反应:赞同观点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整本书,总会有自己的情感反应,或情节或思想或结构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同情还是反感,是热爱还是憎恨等。读完《滴水穿石的启示》,运用阅读策略,提取文章要表达的观点(道理)后,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呢?学生全部举起了小手纷纷表示赞同,因为这个启示“观点”是课文里说的,而且要“铭记”下来。既然是课本上说的,还可怀疑吗?于是学生的思维就是这样趋向高度一致的。

    3.发表评论:佐证观点

    既然你赞同课文“启示”这个观点,那么也有必要通过“例子”来证明,不然说话无根无据。接着,教师教学生初步学习如何运用事例来“说理”,阐述自己赞同的观点,即能用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和相关信息”为观点提供支持。当学生要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白己的观点时,就要回到课文去寻找有利观点的信息,通过检索、筛选,把教材中的长文段落,压缩到围绕观点的精练语言上来(这也是概括能力的培养,一种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于是就有了学生仿照教师提供的语言句式支架说出的具有逻辑关系、观点明确、事例鲜明的话语:“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我认为是可信的,你看——爱迪生一生孜孜不倦,终于拥有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在公共文化交际场域,离不开公民的理性话语。公共“说理”则是民主公共生活的润滑剂。构成“说理”的主要结构是观点(主张)和理由(证据)(当然还有“假设”),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没有提供理由。公共说理习惯必须从小养成,一旦错过了易于培养思想和话语习惯的形成期,即使后来有机会获得相关知识,也很难真正成为习惯。

    二、擦亮学生的眼睛

    1.海绵式阅读:匍匐教材

    “海绵式”阅读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由来已久,强调大量吸收和个体感悟。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的认知是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授。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思维的发展上,其核心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事实上,“有的课能授人以知识,让人具备某种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这种课给人的影响只是局限在特定的领域。但更有一些课,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一个人的思想能力。这样的课程,对人的影响便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像《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类说理文不过四篇,此课教学着力点应聚焦在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非知识的掌握上,贯穿课堂主线的则是批判性思维教育。

    2.批判性阅读:平视教材

    教材编者选择《滴水穿石的启示》,旨在给学生一个言说与写作的“样板”,但我们必须清楚,作为范文,其论说应有说服力,应让学生(读者)信服文章的观点。那么,此文的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

    当教师首次质疑课文的“启示”观点时,学生没有不举手赞成的,有的甚至是双手赞成,因为那是课文里说的。对处于“无知的确定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这是一个盲目相信的阶段。学生认为学到的知识是千真万确的,这个确定性来源于学生知识的有限性。当教师第二次设问完善后的“启示”观点:“你相信这个观点吗?”学生再次肯定地点头。此时学生进入“有知的混乱性”第二阶段,他们感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无法判断出是课本的说法有道理,还是老师的说法更有道理。教师第三次通过“例子”还不相信“启示”观点后,学生的同一思维阵营开始瓦解,出现了两类分化,说明有少数学生的思维水平开始进入“批判性思维”阶段。即对课文要求接受的“启示”观点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教材权威的结论。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是如何从“批判”(总是否定)走向审辩式、思辨式的“批判性”(多是建设性的)评判呢?

    假设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符合这个观点的李艾齐怀揣发家致富的美好理想,南下广州,北上北京,西到新疆,东到上海,走遍天下,拜师开锁名匠,经过16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学得一手开锁的绝活,做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后房子有了,车有了,理应是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他也应该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可是学生直摇头。问题就在这儿,既然同学们相信这个观点,为何又摇头?因为李艾齐是通过偷窃获得成功的。在思维的内在冲突中,引导学生对“启示”观点的言语进行修补,增添了“符合国家法制”的詞语,来修饰“美好的理想”,使启示的“观点”具有可信性。

    通过例子来验证观点假设的可信性,是逻辑学中最普遍的推理形式。在接下来的“公鸡下蛋”特例中,再次逆推“启示”观点的不合理性,于是有了第二次对观点言语的修补,增添了“实际、特点、特性、现实”等限定的词语。

    鲁迅说:“从来如此,便对吗?”胡适也说:“于不疑处有疑。”作者从大自然(太极洞的穿石)现象中悟得其中蕴含的道理,然后罗列事实(古今中外代表事例),推断出普遍的原理——“启示”。假如“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理想”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那符合这个条件的人,都将是正确的(理应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运用“逆向思维”,判断了“观点”的不可信,才有了这节批判性阅读指导课。“逆向思维”助推教师俯视文本教材,切换至别人未涉及的维度,思考别人未涉及的领域,学生才有平视教材的可能,批判性思维才会逐渐萌芽。擦亮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变成一个阅读的发现者,质疑、设问、推测等,方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三、内容还有没教的

    《滴水穿石的启示》初次教学设计时,在课始与课末设计两处教学内容,但走上课堂后,没有呈现出来。为什么不传递给学生呢?

    1.课始导入部分——概念先行

    同学们,现在是冬天是夏天?(冬天)告诉你们,我认为现在是夏天。老师有三个理由:你们看翠竹、冬青等树木还是那么葱绿,路上有的人满头大汗在跑步,清早有的人在泳池游泳,所以说现在还是夏天。(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刚才老师是围绕一件什么事说话的?(现在是夏天)围绕这个话题列举了几个事例?(三个)因此我们说话要让人信服,除了做到有根有据,还得有講究——语言严密与科学事实。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理文《滴水穿石的启示》。

    有人会问,上来即让学生知晓“说理文”的文体特点,“围绕观点,寻找事例”的导课方法不高效吗?这种设定的框架式“概念教学”不好吗?诚然,阅读教学离不开概念性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但语文知识要让学生在“渴求”的心理状态下,在“实践”的体验中感悟出来,这样的知识学习才会真正内化,进而植根于心底。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第八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疾呼:“语文教学必须从强调概念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这一误区里走出来,把教学的重点从放在学生语言经验的积累上,转移到学生语言的发展上,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走出困境,这条道才是语文改革的正道。”应该说这是极有见地的。

    2.课末结束部分——追根溯源

    课文中的“启示”观点是从什么事例引发出来的?安徽广德太极洞里的“滴水穿石”。“滴水穿石”(尚不属科学事实)本是一种自然属性,但是当作者赋予它一种人格力量,便寄托了一种理想,于是便有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的观点。为了让他人相信自己言说的“象征意义”,作者又增添了古今中外代表人物与自然界的正反事例来论证。随着反例的枚举,这一句就有必要完善、严谨起来。最后就有了(生读——)“只要我们从自己的(实际情况/特点/现实……)出发,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符合(国家法制)的美好的理想”的观点。最后总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彼时是真理,但此时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布置课下作业:

    (1)请你用读过的其他人物的一个相似故事,替换《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中古今人物的一个或两个事例。

    (2)像梅兰竹菊四种常见的植物,古往今来文人雅士都喜用“四君子”来表现自己的品德情趣。请你创编一则短篇说理文:从梅兰竹菊等植物中选一种,赋予它一种人格力量或一种理想,再用两三个代表人物的事例,使读者相信你提出的观点。

    作业(1)的目的在于告知学生,不同的事例也可以同样说明一个观点,课文中的文字也是可以改动的,不唯书的种子由此在学生心中种下。作业(2)回到“启示”的原点,让学生知道“启示”从何而来,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论说的“观点”(道理)是怎样发生的、知识是从何而来的,做一个学习上的明白人。常见日常阅读课上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how”(如何)的,很少是关于“why”(为何)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批判性思维内含“第一性原理思维”,即刨根问底、追究最原始假设和最根本性规律的思维习惯。习惯问“为什么”,探求维护一种见解的理由,是批判性思维观念和态度的品格特征。

    儿童阅读活动不能停留于(或者满足于)“接受性阅读”水准,应当上升到“批判性阅读”的高度,教师的阅读指导应当着眼于“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形成。要促进批判性阅读,就得有针对儿童阅读活动的多视角、多层面的支援——基于上下文情境的系统的阅读指导、互教互学的环境,以及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对话等。而教师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品质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表现在语文课堂乃至中小学所有的课堂上,它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批判性 说理 可信 阅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