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策略研究

    时间:2020-03-11 14:13: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主要包括基础性的课程建设、保障性的课程传播和关键性的课程应用三方面的工作,而课程传播一直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信息缺位,是导致课程传播范围小、使用人数少和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创新课程传播策略、明确课程传播主体和拓展课程传播渠道,能够快速扩大课程影响力和有效提升课程知名度,从而有效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又好又快传播。

    【关键词】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现状;传播策略;传播主体;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3—0055—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0月,教育部宣布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左右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左右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1]教育部组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 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效益,真正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基础性的课程建设工作、保障性的课程传播工作和关键性的课程应用工作。然而,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传播工作一直是整个精品课程建设和推广应用过程的薄弱环节。[3]作为继承和发展原国家精品课程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否存在同样的课程传播问题,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和跟踪研究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保障性工作,即课程传播问题展开研究,调查课程传播现状,总结课程传播经验,分析课程传播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传播策略,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更好更快传播提供些许的建议。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分析

    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规模(或者说受众人数)既决定了媒体对于广告主的价值,反过来也决定了广告主对于媒体即广播电视机构的价值。基于此,本文认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规模和应用范围,还能够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意义和应用价值。2014年5月15日,笔者对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发布的626门本科教育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即学习者人数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发现仅有79,561名学习者通过爱课程网站平台使用过这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计算可得平均每门课程的学习者人数约为127人。

    经进一步统计发现,学习者人数超过1,000人的课程只有10门,仅占上线课程总门数的1.6%,学习者人数低于500人的课程有600门,占上线课程总门数的比例高达95.8%。其中福建农林大学“工程索道”课程的学习者人数最多为5,785人,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者人数最少为零。为全面了解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笔者对课程学习者人数做了进一步的分段统计,具体结果详见表1。不难看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寥寥可数的学习者,与网络视频公开课、MOOCs课程动辄数万多则十几万的学习者相比,确实有点相形见绌,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和过分,此问题值得深刻反思和深入研究。

    表1 上线课程学习者人数的分段统计

    [学习者人数分段\&1000人

    以上\&500-

    999人\&100-

    499人\&50-

    99人\&1-

    49人\&0人

    \&合计\&课程数量(门)\&10\&16\&120\&140\&339\&1\&626\&对应比例(%)\&1.6\&2.6\&19.2\&22.4\&54.2\&0.2\&100\&]

    1. 学科维度的学习者人数统计与分析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依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2个学科进行分类建设,上线课程的学科分布情况与学习者人数分布情况的统计结果见表2。从课程学习者总人数来看,位列前四名的学科是工学、文学、经济学和理学,对应学习者人数分别为24,803人、14,518人、10,290人和10,186人,均超过1万人;而排名后三位的学科依次是艺术学、历史学和教育学,对应学习者人数分别为161人、171人和473人,均少于500人。从课程学习者平均人数来看,位列前三名的学科依次是经济学、文学和哲学,课程学习者平均人数分别为412人、372人和222人;而排名后三位的学科依次是艺术学、教育学和历史学,课程学习者平均人数分别为27人、32人和34人。

    统计结果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①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学习者总人数太少,课程学习者平均人数也普遍偏低,且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② 国家重点建设的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和农学类课程整体利用率并不高,而教育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科类课程的整体利用率则更低。

    2. 高校维度的学习者人数统计与分析

    依据“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普通地方高校三个不同层次,笔者对62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应用情况做了统计,具体结果详见表3。从课程学习者总人数来看,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985工程”高校的课程学习者总人数最多为37,024人,其次是普通地方高校的24,198人,最后是“211工程”高校的18,339人。从课程学习者平均人数来看,三类高校的排名依次为普通地方高校、“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

    笔者对62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学习者人数做进一步的微观统计与分析,发现:① 在学习者人数超过1,000人的10门课程中,既有公共基础课,也有专业基础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普通地方高校立项建设了其中的3门课程,学习者人数分别排在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九位,具体情况详见表4;② 在学习者人数少于50人的340门课程中,有“985工程”高校立项建设的课程165门、“211工程”高校立项建设的课程94门和普通地方高校立项建设的课程81门,占正式上线发布课程的比例对应为48.5%、27.7%和23.8%,具体情况详见表5;③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仅有的一门学习者人数为零的课程。

    上述统计结果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即学习者人数的多少,与高等院校的社会声誉、科研实力、教学水平以及课程的学科性质、专业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一是现阶段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学习者人数太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其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与课程建设初衷和预期目标相距甚远。

    表3 上线课程学习者人数的高校分布情况统计

    [高校类型\&985工程

    高校\&211工程

    高校\&普通地方

    高校\&课程数量(门)\&309\&167\&150\&课程学习者总人数(人)\&37024\&18339\&24198\&课程学习者平均人数(人)\&120\&110\&161\&]

    表4 学习者人数超过1 000人的上线课程情况统计

    [序

    号\&课程名称\&所属

    学科\&所属高校\&所属高校类型\&学习者

    人数\&1\&工程索道\&工学\&福建农林大学\&普通地方高校\&5785\&2\&大学英语\&文学\&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高校\&4293\&3\&金融学\&经济学\&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高校\&3340\&4\&国际贸易学\&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高校\&2626\&5\&大学语文\&文学\&南开大学\&985工程高校\&2126\&6\&大学语文\&文学\&安徽师范大学\&普通地方高校\&1807\&7\&工程训练\&工学\&浙江大学\&985工程高校\&1691\&8\&投资学\&经济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工程高校\&1531\&9\&临床技能学\&医学\&南华大学\&普通地方高校\&1404\&10\&英汉互译\&文学\&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高校\&1043\&]

    表5 学习者人数少于50人的上线课程分布情况统计

    [所属高校类型\&课程数量(门)\&对应比例(%)\&占总课程的比重(%)\&985工程高校\&165\&48.5\&26.4\&211工程高校\&94\&27.7\&15.0\&普通地方高校\&81\&23.8\&12.9\&合计\&340\&100\&54.3\&]

    三、高校师生对国家精品资源

    共享课的知晓情况分析

    笔者于2014年5月19日至5月30日就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应用情况,对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商学院和兰州文理学院等10所在兰高校的部分在岗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了小范围的随机抽样调查,每所高校调查10名在岗教师和40名在校学生。受访的400名在校学生中,有男生164人,女生236人;受访的100名在岗教师中,有男性教师39人,女性教师61人。调查结果显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规模小,受众群体少,传播效果和应用效益也不容乐观。

    1. 在校学生知晓情况分析

    在接受访问调查的400名在校大学生中,仅有118名同学听说过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有252名同学听说过网易、新浪、腾讯、搜狐等综合门户网站提供的网络视频公开课,还有121名同学有过在相关综合门户网站提供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中“淘课”的经历,占受访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9.5%、63.0%和30.3%。另外,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了解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高校在校学生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信息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的受众规模,进而影响了课程的利用效率、效益和效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校学生不知道也没有人告知他们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可以利用;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使用这方面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来辅助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直接影响较小;三是就读学校的网络环境不太友好,由于网络带宽和使用流量限制等原因,导致访问爱课程网站特别是观看优质课程教学视频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2. 在岗教师知晓情况分析

    在接受访问的100名在岗教师中,有37名教师没有听说过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还有68名教师没有使用过爱课程网站提供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占受访在岗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对应为37.0%和68.0%。与在校学生相比,高校在岗教师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知晓情况要好很多,但经常使用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来支持自己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就教师而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也同样存在传播规模小、受众群体少和利用效率低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教务管理部门没有为教师提供有关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方面的信息,同时对教师利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来辅助自己的课程教学也没有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一是高校教师很少主动通过网络查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方面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有时在爱课程网站课程平台上很难找到符合自己课程教学需要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四、促进国家精品资源共享

    课有效传播的策略

    教育部为启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针对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分布不平衡、实效性不够、参与度不高、示范性不强、影响力不大、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开放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但是,现阶段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使用情况依然不乐观,效果也不明显,课程使用人数少和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信息缺位,是阻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效传播的重要制约因素。

    笔者于2015年1月10日以篇名“精品资源共享课”为检索条件,从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得到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151篇。其中绝大多数研究论文均是从教学实践视角结合具体的课程探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原则、策略、经验与方法,很少有研究论文关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问题,仅有一篇论文提到了课程传播问题。该文作者宋慧玲认为,要从知识传播的五要素角度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知识传播要素,同时要求提供多终端的共享课资源和服务,构建双向信息通道,建立对等交流环境。[5]回溯到国家精品课程时代,有关国家精品课程传播的研究也非常少。张晓彬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传播效果理论为依据,从传播源、传播内容和传播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6]欧阳汝梅认为,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源如课程设计开发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课程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能力,传播内容如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传播环境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传播环境,这三方面的因素影响国家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7]陈明选借鉴人人网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平台开放性、互动形式多样化、符合传播学规律等优势与特点,探讨了提高网络课程传播与互动绩效的策略,即:以人为本,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重视互动作用,建立多元的互动模式;重视传播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加强资源建设和课程管理。[8]石雷认为,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是教师对于课程传播活动的反映,它在教师参与课程传播活动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又影响着教师的课程传播活动。[9]

    由上述文献可见,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的研究基础十分薄弱,理论化的研究成果偏少。因此,本文致力于构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策略,通过创新课程传播策略、明确课程传播主体和拓展课程传播渠道,不断加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力度,快速扩大课程影响力,显著提升课程知名度,从而有效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更好更快传播。

    1. 创新课程传播策略

    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高等学校开放共享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一种新形态,在推广、实施和应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直接或间接因素的影响和限制。[10]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和运用创新推广理论的原理与方法来指导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原国际传播协会会长Everett·Rogers认为,创新推广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11]孙雪冬等人认为,影响创新推广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即创新特征、个体创新精神、变革代表和决策过程[12]。基于这四个影响因素,笔者就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创新推广策略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就创新特征而言,要在保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优越性和兼容性基础上,适当降低课程在资源建设和教学应用时的操作复杂性与难度,这样有利于课程的普及推广和广泛应用。同时,获准建设立项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试用,在取得良好教学试用效果的基础上,再通过爱课程网站提供的课程平台面向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正式上线发布,然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二就个体创新精神而言,有创新倾向的人会比没有创新倾向的人更早地接纳新生事物。依据社会系统成员的创新性,可以将创新者分为先驱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迟缓者五类,其中先驱者和早期使用者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对应为2.5%和13.5%。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时,不仅要注重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应用先驱者和早期使用者的选拔与培养,还要注重对课程负责人和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转化,同时也要加强对晚期多数和迟缓者的培育,这样有利于培养和吸收更多的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来使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三就变革代表而言,一是要充分发挥课程主持人的学术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积极宣传和推广应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二是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专业引领和教学示范作用,主动利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三是要加强对其他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他们加快转变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行为,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来辅助和支持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学。

    四就决策过程而言,首先要让课程潜在学习者和使用者充分了解和方便获取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信息和资源信息;其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前期诊断和沟通交流等方式获取广大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对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需求现状,在此过程中说服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接受精品资源共享课这一新生事物;再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团队要依据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需求现状,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广大的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感受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给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与影响作用;第四,要充分发挥“变革代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他们进一步影响周围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活动;最后,当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全面接受并开始普遍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教学与学习活动后,要为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建立相应的教学与学习激励机制,同时要重视后续的学习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听取广大教师和学习者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解决他们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13]

    2. 明确课程传播主体

    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包括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委员会,是传播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第一责任主体。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既是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也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采取相关的行政手段,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来推动和促进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应用,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模式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传播活动的主体,是课程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14]各高等学校和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团队是传播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第二责任主体。一旦获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他们不仅获得了课程建设经费的资助,同时还收获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因此有义务和责任去建设、应用、宣传和推广课程。各高等学校对外可以通过与区域内兄弟院校合作共建共享精品资源共享课,不断提高课程的区域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对内则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建设和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团队,不仅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在校内传播课程,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等活动对外传播课程。

    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也是传播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力量。数量庞大的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如果借助QQ、微博、微信、博客、人人网等社会交流通讯工具来传播课程信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同时,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通过爱课程网站学习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的各类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这种基于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群体自身体验应用来传播课程的方式也能够产生良好的课程传播效果。

    另外,各学科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学术团体、学术组织和行业协会,也是有效传播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通过它们刊登或发布相关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信息和资源信息,能够实现信息快速、准确、有效和针对性强的大范围传播,从而加快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深度和广度。

    3. 拓展课程传播渠道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基于网络传播实现共建共享,因此,互联网平台是最重要的传播渠道,教育部在爱课程网站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了统一的资源汇聚平台和课程访问接口。笔者建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仿效“中国大学视频公共课”的发布方式,与国内更多的大型综合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腾讯、搜狐、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些网站上建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平台镜像和网络访问接口,利用这些大型综合门户网站的影响力、访问量和点击率来快速拓展课程的传播渠道和空间。

    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移动学习终端的广泛普及,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已经遍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个别化学习。为了更好地服务课程学习者,爱课程网站开发并优化升级了“安卓”和“苹果”手机客户端。通过手机客户端,学习者不仅可以在线实时观看视频资源和参与相关的学习活动,也可以离线观看下载的资源共享课视频资源和浏览其他类型的资源。笔者建议,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基于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手机客户端,同时进一步开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应用权限,允许学习者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下载至电脑本地硬盘或者手机存储卡上,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学习者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继续进行个别化学习。

    课程传播渠道的拓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除了学习者主动上爱课程网站学习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外,爱课程网站平台应该充分利用RSS技术主动为学习者推送课程上线信息和资源更新信息。学习者在通过个人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方式注册唯一的用户账号后,就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等方式接收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更新的课程信息和资源信息。与此同时,课程平台还应该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偏好和学习活动轨迹,在自动分析学习结果的基础上为学习者提供进一步的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

    另外,课程教学团队也应通过建立博客、Wiki、QQ群、微信公众号、飞信群、飞聊、翼聊等多种渠道与途径,与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群体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渠道,还有利于在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情感交流的增强能够有效保证学习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还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预期目标,建设是基础,传播是保障,应用是关键,而现阶段的课程传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问题。因此,要创新课程传播策略,明确课程传播主体,拓展课程传播渠道,扩大课程影响力,提升课程知名度,从而有效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更好更快传播。在人人“慕课”的时代,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坚持走自主发展道路,既要充分借鉴和吸收MOOCs传播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又要不断探索自身独特的传播模式与策略,更好更快地将课程推向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力争开创一个人人知晓、关注和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2]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 教高[2011]8号,2011-10-12.

    [3] 王娟,孔亮. 传播学视域下高校精品课程应用与发展的调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3,(12):29-36.

    [4] 王娟,孔亮. 精品课程研究主题衍变及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13,(08):95-99.

    [5] 宋慧玲,吕国斌,余必胜.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 软件导刊,2014,(01):181-183.

    [6] 张晓彬,李霜爽. 精品课程传播效果分析[J]. 发展,2008,(08):131.

    [7] 欧阳汝梅. 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30-32.

    [8] 陈明选,徐旸. 人人网的成功对提高网络课程传播与互动绩效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11,(05):111-114.

    [9][14] 石雷,张传燧. 论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J]. 教师教育研究,2012,(01):61-65.

    [10] 胡来林.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06):80-85.

    [11] Rogers 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fifth edition) [M]. New York: Free Press, 2003.

    [12] 孙雪冬,马如宇,冯英伟. 创新推广理论对农远工程“三种模式”推广与应用的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06,(07):27-30.

    [13] 杨晓宏,郝建华,杨平. 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2):27-30.

    收稿日期:2014-11-15

    作者简介:杨方琦,讲师,博士研究生,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714099)。

    杨晓宏,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730070)。

    责任编辑 三 川

    责任校对 三 川

    相关热词搜索: 资源共享 策略 传播 精品 国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