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帝国悲歌,在荣光的裂缝间响起

    时间:2020-08-14 07:55: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明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十一日,郑和率领27000多人组成的船队由苏州刘家港出发远航。郑和“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从1405至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随行人员都在27000人以上。

    1519年8月10日,麦哲伦率领270人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1521年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船队依然继续西航,1522年9月6日回到西班牙时,船上只剩下18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在中国海事的巅峰之时,明代2万多人的航海船队,麦哲伦的舰队只有200多人,但论历史性的成就,前者远远不如后者。为什么两万人败给了两百人呢?

    郑和下西洋的终极且的是什么?

    2005年,英国作家加文·孟席斯在其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为郑和想象了一个震烁古今的大故事,他声称郑和航海超越了哥伦布和麦哲伦,最早发现了美洲、澳洲、南极等。可许多中国人并不太相信这个故事,以至于造成了“冷场”的尴尬局面——学者热,百姓冷。

    实际上,不只是今人,我们的祖先对郑和的兴趣也是不大的。不过,古人对郑和的冷淡与今人对郑和的冷淡,在性质上是有些不同的。古人虽然喜欢拥有许多朝贡国,但对那些属于“四海”的遥远的朝贡国并没有实质性兴趣,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想去征服、占领和殖民,只是希望他们来朝,不来也无所谓,因此,郑和的成就也就不会被特别重视。而今天对郑和冷淡的人们,则有两种基本态度:一种是对古代中国的那种“天朝上国”的“宣化”态度非常反感;另一种是对那种华而不实的出游式访问不满意,觉得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去征服和殖民是愚蠢的。

    我们必须承认,郑和的实际成就和功效对世界和中国都关系不那么大。这就要从郑和下西洋的终极目的说起。

    关于郑和下西洋有很多说法,《明史·郑和传》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而郑和率领的庞大的船队,就是为了寻找到“惠帝”这个人,即朱橡通过四年战争推翻的建文帝朱允炆。

    据《明史·恭闵帝本纪》记载,朱棣在攻入南京金川门的当天,“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他是蹈火自焚,还是趁乱远逃?这个疑问一直令朱棣如坐针毡。而且,据《明实录》中载,朱棣攻入南京紫禁城后却没有找到王朝的玉玺。那块“受命于天”的玉玺标明了朱允炆作为朱元璋亲自指定的接班人的政权合法性,只要朱允炆愿意,他随时可以以那方玉玺号令天下。可以说,那方玉玺本身就是“政权”,比任何金钱都重要得多,这让朱棣怎能释怀?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底,郑和的朋友、太监李挺受朱棣之命,开始侦察朱允炆的踪迹,沿着线索追踪到了福建泉州。

    至少在公元8世纪以前,泉州就已是东西方航线上的重要港口,是中国向南亚,西亚、东非地区航行的起点,在这里能够见到各种肤色的商人,操着各自不同的语言,讲述着他们的海上经历。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告诉李挺,先一年年底有两位从内地来的僧人,踏上一艘阿拉伯的商船出海。于是李挺相信,建文帝很可能迫于在国内已无处落脚,而逃往国外求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海天茫茫,他到底要去往哪里?

    逃亡的朱允炆,以及那艘可能存在的阿位伯商船,将朱棣的目光牵向远方。

    顾起元在其1628年编纂的《客座赘语》中透露,在1465年到1487年间,朝廷下令在国家档案馆中查找有关郑和出海的全部文献,并由兵部侍郎刘大夏负责将它们焚毁。也是从那时起,郑和就永远缄口不言了。为什么要焚毁档案?不正因为这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宫廷秘闻吗?

    《明史·郑和传》里有一句话:“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个“且”,表明“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其实只是附带或者附属而已。可见朱棣们的第一目的也即终极目的,仍然是寻找追杀建文帝。实际上,历史上的朱棣们为保卫自己的皇帝之位,从来就是不遗余力的,他们在这方面从不怜惜任何物力和财力,更何况朱棣的帝王之位是“篡位”,是巧取豪夺,来得是名不正言不顺!

    目的的渺小,导致了成果的渺小;目的的卑微,导致了成果的卑微。从一出发起,这一终极目标便注定了郑和迈不出更远的步伐。

    那么,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去东方寻找香料群岛,传说那里神奇的热带风光十分美丽,还有数不尽的财富。”他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国王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按照协定,麦哲伦被任命为探险队的首领,所率船队的船只由国家提供,航海费用由国家负担。探险过程发现的任何土地,全部归国王所有,麦哲伦充任总督,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归麦哲伦所有。

    这样,带着追求土地与财富的梦想,麦哲伦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西班牙与葡萄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而长于宫廷争斗、陷于权柄之中的中国,其海洋梦便注定走向终结。

    征帆停航的真正原因

    朱棣以后,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重新搞起朱元璋实行的海禁政策,实行“罢宝船弊政”,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征帆停航,从此海不扬波,宝船腐烂在港湾,而中国也由此开始了近500年之久的闭门自守的漫长岁月。曾经象征了中国繁荣强盛的郑和航海活动,成了中华帝国全面衰弱的漫漫长夜到来之前的一道明亮的回光返照,成为中国历史悲剧的前奏。

    郑和航海被迫停止,内在原因在于经济。中国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富有四海,对小国、臣下、蛮夷自然要“薄来厚往”,“赐”的物品一定要比对方“贡”的更多,更好,更值钱,更体面。中国当时实行的政策叫“厚往薄来”,就是我到你那儿去,我带很多很多东西,很多很多财物给你,而从你那儿取来的东西很少很少。这个思想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来的,明成祖朱棣仍然坚持了这个思想,所以郑和每到一地都要给当地大量的赏赐。郑和进行的这类“朝贡贸易”,带出去的是金银财宝、古玩文物、丝绸、茶叶、瓷器,带回来的或由各国使者随后“进贡”的,是对普通百姓毫无用处,或者根本无权享用的福鹿(长颈鹿)、狮子、珍珠、宝石、沉香、苏木、胡椒等。因此,“朝贡贸易”的规模越大,民众的负担就越重,政府的开支就越紧。

    郑和舰队开展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跨国贸易,可是,这种贸易却忘记了最核心的商业原则——追求效益和等价交换。有一次,郑和船队回国,带回了大量的胡椒,国库盛不下了,明成祖只有分赏给文武大臣,而大臣们拿胡椒也没什么用处。结果,付出了大量的瓷器、丝绸,交换回来的只是北京城弥留不散的胡椒味儿。

    帝王的每一次壮举都是一掷千金的豪赌,只不过人们通常只关注他的表情,而遗忘他手中的赌注。据明人王士性记载:“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剩百余万归。”(《广志绎》)据此可知,郑和之行,净亏损白银600万两。

    无论是大修长城,还是兴建故宫,以及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的这些大举措,不被封建小农经济所能容纳和自我吸收,耗费国力,是只进不出的“面子”工程。朱棣晚年,国库空虚,国家财政濒临破产,封建中国实际上已经承担不了郑和下西洋的成本费用,朱棣只好下旨告停。明宣宗即位后,虽然也想沾沾成祖的风光,操办了两次郑和下西洋,可惜,最后,还是受国力所限,被迫告停。其后数百年,即使清康乾盛世时期,也没有举办过类似郑和下西洋这样的举措。很久以来,人们把郑和航海的夭折,归罪于封建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实,这是错误的。即使明清开放,郑和航行这种大举措也注定难以为继,实际上,无论哪个大国都没有这样的实力,在不遵循经济贸易原则的前提下,用一味无休止的赏赐来博取政治上的虚名,这只会带来国民经济的巨大损伤。

    海洋荣光下的人文短缺

    郑和和哥伦布、达一伽马、麦哲伦的根本区别在于,郑和是国家行为,而其他人只是个人行为或者以个人行为为主;郑和实现的是基于宫廷争斗的忠君之心和纯粹赏赐的天朝恩宠之心,而其他人则是基于冒险投机的商业精神,因此,我们发现,郑和航行虽然能够举全国之物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可是,效率低下、违背商业法则、内部经营混乱、财务审计形同虚设,这样的机制,这样的实体,即使能够“走出去”,可是依然难以持久,大投资、大投入、大运作,交换回来的却是大失败、大亏损。在这个角度,郑和倒像是个某大型国企的CEO,辛辛苦苦,漂洋过海,走出去,不遗余力,可是,效果总是不理想。康熙乾隆时代,虽国力复兴,却依然对跨洋远航无动于衷,就是因为看到了郑和下西洋给明代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亏空,才不愿意搞下去。

    为什么20000人败给了200人?原因就是人文的较量,不倡导民间的创新精神,不倡导开放型的冒险精神,仅仅靠着封建国家的推动,实现历史性的人文飞跃,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热词搜索: 帝国 悲歌 裂缝 响起 荣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