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1-01-30 07:53: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像人的生命,孩子们对科学课感兴趣了,才会沉迷于其中,付之于其中,就会推动他勤奋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知识,并影响他们将来一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激趣导入,开启学习兴趣大门

    小学生对自然界总是带着好奇心,充满了神秘感,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从中窥见自然界的奥妙,教师应把握时间,利用这股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开启这扇大门。因小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科学课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的学习活动。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紧密结合自然现象和事物,启发学生去参与、想象、猜测、探索,老师要因势利导,诱导探索科学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较高的学习兴趣,他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学好。而科学课时每周较少,课外作业如观察与实验、饲养等,如果没兴趣,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因此,教师从第一节科学课开始,就要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每一课时,要设计好每课的导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觉得有趣。

    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一课时,一上课教师就说:“首先来进行一场拔钉子比赛”。让学生推举一位力大的,再让学生推举一位力小的,力大的体重几乎是力小的两倍。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课堂很活跃,心想,他们到底怎么比啊?教师拿出一根木条,上面钉着两枚同样粗细的钉子,钉入木条的深度也一样。教师说这样的比赛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拍拍力小的肩膀,对他说:别泄气,我给你一样秘密武器。说着,拿出一把羊角锤递给他。比赛开始了,很快力小的获胜了。有的学生觉得很奇怪,有的学生说是羊角锤起了作用。为什么用了羊角锤就能省力呢?于是,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杠杆》一课设计了“比谁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班级中公认的力气大和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木棍。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明显出乎学生意料,于是提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学习研究杠杆原理的兴趣。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科学知识的内在美,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方面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科学,从而萌发科学探究兴趣,从而能够大胆想象、乐于设计、勇于创新、真正喜欢科学。

    优化教材中的实验,学玩结合

    科学课中的实验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实验是我们教师上好一堂科学课的宝贵财富,关键是教师如何去深化和优化。学玩结合的实验带有一种游戏的性质,要做好这篇文章,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在小学科学课的教材中,趣味性的实验很多,通过实验,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学习、思索的状态下,有效地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在一起,延长了孩子的有意注意,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使孩子从关注玩的过程发展到关注玩的结果中,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最终完成乐趣向智趣的转化。

    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有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

    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

    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提高兴趣,增强感知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

    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2.传统教学因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

    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

    如学完了《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

    “评价”强化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持愉快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用激励语,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作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活动中,学生首先进行自评,认为自己做到了,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当然也要结合学生互评。从实践看,实行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都不甘落后。

    总之,只有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爱好,激发起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

    (作者单位:四川凉山州会东县嘎吉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相关热词搜索: 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 科学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